宝宝在0至1岁期间正处于口腔发育阶段,喜欢透过吸吮奶嘴或手指来获得安全感与放松感,这是成长过程中的自然行为。然而,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若仍长期依赖奶嘴来安抚情绪或帮助入睡,就可能影响口腔与牙齿的正常发育。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奶嘴的孩子,未来出现牙齿排列不正或咬合问题的风险会较高,甚至可能需要进行矫正治疗。
那么,宝宝几岁该戒奶嘴才合适?又有哪些方法能帮助宝宝温和地告别奶嘴?本文将带您了解戒奶嘴的最佳时机、其重要性,并分享5个实用戒奶嘴技巧,帮助父母守护宝宝的口腔健康与自我安抚能力。
几岁戒奶嘴最适合?6至9个月即可开始练习
宝宝戒奶嘴的时间会因个别发育情况而不同。根据儿科医生的建议,父母可在宝宝约6个月大时,逐步减少奶嘴的使用频率与依赖。这是因为6个月后,宝宝的口腔与情绪调节能力已逐渐发育成熟,能透过其他方式获得安抚。若仍长时间依赖奶嘴入睡或安静,可能会影响口腔肌肉的发展与牙齿排列。一般来说,建议最迟应在1至2岁之间戒除奶嘴,以免影响咬合或语言发音的发展。
戒奶嘴太晚可能影响口腔与语言发育
目前并没有确切研究显示,使用奶嘴会直接干扰母乳喂哺或影响宝宝吸吮乳头的能力。不过,长期依赖奶嘴仍不建议,因为随着宝宝成长,持续吸吮的动作可能对口腔健康与语言发育造成影响。
若孩子到了3岁仍习惯吸奶嘴,可能会导致口腔卫生不佳、牙齿排列异常或咬合不正、舌头活动受限,进而造成发音不清、语言发展迟缓等。(延伸阅读:宝宝语言发展阶段全解析:从牙牙学语到开口说话,家长须注意4大迟缓征兆)
此外,研究也发现,有吸奶嘴习惯的宝宝,发生中耳炎的风险比没吸奶嘴的宝宝高出约50%。这是因为当宝宝过度吸吮时,细菌与液体可能经由耳咽管进入中耳,造成发炎或感染。若能在1岁前成功戒奶嘴,则可显著降低宝宝罹患急性中耳炎的风险,同时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口腔结构与发音发育。
还不需要急着戒奶嘴的情况
并非所有宝宝都必须立刻戒掉奶嘴。若孩子符合以下情况,父母可以暂时不必着急戒除:
- 未满6个月大:此阶段的宝宝仍处于口腔探索期,吸吮能带来安全感与安抚作用。
- 仅偶尔或睡觉时使用奶嘴:若不是全天依赖,且能在醒着时主动放下奶嘴,对发育影响不大。
- 未影响沟通、社交或口腔健康:若宝宝在语言表达、互动沟通、牙齿与身体发育上皆正常,可继续观察,不必强行戒掉。

如何帮宝宝戒奶嘴?5大温和方法一次看
爸妈要知道,戒奶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宝宝对奶嘴有依恋感,就像成人依赖某种安抚习惯一样,需要时间慢慢适应。戒奶嘴的过程可能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因此请父母保持耐心与稳定的态度,避免因为心急或半途而废而前功尽弃。
接下来,为你介绍5个温和有效的戒奶嘴方法,帮助宝宝自然告别奶嘴,同时让爸妈在过程中更轻松应对。
1. 非必要就不给奶嘴
父母可以先观察并检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奶嘴的频率与时机是否过于频繁。建议从建立一个简单的原则开始:除非真的有需要或特殊状况,才给奶嘴。例如当宝宝情绪难以安抚、乘车不安或睡前焦虑时,才可暂时使用奶嘴帮助稳定情绪。在其他时间,父母可尝试以陪伴、拥抱或说话安抚取代奶嘴,让孩子逐渐习惯口中没有奶嘴的状态,并慢慢延长不使用奶嘴的时间
2. 试着让宝宝自己平静下来
当宝宝哭闹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想尽快安抚,但建议可以先给宝宝一些时间,让他自己冷静下来。这不仅能帮助宝宝学习情绪调节,也能减少对奶嘴的依赖。父母可以尝试以其他温和方式安抚:例如抱着宝宝轻轻摇晃、轻声唱歌、与他说话或逗他微笑。尽量避免一哭就立刻塞奶嘴,让宝宝明白,除了奶嘴之外,还有许多方式可以让自己感到安全与放松。
3. 用其他物品分散注意力
为了减少宝宝对奶嘴的依赖,父母可以提供其他能带来安抚感的物品,例如柔软的毛毯、小抱枕、布娃娃或安全玩具。这些物品能让宝宝在没有奶嘴时,依然感受到熟悉与安全的触感,并从中获得情绪上的安慰。当孩子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物品上时,对奶嘴的依恋会自然减少,戒奶嘴的过程也会变得更加顺利、自然。
4. 白天先开始戒奶嘴
宝宝在白天通常较活跃,吸吮奶嘴的欲望相对比夜间来得弱。父母可利用这一点,从白天开始逐步减少奶嘴的使用时间。建议多安排一些互动游戏或亲子活动,让宝宝通过玩耍、探索和交流来分散注意力。当孩子渐渐习惯在白天不依赖奶嘴后,再慢慢将这个习惯延伸到午睡与夜晚,帮助宝宝平稳过渡到完全不需要奶嘴的阶段。
5. 设定固定睡眠时间与睡前流程
建立固定的睡觉时间与规律的睡前仪式,能有效帮助宝宝在没有奶嘴的情况下安心入睡。父母可以设定固定的午睡与晚间睡眠时间,并每天重复相同的睡前流程,例如:讲一个温馨的睡前故事、轻轻摇晃宝宝或一起坐在摇椅上、亲吻宝宝并轻声说“晚安”等。这些简单而重复的动作,能让孩子将“这些行为”与“入睡”产生连结,逐渐学会在没有奶嘴的情况下也能自然入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