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与宠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时,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毕竟,再温顺的狗狗也保留着动物本能,若受到惊吓或挑衅,仍有可能出现攻击行为。以下将介绍在家中让孩子与宠物安全相处的要点,以及如何引导1至3岁正值学步期、活泼好动的幼儿学习与宠物温和互动,培养彼此的信任与安全感。
让宠物提前熟悉新成员
若家中饲养狗只,家长可在宝宝出生前,让狗狗先进入婴儿房,熟悉新的环境与气味。在宝宝出生后、回家前的几天,可将带有宝宝气味的毛巾或衣物放在狗狗的休息区,让它逐渐适应宝宝的气味。
当宝宝回到家后,让狗狗在安全距离内嗅闻宝宝的气味,帮助它认识这位新的家庭成员。此时可给予狗狗零食或口头称赞作为奖励,强化正面联想。日后,只要狗狗对宝宝表现出友善的行为,也应持续给予正面鼓励,让它明白宝宝是值得亲近、信任的家人,而非威胁。
与宠物保持安全距离
切勿让年幼的孩子与宠物独处,因为即使是性情温和的狗只,也可能在受惊或不适时出现防卫性反应。若狗狗与孩子不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务必要确保两者已被安全隔离。平日若宠物出现以下状况,请让孩子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 睡觉时: 为宠物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避免孩子打扰它的睡眠。
- 进食时: 不要让孩子在宠物用餐时靠近,更不可尝试拿走它的食碗。
- 被拴着时: 若狗狗被拴住或限制行动,可能感到焦躁不安,此时应避免孩子靠近。
- 生病或受伤时: 当宠物感到疼痛或不适时,容易情绪低落或变得暴躁,应保持距离。
- 照顾幼崽时: 若母犬正与幼犬相处、哺乳或休息,请勿让孩子靠近,以免引起防卫反应。
- 抢走玩具时: 若狗狗叼走孩子的玩具或食物,应教导孩子不要强行夺回,而是请家长介入处理。
与宠物互动的安全须知
孩子在与宠物互动时,一些无意的动作可能会让动物受到惊吓或感到威胁。因此,当孩子与狗只接触时,建议保持约一只手臂的距离,以便家长能在突发状况下立即介入。平日也应多花时间陪伴宠物,避免让它感到因孩子到来而被忽视。
以下是与宠物互动时的几点安全提醒:
- 示范正确抚摸方式: 以狗只为例,可从颈部顺着毛发方向轻轻抚摸背部,避免拍打或触摸头部与尾部区域。
- 平缓接近: 教导孩子慢慢走向宠物,不可奔跑或大声呼喊,以免吓到动物。
- 以身作则: 家长应以温和态度对待宠物,孩子会自然模仿。也可让孩子在家长监督下亲手给予小奖励,让宠物建立对孩子的信任感。
- 遇见陌生宠物时: 提醒孩子不要直视动物的眼睛,应保持安静和冷静,站稳不动,避免尖叫或挥手。
若发现宠物与孩子之间出现紧张互动,或宠物表现出狂吠、低吼或攻击行为,应立即将两者分开,并向兽医或专业训犬师寻求协助,以确保家庭安全。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健康资讯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如有任何健康疑问,请向合格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