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准妈妈在怀孕后都会担心:“我还能运动吗?会不会伤到宝宝?”事实上,只要在医生评估后确认身体状况良好,适度的运动不仅安全,还对孕妇与宝宝都有许多好处。运动能帮助促进血液环、减轻背痛与便秘、改善睡眠质量,同时还能稳定情绪、减少孕期焦虑与体重增加过快。想知道怀孕期间适合哪些运动?有哪些运动建议与注意事项?以及哪些情况的孕妇不适合运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让运动成为孕期中帮助您与宝宝都更健康、心情更轻松的好伙伴。
怀孕期间运动的好处
竹脚妇幼医院(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医疗机构提醒,怀孕期间维持适当体重非常重要。体重过重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高血压、子癫前症、流产及胎儿畸形等风险;而体重过轻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早产及新生儿体重过低。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孕妇在孕期内适度运动并控制体重,以保持身心健康。许多准妈妈担心运动会“动到胎儿”,但其实只要在医生评估许可下进行,适度的孕期运动是安全且非常有益的。
孕期运动的主要好处包括:
研究显示,规律运动的孕妇罹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降低。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也建议:若身体状况正常,孕妇每天可进行约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孕妇瑜伽或游泳);若无法每日运动,亦可安排较长时间的运动数次,每周累计约150分钟。
怀孕时适合的运动
多数运动在怀孕期间都能安全进行,关键在于姿势正确、强度适中、时间不过长。若孕前已有运动习惯,建议在孕期应降低强度与频率,避免过度劳累或造成关节压力。
以下是医生普遍推荐的安全孕期运动:游泳、快走、室内脚踏车、踏步机或轻度有氧运动、孕妇瑜伽或伸展运动等运动。
哪些孕妇不适合运动?
虽然适度运动对大多数孕妇都有益处,但若您有以下健康状况或妊娠并发症,应避免运动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曾出现阴道出血、子宫收缩或早产征兆
- 有低置胎盘(Placenta praevia)或其他胎盘异常
- 诊断出妊娠高血压、子癫前症等严重孕期并发症
- 患有气喘、心脏病或糖尿病
- 有多胎妊娠(双胞胎或以上)且存在早产风险
这些情况若勉强运动,可能增加出血、流产或早产的风险。
孕期运动小指南
孕妇在运动前后应做好充分准备与收操,以确保运动安全并降低受伤风险。运动前必须暖身与伸展各5分钟,让身体进入运动状态。进行约15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孕妇瑜伽)。进行约 15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孕妇瑜伽)。运动时应保持微喘但仍能说话的程度;若喘到无法讲话,就代表强度过高,应立即放慢节奏。运动后进行5–10分钟收操与轻度伸展,帮助身体放松。
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暖身与拉筋至少各5分钟,接着开始至少15分钟的有氧运动,运动中最好保持微喘,但仍可说话的程度,若喘到无法说话即代表强度过高,请调整节奏;接着5~10分钟做缓和的收操动作,最后做一些拉筋伸展。
运动前务必确保运动环境平坦、安全且无滑倒风险。应穿着支撑性良好的运动鞋与宽松、透气的衣物。若在地上进行孕妇瑜伽或伸展,起身时动作应缓慢,以防头晕。
运动过程中若出现胸痛、头痛、头晕或心跳不规律、胎动减少或持续宫缩,以及阴道出血、流出体液(如羊水)或下腹疼痛状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