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月经不来可以吃排卵药吗?了解口服排卵药的作用与适用群体

作者:大象医师

月经不来可以吃排卵药吗?了解口服排卵药的作用与适用群体

受孕这件事,以前常被认为是“随缘”或“自然发生”。但随着近20年生殖医学不断进步,医生已经能更清楚找出许多不孕的原因,也能更有效协助想怀孕的夫妻。

哪些人需要开始考虑检查不孕原因?

您和伴侣可参考以下两项国际常用标准:

  1. 结婚或同居后已尝试怀孕满1年,却从未避孕也未成功怀孕。(适用于 35 岁以下健康女性)
  2. 35岁以上的女性,在没有避孕的情况下尝试怀孕至少6个月仍未成功。

月经没来?4大常见原因

月经不规则(Irregular menstruation)或完全不来月经(Amenorrhoea)都是影响受孕的主要因素,因为这类情况通常代表排卵功能异常(Ovulation dysfunction)。当排卵不规律甚至不排卵时,就会出现所谓的不排卵性不孕(Anovulatory infertility)。最常见的4大原因包括:

原因 1:性腺激素功能低下症(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简单来说,是“大脑下达排卵指令的系统”出现问题。当负责分泌促性腺激素的下视丘(hypothalamus)脑下垂体(pituitary gland)功能受影响时,卵巢无法收到排卵讯号,导致排卵停止或大幅减少。常见诱因包括:压力过大、体重过低、过度运动、慢性疾病或先天性内分泌异常等。

这样想比较简单,发出命令的大脑指挥官(下视丘、脑下垂体)因故失去功能,导致卵巢无功能。

原因 2: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

过去常被称为“卵巢早衰”。一般女性停经多发生在45–55岁之间;若40岁之前就出现停经或卵巢功能明显下降,便需要考虑是否为 POI。在确诊前,需排除其他可能影响月经与荷尔蒙的因素,例如代谢疾病、染色体异常、自体免疫问题或曾接受化疗/放射治疗等。目前医学上尚无根治方式,但若在年轻时检查发现卵巢储备量偏低,可及早规划冻卵或提前生育,以保留未来的生育机会。

原因 3: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c Anovulation)

高泌乳素血症约占5%–10%的排卵功能异常病例。泌乳素(Prolactin)原本用于刺激产后乳汁分泌,因此在哺乳期女性体内浓度自然偏高,也会抑制排卵,避免产后过早再度受孕,这是身体的自然保护机制。

但若育龄女性在非哺乳状态下泌乳素偏高,便属于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常见原因包括:压力、怀孕、药物影响(例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脑下垂体腺瘤(Prolactinoma)、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问题。一旦找到病因,多数情况可通过药物控制泌乳素水平,并改善排卵功能。

原因 4: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

在所有导致排卵功能异常的因素中,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最为常见,占比约70%–85%。其成因复杂,涉及多重内分泌与代谢异常,包括:雄性激素过高、胰岛素阻抗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以及下视丘–脑下垂体–卵巢轴调节异常,这些因素会共同影响滤泡的正常发育,使其无法成熟并排卵,最终导致不排卵性不孕。针对多囊卵巢引起的不孕问题,目前拥有多种治疗手段,今天大象医师将重点分享其中最主要的几种方法!

口服排卵药介绍

谈到人工生殖(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大众最熟悉的通常是“试管婴儿”(IVF)或“人工授精”(IUI)。不过,在采取这些方法之前,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最基础的方式,其实是口服排卵药。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类常见的口服排卵药:Clomiphene(传统用药)以及Letrozole(新型药物)。大象医师在做进一步介绍这两种药物之前,有一个关键问题值得先思考:

排卵药的原理

传统的 Clomiphene主要是通过阻断部分雌激素的作用来发挥效果;而Letrozole则是减少体内雌激素的生成。两者虽然机制不同,但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持续提升滤泡刺激素(FSH)的分泌,让卵巢滤泡顺利生长、促发排卵,从而提高受孕机会。
排卵是一个由多项机制共同运作的复杂过程,简单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下视丘(Hypothalamus)像总指挥:下视丘会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启动后续排卵相关的激素反应。
  2. 脑下垂体(Pituitary gland)接棒执行:受到GnRH的指令后,脑下垂体会分泌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其中最关键的是滤泡刺激素(FSH),负责促使卵巢滤泡生长。
  3. 卵巢滤泡(Follicles)逐渐成熟:滤泡在FSH的刺激下成长,并开始分泌雌激素。当其中一颗优势滤泡成熟到一定程度时,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反向抑制FSH,同时触发黄体生成激素(LH)的激增,引发排卵,让成熟卵子从滤泡中释放。
排卵药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步骤中滤泡所产生的雌激素,让体内的滤泡刺激素(FSH)能持续分泌。如此一来,可帮助多囊性卵巢(PCOS)或排卵功能异常的女性,让滤泡继续成长。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滤泡长大并不等于一定会排卵。有时仍需借助其他药物,例如破卵针(触发排卵注射),才能顺利促成排卵。

口服排卵药分成几种?注意事项有哪些?

排卵药1:Clomiphene(传统口服排卵药)

Clomiphene(商品名:喜妊、可洛米分)是较早期、使用最广泛的排卵药物。它的作用是阻断体内部分雌激素受体,让大脑在侦测不到足够雌激素的情况下,持续分泌滤泡刺激素(FSH),帮助滤泡继续成长并提升自然排卵的机会,从而提高受孕率。

使用方式是在月经周期第2~5天开始服用,每天50毫克,连续5天。若反应不足,部分女性会被调整至每天100毫克。

Clomiphene 虽然能提升受孕率,但可能会影响子宫内膜的厚度,也有研究显示Clomiphene会让子宫颈黏液变得更黏稠,使精子较难通过。

服药后,大部分女性都能适应良好,但少数人可能出现轻微副作用,例如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或情绪低落。

另外,由于Clomiphene需要经由肝脏代谢,再从粪便排出,因此若有肝功能异常、疑似肝脏恶性肿瘤,或怀疑存在恶性卵巢肿瘤者,都不建议使用。

排卵药 2:新型Letrozole

另一种较新型的排卵药称为Letrozole,商品名为复乳纳。它属于第3代芳香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通过抑制雄性激素转换成雌激素,来促进滤泡生长并诱发排卵。

使用方式为:在月经第2天至第5天开始服用,每天1–5毫克(复乳纳为2.5毫克),连续服用五天,以协助滤泡成长。由于芳香酶广泛存在于脑部、肝脏、肌肉、脂肪细胞及乳房,Letrozole使用后可减少体内超过97%的雌激素生成。

因为 Letrozole 并非直接阻断雌激素受体,因此对子宫内膜厚度影响较少,也不会像Clomiphene那样增加子宫颈黏液的黏稠度。

Letrozole 主要经由肾脏代谢,常见副作用包括热潮红、恶心与疲劳。若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对药物成分过敏,则不建议使用。

排卵药的副作用

  • Clomiphene : 大多数人耐受良好,但少部分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
  • Letrozole : 可能引发热潮红、恶心及疲劳等不适,症状与更年期反应相似。

多囊性卵巢适合哪种排卵药?

很多人一想到人工生殖,就会联想到“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等较进阶的辅助方式。但对排卵功能异常的族群来说,尤其是占比高达70%–80%的多囊性卵巢(PCOS) 患者,第一线治疗其实是口服排卵药物。以下就由大象医师来为大家整理重点。

若先不考虑 PCOS,从《Fertility and Sterility》发表的研究来看,研究团队比较了不同排卵药的累积排卵率(Cumulative ovulation rate)及累积活产率(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以评估哪一种排卵药的整体效果更理想。

  • 总排卵率(Cumulative ovulation rate)

Letrozole 组:62%(834/1354 疗程) ; Clomiphene 组:48%(688/1425 疗程),Letrozole 的排卵率更高。

  • 总活产率(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

Letrozole 组:27.5%(103/374) ; Clomiphene 组:19.1%(72/376),Letrozole 同样胜出;值得注意的是,在BMI > 30.3的群体中,Letrozole 的总活产率更明显优于Clomiphene,显示在较高BMI的患者中,Letrozole的效果更加突出。

看完上述“非PCOS指向性”的比较,Letrozole暂时领先。接下来,就让我们将两种药物带入多囊性卵巢(PCOS)的情境,再来一场更关键的比较吧!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奠定Letrozole领先地位的重要研究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登的一项关键研究——〈Letrozole versus Clomiphene for Infertility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中,研究团队将750名PCOS患者随机分配至Letrozole或Clomiphene两组。

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整体分析,或进一步分为以下3组比较:(1)BMI<30.3 (2)30.339.4。Letrozole的活产率(Live birth rate)在所有组别均明显优于Clomiphene。这项研究也因此奠定了Letrozole在PCOS不孕治疗中的领先地位

  • 《Human Reproduction》期刊:Letrozole在怀孕率、活产率、排卵率全面领先

另一项发表于2017年《Human Reproduction》 的研究,也进一步提供了重要证据。研究团队将159名PCOS女性随机、双盲分为两组,一组是每天用50毫克的Clomiphene ; 一组是每天2.5毫克的Letrozole。

结果显示,无论比较的是:不管是怀孕率(Pregnancy rate)、活产率(Live birth rate)还是排卵率(Ovulation rate)是Letrozole的表现都优于Clomiphene

其实还有更多研究支持 Letrozole 的效果,只是大象医师没有一一列出。不过,刊登在NEJM的那篇关键研究,确实奠定了Letrozole在治疗多囊性卵巢(PCOS)不孕症中的重要地位。

  • 2018年美国妇产科医学会:PCOS患者首选Letrozole

美国妇产科医学会(ACOG)在2014年时,原本只建议BMI>30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患者使用Letrozole。不过到了2018年,更新后的指南已经明确指出 ——“所有PCOS患者,都建议以Letrozole作为第一线的排卵诱导物。”

最后,大象医师提醒:指南是群体建议,但治疗仍需个人化。在临床上使用口服排卵药物时,仍需依照自己主治医生的判断来决定用药方式。若治疗过程中有任何不适或副作用,也务必马上让医生知道。

希望大家对于口服排卵药有更多的理解了。

※本文由大象医师授权提供。原文出处:《【大象医师】口服排卵药大揭密 !多囊性卵巢之要选哪一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现行版本

2025/11/18

编写者 周維薪醫師(大象醫師)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一次就怀孕?揭秘做爱姿势与怀孕率──这两种体位最助孕

了解受孕黄金期,让怀孕计划更顺利


由 周維薪醫師(大象醫師) 撰写,妇产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更新于 2025/11/18。

ad icon广告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