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过后,产妇需要一段时间让子宫及其他器官逐渐恢复至怀孕前的状态,这段时期称为产后期。在此阶段,适当的休养与照护对女性的身体与心理健康都具有深远影响,并会影响未来的整体健康状况。
需要留意的是,每位产妇的身体复原速度与变化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以下内容将帮助新手妈妈与准爸爸们了解,女性在产后身体可能出现的变化,以及如何给予适当的支持与照护。
产后身体的变化
分娩后,产妇的身体会逐渐恢复至怀孕前的状态,但在恢复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以下变化:
- 肌肉疼痛:对刚生产的女性而言,肌肉酸痛非常常见,尤其手臂、颈部和下颌位置最容易感到不适。
- 阴道流血与分泌物(恶露):娩后会有阴道出血与分泌物,通常持续2至4周。在接下来的约2个月内,可能间歇性出现或消失。
- 子宫恢复:子宫会因收缩而逐渐缩小,通常需要约6至8周才完全恢复到怀孕前的大小。
- 阴道不适与疼痛:分娩后可能出现阴道不适、麻木或疼痛。若有会阴撕裂(Perineal Tear)或进行会阴切开术(Episiotomy),疼痛感可能更明显。
- 下腹部疼痛:剖腹产的产妇常会感到下腹部疼痛,医生通常会开具止痛药物,帮助缓解不适,疗程约1至2周。
- 乳房胀痛:在生产后3至4天,乳房会开始分泌乳汁,常伴随胀痛或不适。这是正常现象,可透过热敷、冰敷或热水浴来缓解。
- 体重变化:部分女性在产后可能出现体重增加,这与分娩后情绪改善、饮食恢复等因素有关。
生产后的自我照护
在分娩过后,妥善照顾宝宝的同时,妈妈也需要关注自身的恢复。适当的产后照护不仅能帮助身体尽快康复,也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以下是产后自我照护的重点事项:
- 均衡饮食:分娩后应摄取充足营养,以促进身体复原。建议多摄取蔬菜、水果、蛋白质及全谷类食物,补充所需营养成分。
- 运动安排:在恢复运动前,请先咨询医生。医生会评估并告知适合开始运动的时间。
- 避免使用卫生棉:在产后出血(恶露)期间,大约持续2周,建议仅使用护垫,避免使用卫生棉条,以降低感染风险。
- 药物使用:为缓解痉挛或疼痛,可使用布洛芬(Ibuprofen)或遵循医生处方的止痛药。
- 冰敷:使用冰敷袋缓解阴道疼痛或肿胀。需以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每次约10–20分钟。
- 温水浴:可用温水轻柔清洁身体,或每日2–3次坐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及减轻局部不适。
- 痔疮与会阴不适护理:产后常见痔疮或会阴部疼痛。可使用冰敷,或在护垫上加入含金缕梅(Witch Hazel)成分、无酒精的湿巾或爽肤水,以舒缓不适。
- 预防便秘:多喝水及摄取高纤维食物。若症状明显,医生可能会开具软便剂辅助。
- 剖腹产护理:剖腹产产妇在6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若咳嗽或翻身睡觉时,可抱枕头压住切口,以减轻疼痛与拉扯感。
产后应避免的事项
- 避免过早进行性行为: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前,应避免性生活。一般建议产后需约4至6周的时间恢复,再视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恢复性行为。
- 避免长途旅行:产后5至6周之前,除非必要,应避免长途旅行。若必须外出并长时间乘车,务必定时起身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并降低血栓风险。
Hello Health Group 并不提供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