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过程中,身体与情绪都会经历明显变化。许多准妈妈因身体不适、情绪压力和整体负担增加而感到格外疲惫。若这种状况持续存在,可能会影响睡眠品质,并引发与睡眠相关的问题。以下将说明孕期3个阶段的常见睡眠变化与特点。
妊娠期第1阶段(第1孕期)
在这一阶段,孕妇常会面对多种不适,包括恶心、胃灼热(Heartburn)与频尿。此时期体内的黄体素(Progesterone)浓度显著升高,以协助维持子宫内膜稳定,为受精卵提供良好的着床与发育环境。黄体素的增加会使孕妇更容易感到疲倦,也可能出现明显的嗜睡感,因此经常需要白天小睡以恢复体力。若持续感到极度疲倦,也可能出现整日无精打采、难以专注或缺乏力气的情况。
部分孕妇因乳房变得敏感而影响睡眠。建议尝试左侧卧睡姿,有助于改善子宫及胎儿的血液循环,使营养输送更顺畅。另一方面,随着子宫逐渐增大,膀胱受到压迫,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也会干扰睡眠。若希望改善夜间频尿,可在晚上适度减少饮水量,并减少睡前大量摄取液体。
总体来说,第1孕期的孕妇应尽可能让自己获得充分休息,以帮助适应身体快速变化。
妊娠期第2阶段(第2孕期)
进入第2孕期后,体内荷尔蒙上升的速度趋缓,睡眠品质通常比第1孕期明显改善。孕妇可藉此调整睡眠习惯,以进一步提升睡眠状况,例如建立固定的就寝时间、睡前进行轻度按摩,并尽量避免在卧室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观看电视,将这些活动移至客厅进行。
此外,可向医生咨询适合孕期的运动项目,规律运动有助于放松身心,并提升夜间睡眠质量。
不过,这个阶段仍可能出现一些睡眠相关问题,例如梦境变得更清晰强烈、腿部痉挛、打鼾、胃灼热,以及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oea)。若这些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医生可在安全范围内提供适当的处理建议。
妊娠期第3阶段(第3孕期)
在第3孕期,睡眠品质通常会比前两个阶段更差。孕妇的入睡次数减少,夜间容易因不适而醒来,清晨也可能比平时更早起身。随着胎儿体积增加、活动频繁,孕妇腹部愈发沉重,也让睡眠姿势变得更困难。
为避免压迫脊椎神经及主要血管,医生普遍建议以左侧卧姿睡眠,并在腿部、腹部及背部放置枕头作为支撑,以提高舒适度并促进血液循环。
在这一阶段,孕妇常见的睡眠困扰包括更明显的胃灼热、频尿、打鼾、腿部痉挛,或不宁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这些不适都可能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