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生蛇会传染吗?带状疱疹多久会好?生蛇初期症状不明显,认识3大治疗方法

某日背部莫名刺痛,过几天后发现背上长出带状水泡?这是生蛇(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老一辈常说生蛇长1圈就有生命危险,这是真的吗?《Hello健康》带您深入了解生蛇,说明生蛇症状、原因及治疗。

生蛇会传染吗?带状疱疹多久会好?生蛇初期症状不明显,认识3大治疗方法

生蛇是什么?带状疱疹介绍

生蛇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所引发,大部分都是小时候曾经长过水痘,痊愈后病毒会潜藏在感觉神经节内,等到免疫力下降或是年纪大时再次复发,并以带状疱疹的型态出现。

生蛇通常会成群出现,经常长在躯干部位,有些人也会长在脸部、颈部,或是眼睛。若长在眼睛附近要特别小心,若没有及时治疗恐会有失明的可能。

皮蛇会传染吗?带状疱疹多久会好?皮蛇初期症状不明显,认识3大治疗方法

为什么会生蛇?带状疱疹的形成原因

最主要的风险因子是“年龄老化”,除了年龄之外,下列因素也可能增加罹患带状疱疹风险:

  • 癌症
  • 慢性疾病(三高、肾脏病)1,2
  • 曾感染水痘或带状疱疹3,15
  • 新冠肺炎确诊者4
  • 生活作息不正常或压力大5,6
  • 免疫力低下
  • 器官移植者
  • 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7
  • 人类免疫不全病毒 ( HIV ) 感染者8
  • 正在或预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小分子免疫调节剂 ( 如 JAK 抑制剂 ) 者16

生蛇初期症状不明显

当身体长出带状疱疹时,会有下列的症状:

  • 剧烈的疼痛
  • 成群、带状排列的小水泡
  • 通常会多沿着单一神经皮节(dermatome)单侧生长,不会长到全身

过去曾流传一种说法,若生蛇在身上分布一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不过,带状疱疹基本上是以单侧生长为主,分布身体达一圈其实相当少见。

在带状疱疹初期阶段时,并不会马上出现上述症状,反而有点像轻微感冒,有点轻微的不适感,接着单侧的身体或脸部会开始感到抽痛。疼痛,最大的差别是,不像一般伤口的皮肉痛,而是感觉深层的神经抽痛、酸麻感,有些人还会发烧,到后期才长出带状水泡。

部分病人一开始只觉得有胸口痛或是背部痛,因此带状疱疹初期可能很难察觉,不容易马上诊断出来。

如何治疗生蛇?带状疱疹3种治疗方式

治疗带状疱疹最快的方式就是先缓解症状,目前有以下3种方式可以缓解9,11

  • 口服药物:可以在带状疱疹发作前72小时服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yclovir)。这个药物能缩短病程、降低疼痛。
  • 外用药物:若不慎把水痘弄破,医生会建议涂抹药膏来缓解疱疹的伤口。
  • 消炎药:长疱疹时会相当疼痛难耐,医生会评估后给予适当的止痛药来缓解病人不适。

带状疱疹多久会好?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可以在2~3周内自行痊愈,不过要是长在眼睛、脸部、耳朵或是生殖器附近,病情较容易恶化,需加强治疗:

  • 带状疱疹长在眼睛:可能会影响三叉神经的眼支,并发结膜炎、角膜炎等,严重时有失明的危机。
  • 带状疱疹长在脸部、耳朵:会伤害到颜面神经,使得脸部表情失调,也会影响到听觉。
  • 带状疱疹长在生殖器附近:可能会引发后续排泄的困难11

生蛇(带状疱疹)会传染吗?

带状疱疹本主要是经由接触水疱中的液体而传播水痘,若是不小心弄破水疱,就有可能传染给他人,但带状疱疹传染力比水痘低很多17,多数的人儿时患过水痘已获得免疫能力,即使再次接触的患者,也不会感染,被传染带状疱疹的高风险族群如下10

  • 未患过水痘者
  • 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病人

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病人,包含以下族群7,16

  1. 器官移植者
  2. 恶性肿瘤患者
  3. 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
  4. 人类免疫不全病毒 ( HIV ) 感染者
  5. 正在或预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小分子免疫调节剂 ( 如 JAK 抑制剂 ) 者

带状疱疹预防方法

那么带状疱疹会不会有后遗症?答案是有的,且年纪越大发生的机率越高,不少人痊愈后还是会感到疼痛,痛起来有点像是被电到的感觉。至于有没有办法预防带状疱疹?以下是目前主要预防带状疱疹的方法11,12

  •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降低发病的风险和后遗症的严重程度。
  • 提升免疫系统的健康:注意均衡饮食、充足睡眠、管理压力,例如透过运动、放松等方式来减少压力。
  • 避免接触病毒:避免与带状疱疹患者的皮肤病变接触,特别是当病变未经适当覆盖或治疗时。
  •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可能含有病毒的表面。

此外,针对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缺陷病人,建议仍须与医生评估和讨论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NP-TW-HZU-OGM-230002 | Date of preparation: June 2023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现行版本

2025/05/21

文: 文子齊

资料查核: Hello 健康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胯下痒抓不停?搞懂5个常见原因,别乱擦药,跟“那里痒”说再见!

霉菌感染身体长体癣,皮肤痒起红斑别乱抓!治疗体癣想好得快,必知2禁忌


事实查核由 Hello 健康 完成。由 文子齊 撰写。更新于 2025/05/21。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