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晒伤护理指南:缓解疼痛、促进复原的方法

晒伤(Sunburn)在新加坡非常常见,当皮肤受到过度紫外线照射时,就会出现晒伤反应。从早期的皮肤刺痛,到恢复阶段的脱皮、干痒,相信经历过的人都深知晒伤带来的困扰与不适。

晒伤护理指南:缓解疼痛、促进复原的方法

《Hello健康》将从晒伤的不同症状切入,分享前、中、后期的护理方法,帮助你加速复原,并有效缓解晒伤的不适感。

晒伤会有什么症状?

轻度晒伤时,皮肤会出现泛红、疼痛,甚至水泡,并可能伴随轻微头痛及发烧。症状通常在曝晒后约4小时开始出现,疼痛感会在6小时至隔日之间最为明显,约在2至3天时达到高峰。多数情况下,晒伤会在3至5天后逐渐恢复。

若为过度或大面积曝晒,则可能导致重度晒伤,并伴随脱水风险,同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高烧、晕眩或寒颤等症状,需特别留意并及时就医。

晒伤该如何处理?

多数的晒伤对健康没有立即的危害,因此晒后的照护和治疗都是以减轻症状和不适为主。

晒伤后,最重要的是小心照护受伤的皮肤,避免继续曝晒或过度刺激皮肤。若晒伤部位出现水泡,避免主动刺破以免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愈合。若晒伤面积过大,或出现其他恶心、呕吐、高烧等合并症状,则建议立即就医。(延伸阅读:什么状况该刺破水泡?6步骤安全搞定

晒伤初期:避免继续曝晒

若感到皮肤刺痛、发热,或意识到自己在烈日下停留过久,应立即寻找遮蔽物,避免阳光继续直射。此时若出现轻微灼热及刺痛感,通常代表皮肤已接近晒伤或处于轻度晒伤阶段。为了保护皮肤,应立即降温,并避免再次曝晒。

以下为晒伤初期的4个舒缓方法:

  • 避免继续曝晒:应立即停止阳光直射,戴上帽子、墨镜,穿着透气且具抗 UV 功能的长袖衣物,并尽量待在阴凉处。若无法避免日晒,应即时补擦防晒乳,以防晒伤进一步恶化。
  • 补充水分:晒伤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甚至电解质失衡。因此晒伤时或晒后应多喝水,并适量饮用运动饮料,以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 冷水降温:可利用冷水冲洗皮肤,或淋冷水澡、以湿毛巾冷敷,帮助皮肤降温,减轻不适感。
  • 避免刺激肌肤:晒后皮肤较敏感,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并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酒精或凡士林降温,这些可能使皮肤更干燥甚至过敏。若要冰敷,应以毛巾或纸巾包裹冰块,避免直接接触晒伤皮肤,以免造成低温刺激。

晒伤中期: 当刺痛感明显时,可使用含芦荟成分的舒缓凝胶或乳液,帮助缓解不适并滋润皮肤

晒伤约6小时后,皮肤会开始出现明显的刺痛感,并伴随搔痒,这是晒伤最难受的阶段,通常持续2至3天。

不少人会好奇,晒伤时应擦什么药物才能止痒止痛?芦荟(Aloe vera)能否帮助皮肤更快复原?事实上,芦荟的功效主要在于舒缓刺痛与搔痒,而晒伤后的皮肤组织仍需依靠皮肤自身修复来恢复。然而,在晒伤中期,透过保湿与使用芦荟制品,能够有效缓解不适,并避免皮肤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促进复原。

  • 芦荟舒缓疼痛:局部冷敷,或涂抹含有燕麦胶或芦荟成分的晒后修复产品,可有效缓解晒伤疼痛。芦荟具有增加皮肤血流量、减少细菌、抑制发炎反应的功效,并能加速伤口修复。皮肤科医生提醒:使用芦荟治疗晒伤时,应仅取叶片内侧透明凝胶,不适合使用绿色外皮或黄色汁液部分,以避免刺激皮肤。
  • 持续补充水分:晒伤后应多饮水以维持身体水分平衡。若晒伤情况较严重,出现脱水迹象,则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电解质补充液,以矫正体液流失。
  • 洗澡后尽快保湿:晒伤后,建议在沐浴后趁皮肤仍湿润时,立即涂抹温和的保湿产品,如乳液或凝胶。应避免使用过于油腻或含矿物油成分的保养品与药膏,因为油分可能锁住皮肤热能,阻碍散热,反而加重晒伤。晒伤后的数天,应持续为晒伤处或正在脱皮的部位补充保湿,以帮助皮肤修复。
  • 消炎止痛药:若晒伤疼痛明显,可考虑使用非类固醇止痛药,例如阿斯匹灵(Aspirin)或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以缓解疼痛及发炎症状。不过,这类药物仅能减轻不适,并不会加速复原。一般情况下,并不建议口服类固醇药物 (Steroids)。此外,部分外用药膏也能发挥止痛、止痒或抗发炎作用,例如含低剂量类固醇的软膏,可帮助减轻肿胀与灼热感。但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并遵照医嘱。
  • 保持通风:在晒伤完全康复之前,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过紧或贴身的衣物容易造成闷热与出汗,而汗液会刺激晒伤的皮肤。选择宽松衣物不仅能帮助皮肤降温、减少出汗,也能降低衣物与受伤皮肤的摩擦。

晒伤后期: 皮肤进入脱皮阶段时,不应以手强行撕扯,应让其自然脱落,并持续做好皮肤保湿与防护,避免二度伤害。

晒伤进入后期时,皮肤会逐渐脱落,这是身体代谢受损细胞的过程,也是晒伤即将痊愈的征兆。但此阶段常伴随明显搔痒,容易让人想撕除脱皮。医生提醒,应让晒伤皮肤自然脱落,切勿强行撕皮或进行去角质。

此外,刚复原的新生皮肤特别敏感,抵抗紫外线的能力较弱。因此除了持续保湿外,更应加强防晒措施:穿着长袖衣物,使用低刺激性的防晒乳,以避免再次晒伤。一般而言,轻度至中度晒伤约在7天左右可完全复原。

防晒不分季节,长期曝晒恐患上皮肤癌

根据全球公益组织皮肤癌基金会(Skin Cancer Foundation)的资料,晒伤虽然能自行恢复,但若反复发生,会加速皮肤老化,并显著增加罹患皮肤癌的风险。新加坡卫生部也提醒,以下三种情况尤其需要特别注意防晒:

  • 日照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是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应尽量避免外出;若必须外出,应待在阴凉处并做好防晒。
  • 特殊环境:高山地区紫外线强烈,从事登山活动应特别防护;此外,夏季紫外线较冬季强烈,从事雪地或海滩水上活动时,也需加强防晒。
  • 光敏感药物:部分药物会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度,例如心血管药物(Thiazides, Amiodarone,简称 Nifedipine)、抗生素(Doxycycline, Tetracycline,简称 Sulfonamides)、抗真菌药物(Voriconazole)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简称 NSAID)、利尿剂(Acetazolamide、Furosemide)等。

服用上述药物者,应严格遵守防晒措施,并注意药品说明书上有关“光敏感性”的副作用警示。

(影像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台湾卫福部疾管署-晒伤.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ListContent/wL-8Abm9o5_5l4gSOR8M5g?uaid=Quvh9V6XGdxUJiHKcZUjpA Accessed May 3, 2022

Sunburn & Your Skin – Skin Cancer Foundation. https://www.skincancer.org/risk-factors/sunburn/ Accessed May 3, 2022

凉快也防热伤害 国健署教你挑中防晒好伙伴(台湾卫生福利部)https://www.mohw.gov.tw/cp-4254-49103-1.html Accessed May 3, 2022

夏日防晒大作战(台湾联合医院)https://tpech.gov.taipei/mp109151/News_Content.aspx?n=0496F430C1411365&s=BF1A365A41ED1E09 Accessed May 3, 2022

晒伤(香港卫生署)https://www.travelhealth.gov.hk/tc_chi/environmental_health_risk/sunburn.html Accessed May 3, 2022

现行版本

2025/08/26

文: 周士閔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Jeff Ong 更新

由 賴建翰醫師 审核,身心科,博士身心醫學診所。由 周士閔 撰写。更新于 2025/08/26。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