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压力过大会影响睡眠?当心自律神经失调!这3类人风险较高

自律神经失调是一种较复杂的疾病,许多患者都会出现失眠问题,并常伴随肠胃不适、头晕、头痛、心悸及呼吸不畅等症状。

压力过大会影响睡眠?当心自律神经失调!这3类人风险较高

由于自律神经失调影响范围广、症状多样,许多人往往不自知,甚至需要在不同专科间来回就诊,经过多次检查与追踪,才最终被确诊。

那么,自律神经在失眠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Hello健康》将为您解析自律神经失调与失眠的关系,并说明常见的治疗与改善方式。

为什么自律神经失调会导致失眠?

自律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 当交感神经活跃时,心跳、血压血糖及肾上腺素都会上升,能量消耗增加;
  • 副交感神经作用时,则会降低心跳和血压,让身体得以休息和储存能量。

若自律神经失调,交感神经在睡眠时仍处于亢奋状态,身体与大脑无法充分放松,血管也会持续收缩,从而引起失眠、睡醒后身体酸痛、水肿及精神不振。

一般来说,由自律神经失调导致的失眠可分为3类:

  • 入睡困难:交感神经过度亢奋,即使在睡眠时大脑仍然活跃,讯息不断传递,导致难以入睡。
  • 睡眠维持困难: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同时失调,身体在休息时无法进入深层睡眠,造成浅眠与睡眠品质下降。
  • 早醒型失眠:多见于长期自律神经失调的患者,虽然入睡容易,但睡眠周期缩短,容易提早清醒,导致夜间血清素及正肾上腺素等神经传导物质不足,使人长期精神不振或出现抑郁症状。

长期失眠却找无原因,吃药也没用?小心你可能是自律神经失调!

自律神经失调的主要原因

自律神经失调多半与压力有关。若能适度纾解压力,自律神经系统即使一时受影响,也能较快恢复平衡;但若压力过大,加上身心状态不佳,失调情况就会愈发严重。
常见的压力因子可分为三类3
  1. 物理环境压力:例如环境骤变,气温过冷或过热,或气压过高。
  2. 生理压力:如月经周期的荷尔蒙变化、疾病或药物副作用所引起的不适。
  3. 情绪压力:例如经历重大事件或变故,产生愤怒、悲伤、焦虑或不安。

自律神经失调导致失眠,该怎么办?

当生活出现变故或压力骤增时,自律神经可能暂时失衡,引发失眠。不过,只要适度纾解压力,透过运动、聆听音乐、维持均衡饮食与规律作息,并确保充足睡眠,自律神经通常能够逐渐恢复正常。

长期失眠却找无原因,吃药也没用?小心你可能是自律神经失调!

若失眠持续超过2周,经医生诊断为自律神经失调,就应接受专业治疗。

长期失眠者往往属于常态性自律神经失调,此时自律神经已严重失衡,单靠运动、饮食或一般助眠方法通常难以奏效,患者也容易产生严重的预期性焦虑。

在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如焦虑或失眠),处方抗焦虑药物或安眠药。若能规律服药并定期回诊,病情通常会明显改善。同时,若能配合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将有助于加快康复,并逐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哪些人较容易发生自律神经失调?

  1. 精神或心理疾病患者:因心思较为敏感,容易感受到压力,抗压能力通常也比一般人低。
  2. 过劳或休息不足者:长期工作过度或睡眠不足,导致压力持续累积,进而影响自律神经功能。
  3. 重大疾病患者:长期受到病痛困扰,身心状态脆弱,更容易出现压力与自律神经失调的问题。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浅谈自律神经失调与失眠(台湾台北荣总)https://wd.vghtpe.gov.tw/vghpsy/Fpage.action?muid=12253&fid=11365 Accessed May 23, 2022

翻来覆去到天明(台湾自律神经失调政协会)https://tanss.org.tw/insomnia/ Accessed May 23, 2022

常见问题(台湾自律神经失调政协会)https://tanss.org.tw/qa/ Accessed May 23, 2022

头痛、失眠、疲倦、呼吸急促…… 您自律神经失调吗?(台湾全民健康基金会)https://www.twhealth.org.tw/journalView.php?cat=33&sid=601&page=4 Accessed May 23, 2022

40岁后容易自律神经失调,五方法避免失眠免疫力降(台湾财团法人必安研究所)https://www.brion.org.tw/article-2-content.php?FatherNo=4&LevelNo=&Seq=8378&LevelName=%E9%A4%8A%E7%94%9F%E4%BF%9D%E5%81%A5%E5%B0%88%E5%8D%80 Accessed May 23, 2022

现行版本

2025/09/05

文: 張凱安 Kyle Chang

资料查核: Hello 健康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安眠药副作用知多少?过量恐致依赖甚至危及生命——用法与常见问答解说


事实查核由 Hello 健康 完成。由 張凱安 Kyle Chang 撰写。更新于 2025/09/05。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