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夜惊不等于做恶梦:认识孩子夜惊的成因与处理方式

几乎每位父母都曾遇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半夜睡觉时,突然尖叫、挥舞双手,或神情慌张地坐起身来环顾四周,彷佛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事物。

夜惊不等于做恶梦:认识孩子夜惊的成因与处理方式

在这种情形下,无论父母如何安抚或劝慰,孩子仍会显得十分害怕与不安;但几分钟后,他们通常会慢慢平静下来,再次入睡。有些长辈看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建议父母带孩子去“收惊”,但其实这可能是儿童常见的夜惊(Night Terror)现象。

研究显示,5岁以下儿童中有超过40%曾经历过夜惊。《Hello健康》将带您了解——什么是夜惊、为什么会发生夜惊、夜惊与恶梦有何不同,以及父母可以如何预防与处理夜惊,帮助孩子更安心入睡。

什么是夜惊?

夜惊(Night Terrors)属于一种异睡症(也称为睡眠异常行为障碍),这类睡眠现象包括梦游、说梦话、以及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等。

夜惊较常发生在儿童阶段,主要原因是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神经调节较不稳定,因此容易出现睡眠阶段混乱的情况。

当孩子在睡眠中出现夜惊时,通常会表现出极度恐惧与慌张,并伴随以下症状:

  • 尖叫或突然大声哭喊
  • 揮舞双手、踢腿或坐起身
  •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 皮肤潮红
  • 皮肤潮红、出汗
  • 瞳孔扩大
  • 瞳孔扩大、肌肉紧绷

有些孩子在夜惊发作时,虽然双眼睁开,却对周围环境没有反应,甚至表现出害怕、惊慌或短暂失去方向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夜惊的发作时间通常少于10分钟,但个别情况可能持续30至40分钟。大多数孩子会在发作后重新入睡,并且隔天完全不记得夜惊的情形。

小孩半夜哭闹免收惊,超过40%小孩会“夜惊

为什么会出现夜惊?

正如前文所提,夜惊的主要原因是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导致神经调节功能暂时失衡。这使得孩子在睡眠阶段转换时,大脑出现“部分清醒、部分仍在睡眠”的状态,从而引发夜惊。

虽然夜惊最常见于儿童,但青少年或成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若个人童年时期曾发生夜惊,或经历过创伤性事件、暴力或压力相关的记忆,这些心理因素可能在之后的生活中被触发,使他们在感到焦虑、疲劳或睡眠不足时,再次出现夜惊症状。

夜惊最常见于12岁以下的儿童,其中又以1至2岁幼童最为常见。随着孩子逐渐成长、进入青春期后,夜惊的发生频率通常会明显下降。

夜惊多半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也就是非快速动眼期(Non-REM)睡眠的第3阶段。当孩子因为作息不规律、缺乏午睡或白天活动过度兴奋时,夜间的深睡眠时间会相对延长,从而增加夜惊发作的可能性。除了上述原因外,任何干扰睡眠结构或导致睡眠异常的因素,都有可能引发儿童或成人的夜惊。常见诱因包括:

夜惊与恶梦没有关系——其实是大脑在“捣蛋”!

夜惊通常发生在非快速动眼期(Non-REM)睡眠阶段,这个阶段是较少做梦的深层睡眠期。因此,大多数孩子在夜惊发作时并没有做梦,而是因为大脑神经调节异常,使身体出现尖叫、哭喊或挥动四肢等恐惧反应

相对地,恶梦(Nightmare)多发生在快速动眼期(REM)睡眠阶段。无论是孩子或成人,做恶梦时通常不会有明显的身体动作或大声叫喊(但偶尔也可能出现)。他们会在梦中经历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恐惧、悲伤或愤怒,醒来后通常能清楚记得梦境的情节与画面。相比之下,经历夜惊的孩子醒来后往往对整个过程毫无记忆,甚至不知道自己曾哭喊或挣扎过。这也是夜惊与恶梦之间最大的不同。

如何预防小孩夜惊?

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成熟,夜惊的发作频率会自然减少或消失,因此多数情况下无需特别治疗或用药。

不过,若家长担心夜惊影响家人或邻居的睡眠,可透过调整生活习惯,帮助孩子维持良好的睡眠品质,以降低夜惊的发生。以下提供几个实用的改善建议:

  • 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孩子每天在固定时间上床与起床,即使在周末或假期也尽量避免熬夜或晚睡。(延伸阅读:孩子晚睡会影响身高吗?关键入睡时间与7大常见问题
  • 确保睡眠充足: 1至2岁:建议每日睡眠时间为11至14小时,3至5岁:建议每日睡眠时间为10至13小时, 6至13岁:建议每日睡眠时间为9至11小时
  • 适度午睡,补充体力:尤其在白天玩乐或活动量较大时,短暂午睡有助恢复精神、预防夜间深眠过长引起夜惊。
  •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阴暗且舒适,并避免睡前过度刺激(如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

小孩半夜哭闹免收惊,超过40%小孩会“夜惊

小孩夜惊时可以叫醒他吗?

当孩子发生夜惊时,他们通常处于无意识且极度恐惧的状态。若家长大声叫喊或用力摇动孩子,可能会使孩子出现防卫反应或激烈动作,反而增加孩子或照顾者受伤的风险。

若父母发现小孩夜惊时,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强行叫醒孩子,只需在旁静静守候。以确保孩子的安全环境,避免他因大幅动作而从床上跌落或撞到床边物品。

若夜惊持续时间较长,家长可轻抚孩子的脸、手臂或背部,以温和的方式尝试唤醒。孩子醒来后,应轻声安抚、环抱或轻拍背部,给予他安全感,帮助情绪逐渐平复。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与温柔安抚,不仅能减少恐惧,也有助于避免留下负面的睡眠记忆。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Night Terrors(Sleep Foundation)https://www.sleepfoundation.org/parasomnias/night-terrors Accessed June 7, 2022

【睡眠障碍】【儿童睡眠】儿童常见之睡眠异常:夜惊、梦游,以及梦靥/作恶梦(台湾心理健康发展协会)https://tamhd.org/sleep-terror-and-sleep-walking-and-nightmare/ Accessed June 7, 2022

夜惊与梦魇(台湾台大医院)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512/child_1.html Accessed June 7, 2022

小儿夜惊(台湾信谊基金会)https://parents.hsin-yi.org.tw/Library/Article/4226 Accessed June 7, 2022

孩子睡眠不足 近视风险增9倍(台湾卫福部)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405&pid=9556 Accessed June 7, 2022

现行版本

2025/10/20

文: 張凱安 Kyle Chang

资料查核: Hello 健康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一半年长者睡觉脚会动不停?5个方法改善周期性肢体抽动症

梦游可以叫醒吗?了解梦游症的原因、症状与治疗方式


事实查核由 Hello 健康 完成。由 張凱安 Kyle Chang 撰写。更新于 2025/10/20。

ad icon广告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