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骨癌6大前兆症状!骨癌原因、种类、分期、检查及存活率解析

长期从事劳力工作者,往往可能受腰部、背部慢性疼痛所扰,然而,久病不愈的骨头、关节疼痛,恐怕可能是骨癌(Bone cancer)的前兆,但因多数人对骨癌的认知甚少,导致时常误将肿瘤压迫导致的疼痛,当成劳动或久坐造成的慢性疼痛而延误就医。

骨癌6大前兆症状!骨癌原因、种类、分期、检查及存活率解析

骨癌是0-29岁新加坡儿童和年轻成人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究竟骨癌的存活率有多少、是否一定要截肢?透过了解骨癌的生成原因、症状、诊断与治疗方式,和《Hello健康》一起揭开骨癌神秘的面纱。

骨癌是什么?

如同其他癌症,骨癌也是以恶性肿瘤的原发处命名,意指“骨头上的恶性肿瘤”,即是一般指的“原发性骨癌”。它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结缔组织骨肿瘤,起源于原始间质细胞,发生率仅占恶性肿瘤发生率0.2%。而转移性骨癌(骨转移)则是由身体他处的癌症发生扩散、远端转移而导致,像乳癌、摄护腺癌与肺癌等。

肿瘤放射科医生何怀德表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确定了原发性骨癌的6大种类:软骨源性、成骨性、脊索性、血管性、其他恶性间质性与伊文氏肉瘤。也由于各病理生理学差异极大,加上每个人的肿瘤影像外观和生物学行为不同,通常具有侵略性的肿瘤,建议仍需利用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切片进行早期诊断。

由于原发性骨癌的机率不高,骨转移反而是大多数骨头恶性肿瘤的成因,而本文将针对主要常见的原发性骨癌类型,例如骨肉瘤、软骨肉瘤和伊文氏肉瘤等。

为什么会得骨癌?骨肿瘤原因

关于骨癌的形成仍未有明确原因,但符合以下状况者,相较其他人有更高罹患骨癌的风险:

  • 遗传疾病:某些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可能提高骨癌风险,例如李-佛美尼症候群(Li-Fraumeni)或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
  • 放射线治疗: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射线治疗时,可能会提高骨头病变、进而产生骨癌的风险。
  • 良性骨肿瘤:若本身有良性骨肿瘤,因有恶性化的可能,罹患骨癌的机会也比一般人高。
医师观看骨癌患者X光
原发性骨癌主要分为骨肉瘤、软骨肉瘤和伊文氏肉瘤。

骨癌的种类与发生位置

何怀德医生提到,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数据显示,软骨肉瘤生成于成人最为普遍(40%),其次则是骨肉瘤(28%);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骨肉瘤(56%)则最常见,而伊文氏肉瘤(34%)次之。脊索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造釉细胞瘤、纤维肉瘤和巨大细胞瘤等也是原发性骨癌的类型,但数量较少。

依据癌细胞种类的不同,骨癌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别:

1.骨肉瘤(骨肉癌)

骨肉瘤(Osteosarcoma,又称恶性骨肉瘤)又称恶性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癌类型,在儿童骨癌中有近7成是骨肉瘤骨肉瘤主要由骨头细胞发生癌变所致,好发于儿童或年轻人的腿部或是肩膀,但也有可能形成骨骼外骨肉瘤(Extraskeletal osteosarcoma)。

放射肿瘤科医师何怀德指出,根据统计,有近70%的骨肉瘤病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染色体异常,诸如李-佛美尼症候群、布隆氏症候群(Bloom syndrome)和先天性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Rothmund-Thomson syndrome)患者,存在p53、Rb1和DNA修复/监测基因的改变,这些都与骨肉瘤的发病率增加有关。

2.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好发于中年或长者身上,特征是较不易发生转移且病程进展缓慢。软骨肉瘤初期没什么症状,但等病患感到疼痛时,肿瘤已长至相当巨大。软骨肉瘤的好发部位为骨盆、膝盖、股骨上端、肋骨或肩膀。

何怀德医生补充,尽管软骨肉瘤的确切发病原因尚未明朗,但目前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发现,患者可能出现如EXT1/2、TP53、Rb1和IDH1/2中的基因突变,以及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

3.伊文氏肉瘤

尤文氏肉瘤与骨肉瘤一样,较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属于高度恶性的原发性骨癌之一。它的好发部位主要是四肢长骨和骨盆,其中以股骨(大腿骨)最为常见。

与其他骨癌相比,尤文氏肉瘤的肿瘤细胞增殖较为迅速,容易经由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肺部、骨髓或其他骨骼,因此在临床上通常需要结合化疗、放射治疗及手术等多模式治疗方式,以提升治疗成效与存活率。

骨癌患者起身时腿部疼痛
持续性骨头疼痛与患处肿胀是骨癌患者的常见症状。

骨头痛要警惕!骨癌的6大警讯症状

骨癌在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以为是关节炎或一般的劳损。若出现以下情况,就要提高警觉,并尽早求医:

  • 持续性的骨头疼痛:夜间或活动后更为明显。
  • 快速生长的肿块:导致患处肿胀、疼痛,甚至可能出现溃烂。
  • 病理性骨折:骨骼因轻微外力(如日常活动或运动)就容易断裂。
  • 肢体麻木或刺痛:因肿瘤压迫附近的神经或血管所致。
  • 运动功能障碍:患处活动受限,影响走路或抬举手脚。
  • 全身性症状:如体重减轻、食欲下降、持续发烧,或长期背痛。。

骨癌如何检查?

除了常规的理学检查,医生还会采用以下方式来协助诊断:

  • 血液检查:血液中碱性磷酸酶(ALK-P)的浓度若升高,可能与骨癌相关。
  • X光检查:可用来判断骨肿瘤的位置、大小、是否有骨膜反应,以及周边骨组织的变化。
  • 骨骼同位素扫描:用于评估肿瘤活性及寻找身体其他潜在病变。包括骨骼扫描检查(利用Technetium-99m为活性剂)和正电子放射断层摄影(利用肿瘤细胞的高代谢率,测量放射性标记F-18-FDG的摄取)等。
  • 影像学检查:透过电脑断层扫描(CT)或磁力共振扫描(MRI),医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横切面影像,以及是否有扩展或侵犯周围组织。
  • 活体组织切片检查(活检):医生会透过针刺或手术方式取出肿瘤组织,送至实验室检验,以确定是否为恶性肿瘤,并进一步判断肿瘤的类型和分期。切片检查被视为诊断骨癌的黄金标准。

骨癌分几期?

骨癌的分期主要是透过活体组织切片检查(活检),结合影像学与血液检查结果,来评估肿瘤的发展状况。分期的目的在于协助医生判断癌症扩散的程度,并据此拟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骨癌分期表

骨癌的治疗方式

骨癌的治疗通常需要多模式整合疗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学治疗(化疗)以及放射治疗(放疗)。具体治疗方案会根据骨癌的类型、大小、分期及病人整体状况来决定。

  • 手术切除:手术是骨癌最主要的治愈性疗法。为防止癌细胞扩散,切除范围除了患处骨头,也可能包括周围部分正常组织。某些情况下,若需大范围切除骨头,医生会考虑使用义肢或自体骨移植进行重建。
  • 化学治疗(化疗):化疗常与手术结合使用,特别是在骨肉瘤或尤文氏肉瘤病例中。除了手术前化疗(缩小肿瘤体积,方便切除),术后化疗也能帮助消灭可能转移至肺部或其他部位的癌细胞。
  • 放射治疗(放疗):放疗在部分骨癌类型(如尤文氏肉瘤)效果较佳,可用于术前缩小肿瘤体积,利于手术切除、术后补充治疗,杀灭残余癌细胞或缓解无法手术或晚期病人的症状(如疼痛控制)。
  • 特殊治疗方式:在一些病例中,切除的骨头可经过高剂量放疗杀死癌细胞后,再作为骨骼重建的材料使用。这类方法能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尽量保留患者的功能与外观。

骨癌有救吗?一定要截肢吗?

在过去,因医疗技术尚未进步,骨癌患者的截肢率确实偏高。但随着现代外科与重建手术的发展,如今大多数病例都能通过肢体保留手术来治疗,只有当肿瘤范围过大,或位于难以进行重建的特殊部位时,才需要考虑截肢。

常见的肢体重建方式包括:

  • 人工关节置换:以人工关节取代切除的骨头。优点是恢复期较短,能较快恢复功能;但长期使用后,人工关节可能会出现松脱或磨损。
  • 骨移植重建:可利用异体骨(来自捐赠者)或自体骨(取自患者自身)作为重建材料。虽然恢复期较长,但移植骨会逐渐长出新细胞并获得血液供应,长期效果通常比人工关节更持久耐用。

骨癌并非等同于截肢。现代医疗多以“”为目标,让患者在康复后仍能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骨癌患者术后复健过程

目前医疗可利用骨头重建手术,减少骨癌患者的截肢比例。

骨癌存活率?

骨癌的存活率会因癌症类型及是否发生转移而有所不同。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统计数据:

  • 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若未发生扩散,5年平均存活率约91%。若已出现远端转移,5年存活率则显著下降,仅约22%。整体平均存活率约78%。
  • 骨肉瘤(Osteosarcoma):平均5年存活率约60%。
  • 尤文氏肉瘤(Ewing Sarcoma):平均5年存活率约61%。

骨癌可以预防吗?

骨癌的部分危险因素(例如遗传疾病、曾接受放射治疗所导致的骨细胞病变)属于不可逆的致病因子,目前尚无法完全预防。

不过,透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整体癌症的发生风险:

  • 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取蔬果与高纤食物。
  • 规律运动,维持适当体重。
  • 戒烟,减少接触致癌物。
  • 控制饮酒,避免过量。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1. Bone cancer.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bone-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50217 Accessed May 27, 2021

2. 骨癌 – Osteocarcinoma(台灣癌症基金會)https://www.canceraway.org.tw/cancerinfo.asp?id=175A7FE8-2341-4CFF-8111-C8C1C4C39A04 Accessed May 27, 2021

3. 骨癌可以治癒嗎?(中國醫藥大學附醫)https://www.cmuh.cmu.edu.tw/HealthEdus/Detail?no=4904 Accessed May 27, 2021

4. Bone Cancer Stages. https://www.cancer.org/cancer/bone-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taging.html Accessed May 27, 2021

5. 骨腫瘤的治療(台大醫院骨科部)http://w3.tpsh.tp.edu.tw/organization/osa/osa05oldnew/health/501.htm Accessed May 27, 2021

6. 伊文氏肉瘤(臺北榮總)https://wd.vghtpe.gov.tw/hemaonco/files/CH22_EwingSarcoma.pdf Accessed May 27, 2021

7. Survival Rates for Bone Cancer. https://www.cancer.org/cancer/bone-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urvival-statistics.html Accessed May 27, 2021

8. Survival Rates for Ewing Tumors. https://www.cancer.org/cancer/ewing-tumo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urvival-rates.html Accessed May 27, 2021

9. Survival Rates for Osteosarcoma. https://www.cancer.org/cancer/osteosarcoma/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urvival-rates.html Accessed May 27, 2021

10. Primary Bone Cancer.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60830/ Accessed May 27, 2021

11. Bone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215968/ Accessed May 27, 2021

12. Bone cancer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8000997/ Accessed May 27, 2021

现行版本

2025/10/02

文: 于承宇

醫學審稿: 何懷德醫師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趁早开始重训:强健骨头防骨质疏松

骨癌6大前兆症状!骨癌原因、种类、分期、检查及存活率解析


由 何懷德醫師 审核,肿瘤科,Wikibooks(維基書)。由 于承宇 撰写。更新于 2025/10/02。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