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在东南亚发病区名列前三,在西方世界非常罕见,其发生率约白种人的20倍;根据新加坡癌症注册处的数据,新加坡每年大约有300例鼻咽癌新病例被诊断出来。 这使得鼻咽癌成为新加坡男性中较常见的癌症之一,尤其是在30至49岁的男性中。
究竟鼻咽癌症状有哪些?致病原因为何?该如何治疗?《Hello健康》为您深入说明!
鼻咽癌6大症状
临床上为了方便诊断及掌握病情,将鼻咽癌的症状分为以下6类:
1.颈部肿块
颈部淋巴病变是最早且最常出现的临床症状,因为鼻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管,癌细胞很容易经由淋巴管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或身体其他地方。
约30~40%病患以颈部淋巴病变为初发症状,而有70~80%病患确诊鼻咽癌时,已出现颈部肿块。
2.鼻涕或痰有血丝
鼻咽富含血管且容易出血,当鼻咽形成肿瘤时,肿瘤表面会逐渐溃烂、出血,导致鼻涕或痰(尤其是从鼻部倒吸的痰)会夹带血丝。
3.类似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鼻部症状
鼻咽肿瘤会堵塞鼻腔,产生分泌物,导致患者出现鼻塞、脓鼻涕、鼻涕倒流及嗅觉异常等症状,且鼻腔可能因为肿瘤溃烂而飘散臭味。
4.耳闷、耳鸣
耳部症状主要因耳咽管功能受损而致。耳咽管具有平衡中耳腔压力的功能;举例来说,搭飞机时,耳朵容易因为内外耳压力不平衡而出现闷塞感,此时只要吞口水、打哈欠,就能打开耳咽管,进而平衡中耳腔的压力。因此,当鼻咽癌肿瘤侵犯耳咽管,影响其功能时,患者会产生耳闷、耳鸣、中耳积液及听力障碍等症状。
5.头痛
鼻咽部位于头颅中央,与鼻窦、颅腔相隔,当鼻咽癌肿瘤侵犯到鼻窦、脑膜或颅腔时,会造成头痛现象,此种头痛通常是单侧性。
6.脑神经症状
鼻咽部于头颅中央,周围布满血管与神经,鼻咽癌的癌细胞可能会经由周围神经侵犯大脑,引起脑神经的相关症状,例如颜面出现麻木感、复视、吞咽困难或声音沙哑等。
鼻咽癌自我检查3前兆
若能早期发现,鼻咽癌治愈率高达90%以上,以下为鼻咽癌早期的3大症状,若有类似征兆,请尽快就医检查。
- 颈部肿块:长在耳垂下方,上颈部的两侧;肿块本身不痛不痒,且持续2~3周都不会消肿。
- 鼻涕或痰有血丝:鼻涕或痰中有暗红色的血丝或血块。
- 耳闷、耳鸣:在没有感冒或鼻窦炎的情况下,出现耳闷、耳鸣、重听或耳内有流水声,尤其是单耳时。

鼻咽癌原因
鼻咽癌致病原因仍不明,但较常被提及的为种族基因及遗传因素外,以下因素也可能提高鼻咽癌的发生率:
- 遗传及家族病史:一等亲属若有人罹患鼻咽癌,自身的罹癌率为常人的20倍。
- 常吃腌制或发酵食品
- 带有EB病毒:鼻咽癌患者的血清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也称第四型人类疱疹病毒)的抗体指数都很高,因此医界认为鼻咽癌和EB病毒存在某种相关性。
- 抽菸、喝酒及嚼槟榔
- 长期在空气污染的密闭环境下工作
鼻咽癌的检查
鼻咽癌主要的检查工具有3种:
- 鼻后镜及鼻咽内视镜:鼻后镜检查是利用压舌板压住受检者舌部,再将一个小镜子放置于口咽部深处,利用灯光与头镜来检视鼻咽部;鼻咽内视镜则是直接进入鼻孔,经过鼻腔检视鼻咽部。
- EB病毒抗体检测:多数鼻咽癌病患都有EB病毒抗体,因此可作为辅助的诊断工具。
- 鼻咽病理切片:为最主要的诊断方式,直接透过检验切下来的病理组织,判断患者是否罹癌。
其他检查方法还包括X光、电脑断层检查及磁振扫描等影像检查,这些检查主要是帮助医生判断肿瘤大小、位置及扩散情况。
鼻咽癌的治疗
鼻咽癌属于放射敏感的肿瘤,所以放疗的治疗效果显著,针对鼻咽癌早期病患,医生多以放疗为主;若病患进入第二或第三期,则会合并放疗与化疗,避免肿瘤扩散;若病患进入第四期,有远端转移的情况(癌细胞扩散至骨骼、肺部或肝脏),就会以化学治疗为主,其他治疗为辅的方式来控制病情。
由于鼻咽靠近脑部,不易执行手术,加上鼻咽癌易发生转移,所以手术通常仅用于诊断,或治疗放射线治疗的后遗症、并发症,或辅助处理鼻咽癌复发等状况。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