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

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在急病或意外发生时,在医生与护理人员到达前为生病或受伤的人,进行初步的救援及护理。 急救的目的: 维持生命 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促使其康复 及早送医,以增进治疗效果

常识

急救

瘀青怎么消?冰敷还是热敷?快速消瘀青6大处理方法与药膏解析

瘀青如果出现在手脚等无法用衣服遮盖的部位,大片黑紫色的斑块难免让人烦恼。那么,瘀青到底怎么消?应该冰敷还是热敷?为什么有时候没受伤,身体却莫名出现瘀青?瘀青擦什么药膏效果最好?《Hello健康》将带您了解瘀青的成因,详解快速消瘀青的方法,让您告别青一块紫一块的困扰! 瘀青怎么消?快速消瘀青处理方法 瘀青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冰敷、热敷及其他辅助措施,以下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加速瘀青消退: 抬高瘀青部位:休息时将瘀青部位抬高至心脏以上,有助防止肿胀加重并缓解疼痛。 冰敷:受伤48小时内使用冰敷,能收缩微血管,减少肿胀和出血。用毛巾包裹冰袋,每次冰敷不超过15分钟,每天3~4次。 热敷:受伤48小时后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可配合轻柔按摩,帮助代谢残余血块。 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乙酰氨基酚或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者,服药前应咨询医生。。 擦拭药膏:选择含类肝素(Heparinoid)成分的药膏,帮助抗凝血、消炎、消肿及促进伤口愈合。 包扎瘀伤:用弹性绷带包扎肿胀部位,施加适度压力以控制肿胀,同时保护受伤区域,避免二次损伤。 瘀青=瘀血!瘀青要冰敷还是热敷? 瘀青多由钝力撞击(非穿透性、面积较大)引起。撞击后,皮下微血管破裂,血液渗出血管,流入皮下组织,形成表皮可见的瘀青。 瘀青本质上是瘀血,医学上称为“瘀斑”,俗称为“黑青”。瘀血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瘀点:直径小于2毫米的皮下出血点,轻微按压颜色不会变白。 瘀青:直径10毫米以上的皮下出血点,按压时有轻微疼痛感。 紫斑:面积介于瘀青和瘀点之间,轻微按压颜色不会变白。若皮肤频繁出现紫斑,可能是紫斑症,建议尽快咨询家庭医生。 血肿:由于疾病、挫伤或手术引起的局部血管外出血,导致大量血液聚集在皮下组织,患部通常肿胀,按压时有疼痛感。 出出现瘀青时,建议先进行冰敷,以帮助局部微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渗出;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瘀青消散。请注意,受伤初期进行热敷不仅无助恢复,还可能导致瘀青范围扩大。 瘀青药膏推荐及使用注意 瘀青时,建议使用含类肝素(Heparinoid)成分的药膏。类肝素具有抗凝血、消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肿胀、炎症,促进瘀青恢复。 使用时,建议先在受伤部位进行冰敷,使微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渗出;待48小时后再涂抹药膏。因为类肝素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若在受伤初期立即使用,可能会导致瘀青范围扩大。 ”” 类肝素具有抗凝血功能,血友病患者或有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建议使用。如需使用,请务必先咨询药剂师或专业医护人员。 血不散如何处理?建议就医检查了解原因 瘀血多日不散或反复出现,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找出潜在病因。 一般而言,瘀血常见于四肢及身体外侧,这些部位较易碰撞受伤;但若瘀血频繁出现在身体内侧或不易受伤的区域,如大腿内侧、腹部或背部,则可能提示凝血功能异常,或伴随肝、肾等其他健康问题。 瘀青的常见原因包括: 瘀青原因 体质遗传:因基因遗传,血管较脆弱,容易破裂,家族成员也常见瘀青现象。 皮肤外伤:碰撞、摔倒等导致微血管破裂。 老化现象: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变薄,血管更脆弱。 营养不足: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K或铁,可能使血管更加脆弱。 若瘀青不散或频繁出现,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以确认病因: 服用稀释血液或抗凝血药物的患者 血小板低下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服用影响凝血的特殊药物,如抗凝血剂、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类固醇 癌症或肝病患者,尤其是肝衰竭患者,因凝血时间延长,瘀青风险增加 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自体免疫疾病、血友病、类血友病及其他凝血障碍。 瘀血不散看什么科? 经常出现瘀青或不明原因瘀青的患者,建议先挂家庭医生门诊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根据具体病因,医生可能会安排转诊至相关专科;若涉及血液疾病,通常会转至血液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瘀青多久会好?通过颜色判断恢复期 轻度瘀青若无特别照护,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较严重的瘀青则可能需要约两周时间恢复。 瘀青受伤初期:约10~14天后康复,瘀青呈现红色、紫色、红紫色。 瘀青复原中期:约5~10天后康复,瘀青呈现黑色、深紫色、深蓝色、深棕色。 瘀青复原期:约1~2天后康复,瘀青呈现绿色、浅棕色、黄色。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更多 急救 相关文章

急救

烫伤起水泡怎么办?多久会消?4步骤处理烫伤水泡

烫伤起水泡是常有的情况,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到底烫伤起水泡的成因为何?水泡该如何处理?需要刺破吗?水泡多久会消?《Hello健康》为您一次全部解答。 烫伤起水泡的成因 皮肤有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等3层,水泡会出现于浅二度烫伤、即表皮层及真皮表层烫伤的时候。 浅二度烫伤时,皮肤表皮层组织死亡,真皮层微血管通透性增大,产生组织水肿及大量组织液;组织液会聚集于最容易裂开的表皮层与真皮层之间,进而形成水泡。 烫伤起水泡怎么办?要刺破吗?4步骤处理烫伤水泡 烫伤起水泡后,不建议刺破水泡,怕会引起感染,建议依照以下4个步骤处理: 烫伤处理步骤1:消毒患部和水泡 将双手洗净,用镊子夹棉球沾优碘消毒患部,由内往外绕圈擦拭;再以棉球沾生理食盐水,依照相同方法清洗患部;最后使用干棉球将患部吸干。 烫伤处理步骤2:水泡过大需要刺破时 水泡过大容易自行破掉,也可能在破掉后引发感染,因此可赴诊所治疗或自行在家处理。 刺破水泡5步骤 先依上述步骤消毒伤口 用打火机消毒缝衣针、注射针头或锋利小剪刀 自水泡侧面轻轻刺破一个缺口 让组织液自行流出,或拿棉球、棉花棒轻压,加快流出速度 保留水泡的皮,覆盖于原处保护伤口 烫伤处理步骤3:包扎患部 将烫伤药膏平均涂抹于化妆棉、纱布上 药膏厚度最好超过3~5mm,纱布则必需大于伤口边缘1公分,才能保护伤口、避免感染 盖上纱布后以纸胶固定,最好加上网套 烫伤处理步骤4:日常照护 洗澡时可以直接淋湿伤口,因为药膏厚度足以阻隔水份渗入 洗完澡就可以换药,1天换药1次,避免伤口产生分泌物发臭 浅二度烫伤多久会好?水泡多久会消? 浅二度烫伤通常会经历以下病程阶段: 最初烫伤时:冲水冷却后,有剧烈灼热痛感1~2小时 烫伤前3天:患部组织受损、失去痛觉 烫伤第4~6天:患部痛觉回复,而且以小腿至脚部最痛(俗称脚气) 烫伤第7~8天:患部发痒且受损的皮肤开始脱落,新皮大致生成 若起水泡且未刺破,大约1周身体就会自行吸收水泡中的组织液和血液,慢慢消失,烫伤部位则会于2周内愈合。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