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为何总是控制不住脾气?带您认识4种愤怒原因

您是否有时会突然感到生气?愤怒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情绪,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应对。有些人会透过运动、冥想或药物治疗来控制怒气,但也有人选择较极端的方式,例如喊叫、威吓、施暴、冷战、自我封闭,甚至自残。事实上,愤怒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是一种自然的情绪反应。以下将介绍4个常见的愤怒成因,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自己或身边人的情绪来源,并找到适合的应对方式。

为何总是控制不住脾气?带您认识4种愤怒原因

美国家庭辅导中心的朱莉·阿兹维多·汉克斯(Dr Julie de Azevedo Hanks)博士指出,愤怒往往是一种“次级情绪”,用来掩盖更脆弱、更难以表达的情绪,例如孤独、悲伤或恐惧。当我们生气时,与其一味压抑情绪,不如正视愤怒并厘清其背后的原因,这样更能帮助自己培养正向、健康的情绪管理方式。

1. 伤痛再次浮现

当过去的创伤事件被回想起时,产生恐惧与愤怒是常见的情绪反应。即使您认为自己已经能够坦然面对,这些创伤依然可能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此时,建议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协助。心理专业人员能够帮助您更有效地辨识愤怒的触发点,处理内在的负面情绪,并为未来的类似情境做好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接触新的环境与人事物,这些经历都可能对心理产生影响。若长期处于压力或焦虑状态,更需要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在生气之前,先停下来问自己:“我为什么会生气?” 这样不仅能帮助理解潜在的情绪,也能找到更健康的应对方式。

2. 路见不平与无力感

当人们为了追求公正或秩序而挺身而出,这是值得肯定的行为。但若愤怒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并透过怒气去贬低他人,而不是进行双向沟通,就容易造成负面结果。以网络言论为例,涉及对立议题时,尤其在政治讨论中,偏激言论往往层出不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当对方不认同时,就可能被视为“敌人”,进而引发争辩甚至网络霸凌。

另一方面,当事情顺利、掌控感强时,人们通常会感到安心与满足;但当情况不如预期,或环境超出掌控范围时,就可能产生无力感,并伴随愤怒情绪。例如突发疾病、感情困境或心理挣扎,都可能让人感到沮丧与绝望。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尝试透过自我鼓励、保持信心,或暂时转移注意力来调适情绪,再回头面对问题,会更有力量。

情侣女生生气男生安慰

3. 感觉不被在乎,或不懂得拒绝

当一个人持续关心他人,却始终得不到回应,内心可能会产生“自己不被在乎”的感觉。如果我们对他人抱有期待,但对方未能给予预期的回馈,这种单方面的付出,往往会逐渐引发愤怒。

若您常觉得难以感受到别人的关心,最直接的做法是与对方坦诚沟通。同时,也可以自我反思:在这段关系中,我的期待是什么?我担心或害怕的又是什么?透过良好的沟通,彼此才能逐步减少误解,减轻恐惧与愤怒。

此外,有些人在关系中较难拒绝他人,即使内心不愿意,仍会为了满足对方需求而牺牲自己的利益。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情绪耗竭。若您有类似情况,建议学习适度拒绝,并学会善待自己,而不是一味责怪对方利用自己。

4. 抑制情绪与被动攻击

长期压抑愤怒情绪并不是健康的做法。有些人习惯不表达负面情绪,但一旦情绪累积到无法承受时,就可能像火山爆发般失控。事实上,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如何管理愤怒;若缺乏适当处理方式,愤怒只会不断累积,让人际关系受损,不熟悉的人可能会选择避开,而家人和朋友也可能因此受到伤害。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被动攻击”(Passive Aggression,又称消极攻击)。指一个人虽然生气,但选择以间接方式表达情绪,而不是直接沟通。例如,母女吵架后,女儿因仍心怀不满而随便敷衍家务,或有人以言语讽刺、语气冷淡来暗示愤怒。虽然这种方式看似不具破坏性,但往往会制造误会和额外的冲突。

建议大家,当感到不满或生气时,最好以温和且诚实的方式表达,让对方能够清楚理解,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Why Am I Always Angry? 5 Reasons Why… https://www.betterhelp.com/advice/anger/why-am-i-always-angry-5-reasons-why/ Accessed May 20, 2020.

Angry All the Time for No Reason? This Might Be Why. https://psychcentral.com/blog/angry-all-the-time-for-no-reason-this-might-be-why/ Accessed May 20, 2020.

现行版本

2025/09/02

文: 黎佳燊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认识精神疾病(下):妄想症与晚发性妄想症

思觉失调症是什么?精神疾病的定义|认识精神疾病(上)


由 賴建翰醫師 审核,身心科,博士身心醫學診所。由 黎佳燊 撰写。更新于 2025/09/02。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