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会走在一条从来没去过的街道上,却突然觉得好像以前来过;或者和一位新朋友聊天时,竟然有种似乎早就聊过的感觉。这样的“似曾相识”,我们称为既视感(Déjà Vu)。这种现象一直让人感到好奇,但至今仍没有明确的答案。如果您发现既视感让自己困扰,除了寻求医生的协助,也可以一起来了解大脑的奥秘,看看既视感是如何产生,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
既视感从哪里来?
其实,关于既视感的原因,科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解释。以下为您介绍4个较常见的可能成因。
- 预知梦(Precognitive dreams):有时我们可能在梦里经历过某个场景或事件,但醒来后往往就忘了梦的内容。过了几天,当您走进一间咖啡厅,突然觉得这里好像很熟悉,这种感觉可能就是来自您曾经梦到过的画面。因为梦境已经被遗忘,所以会让人产生既视感。
- 双重历程(Dual processing):我们的脑袋其实会同时进行两个平行的处理程序。有时候其中一个程序突然“卡住”,跟不上另一个程序,就会出现不同步的情况,这时候就可能产生既视感。
- 全像原理(Hologram theory):这个理论认为,既视感可能来自于过去的记忆,而且往往只需要一些很细微的小细节就能触发。
举个例子,您可能以前去过一间餐馆,里面有一座木制挂钟,当时并没有特别留意。但这个不起眼的小细节却被大脑悄悄记住了。直到某一天,您去朋友家,看到墙上同样的木钟,脑海里突然浮现“好像在哪里见过”,这就是既视感。另外,所谓的记忆不一定要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能来自看过的电影、听过的故事,甚至别人分享的经历,都有可能成为既视感的来源。 - 注意力的解释(Attentional explanations):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如果被其他事情打断而分心,等到稍后再回到原本的事情上,就可能会觉得好像已经做过了,这就是一种既视感。
4种情况最容易出现既视感
“既视感”这个词来自法文,意思是“已经看过”。根据《精神病学期刊》(Psychiatria Danubina)的研究,几乎97%的人一生中都至少经历过一次既视感,而大约有7成的人会经常遇到。以下就为您介绍4种最常引发既视感的情况。
- 年龄: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容易有既视感。可能是因为年轻人更常尝试新事物,或喜欢到不同地方旅行,所以接触陌生环境的机会比较多。
- 旅行:常常出国或旅游的人,看见的新环境和新事物比较多,因此也更容易出现既视感。研究甚至发现,不常旅行的人当中,只有约11%经历过既视感。
-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教育程度通常也比较高。他们阅读的书籍更多,接触的知识更广,因此发生既视感的机会和频率也相对更高。
- 压力与疲倦:在高压或非常疲累的状态下,大脑更容易“出状况”,可能发生双重历程或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从而增加既视感的机会。
Hello Health Group 仅供健康资讯参考,不能取代专业医疗建议。若您有任何健康疑虑,请务必向合格的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寻求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