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类别涵盖父母最关心的各类育儿议题,从宝宝照护到青少年成长,依不同阶段如“0-1 岁婴儿期"、"5岁学龄前期”、“6~12 岁儿童期”以及“青少年时期”提供实用资讯。同时也包含儿童健康相关知识,协助爸妈从容应对育儿挑战,聪明陪伴孩子在各阶段健康成长、不再手忙脚乱。

常识

亲子教育

新生儿肾盂扩张别紧张:定期追踪与超声波检查即可安心

新生儿若患有先天性肾脏或泌尿系统异常,出生时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父母往往难以及时察觉。其中一种常见状况是肾盂扩张,也就是宝宝肾脏中负责储存尿液的“肾盂”出现轻度扩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扩张是暂时性或轻微的,可随着宝宝成长、泌尿系统成熟而自然恢复正常。不过,如果扩张持续存在或程度较严重,可能会影响尿液排出,进而造成肾功能受损;在少数情况下,甚至可能发展成肾脏萎缩或肾衰竭。 因此,当宝宝被诊断出肾盂扩张时,爸妈无需过度紧张,但应配合定期追踪检查,确保宝宝的肾脏发育健康、功能正常。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新生儿肾盂扩张的成因、检查方式与治疗选择。 什么是肾盂扩张? 肾盂(Renal Pelvis)位于肾脏内部,形状就像一个小漏斗,主要功能是收集肾脏制造的尿液,再将尿液排送至输尿管,接着流入膀胱储存,最后经由尿道排出体外。 当尿液无法顺利排出体外,而在肾盂内出现滞留或倒流的情况时,就会导致肾盂扩张。这也是我们常听到的“水肾”、“肾积水”或“肾肿大”。简单来说,它的情形就像水管堵塞:当前端(如输尿管或膀胱)出现阻塞、尿液无法排出时,后方的“水管”——也就是肾盂——就会因为尿液堆积而逐渐膨胀。 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肾盂扩张? 新生儿发生肾盂扩张的比例约为1%–2%,其中以男婴较为常见。这种情况可分为 “生理性” 与 “病理性” 两种类型: 1. 生理性肾盂扩张(Physiological Dilation) 有些宝宝在胎儿时期,因为肾脏组织较大或尿液生成较多,再加上出生初期排尿次数较少,容易让部分尿液暂时滞留在肾盂中。这种情况多属于先天性良性变化,并不代表肾脏有疾病。医生通常会以“肾盂扩张”来形容这种现象,若扩张程度较明显,则可能称为“水肾”或“肾水肿。 大多数新生儿的肾盂扩张会随着成长与泌尿系统发育逐渐改善,无需进行手术治疗。不过,为了确保肾脏功能发育正常,医生会建议家长让宝宝定期接受肾脏超声波追踪,持续观察肾盂大小变化,直到确认恢复正常为止。 2. 病理性肾盂扩张(Pathological Renal Pelvis Dilation) 若新生儿的肾盂扩张持续存在或扩张程度较明显,医生会考虑属于病理性原因,多半与泌尿系统结构发育异常或尿液排出受阻有关。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类型: 输尿管阻塞(Ureteric Obstruction):当宝宝的输尿管因先天狭窄或发育不全而造成尿液流通不畅,就可能出现阻塞。狭窄的位置通常位于:肾盂与输尿管交接处,或膀胱与输尿管交接处。 膀胱输尿管逆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指尿液在膀胱排尿时,部分倒流回输尿管甚至肾脏的情况。这属于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若未及时处理,长期的尿液逆流可能导致肾脏发炎或受损。 输尿管复制(Duplicated Ureter):属于较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患者的单侧肾脏会有两条输尿管,容易合并出现尿液逆流、输尿管囊肿或水肾等问题。需由小儿泌尿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进一步处理。 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此病较少见,肾脏内会形成多个囊状结构,影响肾脏正常功能。在超声波影像上可能会被误认为肾盂扩张,因此需由儿科肾脏科进一步检查确认。 新生儿肾盂扩张该如何治疗? 多数新生儿的肾盂扩张属于良性(生理性),通常不会影响肾功能,也无需立即治疗。家长只需按照医生的建议,让宝宝定期接受肾脏超声波检查,追踪肾盂的大小变化。在追踪过程中,医生会评估:肾盂是否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是否有持续扩张或出现加重迹象;以及有合并尿路感染或肾功能异常。 若超声波检查显示肾盂仍持续扩大,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更密集的追踪,并安排其他影像学检查,例如:泌尿道造影以及核医学扫描。 对于轻度或中度肾盂扩张,只要肾功能正常、无感染风险,医省通常会建议持续观察、定期复查。若为病理性肾盂扩张,无法以药物改善;一旦出现肾功能受损或反覆泌尿道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外科手术(例如:解除输尿管阻塞或矫正返流)。 新生儿肾脏超音波检查不能少! 孕期进行的产前超声波检查,除了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外,也能评估肾脏的大小、形状与尿液生成状况。若在孕期发现胎儿有肾盂扩张的迹象,医生通常会建议家长在宝宝出生后,安排追踪性的肾脏超声波检查,以确认肾脏发育是否正常。新生儿的肾盂扩张属于轻度或暂时性,通常会在数个月至一岁内,随着泌尿系统发育成熟而逐渐改善或恢复正常。 不过,新生儿的症状往往不明显,若肾盂扩张持续存在或恶化,可能会影响肾功能,甚至引发泌尿道感染。若未及时处理,严重者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或肾萎缩、肾脏衰竭、代谢异常与发育迟缓等。因此,家长务必要按时带宝宝回院复查,定期接受肾脏超音波与相关评估,以确保宝宝的肾脏功能健康、发育正常。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探索更多亲子教育分类

更多 亲子教育 相关文章

宝宝 0~1 岁

宝宝38周大:会拿取和放下玩具,开始自然断奶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在第38周,宝宝能够做到下列事项: 很会爬。 会从坐到站。 从趴着的姿势坐起来。 玩具被拿走时会大哭大闹。 站着时抓着某人或某物。 用拇指或其他手指拾起小东西,因此请将危险物品放在宝宝无法触摸的地方。 不分青红皂白地说出“妈妈”或“爸爸”。 玩捉迷藏。 记住更具体的资讯,例如玩具放在哪里。 模仿一周前看过的举动。 如何照顾宝宝? 宝宝现在会把东西放入容器内,再拿出来,给宝宝塑胶桶及一些彩色积木,很好的训练这个技能,请确保积木不会太小以至于让宝宝误食。宝宝也喜欢会动的玩具,例如旋钮、控制杆或能开关的门,能在地上移动的大型塑胶车,也是很好的玩具。 如果宝宝的玩具被拿走,自信的宝宝通常会更可能反抗。宝宝开始能为自己的需求发声,建议您,拿走宝宝的玩具前,应该先给宝宝一些新玩具。 大约有一半的宝宝,在这个阶段开始会传球,您可以当宝宝的玩伴。试着将球滚到宝宝身边,看宝宝是否会将球滚回去。给宝宝能玩堆叠与分类的玩具,看看宝宝能否分类或拿给您。这时的宝宝,也喜欢分享食物,因此请客气地接受这些礼物。 宝宝的健康须知 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身体检查。一般来说,可能包括以下项目: 体格检查,包含追踪先前的问题。 发展评估。评估人员会给宝宝进行一系列的测试,评估宝宝是否能独立坐着、站起来时需不需要协助、能否伸手拿东西。宝宝可能也会被要求捡起小东西、找寻掉落或藏起来的物品,或是理解“爸爸”、“妈妈”、“再见”、“不要”等的词汇,还有能否开心地玩拍手游戏或躲猫猫。评估的方式也可能只是透过观察,以及您的纪录来进行。 宝宝的需求与发展? 1. 自然断母奶 宝宝在喝奶时,可能会暂停几秒,看起来没那么专注,也容易分心。虽然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让宝宝对母乳暂时失去兴趣,但如果他还是想继续亲喂,也不必感到意外。 所有的宝宝到最后,都能自然断母奶,但很少会在9~10个月大之前。在这个阶段,宝宝可能会出现自然断奶的迹象。您可以通过提供乳头以外的替代方式,例如瓶喂母乳、配方奶或固体食物,来鼓励宝宝逐渐断奶。 逐渐减少哺乳的次数,一天一次,并给宝宝替代方案。可以先从减少白天的哺乳开始,接着逐步减少早上的喂奶,最后再停止睡前的哺乳。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宝宝可能会慢慢习惯用奶瓶或杯子喝母乳或配方奶,而不再主动找乳头哺乳。 2. 学站立 若宝宝的腿,还没准备好承受身体的重量,那宝宝就还无法站立。大部分学站的宝宝,一开始会因为不熟悉这个姿势而摔倒,这时就是您上场的时候了。一旦发现宝宝感到挫折,您应该温柔地协助宝宝坐下来,慢慢来,好让宝宝抓到自己来的感觉,少则数天,多则数周即可学会。 新手爸妈小提醒 在第38周,您可能会遇到下列问题: 挑食 下列具体的方法,能对付宝宝挑食: 给宝宝吃面包、麦片、香蕉,或任何他喜欢的食物。 如果宝宝愿意,可以悄悄把食物递到他嘴边试试看。虽然不建议强行喂食,但适当引导、让宝宝尝一口是没问题的。 别再把食物弄得太稠或太糊了,宝宝可能已经对泥状食物感到厌烦,准备好尝试新的质地了。您可以开始提供适合宝宝抓握的小块食物,或是软一些、容易咬的食物。 可以换换菜色了,宝宝可能已经吃腻了。现在正是他需要一些新变化的时候。 宝宝可能正在发展自己的小个性,变得坐不太住,甚至喜欢自己动手吃东西。他可能会对满桌的食物感到兴奋,张大嘴想尝试,但却不愿吃您汤匙里喂的那一口。给他机会自己尝试进食吧! 不要一次喝太多水。很多宝宝吃很少,因为平常喝太多果汁、配方奶或母奶。一岁以前,宝宝一天喝的果汁,不该超过120~180毫升,配方奶则是380~720毫升。若宝宝还想喝东西,请给宝宝喝白开水或稀释果汁,并把一天的食物量分开多次喂食。 限制零食。不管宝宝正餐吃多少,都可以限制只有上午和下午各一次的零食时间。 为宝宝日后顺利进食打好基础,关键是保持微笑,耐心应对各种情况:即使宝宝转头不看、拒绝汤匙并皱眉;没吃饱就从椅子上爬下来,用不开心的语气表达;或者您花了半小时,一口一口试图喂进宝宝紧闭的嘴。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用餐环境,鼓励宝宝多吃。


宝宝 0~1 岁

宝宝40周大:开始展现个性,没长牙和头发不用担心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这时,宝宝的个性逐渐显现出来,可能善于社交,对每位遇到的人都送上大大的微笑,也可能害羞内向,遇到善意的陌生人试图吸引注意力时,会遮住脸。宝宝会在接受对方前,谨慎评估状况,也可能突然情绪大变。 宝宝会做出这举动,吸引您的注意力,也可能在看到您走到门口时,挥手说再见。 在第 40 周,宝宝能够做到下列事项: 玩球、把球滚到您的位置。 自己用杯子喝水。 用拇指或食指的指尖,拿起小东西(请把危险物品放在宝宝无法触摸的地方)。 自己站立一小段时间。 不分青红皂白说出“妈妈”或“爸爸”。 说出除了“妈妈”和“爸爸”以外的词 。 会回应一个简单含动作的指令,例如比出“把球给我”的手势,宝宝会将球滚回您身边。 如何照顾宝宝? 以下是宝宝容易学会的新游戏: 躲猫猫 拍手 唱歌跳舞 眼睛、鼻子、嘴巴 其他游戏 宝宝的健康须知 医生会根据宝宝不同的状况,使用不同的诊断工具,并执行不同的检查程序。 提供宝宝下个月的照护建议,包含吃喝拉撒睡、发展情形与安全须知。 若医生没提及您想询问的事情,您可以尝试询问医生:可以给宝宝吃哪些新的食物?可以让宝宝吃柑橘类、鱼类、肉类、蛋白了吗?什么时候该给宝宝断母奶或断奶? 您需要了解以下事项: 没有牙齿 婴儿通常在七个月大,长出第一颗牙齿,但长牙的时间点,从两个月到十二个月都有可能。较晚长牙跟遗传有关,并不会对宝宝的发育造成任何影响。长了一颗牙,第二颗很快就会长出。顺带一提,宝宝没有牙齿也不会影响吃较大块的食物,因为牙龈也能帮忙咀嚼。 头顶无毛发 如无牙一般,这个阶段的宝宝,没有头发并非不正常,而且也不是永久的。这时没有头发,不代表宝宝长大后会发量稀疏或秃头,宝宝的头发会随着时间长出来的。 新手爸妈小贴士 让用餐更轻松 让吃饭时间成为好时光吧!吃饭就是要开开心心,您应该让宝宝自由表达对食物的喜好,不要坚持一定要吃完,或全部都要尝试一番。您应该让宝宝在高脚椅上吃饭,远离电视或宠物等容易分心的事物。投注大量心思在宝宝身上,并为这顿饭增添乐趣。 此外,您还可以说出宝宝抓了哪些食物来吃,或者是盘子里还剩多少,这样能帮助宝宝认识东西,并开始语言发展。 家人吃什么,宝宝也可以跟着吃什么,只要把食物切成小块、安全的大小,并避免过敏原即可。此外,也应该避免给宝宝太烫的食物,不然可能会烫伤嘴巴。如此一来,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爱上各种风味的食物,宝宝可能会因为看到您正在吃,进而对您手上的食物感兴趣。 若决定外食,选择有提供婴儿餐点的餐厅非常重要。许多餐厅备有高脚椅,甚至是玩具,欢迎家庭前往用餐。若您觉得宝宝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对嘈杂的声音敏感,选择餐厅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恭喜!您已经过完 40 周了,我们等不及告诉您,宝宝在第 41 周的发展情形。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