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第24周的宝宝:注意过敏原 教他拿杯子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您的宝宝现在已经几乎可以看见与听见所有周遭的事物,沟通技巧也在快速进步,他可能会发出尖叫、气泡音,甚至像歌剧般有着八度变化的声音。这些声音能传达他对事物的反应、态度、喜悦、渴望,甚至对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第24周的宝宝:注意过敏原 教他拿杯子

在第 24 周,宝宝可能达到以下发展里程碑:

  • 能从坐姿撑起身体,并尝试站立。
  • 站立时会扶着大人或家具。
  • 试图拿触不到的玩具。
  • 若玩具在可及范围之外,会努力尝试拿取。
  • 会把积木或其他小物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 能寻找手中掉落的物品,并用手指抓起小东西(请将危险物品放在宝宝触手不能及之处)。
  • 视力与听力几乎与大人相当。
  • 会发出“嘎”、“叭”、“妈”、“搭”等由母音与子音结合的咿呀声。

如何照顾宝宝?

您可以和宝宝玩一些有趣的“发声小游戏”,借此鼓励他多模仿与表达。例如您可以说:

  • “小绵羊哔哔叫,山羊咩咩叫~”
  • “小鸭子呱呱呱,马儿哞哞哞~”

若宝宝发出您不确定含义的声音,可以以热情的方式回应:

  • “对啊,是一辆车车!好闪亮的红色啊!”

这样不仅能延续互动的乐趣,还能鼓励宝宝说更多、表达更多。他会因为您的回应感到开心,也更愿意继续“玩文字”、持续发声。

宝宝的健康须知

这个月,大多数医生一般不会安排宝宝回诊检查。不过,您可以先准备好下周检查时想要请教医生的问题。如果这几天有任何让您担心的状况,或是有急需了解的事项,建议直接联系诊所,尽早向医生咨询。

宝宝的需求与发展

疫苗

医生可能会建议宝宝接种以下疫苗:

  • B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 破伤风(Tetanus)、小儿麻痹(Polio)、百日咳(Pertussis)联合疫苗
  •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Rotavirus)
  • 肺炎链球菌疫苗(Pneumococcal),有助预防细菌性脑膜炎、肺炎和中耳炎
  •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能预防因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或会厌炎
  • 如果正值流感季节,医生也可能建议为宝宝接种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

如何让宝宝不害怕打针?

您可以向医生或护士询问,是否可以在接种疫苗时抱着宝宝,而不是让他一个人躺在诊疗台上。您也可以用温柔、平静的语气和宝宝说话,帮助他分散对针头的注意力。

如果宝宝感到不安,您可以让他吸奶嘴或喝奶瓶,有助于安抚情绪。有研究显示,若在接种时亲喂母乳,能有效减轻宝宝的疼痛感与哭闹。

食物过敏

对于有家族过敏病史的新生宝宝,医生一般会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延迟添加固体食物:不少专家认为,越晚让宝宝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就越低。特别是当爸爸妈妈或家族成员有哮喘、湿疹、食物过敏等病史时,医生通常会建议晚一点开始断奶和引入固体食物。
  • 持续喂母乳:研究显示,喝配方奶的宝宝比起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对食物产生过敏反应,牛奶蛋白是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如果您正在哺乳,建议继续哺乳到宝宝满一岁。如需补充奶类,可选择豆奶配方,但需注意:有些宝宝对大豆也会过敏。医生也可能推荐部分水解配方奶(hydrolysed formula),这类奶粉中的蛋白质已经被分解,更不容易引起过敏。
  • 慢慢引入不同的食物:若宝宝有过敏风险,建议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至少三到七天,确保没有过敏反应后,再尝试另一种。请留意是否出现以下过敏症状:皮肤红疹(包括尿布疹)、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喘鸣或呼吸不顺、呕吐、肚子不舒服或腹泻。若有上述症状,请刻停止该食物,并咨询医生。
  • 先从低敏食物开始:像米糊、燕麦、大麦等谷类,以及多数蔬菜和水果,过敏风险相对较低,是适合断奶初期的食物。建议暂缓引入这些食物:番茄、莓类(如草莓、蓝莓)、贝类海产、豆类(如黄豆、青豆)、花生、坚果或辛辣香料、巧克力等刺激性食物。

大部分宝宝的食物过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善。有些孩子在3至5岁后,对牛奶、小麦或其他食物的过敏反应可能自然消失。因此,家长不必太焦虑,只需耐心观察、循序渐进地引导宝宝接触新食物,并定期向医生跟进宝宝的过敏情况即可。

安全地背好宝宝

当宝宝已经能自己坐起来,哪怕只是维持一小段时间,就表示他已经准备好使用婴儿背带了。

在选购背带前,建议您带宝宝一起试背,确认背带是否适合宝宝的身形,并确保背带的绑法稳固、安全,可以妥善支撑宝宝的身体。

使用背带时,宝宝可以更自在地观察四周,还可能顺手拉一拉超市架上的物品、敲一敲礼品店的摆设,或在公园里抓树叶来玩,因此务必要特别小心周围的环境。

新手爸妈小提醒

学习使用杯子

教宝宝使用杯子,对他的发展有许多好处:

  • 自然脱离奶瓶或亲喂:宝宝学会用杯子后,喝东西的方式更丰富,也更容易戒除奶瓶或亲喂。
  • 节省时间,提升自主:用杯子能让宝宝自己喝水、果汁或牛奶,为您省下不少喂奶时间,也帮助宝宝学会独立喝水。

以下小技巧让宝宝更快学会用杯子喝水:

  • 等宝宝能自己坐稳后再开始:这样能降低呛到或窒息的风险。
  • 选择宝宝喜欢的杯子:不同宝宝喜好不同,有的喜欢带把手的,有的则喜欢无把手的。让宝宝试多款,找到最爱的一只。
  • 选轻巧、安全、不易破的杯子:避免用易碎或轻薄的杯子,减少打翻时伤手或弄坏。
  • 别怕弄脏,容许宝宝出错:学习总是从“弄得到处都是”开始。您可以准备防水围兜、在腿上或椅子下垫上防水垫。
  • 营造舒适环境:确保宝宝坐在您的大腿上、婴儿餐椅或喂食椅时舒服又稳固。
  • 从水开始练习:水最简单、最不容易弄乱。宝宝学会后,再逐渐引入母奶、配方奶或稀释果汁。
  • 一步一步来:先只倒一点点水,杯口贴近唇边,慢慢让几滴流入口中,再移开杯子让宝宝吞咽。若他拒绝,就停一停,不勉强。
  • 鼓励宝宝参与:当宝宝主动拿杯子时,就让他尝试。打翻也没关系,那是学习的一部分。
  • 不要给宝宝压力:若他暂时不喜欢杯子,就放一段时间再尝试。可以把杯子当玩具让他先熟悉,再慢慢引导。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Murkoff, Heidi. 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 New York: Workman Publishing Company, 2009. Print version. Page 311-344.

现行版本

2025/07/09

文: CihRong Huang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第39周的宝宝:扶着家具走 扁平足正常

第32周的宝宝:会模仿情绪 注意拉肚子


由 賴建翰醫師 审核,身心科,博士身心醫學診所。由 CihRong Huang 撰写。更新于 2025/07/09。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