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到了第 43 周,宝宝已经可以牵着您的手走路,甚至在您帮他穿衣服时,可以自己抬手动脚,同时也能自己用杯子喝东西(虽然有些孩子要到一或两岁时才会),或自己用手抓取食物。
十个月又三周大的宝宝已经可以做到下列事项:
- 短暂地独自站立
- 清楚地说出“爸爸”或“妈妈”
- 指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何照顾宝宝?
宝宝可能会故意把东西弄掉,让您帮他捡。如果您觉得玩“你丢我捡”的游戏有点累,可以试着把东西先收起来,或者玩躲猫猫,帮他转移注意力。
宝宝的健康须知
大部分的儿科医生并不会在这个月安排例行检查,若您观察到宝宝有不对劲的地方,不必等到下个月,可立刻联系您的医生。
宝宝的需求与发展
这时期,宝宝可能已经历过感冒或流感,以下是关于抗生素(Antibiotics)的须知:
什么是抗生素?
请谨慎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并没有办法改善病毒导致的感冒、流感以及很多呼吸道疾病。请让您的宝宝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使用抗生素,以免产生抗药性。另外,使用抗生素并非没有风险,它可能产生副作用或严重的过敏反应。
何时使用抗生素?
请依照小儿科医生指示使用抗生素,确保完整完成抗生素疗程,太早停药不仅无法有效治疗,甚至会引发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如何让宝宝轻松地服用抗生素?
如果您的宝宝在服用抗生素后呕吐,或者一吃药就全部吐出来,就不要再继续喂药了。因为即使宝宝是一小时后才吐,大部分药物其实已经被吸收了,再补喂反而可能会引起副作用或药物过量。不过,您要会分辨宝宝呕吐是因为觉得恶心,还是身体不舒服,必要时应咨询医生。
有些药可以跟食物(例如苹果泥)混和后服用,使用滴管或注射针筒,将药物直接打到宝宝的喉咙让他吞服,会比用汤匙喂药更有效率,药房可能可以提供您一些可以跟药物混和的调味剂,让宝宝比较容易接受。
新手爸妈小贴士
宝宝第 43 周的注意事项如下:
磨牙
除了摇摆头部、拉扯头发或吸拇指,磨牙也常是宝宝用来消除焦虑的方式,磨牙会影响乳牙及恒齿的发育,通常造成磨牙行为的原因有两种:焦虑及好奇。
宝宝的睡前安抚可以减少磨牙发生,磨牙的习惯,通常会随着宝宝的适应力提升后就消失,而不至于伤及牙齿。
焦虑并非磨牙行为的主要成因,有时磨牙只是宝宝突然发现口中长了新牙齿,觉得好奇而生的怪癖,他们可能只是觉得磨牙的感觉跟声音很有趣,很快他们就会对这种口中的交响乐失去兴趣了。但如果您发现宝宝磨牙的频率增加而不是减少,可能会损坏牙齿时,请谘询你的医生或牙医。
咬人
宝宝喜欢拿东西来咬,完全是天性使然。但随着牙齿慢慢长出来,咬人就会变成又痛又容易弄伤人的坏习惯。对宝宝来说,咬是有趣的经验,他完全没有意识到那会伤人,而人的反应往往造就了一个有趣的因果关系,宝宝会发现当他咬妈妈的肩膀时,妈妈的狰狞表情,跟爸爸被咬时大声怒吼:“啊!”以及奶奶被咬后可能会说:“他咬我耶,好可爱!”都会变成是允许他咬人的暗示。这时候更奇怪的是,您的怒吼声或严肃斥责,反而会助长这种坏习惯,因为对宝宝来说那很有趣,或像是一种挑战独立性的行为,也可能两者皆是。
防止宝宝再度咬人最好的方式是,冷静地把他移开,并用坚定的口吻对他说:“不可以咬人!”然后赶快用唱歌、玩具或其他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持之以恒,宝宝就逐渐会明白您的意思。跟宝宝互咬只会让状况更糟,因为那不仅很残酷,而且对宝宝来说,这会让咬人变成是一种互动游戏。
以上是宝宝进入第 43 周后的改变,以及该如何好好照顾他的建议。宝宝在第 44 周的成长与发展,请继续参考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