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您的宝宝应该很享受阅读的时光吧!虽然他不一定每一页都会仔细翻阅,但很可能会喜欢那些色彩鲜艳、图画丰富的书本,尤其是厚页设计(board book),方便他用小手自己翻动。
若想增加宝宝接触书本的时间,并发掘最吸引他的题材,建议到邻近的图书馆逛逛,那里的儿童阅览区通常都十分亲子友善;也可以考虑走访一些设有亲子角落的书店。此外,和朋友之间交换书本,也是让宝宝接触更多不同类型书籍的好方法。
到了第 46 周,宝宝可能已经能够做到以下几项发展指标:
- 拍手,或挥手说“bye bye”
- 扶着家具行走
- 会用手指点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 享受亲子共读时光,喜欢翻阅书本、看图听故事
如何照顾宝宝?
在过去几个月,您的宝宝可能已经经历过几次分离焦虑的阶段。这是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因为他对您充满依赖和安全感。
为了减轻分离焦虑,建议尽量简化离别的过程。当您将宝宝交给托儿所,或出门时把他交给保姆照顾,其实无需拖长告别时间,也不必在他哭泣时反复安抚。简单一句“bye bye,等下见”会更有帮助,他通常很快就能情绪平复,重新投入玩耍。
同时,也别时刻守在他身边。让宝宝慢慢学习独立探索非常重要。即使他仍需要知道您在身边并能依靠您,也不需要每次他走进另一个房间时都马上跟着。您可以透过声音或回应让他知道您在附近,例如从厨房轻声回应他,给他安全感,但也让他知道自己可以独立行动。
如果宝宝一哭闹您就立刻出现,他可能会更难学会独立。给他一些空间,他也会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安全感和信心。
宝宝的健康须知
大多数儿科医生在这个月不会安排例行检查,但如果您发现宝宝有任何异常,请尽早带他就医。
宝宝的需求与发展
在这个阶段,您需要特别留意宝宝的断奶过程,以及是否有牙齿受伤的情况:
断奶
若您仍在亲喂母乳,断奶的时间点可以由您与宝宝共同决定,关键在于您是否已准备好做出这个转变。宝宝有时也会发出可以断奶的讯号,例如在哺乳时容易分心、对母乳兴趣减少等行为。
有些妈妈对是否该断奶感到犹豫——不再每天哺乳听起来像是解脱,但也可能因为失去那份亲密感而不舍。其实,很多母亲会哺乳到宝宝开始长牙,也有不少人以一岁作为断奶的参考时点。
您可以选择逐渐减少每天亲喂的次数,或是在准备好后,直接以配方奶或鲜奶(需经医生同意)替代母乳。如果宝宝还不习惯奶瓶,您也可以尝试先用奶瓶喂母乳,让他逐步适应新的喂奶方式。
以下是一些有助断奶的小贴士:
- 给予额外的拥抱和陪伴,以取代哺乳所带来的亲密感。
- 当宝宝想吸吮母乳时,尝试转移他的注意力,观察他是否愿意玩耍或尝试其他安抚方式。
- 请家人协助哄睡,有助减少宝宝对睡前哺乳的依赖。
- 断奶初期若感到胀奶,可以试试冰敷、轻轻挤出少量乳汁,必要时可服用布洛芬(Ibuprofen)以缓解不适。
- 若宝宝暂时无法接受断奶,也没关系,可以暂停一阵子,再择时尝试。
宝宝的牙齿受伤
虽然宝宝那几颗可爱的小乳牙终将脱落并由恒齿取代,但在学步期,宝宝一天到晚跌倒,还是可能会对牙齿造成小损伤。虽然不必过度担心,但定期检查宝宝牙齿的状况仍有必要。
您可以留意宝宝的牙齿是否有裂痕、缺角,或有尖锐处。如果有,建议安排时间带宝宝去看牙医。牙医可能会建议将尖锐的边缘磨平,用树脂(resin)修补,甚至在需要时使用儿童牙冠(crown)来保护乳牙。
若发现以下情况,请尽早就诊:
- 宝宝看起来有牙痛情况,持续好几天未缓解。
- 牙齿明显移位,或出现感染征状如牙龈红肿。
- 牙齿断裂处可见粉红色组织,表示可能已伤及牙髓(牙神经)。
这些症状可能代表牙神经已受损。牙医可能会建议照牙部X光,以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治疗。若放任不处理,不仅可能影响未来恒齿的发育,也可能因为牙痛让宝宝分心、烦躁,甚至影响走路平衡,更容易跌倒受伤。
新手爸妈小贴士
在宝宝第 11 个月的第二周,您可能开始考虑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不过,除非您已经提前开始了如厕训练,否则通常建议等孩子大约18 至 24 个月大时再开始,因为大多数孩子在那个阶段才真正做好准备。
生理上
生理上准备好开始如厕训练的迹象包括:
- 排泄时间比较规律且可预测。
- 能够憋尿至少两个小时。
- 排尿时能将膀胱内的尿液排得比较干净。
- 可以自己穿脱裤子,或上下马桶。
- 其他表现如宝宝已经理解马桶的用途,能理解相关简单词汇,并能听懂并回应简单指令。
心理上
心理上准备好如厕训练的迹象包括:
- 当要换尿布时,宝宝会躲到角落,或者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不愿意。
- 尿布弄脏时,宝宝会表现出不满或生气。
宝宝在第 47 周还会有哪些新发展呢?欢迎阅读下篇文章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