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宝宝喜欢与您有身体上的接触。事实上,触觉对宝宝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肌肤的接触不仅能够加深您与宝宝之间的亲子连结,也有助于安抚宝宝的情绪、减缓烦躁。当宝宝的臀部与膝盖逐渐变得更柔软时,他挥动手脚的动作也会变得更有力。
在第 14 周,宝宝可能会有以下发展表现:
- 发出开怀大笑
- 躺着时,能将头抬高至 90 度
- 感到兴奋时会尖叫
- 能双手自然地握在一起
- 出现自然的笑容
- 眼睛能追视 15 公分以内的移动物体
- 能将头转向左右两侧(180 度)
如何照顾宝宝?
您可以让宝宝多接触不同材质的物品,例如仿皮毛、毛毡或棉布。这有助于刺激宝宝的触觉发展。不过,在这个阶段,宝宝喜欢把各种东西放进嘴里探索,因此务必特别留意,不要让宝宝独自玩耍,也不要让他接触到小型物品,以避免误食的风险。
宝宝的手部动作也在逐渐协调中,可能会尝试捏住、握紧或伸直手指。您可以递玩具给宝宝,鼓励他尝试拿取,这样可以帮助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此外,您可以试着轻轻吹气在宝宝身上、按摩他的身体,或亲吻他的鼻子。这些温柔的互动有助于宝宝放松,同时增加亲密感,也能提升他的警觉性与专注力。
如果想帮宝宝做简单的按摩,请将他放在平坦且温暖的表面上,例如铺好毛毯的地垫上。先将婴儿按摩油或植物油搓热于掌心,再开始轻柔地为宝宝按摩。过程中,请看着宝宝的眼睛,与他说话或唱首轻柔的儿歌,增加互动。
请随时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显得不太有兴趣,您可以调整按摩的力道,或先暂停一会儿。许多宝宝只是享受那种温柔的触碰,而不一定需要完整的按摩过程。
宝宝的健康须知
大多数医生在这个月不会安排例行回诊或健康检查。不过,如果您有任何紧急疑问或对宝宝的健康有担心,建议直接向医生咨询或尽早安排就诊。
宝宝的需求与发展
您应注意以下事项:
错过接种
如果宝宝错过了原定的疫苗接种时间,例如破伤风(Tetanus)、百日咳(Pertussis)或小儿麻痹(Polio)疫苗,也无需过度担心。医生会根据宝宝的情况安排补种疫苗。即使宝宝经常发烧或感冒,大多数疫苗仍是安全且有效的。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健康状况,请在接种前与医生沟通:
- 正在发高烧或有其他疾病。
- 有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免疫力较弱,或正在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 有癫痫病史(seizure)。
- 曾经出现热痉挛(Febrile Convulsions)。
- 在过去两周内服用了高剂量类固醇。
- 接种疫苗后曾出现严重反应,例如超过 40°C 的高烧、热痉挛、持续哭闹或昏厥等。
除非医生有特别建议,一般来说,体重低于 2.5 公斤的早产宝宝也应按照标准疫苗时间表接种疫苗。
只喝牛奶营养不足
牛奶是对儿童与年长者都很好的饮品,但不适合一岁以下的婴儿。与母乳或配方奶相比,牛奶缺乏婴儿成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素,同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钠盐,可能会对宝宝尚未成熟的肾脏造成负担。此外,牛奶也缺少铁质和其他宝宝成长中所需的营养素。
某些宝宝在饮用牛奶后,还可能出现肠道出血的情况。因此,如果您打算在母乳或配方奶之外添加其他奶类,请等到宝宝满一岁以后再考虑。
减少排便
许多喝母乳的宝宝在刚出生的头几周内,一天可能排便数次。但在一到三个月大时,排便频率可能减少为几天一次,这通常是正常的。这主要是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越来越成熟,摄取的营养更多,消化吸收得更彻底,排泄的量自然就减少了。
母乳宝宝的便便通常比较稀,也可能比喝配方奶的宝宝来得频繁。只要宝宝排便时不感到痛苦、粪便不是非常干硬,一般都不算便秘。
新手爸妈小贴士
哄睡宝宝
许多妈妈都会努力在喂奶时保持清醒,或者在宝宝喝奶喝到睡着时,试图把他摇醒。但其实,您可以在宝宝还醒着的时候,就把他放到婴儿床上。这样一来,宝宝在喝完奶后,就能自行入睡,也不需要特别哄睡。不过,如果宝宝已经开始长牙,睡前就需要刷牙,否则很容易引起蛀牙。
等到宝宝大约六到九个月大时,才开始训练他不依赖亲喂或瓶喂入睡,会比较实际。若宝宝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入睡方式,他在喝完奶后通常就能很快入睡。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您就可以尝试让宝宝先独处一小段时间,搭配温柔的抚摸、喂奶,或轻唱摇篮曲,让宝宝感到放松与困倦,这样可以帮助他更容易入睡。
和宝宝同房
在宝宝出生的最初一两个月,您可能会全心投入照顾他:喂奶、换尿布,随时随地抱着哄睡。许多父母会选择与宝宝同房,以方便在夜间能更快回应宝宝的需求,这在初期是非常常见也实用的做法。不过,若您打算之后让宝宝独立睡在自己的房间,建议可以在宝宝约两到四个月大、仍需半夜频繁喂奶的阶段,就开始尝试练习分房。如果等太久再分房,可能会带来以下问题:
- 宝宝的睡眠可能被打断:若宝宝整晚与您同房,一有小声响或轻微不适,您可能会立刻抱起他安抚。但其实,许多宝宝会在几分钟内自然安静下来并继续入睡。过度干预可能反而打断宝宝的自然睡眠节奏。
- 父母睡眠受影响:频繁起身照顾宝宝,可能会让父母的睡眠时间严重缩短,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健康与情绪调节。
- 影响亲密关系:当宝宝整晚与您同房,夫妻间的亲密时间可能会大幅减少,影响伴侣关系。
相较于分房,长期与宝宝同房,可能让宝宝更难以建立独立入睡的习惯,如果您有两个宝宝需要共用房间,也可考虑以下建议:
- 根据每个孩子的睡眠习惯安排作息。
- 尝试以帘子、书架等方式划分空间,让他们有各自的“睡眠区”。
- 尽量减少夜间互相吵醒的机会。
这样不仅帮助宝宝建立独立与规律的睡眠模式,也让家庭生活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