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随着他口语越来越顺,您的孩子可能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头痛期”:变得很bossy(爱指挥人)。他可能常常讲:
- “我要穿外套!”
- “妈咪快点来!”
- “Daddy 坐这里!”
他好像觉得自己是全家的VIP,所有人都要配合他的节奏。他的内心大概是:“世界就是要围着我转!”
虽然这个“小瓜”每天讲话有时候无厘头,但不得不说,他真的越来越有sense of humor了!不过他的幽默不是那种讲冷笑话的类型,而是喜欢:
- 做鬼脸
- 发奇怪的声音
- 跟人玩打打闹闹
这种“表演式”的搞笑方式,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其实是他在学着怎么表达自己,也是在建立自己的社交方式。
如何照顾宝宝?
或许要让小朋友明白什么是“让人感觉良好的态度”,光靠说明确实不太容易。即便如此,当您的孩子有所请求时,仍请您尽量引导他使用“请”这个字,并用和颜悦色的语气表达他的需要。
如果您发现沟通上有些困难,不妨试试看使用娃娃音或叠字来和他说话。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也能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趣味。例如,您可以用轻松的语调说:
- “请请给我水水~”
- “宝宝,要什么东西要先说请哦~这样才乖乖~”
此外,您也可以用这种逗趣又温柔的语气来念绘本或讲故事,这会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帮助他学习模仿。
如果您还没有开始训练孩子使用小孩马桶(Potty),或者过去尝试过但不太顺利,现在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重新开始的阶段。
您的宝宝现在已经比以前更独立,也可能会开始想要自己尝试用马桶。不过,对他来说,马桶有时可能会显得有点可怕,或者他还不清楚什么时候该去厕所。这个时候,您的引导就非常重要。
您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
- 先让他穿着衣服坐在马桶盖上,让他习惯坐在那里,减少恐惧感。
- 一边轻声说明:“宝宝,以后要 pass urine 或 poo poo 的时候,我们就来这边坐着上厕所哦~”
- 每隔两到三小时提醒一次他去厕所,不管有没有尿意,这样可以让他建立起“定时上厕所”的习惯。
- 把如厕的时间变成生活中的日常固定流程,例如:起床后、午睡前和晚上睡觉前。
- 如厕完后,您可以鼓励他自己按冲水按钮,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建立成就感。
宝宝的健康须知
对于两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对新环境或突发状况感到害怕,其实是很自然的成长过程之一。不过,如果您发现您的宝宝对一些日常的家庭活动表现出特别焦虑的反应,例如坚持不肯去托儿所或幼儿园,死死赖在家里‘、情绪反应强烈,甚至会哭闹很久或发脾气或晚上睡不好、容易惊醒,甚至开始出现一些重复性、强迫性的行为(例如一直洗手、反复检查东西)。
这时候,建议您尽快和孩子的儿科医生沟通。医生会帮您评估情况,并在有需要时,转介给专业的儿童心理咨询师或家庭心理师。
新手爸妈小贴士
有些性格比较安静或孤僻的小孩,通常不太喜欢跟人交流,也不太愿意接受爸爸妈妈的肢体接触,有时候还会避开别人的眼神。如果您发现宝宝开始慢慢丧失一些他这个阶段本来应该具备的身体、语言或社交能力,或者他特别安静、很少说话、不主动表达,甚至在各方面的成长明显比同龄小朋友慢,就建议您尽快带他去看儿科医生,让医生帮忙评估孩子的发展情况,必要时也可以转介到儿童发展中心或安排进一步的早期干预支持。
Hello Health Group 并不提供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