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宝宝现在正处于探索期,他会尝试摇晃、敲打、撞击、抛掷各种东西,看着它们掉到地上,然后不断重复这些动作,像上瘾一样,不知疲倦。
对一件东西,宝宝可以有无限的想像,发现大人意想不到的使用方式。建议您为宝宝准备一个专属的活动区域,放一些能吸引他的东西,让他可以尽情敲打、摇晃、撞击、抛掷、拉扯或扭动,满足他的探索欲望。
在第八个月的第二周,宝宝可能会做到以下事项:
- 在双手之间传递东西,把一个积木或其他物品,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 通过摇晃、敲打、撞击、抛掷各种东西,看它们反覆弹落,展现他的好奇心,发现新事物。
- 扶着某样东西或某个人站立。
- 当您试图拿走他的玩具时,他会坚持反抗。
- 为了拿到一个放得很远、不在手边的玩具而努力。
- 学会玩捉迷藏,躲猫猫。
- 从脸朝下趴着的姿势翻身坐好。
如何照顾宝宝?
宝宝会对具有特定功能的玩具着迷,例如电话或手机。您可以协助宝宝,把电话听筒或手机举到耳朵旁边,并假装正在进行一场对话。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宝宝将会开始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尝试使用某样物品,比如用梳子梳头发、用杯子喝水,或对着玩具电话或手机不停地“讲话”。
宝宝的健康须知
以下是您应该了解的一些事项:
中毒
学习并了解哪些东西是有毒的,并在家中标明或标出有毒性的物品:
- 检查家中每一样化学产品的标签。
- 将化妆品、保养品、药品、营养补充品、清洁用品、杀虫剂和其他所有家用产品锁起来,或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
- 尽可能购买具有儿童防护功能,或标明对儿童安全的瓶盖、药品等,并使用毒性最低的家用产品。
- 将有危险性的物品或药品,放在原装容器里,避免宝宝有机会把药品和其他东西混在一起。
- 不要用“糖果”来称呼药品,也不要在宝宝面前吃药,吃药时尽量避开宝宝的视线,特别是已经会模仿的大宝宝。
- 将家里的植物盆栽移到宝宝触摸不到的地方。
有毒物质指任何对身体健康有害的物品。虽然吞下某些有毒物质,只会导致暂时的胃部不适,但有些可能会严重损伤肺部或肠胃道,少数甚至可能致命。万一宝宝中毒,您可以按照以下做法处理:
- 若宝宝无法呼吸,请立刻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并拨打 995 叫救护车。
- 若宝宝失去意识、叫不醒、极度嗜睡、有烧烫伤、严重喉咙疼痛,或出现癫痫发作,请立刻拨打 995。有些中毒症状会延迟出现,即使没有立刻显现,您也可以致电毒物防治咨询中心,寻求专家建议。
- 尽可能清除宝宝口中残留的任何东西,并保留这些物品作为样本。
- 在没有得到专业指导前,不要尝试让宝宝把吞下去的东西吐出来,也不要给宝宝灌肠或使用活性碳之类的东西。
- 当您拨打紧急求救电话时,对方可能会要求您提供以下资讯:宝宝吞下去的物品名称、吞下去的数量、事情发生的时间、宝宝的年龄和体重、目前症状,以及您的手机号码等。
- 若宝宝衣服上有吐出来的东西,或沾到有毒物质,请将衣服脱下,并用温水冲洗宝宝的皮肤。如果有烧烫伤的痕迹,请持续冲水至少 15 分钟。
- 不要在烧烫伤或灼伤的伤口上涂抹油、润滑油或其他任何东西,这只会让伤口恶化。
- 若宝宝的眼睛接触到有毒物质,请尽量帮他冲洗眼睛,从眼角注水,至少冲洗 15 分钟,并想办法让宝宝不停地眨眼。
宝宝还不会爬行
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有些宝宝在六个月大时就开始学会爬行,特别是那些经常趴在地上玩耍的宝宝。大多数宝宝会在七、八个月大,或更晚一些的时候,开始爬行,甚至有少部分宝宝,从未尝试过爬行。
不过,只要宝宝能展现,或做到其他几项被视为发展里程碑的关键技能(例如:坐;能自己坐起来并保持坐姿,这比学会爬行还要重要),就表示宝宝的发展良好,不需要特别担心。
那些选择跳过爬行阶段的宝宝,他们的行动力只是短暂被限制住而已。宝宝最终会学习扶着东西站起来,拉着家具、您的手、大腿或衣角到处移动(例如从椅子、茶几到沙发),最后发展到自己走路。事实上,许多从不爬行的宝宝,甚至比那些爬行熟练的宝宝,更早学会走路。他们只是满足于趴着或躺着,并多花一点时间享受这种状态而已。
即使是爬行,每个宝宝的姿势也不尽相同。有些宝宝坚持用双手双膝爬行,有些宝宝会用肚子贴着地面扭动前进,这也是爬行的准备动作。有些宝宝学会向前、向后或向旁边爬;有些宝宝采取单膝姿势,或用屁股移动;有些则用双手双脚爬。这些都是宝宝在学会直立行走前,可能会经历的阶段。
宝宝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所使用的方法,并不如他们努力学习并达到独立活动的事实重要。有些宝宝之所以不会爬行,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这些宝宝大部分时间被限制在婴儿床、婴儿车、背带或游戏围栏里,因此无法练习用自己的力气撑起身体,或靠双手及膝盖移动。
请确保您的宝宝每天都有机会在地板上活动,但记得先移除危险物品。为了鼓励宝宝向前爬,您可以在前方不远处放上宝宝喜欢的玩具,或他觉得有趣的小东西。寒冷坚硬的地板,或让人感觉不舒服的毛茸茸地毯,都可能阻止宝宝尝试爬行,但您可以用衣服或裤子,包住宝宝裸露的膝盖,让他觉得更舒服,增加活动意愿。
新手爸妈小提醒
教宝宝手语
您可能会想知道,如何使用手语来教导宝宝沟通。实际上,会比手语的宝宝,通常拥有更好的沟通能力。不过,一旦宝宝开始利用手语搭配说话,并能被别人理解,单纯使用手语的好处会逐渐减少,最终消失。选择使用宝宝手语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您和宝宝之间的沟通更顺畅。如果您想教宝宝手语,可以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 尽早开始:一旦宝宝在八、九个月大时,展现出积极沟通的兴趣,就可以开始,即使更早开始,也没有任何害处。大多数宝宝会在 10 到 14 个月大之间,学会回应手语。
- 手语要自然且简单:手语不需要复杂,任何简单的单字或手势都可以。例如张开手臂上下挥动,代表“鸟”;用手在腋下抓来抓去,代表“猴子”;双手合掌,斜放在脸颊边,表示“睡觉”;在肚子上画圈揉搓,表示“肚子饿”;手指弯曲做成举杯状放到嘴边,表示“想喝水”;手指轻轻碰着鼻子,表示“闻到味道”。
- 教宝宝他们会需要的手语:宝宝发展和学习最重要的指标,是看他们能否表达日常需求,例如饥饿、口渴和疲倦。
- 手语要一致:不断重复相同的手语,宝宝才能理解其意思,并且更快学会模仿。
- 说话与手语同时进行:要确保宝宝同时学习手语和说话。
- 邀请全家人一起参与:生活中有越多人和宝宝使用相同的手语,宝宝会越开心。兄弟姐妹、祖父母、照顾者,以及任何花大量时间陪伴宝宝的人,都应该熟悉最常用的手语。许多宝宝也会发展出自己独创的手语,请配合使用,这些对宝宝来说更有意义。
- 不要急着逼宝宝使用手语:就像唱歌或其他所有沟通方式一样,手语应该顺着宝宝的节奏,自然发展。比起正规教学,通过经验学习,对宝宝来说是最好的方式。若宝宝对手语不感兴趣,或不愿意使用,请允许宝宝用其他方式沟通。
已经进入第 34 周了,别担心,您并不孤单,我们将继续陪伴和支持您,迎接第 35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