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第12周的宝宝:注意宝宝是否有疝气问题 发展指标仅作参考

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在第 12 周,您的宝宝可能会有以下发展:

第12周的宝宝:注意宝宝是否有疝气问题 发展指标仅作参考

  • 经常露出笑容。
  • 双手合掌。
  • 趴着时,头部可以抬高至 90 度。
  • 会大声笑出来。
  • 想要某样东西时会尖叫表达。
  • 能够追踪大约 15 公分内的物体,头部可以转动至 180 度。

如何照顾宝宝?

大声朗读是帮助宝宝语言发展的最佳方式之一。听见您的声音,能让宝宝熟悉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您可以在念书时转换语调、模仿角色声音,甚至用唱的方式来说故事,让与宝宝的互动更有趣。

如果宝宝转头或表现出不感兴趣的样子,不需要强迫他,可以稍作休息,等宝宝情绪稳定后再继续。

市面上有许多适合宝宝聆听的图书,建议选择图画大、色彩鲜艳、角色简单,或是只有图画的书籍。您可以反复地为宝宝描述图画的内容。选书时,无需过于在意年龄分级,只要书本色彩丰富、图像清楚,就能够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您也可以透过以下方式,为宝宝营造一个正向、安全的成长环境:

  • 常常抱抱宝宝,给予亲密接触
  • 多与宝宝说话,建立沟通习惯
  • 利用游戏方式帮助宝宝放松
  • 给宝宝适度的独立空间,让他探索
  • 鼓励宝宝做他喜欢的活动
  • 在合适的时机做适当的事情,配合宝宝的节奏与需求

宝宝的健康须知

根据宝宝的不同情况,医生会酌情安排以下检查内容:

  • 测量体重、身高、头围,并评估出生后的发育进展。
  •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确认上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有改善。
  • 针对未来几个月的喂养、睡眠、生长与安全提供指导。
  • 回答您的疑问,例如: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反应该如何处理?宝宝出现哪些状况应尽快就诊?

此外,您也应关注因近一个月内重返职场而带来的家庭与喂养变化。建议在看诊时将医生提供的所有建议与信息记录下来,并整理进宝宝的健康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 体重、身高、头围
  • 胎记与皮肤状况
  • 预防接种记录
  • 疾病与就诊状况
  • 服用药物详情
  • 各类检测结果(如X光、听力筛查等)

宝宝的需求与发展

头型扁平

若宝宝的头型看起来较为扁平,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维持同一睡姿所致。新生儿头骨柔软又具可塑性,如果整晚仰睡,后脑勺容易受压而变扁。您可以在宝宝开始学爬或学坐后,多让他在清醒时做趴睡练习,以锻炼颈部肌肉,也减少后脑勺一直承受压力的机会。

若您发现宝宝的头型有明显异常,建议尽早带宝宝去看医生,以确认扁头的程度是否严重,并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干预。

掉发

若宝宝头发掉得并不严重,且是因姿势摩擦引起的秃发,通常不必担心。宝宝经常将头部保持在同一个位置,不断摩擦床垫或婴儿床边,就可能导致这些区域的头发脱落。随着宝宝长大,不再长时间保持同样姿势,这种掉发情况通常会停止。

然而,不同宝宝恢复头发的时间会有差异。有些婴儿掉发后很快就长回来,而有些则需要更长一段时间。新长出来的头发,无论是颜色或质地,可能跟宝宝刚出生时的细软发有所不同。若您对此有疑虑,建议在下次儿科复诊时与医生讨论。

婴儿疝气

疝气(Hernia)虽然在成人中多因常搬重物而发生,但婴幼儿也可能出现,特别是男婴、早产儿或双胞胎更容易罹患。婴儿疝气最常见的类型是腹股沟疝,即肠道经腹股沟管滑出。您可以留意以下早期征兆:

  • 在宝宝大腿根部与下腹部之间的皱褶处(鼠蹊部)出现肿块
  • 尤其在宝宝哭泣、用力、躁动时肿块更明显
  • 安静状态下,肿块可能自行缩小
  • 若肠道滑向阴囊,可能看到阴囊鼓胀

若您发现宝宝腹股沟或阴囊区域有不正常的肿块,请尽快带宝宝就医。医生通常会根据疝气的大小和症状,建议合适的治疗方式。多数情况下,疝气需通过小型手术修补,这类手术在婴幼儿中的成功率高、恢复快,术后也能顺利出院。

手术发生疝气复发的情况非常罕见。若不及时治疗,滑入腹股沟管的肠道可能被压迫,导致血流不顺,影响肠道功能,宝宝会因此出现以下症状:

  • 持续大哭或异常烦躁,似乎很痛
  • 呕吐
  • 无法正常排便

若宝宝出现上列任何情形,请立即带他去急诊就医;切勿尝试自己用手把肠子“推回去”,以免造成进一步伤害。

新手爸妈小提醒

发展指标

宝宝的发展指标,是让您了解孩子是否在适当的阶段达标的有用工具,也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有发展迟缓的现象。不过,您不需要把孩子跟其他小朋友,或兄弟姐妹作比较,因为这样只会徒增焦虑和失望。

每位宝宝的成长节奏都不尽相同,即使两个完全健康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中,也会有不一样的发展。例如,有些孩子的语言能力较快发展,较早会说话,说得也比较多;而有些孩子的动作发展较为快速,可能较早学会翻身或坐着。

也许有的宝宝在 15 个月大时才开始走路,但早就已经会爬了;而另一些宝宝可能还不会爬,却已经在 10 个月大时学会站立或迈开第一步。

另外,家长对孩子能力的观察往往带有主观判断。有些加长可能还没察觉孩子发出的咿呀声,其实已经是语言发展的起步;而另一位家长却认为孩子已经会说“爸爸”了。

这些例子说明,不需要把自己的孩子拿来和其他小朋友作比较,这样的比较没有太大意义。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是否持续有进展,以及是否在自己节奏下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Murkoff, Heidi. 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 New York: Workman Publishing Company, 2009. Print. Page 212-248.

现行版本

2025/07/09

文: CihRong Huang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第39周的宝宝:扶着家具走 扁平足正常

第32周的宝宝:会模仿情绪 注意拉肚子


由 賴建翰醫師 审核,身心科,博士身心醫學診所。由 CihRong Huang 撰写。更新于 2025/07/09。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