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视力要到大约6岁左右,才会发育到接近成人的水平。在这之前,孩子的视力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无论是刚出生、满月、2至6个月,或满1岁,每个阶段宝宝的视觉能力都有所不同。
《Hello健康》将根据宝宝的月龄,说明各阶段的视力发展情况、他们能看见的范围,并提醒家长留意孩子的眼睛状态与行为反应,确保宝宝视力健康、正常发育。
0~12个月婴儿视力发展阶段说明
婴儿视力:刚出生时的新生儿
- 范围:18~25公分
- 颜色:无法区分颜色
- 焦点:无法定焦,容易斜视
- 形体:只能看见模糊影像
婴儿视力:1~2个月大
- 范围:20~30公分
- 颜色:只能看见明暗或黑白
- 焦点:可注视,眼睛会随物体移动,但无法持久。双眼协调尚未一致,容易斜视。
- 形体:隐约看见光线和简单形象
婴儿视力:3~5个月大
- 范围:200~350公分
- 颜色:宝宝对红、蓝、绿等鲜艳的颜色较为敏感,但对灰色或浅色等中间色调仍不容易分辨
- 焦点:能聚焦也能稳定追焦
- 形体:能辨识人脸与物体轮廓
婴儿视力:6~8个月大
- 视力:0.1~0.2
- 颜色:可辨识的颜色变多
- 焦点:能长期固视
- 形体:不只大型物体的轮廓和细节,连小东西例如硬币、玩具都能看见
婴儿视力:9~12个月大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视力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无论是颜色辨识、视野范围或清晰度都有显著提升。此时的成长重点转向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宝宝会开始积极爬行、主动探索周围环境,伸手抓取物品、将物品抛出,并学习判断物体之间的距离。
9方法促进婴儿视力发展
根据美国验光协会(American Optometric Association)资料,以下9个方法有助于促进宝宝视力发展,协助双眼协调、追焦能力及感官刺激,帮助眼睛健康成长:
婴儿出生至6个月大
- 使用夜灯或昏暗灯光:在婴儿房安装柔和夜灯,即使宝宝夜间醒来,也能练习眼睛对光的适应能力。
- 经常变换婴儿床的位置或睡姿方向:让宝宝接触来自不同方向的光源与视觉刺激,帮助双眼平均发展。
- 在约20公分内悬挂可移动玩具:例如挂上会晃动的玩具或健力架,刺激宝宝专注与追踪移动物体的能力。
- 在房内移动时与宝宝说话:照顾者可在房间内边走边轻声与宝宝互动,帮助练习“追焦”能力。
- 喂奶与换尿布时交替方向:避免长期从同一侧照顾宝宝,让双眼有机会平均使用,促进视觉平衡。
- 醒来时带宝宝走动并指认物品:例如边抱宝宝边说:“这是灯”、“这是窗帘”,刺激语言与视觉连结。
婴儿6~12个月大
- 给予宝宝在安全地面上活动的时间: 让宝宝有机会在地上爬行、伸手摸索,有助于提升手眼协调与视觉判断能力。
- 提供安全、无毒的玩具进行探索:在大人陪伴下,让宝宝自由抓取、丢掷玩具,从动作中训练视觉追踪与距离感。
- 玩耍时结合语言与指认动作:日常互动或游戏中,可用宝宝的手轻轻指向物品,同时说出名称,例如:“这是球”、“这是书”,加强视觉与语言发展连结。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