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孩子流汗是身体健康的正常反应,家长无需过度担心。不过,若孩子在凉爽、安静或没有活动的情况下仍然大量出汗,皮肤甚至常常湿湿的,就可能是多汗症(Hyperhidrosis)的征兆。在成长过程中,出汗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尤其常见于婴幼儿和青春期的青少年。然而,若排汗量异常或无明显原因,通常可能与以下三种情况有关,家长可多加留意。
1. 多汗症导致的异常出汗
多汗症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局部性多汗症和全身性多汗症。局部性多汗症是指身体某些部位出汗异常增多,例如手掌、脚掌、腋下或脸部。这种情况通常与家族遗传有关。至于全身性多汗症,则是全身各部位都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多半是由其他潜在疾病所引起。
根据美国儿童国家健康系统(Children’s National Health System)的资料显示,约有全球2%至 3%的儿童属于局部性多汗症患者。这类多汗症主要是因为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运作异常,导致身体功能失调,进而影响正常的排汗机制。
全身性多汗症常见的诱因包括感染、慢性疾病,或是影响荷尔蒙平衡的健康问题。例如:糖尿病(Diabetes)、高血压(Hypertension)、郁血性心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等,此外,部分药物也可能刺激汗腺分泌,造成出汗量增加。
2. 紧张或焦虑时出汗
人在紧张或焦虑时会出汗,孩子也不例外。当面对压力或威胁时,身体会启动“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以应对突发状况。随着体内肾上腺素(Adrenaline)迅速上升,汗腺会被刺激,皮肤毛孔随即开始汗。此时也可能伴随其他生理反应,例如心跳加快、肌肉紧绷、手脚颤抖、恶心或想呕吐。
若只是偶尔、轻微的出汗,通常是短暂的生理反应,不必过于担心。但若孩子频繁或严重出汗,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就可能影响身体状况,甚至干扰日常生活技能、社交互动及自信心。家长可以多留意孩子的日常行为,例如:写字时手掌是否容易发痒或湿滑;放学回家后脚部是否有明显异味;在学校与同学互动时是否感到不安或退缩。
3. 酷热天气与辛辣食物引起的出汗
在炎热或潮湿的天气下,孩子容易大量出汗。若家长让孩子穿着过多衣物,体温更难散发,出汗情况也会加剧。此外,辛辣食物会刺激身体的排汗反应,因此家长应留意孩子的饮食,避免摄取过多辛辣食物。无论因天气或饮食导致排汗增多,都应确保孩子摄取足够的水分,以防脱水或晕厥。若孩子出现头晕、恶心或手掌出汗等症状,家长应立即让孩子坐下或平躺休息,并给予适量的液体补充水分,同时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