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这种炎热潮湿的气候下,蚊虫几乎全年都活跃,大人小孩都难免被叮咬。尤其是婴儿,被蚊子咬后常常反应更严重,不仅皮肤会红肿、出现硬块,有时甚至还会起水泡。
为什么婴儿被咬后症状会比较严重?出现硬块的原因是什么?若红肿久久不消该怎么办?又该替宝宝擦什么药?《Hello健康》将在本文为您一一解答。
为什么孩子被蚊子咬后肿得特别大、硬硬的?
孩子被蚊子叮咬后,常常出现比成人更明显的红肿和硬块,主要原因是孩子对蚊子唾液的过敏反应较强。当人体接触到外来的过敏原时,通常会经历以下4个阶段:
- 初次接触:当婴儿第一次被蚊子叮咬时,通常不会出现明显肿块,因为免疫系统尚未“认识”蚊子唾液。但在第一次叮咬后,免疫系统会建立“档案”,把蚊子唾液标记为可能的入侵物。
- 过敏反应:当婴儿再次被蚊子叮咬时,免疫系统已经“记住敌人”,会产生明显反应。叮咬处大约3–4小时 会开始肿起,并在24–36小时达到高峰。若被多次叮咬,反应会更剧烈,肿得更快也更大。
- 去致敏化:经过多次反覆过敏反应后,免疫系统会逐渐“认定”蚊子唾液对身体无害,于是反应会慢慢减弱。
- 低过敏反应:随着免疫系统敏感度降低,身体对蚊子叮咬的反应就变轻微,仅出现轻度红肿或发痒。这也是为什么成年人通常比小孩被咬后反应轻的原因。
综上所述,随着孩子年纪增长,被蚊子叮咬后的过敏反应通常会逐渐减轻。
不过,也有部分皮肤较敏感的儿童或成人,即使已经被叮过多次,每次仍会出现明显甚至严重的过敏反应。对于这类体质较敏感的人,平时应做好防蚊措施,一旦被叮咬后,也应 尽快涂抹适当药物,以免症状加重。
被蚊子叮后肿成一大包、甚至起水泡?可能是血管性水肿
不少父母会发现,孩子被蚊子叮咬后,眼皮、手脚突然肿起一大块,看起来就像被撞伤一样。孩子虽然会喊痛或不舒服,但通常不会到剧痛的程度。除了疼痛、痕痒或起水泡外,往往没有其他明显症状。
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严重过敏反应,引发了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常见表现包括:
- 叮咬处出现大范围红肿
- 肿块摸起来硬硬的,如同结块
- 局部有轻微刺痛或痕痒感
- 可能伴随起水泡
【延伸阅读:什么状况该刺破水泡?6步骤安全搞定】
为什么被蚊子叮后,皮肤会摸起来硬硬的?
当皮肤因叮咬而发生严重发炎,形成血管性水肿时,部分部位的真皮层可能受到损伤,进而出现 纤维化反应。这会让皮肤表面摸起来硬硬的,就像有一块硬块。
多数情况下,这些硬块会随着时间逐渐软化并自行消退,父母一般无需过度担心。
被蚊子叮后红肿不退,该怎么办?婴儿适合用什么药?
如果婴儿被蚊子叮咬后,肿胀情况超过一般正常反应,或连续1–2天仍未消退,甚至出现水泡,就可能是血管性水肿,建议尽快带孩子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开立适合的治疗方案,例如:
- 口服类固醇药物
- 搭配类固醇外用药膏
- 抗组织胺药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市面上常见的外用止痒、凉感药膏通常没有消炎效果,因此若出现严重症状,最好还是带孩子去医院,由医生开立合适药物。
蚊虫叮咬过敏 vs 蜂窝性组织炎:怎么分辨?
蚊虫叮咬过敏 | 蜂窝性组织炎 | |
原因 | 蚊子叮咬造成的过敏反应 | 抓破皮肤,由外伤所致的细菌感染 |
症状 | 局部红肿、痕痒、偶尔起水泡 (孩子常分不清楚痛与痒,父母需特别留意) | 红肿范围逐渐扩大,局部发热、疼痛明显 严重时会发烧 |
症状出现时间 | 通常在叮咬后数小时内出现红肿、痕痒,有时伴随水泡 | 1–2天后红肿范围逐渐扩大,并伴随局部发热、疼痛,甚至发烧 |
常见药物 | 外用止痒或抗组胺药膏(例如 calamine lotion、抗组胺膏),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痕痒) | 口服抗生素(如 Amoxicillin-clavulanate),若病情严重时可能需静脉注射抗生素 |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