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疾病

怀孕过程中,随着荷尔蒙的变化与孕期的推进,孕妇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可能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各种孕期不适或相关疾病。在此分类中,您可以找到相关资讯,协助您认识与预防妊娠期间常见的问题,更好地照顾自己与宝宝的健康。

常识

妊娠疾病

怀孕压力大好忧郁?这几招帮您安心度过孕期

怀孕期间,准妈妈除了照顾身体健康,心理状态同样需要关注。根据美国妇产科医学会(ACOG)的资料,约有14%–23%的孕妇在孕期曾出现忧郁症(Depression)症状。由于这些症状有时会被误以为是怀孕带来的正常生理变化,容易被忽略。若孕期的忧郁状况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妈妈和胎儿造成影响。因此,一旦出现疑似忧郁症的迹象,就应尽快寻求医生协助。 怀孕时的忧郁症 怀孕期间的忧郁症是一种情绪疾病。体内荷尔蒙的变化会影响大脑中的神经传导物质,进而让孕妇出现忧郁或焦虑的状况,而这些症状也可能因生活上的压力或困难而进一步加重。 怀孕时患忧郁症的原因 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忧郁症,通常不是单一因素引起,常见原因包括: 生活压力(如工作、经济或其他日常困扰)。 人际关系紧张,或身边缺乏可提供支持的人。 家族或个人有忧郁症病史。 睡眠品质不好导致长期疲劳。 身体状况问题(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孕期恶心或呕吐)。 曾有被虐待、心理创伤或流产经历。 对怀孕本身抱持矛盾或不开心的情绪。 缺乏运动或活动量不足。 怀孕时患忧郁症的症状 当孕妇出现忧郁症时,以下症状可能持续2周或更久: 持续感到伤心或情绪低落。 对原本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感到焦虑、内疚,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难以集中注意力。 睡眠过少或过多。 不断浮现死亡或自杀的念头,或感到非常绝望。 孕期忧郁症的影响 若孕妇的忧郁症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对自己和胎儿带来影响: 忧郁症可能降低孕妇自我照顾的能力,让她较难完全依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产前照护。 增加使用香烟、酒精或其他非法物质的风险。 容易出现食欲不佳、体重无法正常增加,或睡眠紊乱。 孕妇体内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Cortisol)可能升高,进而提高早产与新生儿体重偏低的风险。 宝宝出生后,其压力荷尔蒙水平也可能较高,使得宝宝对压力更敏感,更难安抚。 对抗孕期忧郁症 孕期忧郁症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包括参加支持团体、接受个别心理辅导,或使用药物。然而,有研究指出,抗忧郁药可能对胎儿造成潜在影响,例如先天畸形、心脏问题,或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因此,是否使用药物必须由医生仔细评估。 若孕妇的状况较严重,例如出现自杀念头,或忧郁程度已经影响日常自我照顾(如进食、就医等),一般会建议采药物治疗并同时进行心理辅导。其他可行的治疗方式还包括: 光疗法:以专业的人工光源照射,辅助调节情绪。 瑜伽与冥想:结合轻柔瑜伽动作、冥想与小组讨论,让孕妇更放松、更有身心协调感。 针灸:部分孕妇觉得针灸能舒缓情绪不适。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将磁线圈放置在头皮,刺激负责情绪调节的大脑神经细胞。 此外,孕妇也可以尝试一些自然方式来舒缓忧郁情绪: 别事事亲力亲为:减少部分家务,安排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 适度运动:运动能提升血清素,减少体内皮质醇的生成。 充足休息: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尽量每天固定时间入睡与起床。 维持血糖稳定:每隔几小时摄取蛋白质(如坚果、肉类、鱼类)和健康油脂(如牛油果),三餐定时,减少精致碳水(如白米、面粉、糖)。 补充Omega-3脂肪酸:研究指出,每日摄取含Omega-3的补充品或鱼油,有助于减轻忧郁症状。 亲近大自然:每天出门呼吸15分钟新鲜空气,有助改善“大自然缺乏症”(Nature Deficit Disorder),让心情更好。也能搭配快走,一边运动一边吸收新鲜空气,提升情绪与睡眠品质。 自杀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家人承受深深的伤痛。请珍惜生命,给自己多一次机会。若您或身边的人正感到情绪低落、无法承受压力,请尽快寻求协助。 新加坡求助资源: Samaritans of Singapore (SOS) 24小时情绪支援热线:1767 Singapore SOS 文本服务(24小时):发短信至9151 1767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IMH) 24小时心理危机热线:6389 2222 全国关怀热线(National CARE Hotline):1800-202-6868

更多 妊娠疾病 相关文章

妊娠疾病

怀孕便秘怎么办?5个方法帮助排便、预防痔疮

许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都会发现——排便变得不顺畅,甚至出现便秘或痔疮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怀孕后,荷尔蒙变化与子宫压迫肠道,加上活动量减少与水分摄取不足,导致肠道蠕动变慢、排便困难。同时,随着腹压上升与血液循环变差,也容易造成直肠静脉曲张,进而形成痔疮。别担心,透过饮食调整、充足水分与适度运动,大多数孕期便秘都能改善。以下将为您介绍5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帮助准妈妈舒缓便秘,远离痔疮困扰。 为什么怀孕容易便秘? 一般来说,压力、焦虑、缺乏运动或膳食纤维摄取不足,都可能导致排便不顺。但在怀孕期间,准妈妈发生便秘的原因更多,主要与荷尔蒙变化与身体结构改变有关。怀孕后,体内黄体素(Progesterone)分泌增加,会让肠道肌肉放松、蠕动减慢,使排便的速度变慢、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更长,因此变得干硬、难以排出。 此外,随着子宫逐渐变大,也会对肠道产生机械性压迫,进一步影响排便。另外,有些孕妇在补充铁剂(Chalybeate)时,也会出现排便变得更困难的情况。 预防怀孕期间便秘的5个方法 怀孕期间若能从饮食、生活习惯与营养摄取着手调整,大多数的便秘问题都能有效改善。以下是医生与营养师建议的5个安全方法,帮助准妈妈维持肠道顺畅: 高纤维饮食:建议每日摄取25–30克膳食纤维。多选择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糙米与燕麦等食物,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 多喝水:充足的水分能帮助纤维发挥作用,维持排便顺畅。孕妇每日应饮用约10–12杯水(约1,500–2,000毫升)。若处于怀孕后期并出现水肿,可依医生建议适度调整饮水量。若天气炎热或活动量大,则应额外补充水分。 规律运动:适度活动可刺激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建议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20–30分钟,如快走、孕妇瑜伽或游泳等安全运动。若有高风险妊娠或并发症,请先咨询医生再运动。 补充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菌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正常排便。可选择含益生菌的食品,如优格、发酵乳、酸菜或泡菜。若有肠胃不适或乳糖不耐症状,请向医生或营养师咨询适合的摄取方式。 留意铁剂摄取量:过量补充铁剂可能导致便秘。若饮食中已包含丰富铁质来源(如红肉、豆类、深绿色蔬菜),应与医生或营养师讨论铁剂剂量是否需要调整。 注意事项 怀孕期间不建议自行使用泻药(Laxatives),因为某些类型的泻药可能刺激子宫收缩,进而增加早产或脱水的风险。若长期依赖泻药,也可能削弱肠道蠕动功能,让身体对自然排便的反应变得迟缓,造成便秘反复或加重。


妊娠疾病

孕吐怎么缓解?除了维生素B6,还有这3种安全止吐药

许多孕妈咪认为怀孕期间不应随意服药,因此即使孕吐严重,也常会忍耐不适、拒绝用药。但事实上,若孕吐过度(即妊娠剧吐 Hyperemesis Gravidarum),不仅会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体重下降,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胎儿的营养吸收与发育。因此,出现明显孕吐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并依照医生建议用药。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健康状况、孕期阶段与药物安全等级,开立合适的止吐药或营养支持疗法,以保障母体与胎儿健康。《Hello健康》将带您了解:孕吐药的常见种类、孕期药品安全分级以及止吐药可能的副作用与使用注意事。 认识孕吐药的安全分级(Pregnancy and Lactation Labeling Rule, PLR) 在新加坡,医生在为孕妇开立药物时,会参考药品在孕期与哺乳期的安全性分级。该分级系统源自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U.S. FDA)于1979年制定的怀孕药品分级规范,目前仍被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多个国家作为药品安全参考依据。 药品依对孕妇及胎儿的潜在风险,分为以下5个等级: A级:在怀孕妇女的对照临床试验中,未发现对胎儿造成伤害或风险,在孕期使用被认为是安全的。 B级:动物实验未显示对胎儿有危险,但缺乏孕妇临床对照试验数据;或动物试验显示不良反应,但在人类研究中未证实风险。 C级:动物实验显示药物可能造成胎儿畸形或胚胎损害,但尚无足够人类临床试验资料;医生会依据风险与收益评估,在必要时谨慎使用。 D级:已有证据显示药物对人类胎儿有潜在危害,但在某些严重疾病或无替代治疗的情况下,药物的潜在益处可能大于风险。 X级:动物或人体研究已明确证实药物会造成胎儿异常或畸形,其风险远高于任何可能的治疗利益,因此怀孕妇女禁用。 ”” 总体来说,A级与B级药物在怀孕期间使用被认为相对安全;而C级与D级药物则需由医生根据孕妇的病情与风险评估后,决定是否在利益大于风险的情况下使用。 4种常见的孕吐药介绍 当孕妇出现严重孕吐时,除了透过休息、补充水分与电解质等支持性疗法外,医生也可能会开具止吐药来缓解症状。 严重反胃或每天呕吐超过3次 无法进食或饮水,体重下降超过孕前的5% 出现脱水迹象,如尿量减少、口干舌燥 伴随头晕、头痛或极度疲倦感 以下为临床常用的4种孕吐药物介绍: 1.维生素B6(Pyridoxine) 维他命B6是人体代谢必需的辅酶,具有止吐作用,有助减缓怀孕所引起的恶心、呕吐,被列为治疗的一线药物,并常与其他止吐药一起搭配治疗孕吐。 药品分级:A级 用途: 最常作为孕吐的一线用药,可减轻轻度至中度恶心。 副作用: 通常耐受性良好,偶见轻微嗜睡或胃部不适。 备注: 单独使用或与抗组胺药(如Doxylamine)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2.多西拉敏(Doxylamine) 药品分级:A级 用途: 常与维生素B6联合使用(如国外商品 Diclectin® 配方),能有效缓解孕早期恶心与呕吐。 副作用: 可能引起嗜睡、口干、头晕。 备注: 建议睡前服用以减少日间困倦。 3.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 备注: 通常短期使用,遵医嘱服药即可。B级 用途: 促进胃排空、抑制恶心呕吐中枢,常用于中度至重度孕吐。 副作用: 偶尔引起嗜睡、疲倦、头痛,少数人可能出现肌肉僵硬或不自主动作。 备注: 通常短期使用,遵医嘱服药即可。 4.昂丹司琼(Ondansetron) 商品名称为Zofran,常用于减缓手术、化疗或放射治疗后,所产生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药品分级:B级 用途: 适用于对其他止吐药无效的中重度孕吐。 副作用: 可能出现便秘、头痛或轻微心律不整。 备注: 应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尤其是孕早期,因部分研究显示可能与胎儿心脏或腭裂风险相关。 ”美国怀孕药品新规范:PLLR(Pregnancy 过去使用的怀孕药品分级制度(PLR)虽提供了风险参考,但由于系统过于简化,无法全面反映怀孕期、哺乳期及生殖系统对药物的不同反应。为更清楚呈现药物风险,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U.S. FDA)于2015年推出新的药品标示制度——怀孕与哺乳期标示规则(Pregnancy and Lactation Labeling Rule, PLLR)。 PLLR制度不再以A、B、C、D、X分级方式呈现,而是要求药品说明书中提供更详细的安全资讯,分为以下3大项目: […]


妊娠疾病

怀孕期间脚抽筋怎么办?4个舒缓方法与7个预防贴士

怀孕期间出现脚抽筋是相当常见的情况,通常发生在小腿肌肉部位。此现象多见于怀孕第24至36周之间。造成脚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腿部肌肉需要支撑逐渐增加的体重,或体内水分滞留导致腿部轻微水肿。怀孕期的水肿主要是由于子宫变大,压迫到下肢血管,妨碍血液从腿部回流至心脏所造成的。 许多孕妇会在进入怀孕中期后开始出现抽筋的情况,而且随着孕期的进展,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不仅大腿、小腿,甚至臀部也可能会抽筋。虽然白天也可能发生,但多数人会发现,脚抽筋尤其容易在夜间休息或睡眠时出现。 如何舒缓脚抽筋? 当脚抽筋发生时,可以立即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缓解不适: 伸展小腿肌肉:立刻伸直腿部,并将脚趾缓慢地朝向小腿方向弯曲,这个动作可帮助拉直小腿肌肉,减轻痉挛。切勿顺着抽筋方向伸展脚趾,否则会使肌肉收缩更严重。起初可能会有些疼痛,但持续数秒后,痉挛通常会逐渐缓解。 轻柔按摩:以双手轻轻按摩小腿肌肉,帮助放松紧绷的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热敷或使用舒缓药膏:可在抽筋部位敷上温热毛巾,或使用适合孕妇的舒缓药膏,有助缓解肌肉紧张。 轻微活动:抽筋缓解后,可慢步走几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再次抽筋的机会。 为了减少脚抽筋的发生,您可在白天尝试以下几个方法,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及放松肌肉: 避免双腿交叉坐:交叉双腿会妨碍血液流通,增加腿部压力,容易引发抽筋。 规律伸展小腿肌肉:白天可多次进行小腿伸展运动,睡前也可重复几次,预防夜间抽筋。 活动脚踝与脚趾:休息、用餐或看电视时,可轻轻转动脚踝、活动脚趾,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规律运动:若医生未限制活动,可每天散步或进行轻度运动,增强腿部肌力与循环。 左侧卧睡姿:睡觉时尽量向左侧卧,可帮助改善下肢血液回流。 充足饮水:确保每日摄取足够水分,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减少肌肉紧绷。 睡前泡温水澡:以温水浸泡双脚或泡澡,有助放松肌肉,舒缓紧绷感。 若您考虑服用营养补充品,建议先咨询医生或助产护理人员,听取专业意见。根据最新研究,单纯补充钙片并不会有效缓解脚抽筋。若抽筋频繁或影响睡眠,可考虑在医生建议下补充乳酸镁或柠檬酸镁。部分研究显示,适量补充钠元素或许能减少抽筋次数,但效果并不显著。 脚抽筋一般属于怀孕期的常见现象,无需过度担心。但如果情况严重或持续恶化,应尽快联系医生。若出现小腿或大腿肌肉持续疼痛、肢体出现发热、肿胀或发红、感到乏力、出汗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这些可能是深层静脉血栓的征兆。虽然发生率不高,但由于怀孕期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风险也会相对上升。


妊娠疾病

怀孕初期恶心呕吐怎么办?10个方法助你缓解孕吐不适

怀孕初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孕吐(Morning Sickness,俗称“害喜”)。孕吐通常会让孕妇感到恶心(nausea)和呕吐。根据统计,超过一半的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孕吐。这种情况一般会在怀孕约第6周开始出现,并可能在一天中的任何时段发生。多数人在怀孕约12周后,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究竟该如何缓解孕吐带来的不适?以下将介绍孕吐的常见原因与改善方式。 为什么会出现孕吐? 孕吐通常发生在怀孕的前3个月,主要与体内荷尔蒙变化有关。随着怀孕初期雌激素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许多孕妇会感到恶心、作呕或出现呕吐的情况。 多数医生认为,孕吐其实是一个正面的讯号,代表胎盘正在健康地发育。研究显示,与没有孕吐症状的孕妇相比,出现孕吐的孕妇流产和死产的风险较低。一般程度的孕吐并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因此不需要过度担心。 不过,若孕吐情况频繁且严重,就要留意是否出现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这种情况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孕妇营养不良、电解质失衡,甚至影响胎儿发育。英国凯特王妃(Catherine, Duchess of Cambridge)在怀孕期间也曾因妊娠剧吐而住院,使公众更加认识这种病症。 若孕吐严重、持续无法进食或饮水,建议尽快就医,以确保母体与胎儿的健康。 舒缓孕吐的10个小贴士 孕吐虽然常见,但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减轻不适。以下是10个实用的小贴士,协助你度过孕早期的不舒服时段: 少量多餐:可以尝试一天分成数次进食,选择干燥或略带咸味的食物,如苏打饼或干面包。避免油腻、过甜或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恶心感。 餐前餐后分开饮水:用餐前或用餐后间隔约半小时再饮水,能减少胃部胀满的不适感。 多次少量补充水分:若不容易喝水,可尝试含冰块、吃果汁制成的冰棒,或小口慢慢啜饮。 闻柠檬或姜香:嗅闻新鲜柠檬或生姜的气味,或饮用柠檬水、食用西瓜,都有助于缓解恶心。 选择冷食更易入口:若热食气味令你反胃,可改吃冷的食物,味道较清淡,较容易入口。 保持空气流通:若气味让你感到不适,可开窗通风或开启风扇,让空气流动。 充分休息:疲劳会加重孕吐。若感到疲倦,可安排短暂午休,让身体放松。 保持环境凉爽:避免待在过热的环境,体温升高可能会加重恶心感。 起床前先吃点东西:早上醒来前约15分钟,可先在床上吃几片苏打饼干,有助预防空腹引起的孕吐。 少量咸味小点心:吃一点点咸味薯片或饼干,有时能帮助提振食欲,减轻反胃。 孕吐时应避免的事项 在孕吐期间,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避免饭后立即躺下:吃东西后应保持坐姿或站立至少30分钟,以免胃酸倒流,加重恶心不适。 不要省略正餐或让自己空腹:空腹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反而会使孕吐更严重。可少量多餐,保持胃部有食物。 避免辛辣及刺激性食物:辣味、油腻或味道过重的食物可能加重恶心,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不要忽视持续或严重的孕吐:若孕吐情况严重,导致体重下降、无法进食或脱水,应尽快寻求医生的协助,以免影响母体及胎儿健康。 什么时候该看医生? 轻微的孕吐属于怀孕初期常见现象,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就需要尽早就医。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寻求医生的诊断与治疗: 孕吐情况日益严重,影响进食、消化或营养吸收。 伴随其他症状,如身体疼痛、头晕或发烧。 恶心与呕吐持续到怀孕中期(约第12周以后)仍未改善。


妊娠疾病

孕期偏头痛别担心!了解孕妇偏头痛原因与处理方式

怀孕后若出现以往没有的头痛或偏头痛症状,其实相当常见,尤其是在怀孕初期的前三个月,更容易出现此情况。这是因为孕期荷尔蒙变化、睡眠不足、压力或脱水等因素,都可能引发或加重偏头痛。不过,准妈妈们可别轻忽这类疼痛,若头痛频繁或伴随视线模糊、手脚麻木等症状,就应尽早让医生评估,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怀孕偏头痛的成因 偏头痛的确切原因目前仍未完全确定,但医学研究认为,它与脑部神经传导、化学物质变化及血流调节异常有关。当脑部表层的血管暂时性扩张或发炎时,就可能触发偏头痛。对于孕妇来说,荷尔蒙变化是常见的诱因之一。怀孕后体内的雌激素(Estrogen)水平上升,同时血流量增加,这两者都会影响脑内的神经与血管活动,从而引发偏头痛。 怀孕偏头痛有哪些症状 偏头痛通常从轻微的头部紧绷或疼痛感开始,接着逐渐发展为前额或头部后方持续的抽痛或跳痛。疼痛常呈单侧(只有一边头痛),但也可能扩散至整个头部。许多孕妇在偏头痛发作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或对光线和声音特别敏感。部分人会在头痛前经历所谓的“先兆(Aura)”,包括感官变化如:看到波浪状或锯齿状的光影,出现闪烁光点或暂时的视线模糊、盲点的状况。 孕妇有偏头痛会有危险吗? 多数孕期偏头痛属暂时性与无害的生理现象,但若头痛伴随其他症状,就应提高警觉,因为有时可能是更严重健康问题的征兆。 以下三种情况出现时,请尽快告知医生或前往医院检查: 头痛伴随发烧:可能提示感染或其他潜在发炎反应。 头痛持续数小时以上,且频繁复发:若疼痛强度增加或难以缓解,需排除高血压或神经系统问题。 出现视力模糊或视线异常:这可能与子痫前症有关,是孕期常见的高风险并发症之一。 舒缓怀孕偏头痛的诀窍 偏头痛在孕期虽然常见,但只要了解诱因并学会调节生活方式,多数情况下都能有效缓解。引起偏头痛的常见四大原因包括: 压力过大:情绪紧张或睡眠不足容易诱发头痛。(推荐阅读:压力大吗?这里有7招简单放松技巧,帮您舒压又安心!) 咖啡因摄取:咖啡、茶或可乐中的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 天气变化:气压或温度骤变,可能引发偏头痛。 荷尔蒙波动:怀孕期间雌激素水平变化,容易触发头痛。 以下8个小技巧,有助于缓解孕期偏头痛: 1. 减少在阳光下的时间,外出时可戴上帽子或太阳眼镜。 2. 在昏暗、安静的房间休息,并用凉毛巾敷在前额或颈后。 3. 以冷水沐浴,帮助降低体温与放松肌肉。 4. 轻柔按摩太阳穴与鼻梁周围,促进血液循环。 5. 避免摄取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刺激神经。 6. 远离容易诱发偏头痛的因素,例如噪音、闪光或气味浓烈的环境。 7.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取,每天至少喝8杯水。 8. 让自己放松并充分休息,瑜伽、深呼吸或轻柔伸展都有助舒缓紧张。(延伸阅读:正念是什么?跟冥想一样吗?带您认识正念的10大好处!) 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怀孕期间,医生通常会建议尽量少用药,因为许多止痛药在孕期的安全性不足。一般而言,医护人员会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Paracetamol;Acetaminophen)作为孕期可用、相对全的止痛选择,并以最低有效剂量、最短天数为原则。相反地,阿司匹灵(Aspirin)与布洛芬(Ibuprofen)等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s),在孕期多数情形下不建议自行使用(尤其妊娠后期风险更高),如确有需要,务必经合格医生评估与处方。市面上含有这类成分的常见品牌(如Advil、Motrin等),也不应自行购买服用。 任何药物(包含非处方药、草本或保健品)在孕期使用前,都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剂师。多数孕妇的偏头痛在孕中后期会趋缓;若疼痛频繁、加剧,或合并视力改变、肿胀、高血压迹象等异常,请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孕期并发症。


妊娠疾病

怀孕肚子痛怎么办?4个方法帮你舒缓与预防

怀孕期间偶尔出现肚子痛或下腹不适是很常见的情况,虽然大多数时候并不严重,但仍会让准妈妈感到不安或不舒服。除了就医确认状况之外,您知道吗?其实,多喝水也是预防孕期肚子痛的简单又有效方法。充足的水分不仅能帮助身体维持正常循环,也能减少子宫收缩和便秘引起的不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为什么补充足够水分对孕妇来说如此重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怎么做来舒缓孕期肚子痛。 怀孕时肚子痛:韧带延展是常见原因 怀孕期间出现轻微肚子痛是相当常见的现象。只要疼痛不剧烈、没有出血或其他异常分泌物,通常不必过于担心。随着宝宝在子宫内成长,子宫会逐渐扩张,周围的肌肉与韧带被拉扯与延展,因此产生酸痛或紧绷感。这种情况在怀孕中期尤为明显,常被称为“韧带延展痛”。根据美国怀孕协会(American Pregnancy Association)的资料显示,除了韧带延展外,胀气、便秘或性生活也可能导致孕妇出现暂时性的腹部不适。 孕妇需要多喝水的原因 在怀孕后期,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非常重要。若孕妇出现脱水,体内水分不足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进而引起腹部疼痛或早产风险。虽然喝水未必能让肚子痛完全消失,但却能有效预防因脱水导致的子宫收缩。 除此之外,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比平常人摄取更多液体。水分有助于维持羊水量与血液循环,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与生长环境。同时,多喝水也能减轻怀孕期间常见的不适,例如水肿、便秘、痔疮(Hemorrhoids)以及泌尿道或膀胱感染。 孕妇每天应至少喝8杯水 孕妇在怀孕期间,每日建议饮用至少8杯(约1.9公升)水,每杯约237毫升。若当天活动量较高或天气炎热,每进行约1小时的活动,应额外补充1杯水,以防止脱水。 除了白开水外,牛奶与果汁也能算作液体摄取的一部分,但应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选项。另一方面,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浓茶或汽水)不建议纳入计算,因为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反而可能导致水分流失。 其他缓解与预防肚子痛的方法 除了补充足够的水分外,还有一些方法也能帮助舒缓孕期肚子痛。其中,热敷是一种安全且常见的方式。您可以使用热水袋敷在下腹部,或泡温水澡来放松肌肉、减轻不适。 此外,孕妇瑜伽也是不错的选择。温和的伸展动作不仅能改善血液循环,也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因紧张或姿势不当造成的腹部压力。若疼痛持续或伴随出血、头晕等症状,请立即咨询妇产科医生,以确保母体与宝宝的安全。


妊娠疾病

孕妈要注意!9大营养建议与5个健康贴士

在怀孕期间,均衡饮食对妈妈与宝宝都至关重要。孕妇摄取的每一口食物,都会为宝宝的成长与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素。若在孕期中不幸确诊大肠直肠癌,保持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就显得更加关键。适当的营养不仅能支持身体恢复力与免疫功能,也能帮助妈妈维持能量,让宝宝获得充分营养。以下将为您整理孕期控制大肠癌的9项营养重点与5个生活建议,协助您了解如何透过饮食补充营养,并安全地选择适合的营养补充品,守护您与宝宝的健康。 大肠直肠癌与怀孕 在怀孕期间,大肠直肠癌并不容易被及时发现,这是因为部分常见症状与怀孕初期的身体反应相似。例如:直肠出血、恶心、呕吐等征兆,可能被误以为是孕期的不适反应。 若孕妇确诊大肠直肠癌,医生通常会避免在孕期内进行化疗或放射治疗,以免增加对胎儿的风险。在怀孕期间,维持足够的叶酸与均衡营养十分重要。部分情况下,治疗可能会暂缓至生产后再继续进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应以营养补充品或草药来取代癌症治疗。某些营养品或草药可能会干扰药物疗效,或降低癌症治疗的副作用反应,反而可能让病情恶化。若希望透过其他方式辅助康复,可考虑冥想、放松训练或孕妇瑜伽等方法,以帮助减轻压力、提升身心状态。不过,在进行任何替代疗法前,务必要先咨询主治医生或肿瘤专科医师,确认适合自身情况的方式,并主动告知医生目前所使用的草药与补充品。 9种有助于舒缓状况的食物 多摄取抗氧化食物:选择富含抗氧化营养素的食材,如蓝莓、樱桃、番茄、南瓜,以及青、黄、红椒,有助于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 避免加工与精致食物:尽量减少食用白面包、精致意大利面、甜食及含糖饮料,以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及增加体内炎症反应。 多吃高纤维蔬菜:选择富含纤维的十字花科蔬菜,例如西兰花、花椰菜及高丽菜,有助促进肠道蠕动与维持健康的肠道菌群。 减少红肉摄取,增加植物与鱼类蛋白质:研究显示,减少红肉摄入、改以深海鱼或黄豆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有助降低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其他优质蛋白质来源还包括有机鸡蛋及乳清蛋白,可帮助维持肌肉量,并减少癌症治疗期间产生的代谢废物。 选用健康油脂:建议使用橄榄油或椰子油烹调食物,这些油脂富含健康脂肪,有助于心血管与肠道健康。 避免反式脂肪:少吃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如饼干、蛋糕、薯条、洋葱圈、甜甜圈、加工零食及人造奶油。 远离刺激性饮品与成瘾物质:避免摄取咖啡因、酒精及烟草制品,以减轻肠胃负担并保护宝宝发育。 保持足够水分:每天饮用约6至8杯过滤水(约1.5至2公升),有助维持身体代谢与排毒功能。 规律运动: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轻度至中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或伸展运动,每周维持5天,有助提升免疫力与改善消化功能。 5种有助降低大肠直肠癌风险的营养补充品 综合维生素:每日可补充一颗综合维生素,含有抗氧化维生素A、C、E,以及维生素B群。同时应包含微量矿物质,如镁、钙、锌与硒,有助支持身体代谢、免疫与细胞修复功能。 Omega-3 脂肪酸:每日可补充约1至2颗鱼油胶囊,或1至3茶匙鱼油。研究显示,Omega-3脂肪酸有助降低结肠、乳腺及前列腺癌的风险,并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速度。不过,使用高剂量鱼油前应先咨询医生,因为鱼油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特别是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Warfarin或阿斯匹灵Aspirin)者。 益生菌:每日摄取约50至 100亿CFU(菌落形成单位) 的益生菌,例如乳酸菌(Lactobacillus)等混合有益菌株,有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与消化系统健康。若不确定选择哪一款产品,可参考医生或药剂师推荐的市售品牌。 钙质:每日摄取约1,000至1,200毫克钙,钙离子可与脂肪酸及次级胆酸结合,减少肠黏膜受到毒性刺激,进而降低肠道细胞过度增生的风险。研究显示,钙摄取量较高的人群,其结肠直肠癌风险可降低约14%。 维生素D:研究指出,补充足够维生素D可能将大肠癌风险降低约 50%。不过,患有类肉瘤病、组织胞浆菌病、副甲状腺疾病或某些淋巴瘤的病患,应谨慎评估并在医生监督下使用,因为高剂量维生素D可能带来额外风险。


妊娠疾病

孕期警讯:头痛、水肿、视力模糊?当心子痫前症

怀孕过程中,由于荷尔蒙波动,孕妇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妊娠高血压及妊娠糖尿病。这些情况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其中,最需警惕的便是妊娠高血压(Preeclampsia),又称妊娠毒血症或子痫前症。此疾病被誉为“孕妇杀手”,全球发生率约为 5% 至 14%,属于孕期相当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若未加以治疗,可能导致孕妇或胎儿死亡。 《Hello健康》将带您深入了解子痫前症的症状、治疗方式,以及如何在孕期做好预防。 子癫前症的原因、症状 子痫前症(Preeclampsia)通常出现在怀孕20周之后,常见于由妊娠高血压发展而来。其主要原因与胎盘血管形成异常有关,当胎盘血管阻力升高,血流量减少时,胎儿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养分与氧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母婴生命。 根据台湾亚东纪念医院妇产科彭福祥医生表示,目前医学界仍未完全厘清子痫前症的确切成因,但普遍认为与胎盘功能异常及免疫反应有关。当子宫供血不足时,母体会通过发炎反应来升高血压,以增加对子宫的血流供应。然而,若这种代偿机制长期失衡,孕妇的血压会持续升高,最终可能导致多重器官损伤。 临床观察发现,第一胎孕妇发生子痫前症的风险较高。 常见症状包括: 持续性或剧烈头痛 四肢或脸部水肿 视力模糊或暂时性视力丧失 高血压(收缩压 ≥ 140 mmHg 或舒张压 ≥ 90 mmHg) 蛋白尿 恶心与呕吐频率显著增加 血液检查显示肝功能或肾功能指标异常 凝血功能下降,增加出血风险 子痫前症不仅会影响孕妇健康,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危害。常见并发症包括: 胎儿生长迟缓:因胎盘供血不足,胎儿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与氧气。 胎盘早期剥离:可能导致大出血与急产。 死胎风险增加:若病情未能及时控制,胎儿死亡的风险显著提升。 虽然目前医学界尚未完全明确子痫前症的成因,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因素及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因此,若孕妇有自体免疫疾病,或家族中曾有类似病史,就更需要在孕期保持高度警惕,并配合医师完成定期产检,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子癫前症的风险群体 除了家族病史或本身患有自体免疫疾病的孕妇外,下列群体也属于子痫前症的高风险对象,需要特别留意: 第一胎孕妇 高龄产妇(20 岁以下或 40 岁以上) 多胞胎妊娠 多胞胎 肥胖 曾有妊娠高血压病史 本身患有糖尿病或肾脏疾病 如何诊断、治疗与如何预防与处理子痫前症? 在例行产检中,医生会定期为孕妇监测血压和尿液情况。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血压偏高、血小板下降( 1.1 mg/dl),都可能是子痫前症的早期警讯。透过这些检查,医生能够及早发现并介入治疗。 目前,终止妊娠或分娩仍是治疗子痫前症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相关症状会自然消失。然而,许多孕妇因担心早产影响宝宝的健康,而不愿过早分娩。 医生提醒,若在病情恶化之前依照医疗建议提前生产,多数早产宝宝仍能顺利出生与健康成长。但若延迟处理,直到子痫前症全面发作时,可能对母婴双方造成严重甚至无法挽回的伤害。 除了中止妊娠或分娩外,部分医生会在孕妇住院期间给予口服降压药物,并使用硫酸镁(Magnesium Sulphate)**来预防痉挛发作。不过,硫酸镁必须在血液中维持一定浓度,因此孕妇在接受治疗时需要定期抽血,以监测镁离子水平,确保安全。 目前医学上尚无完全预防子痫前症的方法。医生建议孕妇应: 在产检时定期进行血液与尿液检查 产后持续规律回诊 控制体重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子痫前症的发生风险,并在病情出现时能及早发现与处理。 (影像授权:Shutterstock)


妊娠疾病

孕妇甲亢风险高:恐致流产,症状与治疗须知

准妈妈在孕期除了需要摄取足够营养以支持胎儿的健康发育,也应密切观察身体的变化。除了常见的孕吐、身体酸痛等孕期不适外,荷尔蒙的波动亦可能引发甲状腺亢进。 那么,妊娠期甲状腺亢进的成因是什么?怀孕期间若合并甲亢,会带来哪些风险?又会对宝宝造成怎样的影响?《Hello健康》请来台湾高雄小港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刘奕吟带您进一步了解孕期甲亢的症状、风险与治疗方式。 妊娠期甲状腺亢进的原因与症状 甲状腺分泌的荷尔蒙在维持体内代谢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是人体不可或缺的激素。若女性在怀孕前已有甲状腺疾病,不仅可能影响受孕机会,也可能在孕期妨碍胎儿的健康发育。 在孕期,甲状腺亢进(Hyperthyroidism)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主要与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有关。由于hCG的作用与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 TSH)相似,部分孕妇会在怀孕8至13周期间出现一过性的高甲状腺素血症(Hyperthyroxinemia)。 这种短暂的甲状腺亢进一般属正常的生理变化,通常在进入怀孕中期后会逐渐缓解。因此,大多数准妈妈只需定期接受检查与追踪,而不需要额外药物治疗。 刘医生指出,若孕妇在怀孕前已患有甲状腺亢进,进入孕期后相关症状往往会进一步加重,例如体重下降、严重孕吐、畏热、心悸等。当体内甲状腺素浓度升高时,促甲状腺素(TSH)浓度则会下降。 在孕期,以下两类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亢进原因: 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一种与免疫系统失调相关的疾病,常见于体内产生甲状腺刺激性抗体时。典型症状包括情绪不稳、易怒、容易疲倦及体重下降。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眼球突出以及颈部肿大(甲状腺肿)。 妊娠期甲状腺毒症(Gestational Hyperthyroidism):指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过高的情况,常表现为严重孕吐、体重下降及脱水。与格雷夫斯病不同,这类病患在孕前通常没有甲状腺亢进的病史。。 妊娠甲状腺亢进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剧烈孕吐。 妊娠甲状腺亢进对孕妇与宝宝的影响 刘医生指出,若仅为生理性的妊娠甲状腺亢进,一般不会对孕妇或胎儿健康造成威胁。但若甲状腺亢进未能妥善控制,则可能增加以下孕期并发症风险: 流产 早产 子痫前症 死产 严重时甚至可能因甲状腺风暴(Thyroid Storm)导致充血性心脏衰竭,提升孕产妇死亡风险。 此外,若孕妇体内存在高浓度的甲状腺刺激抗体,或甲状腺功能控制不佳,可能需要通过剖腹产分娩。对于新生儿,也可能出现: 心跳加快 发抖、出汗 低体重或生长迟缓 甲状腺肿大 甚至心因性胎儿水肿 因此,妊娠甲状腺亢进必须由医生密切监测与管理,以保障母婴安全。 如何诊断妊娠期甲状腺亢进? 在怀孕前,女性可通过医院检查评估甲状腺功能。常见的抽血检测项目包括: 游离型甲状腺素(Free T3、Free T4) 甲状腺刺激素(TSH) 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Microsomal Ab)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b) 进入怀孕后,由于体内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升高,会间接影响 TSH 水平,因此单靠 TSH 指标可能不足以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准妈妈需在例行产检时定期接受抽血检测,以确认甲状腺亢进是否持续或恶化。 妊娠甲状腺亢进以药物治疗为主 若孕妇在怀孕期间经抽血确认患有甲状腺亢进,主要治疗方式为抗甲状腺药物。. 怀孕前3个月(第一孕期):建议使用普乐治(Propylthiouracil, PTU)。虽然药物会穿过胎盘,但对胎儿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被视为较安全的选择。 利甲锭(Methimazole):此药物可有效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会穿透胎盘。若在第一孕期或高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因此,医生通常会避免在孕早期使用。 刘医生提醒,若有怀孕计划,甲亢患者应提前告知内分泌专科医生,以便在怀孕前 2–3 周将药物调整为 PTU;若 PTU 无法有效控制病情,则可在怀孕16周后改用 Methimazole。 另外,孕妇若有药物过敏病史,必须事先告知医生,以避免副作用。极少数情况下,部分孕妇在服药期间可能出现严重的颗粒性白血球缺乏症(Agranulocytosis),此时应立即停药,并改以手术切除甲状腺作为治疗方式。 妊娠期甲状腺亢进能否预防? 刘医生指出,妊娠甲状腺亢进的预防关键在于怀孕前先将甲状腺功能控制稳定。若女性在备孕阶段已确诊甲亢,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适当药物治疗,以降低孕期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症状较为严重、药物疗效不足的患者,医生也可能建议在怀孕前考虑甲状腺切除手术,以达到长期稳定控制。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妊娠疾病

置胎盘风险高?4个日常方法帮助降低出血风险

有些孕妇在怀孕约5个月后会出现下体出血,经检查才发现是前置胎盘。这种情况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危及母婴安全,往往需要提早剖腹产来保障健康。 前置胎盘是孕期常见的状况之一,分娩时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孕妈咪绝不能掉以轻心。《Hello医师》将为您说明什么是前置胎盘?是否还能自然分娩?当发现前置胎盘时,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4个预防措施,帮助降低风险、避免出血? 什么是前置胎盘? 在正常怀孕过程中,胎盘通常附着在子宫腔的前壁、后壁或顶部,并会随着孕期进展逐渐向子宫顶部移动。 所谓前置胎盘,是指怀孕约5个月后,胎盘位置过低,附着在子宫下段,下缘甚至覆盖到子宫颈口,从而阻碍胎儿先露部位的正常通过。 临床上,前置胎盘一般分为以下4种类型: 完全性前置胎盘(Total placenta previa):胎盘完全覆盖子宫颈内口。 部分性前置胎盘(Partial placenta previa):胎盘部分覆盖子宫颈内口。 边缘性前置胎盘(Marginal placenta previa):胎盘边缘位于子宫颈内口的边缘位置。 低位胎盘(Low-lying placenta):胎盘着床于子宫下段,虽接近子宫颈内口,但未覆盖。 对于完全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盘的孕妇来说,若尝试自然分娩是相当危险的。原因在于分娩时子宫颈会率先打开,若胎盘因此提早剥离,就可能导致大量出血,危及母婴安全。 此外,被诊断为前置胎盘的孕妇在生产过程中,也需特别注意可能发生植入性胎盘的情况。此时胎盘与子宫壁过度附着,严重时会导致难以止血,并大幅增加母体的死亡风险。 前置胎盘的高风险群体: 虽然前置胎盘的确切成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以下群体需要特别留意: 曾有前置胎盘病史的女性 多胞胎妊娠(如双胞胎、三胞胎) 多次生产的孕妇 高龄产妇(通常指35岁以上) 有子宫肌瘤病史 子宫位置异常的女性 前置胎盘无明显症状:无痛性出血是关键警讯 许多孕妇在早期并不会察觉自己有前置胎盘的问题,因为常常没有明显症状。最常见的表现是无痛性出血: 无痛性出血:由于子宫下段逐渐变薄,牵扯到胎盘附着的位置,导致阴道出现无痛、大量出血。有些孕妇还可能合并胎盘早期剥离。 随着孕期出血次数增加,血量也会逐渐增多。大约10–20%的孕妇会在大量出血的同时出现子宫收缩。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孕期出血都不可轻忽,必须立即到医院检查。虽然大部分前置胎盘的出血不会导致休克,也常会自行停止,但部分孕妇可能会合并产痛、突发性腹痛、破水或胎动减少,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应立即就医。(推荐阅读:落红就是快要生了吗?待产包要准备什么?产兆与入院贴士) 有前置胎盘只能选择剖腹产吗? 并非所有前置胎盘的孕妇都必须剖腹生产。若属于低位胎盘或部分边缘性前置胎盘,在医生严谨评估下,仍有机会尝试自然产。然而,对于完全性或大范围部分性前置胎盘的孕妇而言,自然产风险极高,几乎必须以剖腹产为主。 前置胎盘的出血通常不会立即造成休克,但若出血无法控制、安胎治疗无效,或胎儿已足月成熟,就需要尽快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日常4招降低前置胎盘出血风险 虽然前置胎盘本身无法完全预防,但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可透过以下方式,来减少大量出血的风险: 避免泌尿道感染:保持私密处清洁,若有感染症状应尽快就医。 避免搬重物或过度腹压的活动:例如弯腰拖地、剧烈按摩或性行为,以免对子宫造成压力。 避免骑摩托车:因道路颠簸容易造成突发性震动,大幅增加胎盘剥离风险。 避免盆浴或泡温泉:以减少感染及出血风险。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