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孕妇可能会被枕边人抱怨——睡觉时打呼声特别大。若出现这种情况,便应留意是否患上了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oea)。这种睡眠障碍在孕期并不罕见,若未及时发现与处理,可能会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带来风险。若您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可先从以下方式着手改善: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孕期体重增长;建立良好的睡眠与生活习惯,如侧睡、规律作息;避免临睡前进食或摄取咖啡因。若症状持续或未见改善,应尽快寻求医生或睡眠专科医师的评估与治疗。
什么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特征是睡眠期间呼吸反复被中断。每次暂停呼吸可能持续数秒,严重时甚至超过一分钟,且在一整夜的睡眠中可能发生多次,常伴随明显的打呼声或睡眠中喘气的现象。这种疾病主要分为3种类型:
-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OSA):最为常见。当咽喉后方的软组织在睡眠中塌陷、阻塞气道时,空气无法顺畅流入肺部,造成呼吸短暂停止。
- 中枢型睡眠呼吸中止症(Central Sleep Apnoea, CSA):由大脑中控制呼吸的神经系统不稳定所致。此时,大脑未能发出指令让身体维持正常呼吸节奏。
- 混合型睡眠呼吸中止症(Mixed Sleep Apnoea):同时包含阻塞型与中枢型的特征。
为什么孕妇容易患上睡眠呼吸中止症?
孕期出现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情况并不少见,主要与身体在怀孕期间的生理变化有关。以下是3大常见原因:
- 体重增加过多:怀孕期间体重上升会导致颈部周围脂肪组织增厚,进而压迫上呼吸道,使气流在睡眠中更容易受阻。体重增加越多,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风险也越高。
- 雌激素分泌增加:怀孕时体内雌激素水平上升,会导致鼻腔黏膜肿胀与鼻塞。鼻塞时呼吸较为用力,容易造成呼吸道内壁收缩,从而干扰空气的正常流动,引发打呼或呼吸暂停。
- 伴随其他孕期疾病:若孕妇患有高血压(Hypertension)、子癫前症(Preeclampsia)或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等,也较容易出现睡眠呼吸中止的症状。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6大常见症状
孕期发生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其症状与一般人相似,但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影响孕妇的睡眠品质及胎儿的健康。以下是常见的6大警示症状:
- 打呼声明显且持续,声音大到影响他人睡眠。
- 睡眠中出现暂停呼吸或呼吸急促的情况。
- 因窒息感、喘气或突然倒抽一口气而惊醒。
- 醒来时感到头痛、口干或喉咙干燥。
- 白天异常嗜睡或精神不集中,容易疲倦。
- 夜间睡眠时感到胃灼热或频尿。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潜在风险
睡眠呼吸中止症会导致睡眠期间呼吸频率降低,使身体吸入的空气及氧气量减少,造成血氧浓度下降(Hypoxaemia)。长期下来,可能增加高血压、心脏病、中风、肥胖、糖尿病、忧郁症、心脏衰竭的健康风险。
对于孕妇而言,睡眠呼吸中止症更可能引发或加重:子癫前症以及妊娠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也显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孕妇更有可能早产,剖腹产的机率约增加3倍,新生儿较可能出现低出生体重以及有部分婴儿因呼吸困难需在新生儿加护病房观察。
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方法
除了依靠医疗评估与必要的辅助治疗外,孕妇也可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与睡眠习惯,来有效减缓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状。根据美国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睡眠专家 Susan Redline 教授以及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妇产科医生Francesca Facco医生的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应特别注意维持规律且充足的睡眠。Redline教授指出,孕妇应每天睡足7至9小时,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并防止因睡眠不足而引起的代谢及荷尔蒙失衡。
Francesca Facco医生也建议,孕妇应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奏与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减轻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影响。Facco医生指出:孕妇应每天在固定时间入睡与起床,下午1点后应避免摄取含咖啡因饮品,若白天感到疲倦,可短暂午睡20至30分钟;此外,睡姿也有关联,建议孕妇采取左侧卧姿(侧躺并轻微弯曲膝盖),这种姿势能帮助腿部与脚部的血液更顺畅地回流至心脏,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让孕妇与胎儿都能获得更好的血液循环与氧气供给。
若孕妇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情况较为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持续性正压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简称CPAP)进行治疗。CPAP是一种常见且安全的辅助疗法,使用时需佩戴覆盖口鼻的面罩,面罩通过导管连接至机器,机器会持续输送稳定气流进入呼吸道,以防止气道在睡眠中塌陷或阻塞,从而维持正常呼吸节奏与血氧浓度。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