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妈妈带着身形圆润的张小弟到皮肤科。进了诊室,张小弟神色有些不舒服,手臂微微张开。医生请他抬手检查,发现两侧腋下皮肤通红,腋下上下部分都严重充血,甚至有些破皮。
妈妈紧张地问:“医生,他的手怎么会变成这样?”医生平静地回答:“这是磨疹。最近天气又热又潮湿,加上张小弟身材较胖,腋下皮肤反复摩擦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磨疹多发生在体态较丰满的人身上。本文将从磨疹常见部位讲起,带您了解磨疹的成因、高发人群及治疗方法。
磨出来的红疹:对磨疹
对磨疹(Intertrigo),顾名思义是两侧皮肤过度摩擦引起的,医学上也叫摩擦性皮肤炎(Intertriginous dermatitis)。它常见于皮肤有皱褶、容易摩擦的部位,例如:
湿疹是多种皮肤炎的总称,所以对磨疹有时会根据不同部位,被称为腋下湿疹或胯下湿疹。
为什么会有对磨疹?
由于新加坡气候炎热潮湿,对磨疹是本地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当腋下、胯下等部位积聚汗水时,皮肤因潮湿导致摩擦力增加,就像手指沾水后更容易打开塑胶袋一样,水分使摩擦力加大,导致皮肤更容易受损。
当皮肤反复相互摩擦(对磨),再加上潮湿和炎热的环境,容易引起皮肤发炎和破损。
这5类人最容易出现对磨疹
- 肥胖者:肥胖是对磨疹的主要原因,因为肥胖会增加皮肤皱褶的面积,提升摩擦导致起疹的几率。
- 幼婴儿:体重较重的宝宝,可能容易在脖子、腋下或腹股沟处出现对磨疹,不过随着身体成长发育,通常会自然缓解解。
- 尿失禁者:因为尿失禁缘故导致胯下长期处于潮湿状态。
- 糖尿病患:由于免疫功能异常,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皮肤问题,如皮肤搔痒、细菌感染引发溃疡等。
- 长时间穿着紧身衣物劳动者:例如军人、运动员等工作或日常活动中,常常使皮肤摩擦的人群。
不仅会痛痒,对磨疹还可能感染霉菌和细菌
对磨疹的症状虽不严重,但十分恼人,患者可能会因发炎、刺痛或搔痒而感到不适、不自在。对磨疹通常会对称出现于皮肤皱摺处,常见症状包括:
- 表面起光滑的红疹、红斑
- 刺痛
- 搔痒
- 破皮
- 异味
- 严重时可能会糜烂、流血
对磨疹有时因摩擦部位闷热不透气,加上摩擦造成发炎和损伤,可能引发细菌或霉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股癣、体癣或毛囊炎等。因此,发生对磨疹时建议尽早就医治疗,避免自行使用成分不明的药膏。若患处有霉菌感染,使用含类固醇的药膏可能会加重感染。
保持干爽是对付对磨疹的关键
因为潮湿会增加皮肤摩擦力,所以要尽量保持腋下、胯下等部位通风干爽,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对磨疹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建议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长时间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出汗时,应用纸巾或毛巾轻轻按压吸干汗水。
按照医生指示使用药膏缓解症状
治疗方面,若症状轻微,医生可能建议涂凡士林或氧化锌药膏,在发炎皮肤上形成保护层。若症状严重,有刺痛、搔痒甚至破皮,但没有霉菌感染,医生会开具弱效类固醇药膏,并配合口服抗生素,症状通常在3到4天内好转。
如果已经发生霉菌感染,就需要先用抗霉菌药物治疗,同时保持患部干爽通风,减少霉菌生长,彻底根除感染。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