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天气闷热潮湿,容易引发不同皮肤疾病,其中最普遍的皮肤病则非“癣”莫属。在皮肤科诊所,不少病患登门看诊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长癣了吗?”
除了常发生于特定部位的足癣、甲癣及股癣外,“体癣”则因其病变型态又得名圆癣或金钱癣,接下来就让《Hello健康》带您认识体癣与其他皮肤癣的差异,介绍9类最容易长体癣的族群,以及体癣的治疗须知。
体癣、股癣傻傻分不清?
癣(Tinea)意思是指由霉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根据其生长部位不同,可分为头癣、足癣、甲癣、股癣及体癣等。头癣指头皮发生霉菌感染、足癣则是脚部受到霉菌感染,也就是常听到的香港脚,由指甲霉菌感染所引发的甲癣亦称灰指甲。
其中股癣指发生于鼠蹊部、大腿内侧或臀部的皮肤癣,体癣则泛指身体的其它部位,但通常发生于身体闷热皱褶处,例如腋下、乳房皱褶、颈部皱褶或卧床患者的背部,但也有可能出现于手部、脸部或肩膀。
体癣不只会痒,还会出现圆型、环状红斑
体癣通常伴随着异常搔痒,刚开始症状为单一的圆型红斑,外围有细小的凸起鳞屑。患者部位会自中心向外扩散,形成环状,且中央的色素会慢慢减退,外围则会形成鳞片状的红色边缘,并可能伴随着皮屑、丘疹或脓疱等症状。
随着时间发展、如果患者搔抓发痒的部位,又接触身体其它部位,可能导致霉菌散播,使体癣出现于身体各处,形成多个圆癣、环状癣或不规则的分布。
这9类人最容易长体癣!
感染体癣或其他皮肤癣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皮肤暴露于大量霉菌环境之中,二是皮肤状况不佳,容易发生霉菌感染,三为个人因疾病或其他因素使免疫低下所致。
以下列出9种最容易感染体癣的族群,若你符合以下描述,应多留意皮肤有无异常变化,及早就医检查:
- 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环境者
- 经常穿着紧身、不透气衣物者
- 曾感染皮肤癣或已患有其他皮肤癣者
- 经常出入潮湿且会使用公共设施的环境,如游泳池、温泉或三温暖
- 免疫系统缺陷者
- 糖尿病
- 多汗症(Hyperhidrosis)
- 休格连氏症候群(Sjögren syndrome,又称干燥症)
- 鱼鳞癣(Ichthyosis,又称鱼鳞病)
体癣治疗2大禁忌:搔抓发痒部位及乱用类固醇药膏
无论是体癣或其他皮肤癣患者,请谨记切千万不要搔抓发痒部位,虽然该部位发痒很难受,但抓痒会使霉菌随着手的触摸,感染至其他身体部位,例如甲癣(灰指甲)患者就经常合并足癣(香港脚),股癣则常与体癣合并发生。
此外,许多患者因搔痒难耐,而前往药房购买类固醇药膏或广谱药膏(含有类固醇成分)自行涂抹发痒部位治疗。
然而,类固醇的功用为消炎,而非杀死霉菌,且具备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在涂抹初期虽可能降低由发炎引起的搔痒,但却会降低皮肤抵抗力,使感染范围扩大。建议大家若不确定皮肤痒是否为霉菌感染引发,应先请皮肤科医生诊断,避免自行购药涂抹。
治疗体癣可用抗霉菌药膏 确认病变部位根除才停药
一般而言,多数体癣或皮肤癣皆以抗霉菌药膏治疗且效果良好,若症状严重则会搭配口服抗霉菌药物。
由于疗程简单,不少患者常认为只要患部不痒即痊愈,便停止擦药,但霉菌十分顽强,若未彻底根除,复发机率相当高,因此请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一般建议每日至少在患部涂抹2次少量药膏,待患部皮肤完全正常后,再持续涂抹2周,以完全根除皮肤表面霉菌。
保持干爽、勤换衣物,3招预防染上体癣
- 避免穿着紧身衣物,选择宽松的剪裁与透气布料,帮助身体排汗,保持干爽。
- 提高衣物换洗频率,尤其在夏季或工作、运动环境大量出汗时,建议每日清洗与更换衣物,以免霉菌滋生。
- 大量出汗后应尽快更换衣物,并用干净毛巾擦干汗水。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