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指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沉积在肾脏内,并可能移动到输尿管,常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发作,其疼痛感让人难以忍受。肾结石的发生原因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常见情况是平时饮水不足,再加上过量摄取与肾结石相关的高风险食物,导致患上肾结石的可能性大增。本文将提供一般健康人士及肾结石患者的饮食建议,帮助预防肾结石或降低复发风险。
肾结石饮食原则
肾结石容易复发,因此预防与降低复发风险是关键,远比事后治疗更重要!预防肾结石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喝水;在饮食方面,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结石类型给出相应建议。以最常见的草酸钙结石为例,应避免摄取富含草酸盐的食物,并适量增加含钙食物的摄入。
尿酸结石是另一种常见的肾结石类型,患者应避免摄取高嘌呤食物(如红肉、动物内脏、啤酒等酒精饮料)、减少糖分和红肉的摄入,并增加全谷类及蔬果的摄取。以下整理了美国肾脏基金会(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提出的饮食原则与建议。
多喝水、适量补充钙质防止结石
- 每日应饮用 2000 至 3000 毫升的水分 :水分包括白开水、咖啡或柠檬汁。其中柠檬汁因含有柠檬酸,有助抑制结石生成。不过,应避免饮用葡萄柚汁及汽水。保持充足饮水可稀释尿液,并确保每日尿量维持在 2.5 公升以上。
- 钙质摄取:钙能在肠道与草酸结合并随体外排出,从而减少草酸的吸收。若成人每日摄取足够的钙质(建议量约 1000 毫克),可降低草酸钙结石的风险;反之,若饮食中钙质不足,草酸会被更多地吸收,导致体内草酸浓度升高,增加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肾结石4大饮食禁忌
肾结石患者应特别注意,并限制以下几类食物的摄取:
1. 高钠食物伤肾
过量摄取钠会增加尿液中的钙沉积,诱发肾结石形成。日常饮食调味中最常用的就是盐,而盐的主要成分就是钠(Sodium),因此若盐分摄入过多,就容易造成钠摄取量超标。
此外,日常常见的白面包、罐头食品、快餐、即食食品、加工肉类及调味料等都含有较高钠分。建议留意营养标签上的钠含量,并与营养师讨论如何适量摄取盐分,这不仅有助预防结石,也能减轻肾脏负担,降低尿蛋白偏高的风险。
以下是低钠饮食小贴士:
- 外出用餐时以清淡为主,可要求店家少盐烹调。
- 多在家自行下厨,使用天然香料和食材的原味取代额外加盐调味。
- 多吃新鲜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如罐头、泡面、香肠等。
- 注意查看食品营养标签,若成分含有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小苏打、膨松剂(发粉)、磷酸氢二钠(Disodium Phosphate)、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味精(MSG)、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硝酸钠(Sodium Nitrate)或亚硝酸钠(Sodium Nitrite),应尽量避免,以减少钠的摄入量。
购买前应详阅营养标示,避免高钠含量食品,以降低肾结石风险。
2. 高草酸盐食物易导致结石
草酸盐如果和体内钙质结合草酸钙沉积,也就是最常见的肾结石种类。草酸盐(Oxalate)会阻止身体吸收钙质,因此导致尿液中的钙含量会升高,如果加上水分摄取不足,就容易造成肾结石,下列是富含草酸的食物,应特别留意:
- 巧克力
- 红菜头
- 菠菜
- 韭菜
- 芹菜
- 大黄
- 番薯
- 坚果,如核桃、腰果、杏仁
- 草莓、葡萄
- 浓茶、啤酒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MOH)与保健促进局(HPB)的建议,摄取过多高草酸盐食物会影响矿物质的吸收,例如钙、镁和钾等。若想有效补充钙质,应避免在同一餐同时食用高草酸盐食物,以确保摄入的钙能被充分吸收,减少钙质流失及缺乏的风险。
3. 避开高动物性蛋白饮食
体内尿酸过高与柠檬酸盐(Citrate)不足,都会增加肾结石风险。摄取过多动物性蛋白质会提高尿液中钙、尿酸盐和草酸的排泄量,同时减少柠檬酸盐的排泄,不利于结石患者。
建议与营养师讨论,如何适量摄取动物性蛋白,如肉类、鸡蛋、牛奶及乳制品,在补充营养的同时,避免摄取过量。
4. 避免补充过量维生素C
青少年与成人每日建议的维生素 C 摄取量约为 100 毫克;若摄取超过 1000 毫克,可能会促使体内生成更多草酸,从而增加尿路结石的风险。
不过,要从日常饮食中过量摄取维生素 C 并不容易,但若长期额外服用口服维生素 C 补充剂,就需留意摄取过量及结石风险。
肾结石常见迷思:菠菜豆腐不能一起吃?
“菠菜和豆腐一起吃会导致肾结石”是常见的误解。根据新加坡保健促进局(HPB)的营养说明,菠菜中的草酸与豆腐中的钙质会在肠道结合形成草酸钙,这类草酸钙不会被肠道吸收,而是随粪便排出体外,并不会进入肾脏,因此并不会因此增加肾结石风险。事实上,菠菜配豆腐反而有助减少草酸被吸收。
HPB 也建议,摄取含草酸的食物时,同时摄入钙质,可以增加草酸与钙离子在肠道结合的机会,从而减少草酸的吸收,降低草酸钙结石的风险。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