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临床观察,大约每10位新加坡人就有1人会面临结石问题,而男性的发生率比女性高出约2至3倍。肾结石在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一旦结石逐渐增大或阻塞尿路,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或背部持续酸痛、排尿困难或疼痛、尿液带血。
究竟什么时候需要接受肾结石治疗?又有哪些手术能够帮助排出结石呢?《Hello健康》将为您介绍4大常见的肾结石治疗方式,并带您了解各项手术的适用时机、优点与限制,帮助您在面对结石问题时作出更安心的选择。
肾结石怎么办?出现这4大警讯应尽快就医
新加坡泌尿科专科医生指出,是否需要清除肾结石,可参考以下4大指标:
- 疼痛感:出现明显或持续的腰部、背部或下腹疼痛。
- 反覆感染:因结石造成泌尿道感染,经常出现发烧、尿频或尿痛。
- 结石持续变大:影像检查发现结石体积逐渐增加。
- 影响肾功能 :出现血尿、排尿困难,或验血显示肾功能下降。
医生提醒,一旦符合上述情况,应尽快就医,由泌尿科专科评估是否需要采取震波碎石、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等治疗方式,避免病况恶化,甚至损害肾脏功能。
肾结石能自然排出吗?哪些方法能帮助排出肾结石?
一般来说,如果肾结石小于5毫米且没有腰酸背痛、排尿困难或血尿等症状,多数情况可随尿液自然排出体外,但若出现疼痛或排尿困难,医生通常会开立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Panadol)、布洛芬(Ibuprofen)以缓解不适,并可能给予平滑肌解痉剂如补斯可伴(Buscopan),帮助放松输尿管,加速结石排出。
肾结石手术需住院几天?常见4种治疗方式与可能后遗症
目前泌尿科医生多会采用以下4种手术方式来清除体内肾结石,建议患者应先与医生充分讨论,根据自身健康状况、结石大小及位置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方式包括:
1. 体外震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
体外震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是新加坡常见的肾结石治疗方式之一,属于非侵入性疗法。医生会利用X光或超声波定位结石,再以体外高能震波将其击碎成小块,让结石随尿液自然排出。一般适用于直径小于2公分、位于肾脏或上段输尿管的结石,多数情况下只需轻度镇静或止痛药,无需全身麻醉。
其优点是无切口、恢复快,通常作为日间手术进行,当天即可返家。常见副作用包括血尿、排石时的绞痛或不适,少数情况下可能需重复治疗,极少数患者会有输尿管阻塞或感染的风险。
2. 经皮肾造廔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NL)
是新加坡泌尿科治疗大型或复杂肾结石的常用手术方式。医生会在患者腰部开一个约1公分的小切口,建立通道后将肾镜伸入肾脏,再利用超声波或镭射能量击碎并取出结石。此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常用于直径大于2公分、鹿角形结石,或其他方式(如体外震波碎石术 ESWL)效果不佳的情况。
PNL能够在一次手术中清除大部分甚至全部大型结石,疗效显著;适合处理复杂位置或鹿角形结石,成功率高。它属于微创但仍是侵入性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患者通常需住院3至5天;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或发烧,少数情况会伤及邻近器官,极少数需要输血或再次手术。
3. 软式输尿管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y)
是近年来在新加坡常用的一种微创治疗肾结石与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医生会通过尿道和膀胱,将一根细长、可弯曲的软式输尿管镜送入输尿管甚至进入肾脏内部,再利用镭射能量(常用 Holmium:YAG 激光)将结石击碎成细小颗粒,最后让其随尿液自然排出,或以取石网篮取出部分碎片。整个过程通常在全身或半身麻醉下进行。
软式输尿管镜碎石术适合处理直径一般小于2公分的肾结石,特别是位于下肾盏或不易通过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清除的结石。手术大多可安排为日间或短期住院(约1天),患者恢复快,不需在身体表面开刀。
4. 迷你肾脏镜碎石手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ini-PCNL)
是经皮肾镜手术(PCNL)的改良版本,在新加坡部分医院已逐渐应用于中大型肾结石的治疗。手术方式与传统 PCNL 类似,医生同样会在患者腰部开一个小切口建立通道进入肾脏,但 Mini-PCNL 使用的通道直径更小(通常 14–20F,相比传统 PCNL 的 24–30F),因此对肾脏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少。
Mini-PCNL 主要适用于直径 1.5–3 公分之间的中等大小结石,或传统 PCNL 风险较高的病人。多数情况下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住院时间一般约 2–4 天。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