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症状

身上出现的疑难杂症,难以判断与归类吗?在这个分类中,你可以找到常见健康症状,或其他并发或少见的症状。

常识

健康症状

想吐怎么办?5 招舒缓反胃想吐!想吐吃什么、按哪里、常见原因解析

想吐、恶心的感觉非常难受,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消化不良、晕车晕船、胃肠炎、怀孕或压力等。到底想吐时该怎么办?又该如何缓解?反胃或呕吐后适合吃什么?为什么有时会想吐却吐不出来?想吐、恶心的背后原因又有哪些?《Hello健康》带您一次看懂。 想吐怎么办?5招舒缓呕吐 暂时禁食:先禁食 2 小时以上,让肠胃获得休息。 少量饮水:频繁呕吐容易导致脱水,但一次大量饮水可能加重反胃,建议小口慢慢喝。 避免躺下:有呕吐感时平躺容易加剧反胃,也可能在呕吐时被呕吐物呛到。 避开强烈气味:刺鼻或难闻的气味会让恶心感更明显。 低渣饮食:症状缓解后,可先尝试白粥、苏打饼干、香蕉、苹果泥等易消化的低渣食物。 反胃想吐吃什么缓解? 1.缓解恶心反胃的食物 若想吐感不强,但持续有轻微反胃,可尝试以下食物缓解: 凉感食物:柠檬糖、薄荷糖、喉糖、口香糖 冰凉食物:碎冰块、冰水 酸味食物:酸梅、陈皮、无花果 2.低渣饮食 待恶心、呕吐感缓解后,可少量摄取易消化、低渣且不增加肠胃负担的食物。 蛋类:蒸蛋、嫩炒蛋、蛋花汤 豆类及豆制品:豆浆、豆腐、豆花、豆干、豆包、面筋 蔬菜类:过滤蔬菜汁、切碎的叶菜类(如菠菜、小白菜、青江菜)或炖至柔软的瓜类(大黄瓜、冬瓜、小黄瓜) 水果类:过滤果汁、软质水果(香蕉、西瓜、葡萄、哈密瓜) 动物性蛋白质:炖软或煮烂的肉类(鱼肉、猪瘦肉、牛肉)、肉松 3.想吐不能吃什么 恶心想吐时应避免的食物包括: 油腻食物:如快餐、炸鸡、炸薯条等 重咸食物:如卤味、卤肉、咸鱼等 辛辣食物:如泡菜、加辣料理或辣汤 酒精类饮品 含咖啡因饮品:如咖啡、浓茶、能量饮料 想吐却吐不出来怎么办? 想吐是呕吐前的常见征兆,成因很多,例如肠胃道出现问题时,身体会向大脑发送讯号,引发恶心感,并透过呕吐来排出有害物质。此外,内分泌异常、中枢神经或前庭系统问题(如晕车、脑震荡、怀孕)也可能诱发想吐。 如果出现想吐却吐不出来的情况,可以先判断是否与肠胃问题有关。若是肠胃不适,只要肠道状况改善,想吐感通常会缓解;若怀疑与其他因素有关,应尽快就医,让医生找出真正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从根本上改善恶心想吐的症状。 想吐、恶心的常见原因 前庭系统问题:前庭神经炎、眩晕症、晕车、晕船、晕机 消化系统问题:肠胃炎、胃食道逆流、食物中毒、肝炎、胰腺炎、肾脏发炎、便秘 大脑与神经系统问题:偏头痛、头部外伤、脑瘤、脑膜炎 药物副作用:化疗药物、抗忧郁药、避孕药等 酒精相关:酒精中毒、宿醉、酒精戒断 其他原因:青光眼、低血糖、情绪或压力、麻醉术后恢复期、怀孕 想吐怎么办?按3穴道舒缓 按摩穴道可作为辅助疗法,若只是轻微恶心想吐,可尝试按压以下 3 个穴道来缓解。但若症状严重、持续疲倦,或怀疑有潜在疾病,请先就医。 止吐穴道按压方法:为每次按压5秒后放松1秒,或按揉10圈后放松2秒,每个穴道重复进行,持续2至3分钟即可。。 内关穴:位于掌根上方约2寸(约三根横指宽),在两条筋膜中间的凹陷处,左右手皆可按压。 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第一、二掌骨之间),穴位位置略微靠近食指,左右手皆可按压。 太冲穴:位于足背大拇趾与第二趾之间(第一、二趾跖骨交接处)后方的凹陷处,左右脚皆可按压。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缘外侧凹陷处(外膝眼)向下约3寸(约四根横指宽)的位置,左右腿皆有此穴位。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更多 健康症状 相关文章

健康症状

喉咙痒咳嗽喝什么、吃什么缓解?喉咙干咳、干痛原因解析

喉咙干痒时容易一直咳嗽,严重时除了喉咙痛,还可能咳到想吐;究竟喉咙痒一直咳嗽怎么办?可以喝什么、吃什么来缓解咳嗽?喉咙干痒的原因?如何停止干咳?干咳与咳嗽有痰的差异为何?《Hello健康》为您解答! 喉咙痒一直咳嗽怎么办? 喉咙痒咳嗽喝什么缓解? 当喉咙痒咳嗽时,可以透过补充水分舒缓干燥的喉咙,同时帮助排除痰液或病毒。以下提供3种能有效舒缓喉咙干痒的饮品: 温开水:喉咙痒时多喝温开水,喝水时先将温开水含在口中缓慢吞下,能减少刺激,避免咳嗽。 蜂蜜水:蜂蜜具有抗发炎、抗菌及润喉等效果,有助于增加喉咙湿润度,缓解干咳,但须注意避免过量食用,因蜂蜜含有糖分;此外,一岁以下儿童及糖尿病患者不宜饮用。 蔬果汁与茶类:果汁大多富含丰富维他命C,具有抗发炎、抗氧化功能,例如柠檬水;至于多喝红茶、绿茶,而藉由补充水分,促进循环,加速身体复原;但要注意,不宜添加过多糖,以免反而刺激导致胃食道逆流或其他过敏症状,加剧咳嗽。 喉咙一直痒咳嗽可以吃什么? 喉咙痒一直咳嗽,严重时甚至会咳到吐,不仅身体不适,更可能影响他人。以下为6种有助于缓解咳嗽的食物与药材: 喉糖:含有薄荷或中草药成分,能舒缓喉咙痒、痛;若喉咙有肿痛感,可选择含有杀菌、消肿成分的喉糖。 水梨:帮助滋润肺部,清热化痰,缓解咳嗽。 枇杷:枇杷能润肺止咳,具有清热止渴的效果。 枇杷叶:有助于止咳化痰,对慢性咳嗽有效。 川贝母:具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对干咳、痰多有较好的疗效。 甘草:可润肺止咳,有助减缓因肺热引起的干咳。 喉咙痒一直咳嗽不可以吃什么? 暂时禁食冰、冷及甜的食物与饮品 避免过烫的食物及饮品 少吃烧烤、煎炸食物 禁食柑橘类水果,如橘子、柳丁、葡萄柚、柠檬等 不可吸烟或摄取含有酒精的饮品 避免食用易引起消化不良及胃食道逆流的食物 喉咙干痛多久会好?一直咳嗽要看医生吗? 咳嗽依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3种: 急性期:咳嗽通常不会超过3周;急性期咳嗽通常是因为感冒病毒所引起,吃药后3~5天可改善。 亚急性期:持续咳嗽3~8周;呼吸道受感染后,持续处于发炎状态,且黏膜破损、神经敏感,容易因气温或湿度变化而引起咳嗽;若有这种情况,可能是肺结核、肺炎或霉浆菌感染。 慢性期:咳嗽超过8周以上则为慢性咳嗽。一般建议若咳嗽持续2周以上,就应就医检查,及早透过X光确认肺部状况;若进入一直咳嗽的慢性期,可能原因包括气管、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炎、胃食道逆流、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肿瘤等,务必就医寻求进一步诊断。 喉咙很干咳嗽?喉咙干痒、干痛的原因 喉咙痒、咳嗽是一种人体的防御机制,尤其是当喉咙有异物,或受到细菌、病毒感染而导致发炎肿胀及疼痛时,咳嗽便是一种人体的自然反应。 喉咙干痒、咳嗽的常见原因如下: 过敏问题 鼻子或呼吸道过敏 气喘 食物过敏 药物过敏 呼吸道症状 感冒、鼻涕倒流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症 咽喉炎 鼻涕倒流 新冠肺炎 其他问题 抽烟 脱水 焦虑 喉咙声带受损 吸入刺激物质 早期合并心肺症之心脏衰竭 喉咙痒咳嗽有痰,一直咳不出来怎么办? 喉咙痒咳嗽又有痰,属于湿咳,因痰液刺激而导致咳嗽;多喝温水可稀释痰液,缓解咳嗽问题,或将痰吐出来,减少喉咙刺激。 若有痰但痰却咳不出来,可借助以下方法排痰: 吸入蒸气:吸入水蒸气能稀释痰液,有利排痰及止咳;可用热水装杯,吸入杯中的蒸气,较严重者则可使用喷雾治疗器(又称化痰机)。 腹式呼吸:正确腹式呼吸方式,有助气体在体内交换,同时可藉此训练呼吸肌肉,更有利于清除呼吸道痰液. 深层咳嗽:采取坐姿,肩膀放松且身体微向前倾,用枕头或手托住胸腹部,并采腹式呼吸几次后,将气吸饱后憋气3秒,接着张嘴吐气,利用腹部力量将痰排出;过程中,须注意避免让喉咙出力咳嗽。 请亲友拍痰:手指并拢,呈现拱起杯状,手腕放松,利用手腕力量拍打背部,每部位持续3~5分钟,并注意别拍打脊椎、肾脏、肩胛骨及伤口处。 咳嗽咳到喉咙痛怎么办?如何停止干咳?6种止咳药一次看 喉咙痒、痛依据原因不同,须服用不同的药物,常见有以下6种: 1.镇咳药(Antitussives) 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咳嗽中枢,减少咳嗽频率和强度,通常适用于干咳(无痰咳嗽)。 可待因(Codeine):属于鸦片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干咳,具有镇咳作用,但可能引起嗜睡、便秘等副作用。 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属于常见的非处方止咳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止干咳,副作用则相对较少。 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属于抗组织胺药物,除了有抗过敏作用,也可作为镇咳药,尤其是针对过敏所引起的咳嗽。 2.化痰药(Expectorants) 化痰药的作用是使痰液变稀,帮助排出痰液,通常适用于咳嗽有痰的情况。 氯化铵(Ammonium Chloride):可帮助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清除痰液。 桂枝茯苓膏:一种中药方剂,适用于湿痰、寒痰所引起的咳嗽。 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可帮助分解痰液,让痰液更容易排出。 3.扩张气管药(Bronchodilators) 这类药物可放松呼吸道的平滑肌,帮助呼吸道通畅,减轻因呼吸道收缩所引起的咳嗽。 沙丁胺醇(Salbutamol):常用于治疗由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咳嗽,具有扩张气道的作用。 特布他林(Terbutaline):用于急性喘息或呼吸困难,也能减少咳嗽。 4.抗过敏药物(Antihistamines) 如果咳嗽是由过敏引起,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过敏反应,减少咳嗽。 西替利嗪(Cetirizine)、氯雷他定(Loratadine):常见的抗组织胺药物,可以用来减少过敏引起的咳嗽。 5.合并型止咳药 部分止咳药结合镇咳药、化痰药和其他成分,以达到综合效果,例如: 含有右美沙芬和氯化铵的止咳药:适用于有痰的咳嗽。 止咳药服用须知 止咳药能改善症状,但服用时须注意: 长期或频繁咳嗽应就医检查,接受医生专业诊断,避免自行用药而延误病情。 在了解咳嗽的原因后,依据病因使用适当的药物;若咳嗽由感染引起,可能须使用抗生素或接受其他治疗方法。 部分止咳药(如可待因)可能有成瘾风险,应遵照医生指示使用。 半夜喉咙痒一直咳嗽怎么办?3招改善夜咳 有些人在夜间睡觉时,会出现喉咙痒一直咳嗽症状,误以为一到晚上就会咳;其实,这和时间没有绝对关系,主要仍与“平躺”姿势而导致呼吸道受刺激有关。 以下依据夜间咳嗽的常见3原因,可参考以下方法改善: 侧睡:鼻涕倒流者在平躺时,鼻涕会累积在喉咙,容易因此引起咳嗽,侧睡可改善这个状况,降低发生机会。 垫高枕头 :胃食道逆流者在躺平时,胃酸易往上刺激喉咙而引起咳嗽,因此,将枕头垫高可减少胃酸逆流。 […]


健康症状

手脚冰冷原因:恐是5大疾病!改善方法、吃什么一篇搞懂

在新加坡,虽然气候常年炎热潮湿,但仍有不少人反映有手脚冰冷的现象,尤其是女性或年长者。现代人常见 5 大疾病也会造成手脚冰冷,《Hello健康》带您清楚瞭解手脚冰冷的7大原因,提供5种改善手脚冰冷的方法,并解析手脚冰冷吃什么、怎么补?帮您有效改善手脚冰冷的问题。 手脚冰冷原因:天气、习惯、疾病等七大因素 手脚冰冷通常是心脏血管循环发生问题所致;心脏好比一台发电机,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当血管阻塞或有贫血,血液无法正常流到身体末端,便可能造成手脚血液循环不佳,导致手脚冰冷。 女性手脚冰冷原因 有研究指出,雌激素会降低女性体温,造成多数女性有手脚冰冷的问题,另一项研究发现,同属静态活动下,男性燃烧的热量比女性高 23%;另外,较慢的新陈代谢也会导致女性产生较少的热量,因此她们往往会感觉更冷。 男性手脚冰冷原因 男性若有肥胖问题,无运动习惯,并且有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等疾病,也常会因为血液循环不佳,进而出现手脚冰冷问题。 原因1:冬天导致手脚冰冷 冬天寒流来袭,末梢血管会藉由收缩,优先维持重要器官(如心脏、脑袋、肾脏)的血液循环以保持温暖,进而造成手脚血液循环改变,产生手脚四肢冰冷的问题。 原因2:长期抽烟造成手脚冰冷 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研究显示吸菸者手指皮肤的血流量减少、血管变窄,进而导致手脚冰冷。 原因3:心血管疾病造成手脚冰冷 当心脏的微细血管长期不通顺,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轻则胸闷、胸痛、记忆力衰退,重则心肌梗塞、脑梗塞、脑萎缩、失智症,甚至猝死。因此有心血管疾病,如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又有以下症状的族群,请尽快就医,即时预防。 心血管疾病症状 胸闷 胸痛 心悸 心绞痛 呼吸困难 原因4:糖尿病导致手脚冰冷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形成脂肪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会使血管变窄变硬,从而减少血液流动。由于血液循环受损不容易察觉,因此若有以下情形,应及早觉察并就医,才能避免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截肢。 糖尿病症状 手脚冰冷 腿或脚脱毛 伤口愈合缓慢 手脚感到麻或刺痛 小腿出现淡棕色的斑 指甲变黄变脆(难剪断) 皮肤干燥或开裂,尤其是脚部 原因5:雷诺氏症导致手脚冰冷 雷诺氏症是一种会使手脚感到寒冷的常见疾病,通常在压力或情绪起伏大,以及突然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下,便容易发作,持续几分钟到一个小时;症状则从轻微到严重不等,频繁或长期发作会导致皮肤溃疡甚至手部畸形。 雷诺氏症症状 手脚冰凉 手脚刺痛、麻木、疼痛 肤色快速变化(通常在红色、蓝色和白色之间交替) 原因6:贫血造成手脚冰冷 如果饮食摄取的铁含量过低,患上贫血的风险也随之提高,贫血代表人体没有足够健康红血球,使氧气难以到达手脚,从而感到手脚寒冷。如果有严重的贫血症状,请立即就医。 贫血症状 头晕 心悸 昏厥 手脚冰冷 呼吸急促 疲倦或虚弱 使不上力(无力) 皮肤苍白或灰白 原因7:甲状腺低下造成手脚冰冷 甲状腺功能低下是甲状腺无法产生足够的激素,导致新陈代谢减慢,这会增加人体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因此手脚容易会感到比平常更冷。不要忽视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如果恶化可能会导致血压和体温极低,甚至危及生命的昏迷。 甲状腺低下症状 手脚冰冷 便秘问题 疲劳加剧 体重增加 情绪低落 难以集中注意力 使不上力(无力) 头发和皮肤的变化(如脱发量变多和皮肤干燥) 如何改善手脚冰冷?脚冰冷的解决方法 方法1:穴道按摩改善手脚冰冷 大椎穴 功效:按摩此穴位可通络散寒,并预防感冒。 位置:正坐低头时,后颈部下方最凸出的骨头的凹陷处 足三里穴 功效: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 位置:在小腿上,将腿部弯曲,可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处凹陷,便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便是足三里穴。 劳宫穴 功效:促进气血循环,保护心脏 位置: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对应的掌心处。 方法2:泡澡改善手脚冰冷 血液循环不良常是导致手脚冰冷的原因,可以透过泡澡或泡脚来改善,水温控制在手指轻触温热不烫为原则,浸泡15 ~ 20分钟,就能让血液流动更为顺畅。 方法3:早睡晚起 ​​作息方面,因为现代人常熬夜晚睡,导致阳气过度耗损,特别是冬天尽可能 “早睡晚起”,白天等日出后在外出活动以避免着凉。 方法4:握拳操 以一秒握拳、一秒张开的速度,每天重复做100次,有助于血液在手和手指中循环。 方法5:适当运动 每天运动 15 分钟可强化免疫系统,血液循环,散步、慢跑等低强度的运动,可将血液打回心脏,有助于打通阻塞部位;但应避免一下子健走,紧接着又跑步,避免流汗反而使身体受凉。 手脚冰冷吃什么?手脚冰冷怎么补 改善手脚冰冷可摄取辛香料、含铁、维生素E 的食物;辛香料可促进血液循环,又具有发汗、驱寒的效果。缺铁性贫血易造成手脚冰冷,补充铁质能改善手脚冰冷问题,维生素E 可预防血小板凝固,附着于血管壁,降低脑中风、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肉类:牛肉、猪血、羊肉、鸭肉、鸭血、猪肝等含铁丰富食物 辛香料:生姜、大蒜、韭、芫荽、肉桂、茴香、八角、辣椒、胡椒、葱白 蔬菜类:紫菜、红毛苔、发菜、红苋菜、空心菜、金针花、菠菜、南瓜 水果类:樱桃、桂圆、红枣、荔枝 坚果类:杏仁、松子、黑芝麻 小提醒,为了避免摄取过多肉类,反而提高胆固醇,造成身体负担,每餐建议摄取1掌心的蛋、豆及鱼肉类代替肉类。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肌肉酸痛/骨头疼痛

屁股痛恐是梨状肌症候群!发炎多久会好?要看哪一科?

梨状肌症候群为久坐办公族的常见问题之一,梨状肌发炎会导致屁股酸痛、麻木,严重时,疼痛还会转移至大腿和小腿,可能影响行走能力;到底梨状肌症候群是什么?有哪些症状?梨状肌发炎多久会好?要看哪一科?《Hello健康》为您一次解答! 梨状肌症候群是什么?屁股、臀部肌肉解说 梨状肌(Piriformis muscle)位于臀部深处,左右对称,属于中等大小的肌肉,因形似梨子而获得其名;实际位置在臀大肌(屁股最外围的肌肉)的下方,连接荐椎及大腿骨前端(又称大转子)。 梨状肌的主要功能为协助大腿做外旋的动作(例如翘脚动作),并负责外展(大腿往侧边抬)及稳定髋关节,举凡爬楼梯、坐下起身、蹲下或走路,其实都须藉由收缩梨状肌来完成。 当梨状肌因过度使用,例如久坐或运动过度,或因外伤撕裂时,就可能发炎肿胀,导致臀部深处疼痛;外加上坐骨神经就位在梨状肌下方,因此梨状肌只要肿胀或抽筋时,都容易压迫到坐骨神经,引起坐骨神经痛。 屁股痛、抽筋?梨状肌发炎症状有哪些? 梨状肌症候群的常见症状包括: 屁股深处酸痛:有一个明显痛点,在坐着或变换姿势时特别痛,但躺下时就容易好转。 屁股酸 臀部肌肉紧绷 髋关节紧绷 梨状肌发炎严重,引发坐骨神经痛时,可能产生以下症状: 大腿后侧疼痛:疼痛可能会传导至小腿和脚后部 腿麻、脚麻 下肢无力、行走不便 梨状肌症候群原因? 梨状肌症候群的常见原因如下: 长时间久坐、蹲坐:造成梨状肌紧绷发炎 座椅过硬:过度压迫梨状肌,引起发炎 习惯翘二郎腿:过度使用梨状肌 短时间内过度跑跳,或从事会扭转髋关节的运动:最常见于平日鲜少运动,但一到休假或参加路跑、登山等特定活动时,就突然激烈运动的人 臀部有挫伤、拉伤病史 梨状肌症候群多久会好?如何舒缓? 梨状肌症候群的治疗方法分成以下5种: 伸展运动:透过拉伸臀部肌肉,改善梨状肌紧绷发炎的状态。 徒手治疗/按摩:寻求物理治疗师协助做徒手治疗,或自行使用按摩球或按摩枪舒缓,然而,梨状肌属于较深层的肌肉,因此按摩较不易有效解除肌肉紧绷。 复健治疗:例如电疗、热疗(低能量雷射)、照射超音波等常见的健保给付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肌肉松弛剂或消炎止痛药,通常对于短暂的急性疼痛较有用,对于长期慢性发炎效果较差。 注射治疗:透过超音波导引,直接向梨状肌注射类固醇、高浓度葡萄糖水或自体血小板(又称PRP增生疗法),加速消炎与复原作用。 在一般状况下,梨状肌轻度发炎通常只要改善致病原因(例如减少久坐时间)、多休息、服药及接受复健治疗,约1~2周即可改善;然而,若梨状肌一带的软组织受伤、沾黏或神经压迫较为严重,则可能须6~12周以上才能痊愈。 梨状肌发炎要看哪一科? 建议可赴复健科或骨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与诊治,并适时搭配物理治疗,有效缓解症状。 屁股酸痛怎么办?4招舒缓运动 屁股酸痛时,可透过以下4个伸展动作,改善臀部肌肉紧绷,每个动作可重复3~5次。 屁股酸痛舒缓方法1.椅上翘脚 将伸展侧的脚(脚踝),放在另一侧脚的膝盖上,维持背部打直;身体前倾,直到抬起脚的臀部变得酸酸紧紧的;停留 10~30 秒,再慢慢放松。 屁股酸痛舒缓方法2.坐姿后腿伸展 屁股往前坐到椅子前 ⅓ 处,将伸展侧腿向前伸直,脚板勾起,另一脚的小腿微向往内收,维持背部打直;同样前倾身体,直到伸直脚的腿后到臀部酸酸紧紧的;停留 10~30 秒,再慢慢放松。 屁股酸痛舒缓方法3.躺姿翘脚 平躺在瑜珈垫上,双脚弯曲立起,将伸展侧的脚(脚踝),放在另一侧脚的膝盖上,双手抱住下脚,将下脚抱离地面,直到伸展腿的腿后部与臀部酸酸紧紧的;停留 10-30 秒,再慢慢放松。 屁股酸痛舒缓方法4.躺姿单膝扭转 平躺在瑜珈垫上,双脚伸直,将伸展侧的脚弯曲,侧放在另一只脚上,手轻压弯曲脚(上脚)的膝盖,往地面施力,另一手自然向侧面舒展,脸部朝上;停留 10~30 秒,再慢慢放松。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