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长期承受工作与生活压力,即使内心充满焦虑与疲惫,外表仍表现得一切如常。
在众多忧郁症(Depression)患者中,有一类人被称为“高功能忧郁症(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患者。这并非正式的医学诊断,也不是临床上的疾病名称,而是用来形容那些——看似坚强、有成就、能正常运作的人,其实在私下承受着持续的情绪低落、空虚或无力感。
他们依旧工作、社交、照顾家庭,外界甚至认为他们“状态很好”,但内心却在悄悄下沉,连自己都未必察觉。让《Hello医师》带您了解什么是“高功能忧郁症”?以及需特别留意的6大潜在特征。
什么是高功能忧郁症
“高功能忧郁症”(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是一种非正式、非典型的忧郁状态用词。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修订版(DSM-5-TR)中,并没有“高功能忧郁症”这一诊断。书中仅收录持续性忧郁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 PDD),该疾病整合了轻度忧郁症(Dysthymia)与慢性重度忧郁症(Chronic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概念。
部分精神科专家认为,“高功能忧郁症”可被视为持续性忧郁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也有人提醒,过度使用此词可能造成误解或弱化忧郁症的严重性。
虽然“高功能忧郁症”并非正式的医学诊断,但它描述了一群人——长期情绪低落,却仍维持日常生活与社会功能。这类个体可能在外人眼中依旧表现积极、有责任感、在工作、学习或家庭中持续履行角色但私下却常感到疲惫、空虚或情绪低迷。换言之,他们并非没有忧郁,而是把忧郁藏在高效率与正常表象之下。这正是“高功能忧郁症”的关键特征——情绪受困,却仍然运作。
不过,“高功能忧郁症”的表现方式因人而异,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相同的情绪或行为反应。以下是6种常见的潜在特征,可帮助您更好地辨识这种隐藏性的忧郁状态:
高功能忧郁症的6种潜在特征
1. 经常拒绝社交邀约
美国肯塔基州综合护理中心(Mountain Comprehensive Care Center)精神科医师杰森・斯坦伯(Jason Stamper)指出,患有高功能忧郁症的人,表面上依然能够维持正常的工作表现与社交互动,看起来情绪稳定、待人有礼,但在下班或放学后,他们往往会选择回避聚会与朋友外出,倾向独处或减少与他人相处的时间。这种行为并非出于厌世,而是一种内心能量消耗后的保护机制——他们仍关心他人,却常感到疲惫、提不起劲,逐渐与社交圈保持距离。
2. 伴随健康问题
心理与生理之间关系密切——情绪状态会影响身体健康,而身体疾病同样可能反过来引发心理困扰。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综合忧郁症中心临床医师蜜雪儿・里巴(Michelle Riba)指出,部分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Diabetes)、癌症(Cancer)等并发性医疗状况(Co-occurring Medical Conditions),这些慢性疾病可能造成长期压力,从而诱发忧郁情绪。相反地,持续的忧郁也会削弱免疫系统(Immunity),让人更容易罹患其他疾病。换句话说,身心健康是双向影响的;当身体或心理其中一方失衡,另一方也容易受到牵连。
3. 睡眠习惯改变
无论是难以入睡、半夜频繁醒来、整夜失眠,或是出现嗜睡、睡再多也感到疲倦的情况,都可能反映心理状态的变化。睡眠障碍不仅是忧郁症的常见症状,也会进一步加重情绪低落与焦虑。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精神病学教授卡罗尔・兰道(Carol Landau)指出,良好的睡眠品质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当睡眠长期失衡时,大脑调节情绪与压力的功能会受影响,使人更容易陷入忧郁循环。
4. 担心或焦虑
5. 重视工作的A型人格者
精神科医师杰森・斯坦伯(Jason Stamper)指出,许多患有高功能忧郁症的人经济稳定、受过良好教育、在职场上表现出色,但他们往往属于典型的A型人格(Type A Personality)——追求完美、竞争心强、对自己要求极高。虽然这样的特质有助于事业成功,却也让他们在长期的高压环境下逐渐耗尽心理能量。对这类人而言,工作常被视为自我价值的核心,以致即使感到情绪低落、倦怠或空虚,也会逼自己“继续撑下去”。然而,过度投入工作、忽视休息与情绪需求,反而可能成为引发或加重忧郁症风险的关键因素。
6. 对某种物质产生依赖或上瘾
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精神病学教授卡罗尔・兰道(Carol Landau)指出,当人们感到悲伤、孤独或情绪不安时,可能会借助饮酒、抽烟或其他物质来暂时麻痹内心的不适感。然而,过量饮酒或滥用药物(Substance Abuse)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也可能掩盖更深层的心理问题。长时间的物质依赖会扰乱大脑的情绪调节机制,使忧郁、焦虑与睡眠障碍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若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开始依赖酒精、药物或其他刺激性物质来缓解压力或情绪,应尽早寻求专业协助,从心理与生理两方面进行综合治疗,才能真正恢复健康的情绪平衡。
如何确认自己是否有高功能忧郁症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心理学家迈克尔・西尔弗曼(Michael E. Silverman)指出,判断是否属于“高功能忧郁症”,主要取决于个人对自身情绪与行为状态的觉察,并不一定需要临床诊断或医学介入。与重度忧郁症不同,高功能忧郁症患者通常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与社会功能,但内心却长期感到空虚、疲惫或情绪低落。若您发现自己持续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失眠或动力不足等状况,即使表面上仍能正常工作与社交,也建议主动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评估与协助,以免情绪问题逐渐恶化。
相较之下,重度忧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是一种正式的精神健康疾病(Psychiatric Disorder),精神科医生会根据临床指引,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或其他合适的疗法。然而,这并不代表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对高功能忧郁症无效。对于高功能忧郁症患者,心理辅导与情绪支持通常能带来显著帮助。通过与心理学家或辅导员沟通,他们可以学习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压力、处理情绪,并重新建立健康的生活节奏。如果您发现自己符合前述特征,或时常感到情绪低落、悲伤或提不起精神,即使外表看起来一切正常,也应主动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协助。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