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

耳鼻喉科完整的名称是「耳鼻喉暨头颈外科」,凡是颈部以上的疾病,除了眼睛、中枢神经和牙齿之外,多属耳鼻喉科之范畴。可以区分为耳科/神经耳科、鼻科、咽喉科、头颈部肿瘤、小儿耳鼻喉科及颅颜整形六大领域。 日常医生会用耳、鼻、喉三个字的英文简写「ENT」(Ear, Nose and Throat)来表示这门科学。耳鼻喉科一般还包含了医生、护士、语言治疗师以及听力师。

常识

耳鼻喉

前庭神经炎多久会好?晕眩原因、治疗及饮食重点一次看

28岁的小萱,最近经历了一场重感冒。虽然感冒症状已缓解,但她仍感身体不适,经常头晕、恶心,整个人摇摇晃晃,难以站稳。 担心病情,小萱赶紧到医院检查。医生通过耳朵、听力及身体检查后,诊断为感冒引起的“前庭神经炎”。 那么,前庭神经炎到底是什么?它和感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导致眩晕和恶心?《Hello健康》这次为您详细解答! 晕眩的原因:前庭系统异常! 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前庭系统位于内耳的耳蜗上方,由三个环形半规管和一个椭圆囊组成。 半规管内含淋巴液和感受器,负责维持人体的平衡感;椭圆囊内含耳石和毛细胞,感知重力变化和直线加速度。 简单来说,当前庭系统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失去平衡和方向感,导致眩晕、摇晃,甚至出现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感冒后容易眩晕?小心是前庭神经炎 前庭神经炎,顾名思义,就是前庭系统的炎症。它常在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发生,由病毒扩散引起。前庭神经炎高发于气候变化剧烈的晚秋和初春季节的国家,尽管新加坡没有明显四季变化,但气温变化、空气质量波动及季节性病毒流行仍可能引发此病。 前庭神经炎的症状和其他前庭疾病相似,包括: 眩晕,感觉自己或周围景物旋转 失去平衡感,难以站稳或行走 恶心、呕吐 无法正常站立或行走 虽然症状相似,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前庭神经炎引起的眩晕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且发作时即使平躺也难以缓解。 而其他前庭疾病的眩晕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仅十几分钟,且平躺休息后症状会明显改善。 此外,前庭神经炎痊愈后,患者可能会经历数周至数月的轻微晕眩后遗症,表现为轻度眩晕、平衡感减弱和行走困难,这是因为前庭神经系统曾受损所致。 前庭神经炎多久会好?治疗方式与饮食重点一次看 前庭神经炎通常持续3天至1周以上,具体时间取决于发炎程度。治疗主要以缓解眩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为主,依靠患者自身免疫系统逐步恢复,炎症自然消退。 若病情轻微,医生可能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给予抗眩晕药物,并配合止吐剂使用。若症状严重,患者无法站立、行走或正常进食,频繁呕吐并出现脱水情况,则需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或营养注射,以补充体力。 对于急性且严重的前庭神经炎,临床上也尝试使用类固醇或抗病毒药物治疗,但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决定。 病患可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3和B12的食物,助于加快康复速度。以下食物包括: 维生素B3(菸硷酸):豆类、花生、啤酒酵母、全麦制品、瘦肉、肝脏 维生素B12:文蛤、牡蛎、蛋黄、鲑鱼、鲔鱼、乳酪、牛奶、牛肉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探索更多耳鼻喉分类

更多 耳鼻喉 相关文章

喉咙症状

咽喉炎:原因、症状、诊断、治疗

咽喉炎的定义 喉咙痛相当常见,而咽喉炎则时常导致喉咙痛的凶手之一。咽喉炎(Laryngopharyngitis)属于上呼吸道疾病,包含了喉咙发炎(Laryngitis,喉炎)和咽喉发炎(Pharyngitis,咽炎)。 这两种发炎疼痛经常相伴着发生,而我们常表达的喉咙痛,很常是由病毒感染的咽喉炎所引起。 咽喉炎有多常见? 咽喉炎发生的机率非常高,因为任何年龄层都有可能发生感冒或遭到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尤其女性更容易受到感染,不过只要避免文中后段所提到的风险因素,便能有效降低发病的可能性。 咽喉炎的症状 喉炎的症状: 声音嘶哑 几乎说不出话或暂时失声 喉咙搔痒 喉咙紧 喉咙痛 喉咙干 干咳 咽炎的症状: 咽炎的潜伏期通常为 2~5 天,症状并不固定,随着临床状况会有不同的变化。伴随感冒细菌或流感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包括: 打喷嚏 流鼻涕 头痛 咳嗽 全身无力、疲倦 全身酸痛 发冷 发烧 单核白血球增多症: 一种由病毒感染导致的咽喉炎,症状除了喉咙痛也包括: 淋巴结肿大 感到极度疲倦,全身无力 发烧 肌肉酸痛 全身不舒服 食欲不振 皮肤起疹子 链球菌咽喉炎(Strep throat): 喉咙肿大,吞咽困难 喉咙发红,出现白或灰色斑点 淋巴结肿大 发烧 发冷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嘴里出现怪味 全身不舒服 以上未列出所有可能的症状,如果您对症状有任何疑虑,请谘询医生。 咽喉炎的原因 喉炎的原因: 急性喉炎(Acute laryngitis),喉炎发作时间大多不长,多数症状都是暂时性的,只要针对病因治疗,症状就会得到改善或解除。引发急性喉炎的原因包括: 受病毒感染,出现感冒的症状。 由大吼大叫或过度使用声带而引起的声带变形、声音沙哑。 受细菌感染,例如白喉(Diphtheria)。但在疫苗接种普及之后,受细菌感染而发生喉炎的机率就很低了。 慢性喉炎(Chronic laryngitis):症状持续超过三周的喉咙发炎被称为慢性喉炎,通常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风险因素下的刺激物所引起。慢性喉炎可能会引起声带受伤变形,声带长息肉或小结节。 可能引发慢性喉炎的原因包括: 吸入刺激物,如化学微粒,过敏原或烟雾。 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引发的胃酸逆流。 慢性鼻窦炎(Chronic sinusitis)。 饮酒过量或酗酒。 因工作需要而长期过度使用声带。 抽烟。 细菌或霉菌感染。 寄生虫感染。 导致慢性声音嘶哑(Hoarseness)的原因包括: 癌症。 因受伤、中风、肺部肿瘤或其他健康状况引发的声带麻痹。 […]


喉咙症状

口臭找不到原因?小心是扁桃腺结石在作祟!2个原因加处理方法看这里

一名50多岁妇女,某天与朋友交谈的过程中,被指出说话时出现严重口臭,她原以为是胃食道逆流所致,便开始减少喝咖啡及吃甜食等饮食习惯,长久下来却未见好转,朋友建议她去耳鼻喉科检查,没想到经医生诊断为扁桃腺结石(Tonsilloliths),让她大吃一惊。 究竟扁桃腺结石原因、常见症状有哪些?扁桃腺结石该自行清理,还是接受治疗比较好?《Hello健康》将带大家一探究竟! 扁桃腺长东西?扁桃腺结石的解说 扁桃腺位于喉咙后方两侧侧,表面如同月球般凹凸不平,约有10~30个凹陷处,称为隐窝(Tonsillar Crypts)。 当坏死的免疫细胞、表皮细胞、黏液及食物残渣,持续堆积在隐窝内,且无法顺利排出时,即有可能进一步钙化,形成扁桃腺结石。 扁桃腺结石通常呈现白色或黄白色颗粒状,大小不一,有些如米粒般小,有些则可能较大。由于其含有细菌与有机物分解后的挥发性硫化物(如硫化氢),因此常伴随强烈的酸臭味,这也是扁桃腺结石患者有口臭的主要原因之一。 扁桃腺结石2大原因 扁桃腺结石多发生于20~70岁的成年人,儿童则较为少见,这可能与扁桃腺的结构变化与口腔菌丛的差异有关。 扁桃腺结石的2大原因: 1.口腔卫生不佳 若刷牙与漱口习惯不佳,导致口腔内食物残渣、细菌与黏液累积,可能进一步堆积于扁桃腺隐窝内,增加扁桃腺结石的形成风险。 2.胃食道逆流 胃酸逆流可能会影响咽喉环境,间接导致扁桃腺结石的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残渣与细菌并不会直接因为胃食道逆流“卡在”隐窝,而是因为胃酸的刺激可能导致扁桃腺组织发炎、肿胀,使隐窝更容易囤积异物。 扁桃腺结石5大症状:不只会口臭 扁桃腺结石主要会引发下列5种常见症状: 口臭:扁桃腺结石会释放挥发性硫化物,产生强烈的恶臭气味,即使刷牙、漱口后仍难以消除。这是许多患者发现自己有扁桃腺结石的第一个征兆。 喉咙卡卡、有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喉咙有东西卡住,但用力吞咽、清喉咙或咳嗽后仍无法改善,这是因为结石卡在扁桃腺隐窝内。 吞咽困难:较大的扁桃腺结石可能影响吞咽动作,让患者感觉吃东西时喉咙不顺,甚至有轻微哽咽感。 吞咽疼痛:结石刺激或发炎时,可能引起喉咙疼痛,尤其在吞咽时更为明显,类似轻微咽喉炎的感觉。 味觉异常:扁桃腺结石中的细菌与代谢产物可能影响味觉,患者可能会感到口中有异味或苦味,即使饮食清淡也难以消除。 扁桃腺结石怎么清?能自行处理吗?这样做比较安全! 如果发现自己有小颗且无并发症的扁桃腺结石,可尝试以下2种方式来自行清理,但务必注意安全: 1. 用盐水或漱口水漱口(最安全的方式) 用盐水漱口可以缓解喉咙不适,也有助于冲掉较小的扁桃腺结石,同时改变口腔内的酸硷环境,减少细菌滋生,有助于降低口臭。 建议比例: 250ml 温水 + 1/2 小匙食盐,每天漱口 2~3 次,特别是饭后与睡前。 也可使用无酒精漱口水,帮助杀菌并减少口腔异味。 2. 使用棉花棒轻柔移除(仅限小颗结石,需谨慎操作) 不建议使用牙刷、尖锐工具或其他硬物,避免扁桃腺受伤。 若结石较浅层,可使用干净的棉花棒轻轻按压扁桃腺周围,让结石自行排出。 使用前后应彻底洗手,并确保口腔卫生,以避免细菌感染。 若操作时有疼痛、流血或感染风险,应立即停止,避免造成伤口或发炎。 扁桃腺结石会自己消失吗? 小型扁桃腺结石(如米粒大小)可能在咳嗽、吞咽或漱口时自然脱落,若口腔卫生良好并多喝水,能降低结石堆积的机率。然而,较大或深藏于扁桃腺隐窝的结石通常不会自行消失,可能持续累积细菌与食物残渣,导致口臭、喉咙异物感或发炎。 扁桃腺结石看哪科?何时该就医? 当病患长期出现口臭、咽喉不适或异物感,但没有任何发烧或其他上呼吸道症状,应及早至耳鼻喉科就医检查,确认是否为扁桃腺结石。 扁桃腺结石的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先使用头灯和压舌板,检查病人的口腔和喉咙部位,进行基本检查,之后可能会再以纤维鼻咽喉内视镜,检查喉部、下咽部有无肿瘤、炎症等异状。 经上述检查后仍无异状时,医生则可能采用闪频喉镜检查时常使用的70度硬式喉内视镜,从口腔进入,再对口咽、下咽部再次放大检视,检查是否存有扁桃腺结石。 如何治疗扁桃腺结石? 一般来说,医生通常会建议病人多漱口、多喝水,帮助清除藏在扁桃腺隐窝里的结石。而当病患扁桃腺结石较多时,医生可使用器具将结石吸出。另外,也可能考虑搭配抗生素治疗,以减缓口腔内细菌的生长。 若病患扁桃腺结石情况严重,即便改善生活作息与习惯仍不断长出,医生也许会建议施行扁桃腺切除术,让结石无处可生;有部分学者指出儿童满5岁后,扁桃腺的免疫功能会逐渐被其他器官替代,若患者长期受到扁桃腺结石困扰,且症状频繁发作,医生可能会评估是否适合进行扁桃腺切除术,但建议患者应与医生仔细讨论后再做决定。 3招预防扁桃腺结石,跟口臭说bye bye! 想预防扁桃腺结石上身,平时就应遵守以下3种好习惯: 多喝水: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可帮助清除口腔内的细菌与食物残渣,降低扁桃腺隐窝藏污纳垢,引发口臭的风险。 口腔清洁:建议饭后漱口,若能刷牙更佳,不仅有助减少牙菌班形成,也能有效预防结石形成。 预防胃食道逆流: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等,并避免腹部压力过大,如少穿太紧衣服、减肥。另外,饭后应避免立刻躺下,并且尽量避免于睡前3小时内进食,皆可降低胃食道逆流机率。


耳朵症状

耳朵痛恐怕是外耳炎!耳朵发炎会自己好吗?症状怎么舒缓?

天气炎热时,许多人喜欢游泳戏水,但有些人玩水之后,耳朵会变得不太舒服,只要按压就会痛,那就可能是罹患“外耳炎”。外耳炎又称“游泳耳",但其实不只是玩水,还有其他原因也会造成外耳炎,究竟罹患外耳炎原因为何?症状有哪些?又该如何治疗?让《Hello健康》带您详细了解! 外耳炎是什么? 耳炎(External otitis)是指外耳道到耳廓之间的发炎反应;外耳炎又称为游泳耳(Swimmer’s ear),在新加坡多见于湿热天气,尤其夏季或常游泳的人群中,游泳池水中所含有的绿脓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容易进入外耳道,引起发炎。 左、右边单侧耳朵痛?外耳炎7大症状 下列为7种常见的外耳炎症状: 耳痛(尤其是按压耳朵时,感受最为明显) 耳道内搔痒 耳朵渗出脓液 耳朵有塞住的感觉 外耳道红肿 暂时性听力障碍 发烧 外耳道发炎5大原因 一般人最可能因以下5种原因而感染外耳炎: 与受污染的水接触:如洗头发、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活动,耳朵接触到不卫生的水域环境,就容易促使外耳道受致病菌感染。 耳朵出现外伤:如耳朵抓伤、过度使用棉花棒等工具清洁耳道,都可能使外耳道皮肤受损,减低外耳道对致病菌的防御能力,引发外耳炎。 长期使用耳闭塞设备未清洁:若长期使用助听器、耳机或耳塞等耳闭塞设备,不仅容易刺激外耳道,造成耳道表皮刮伤,再加上没有定期清洁耳闭塞设备,就有可能沾附致病菌,导致其侵入外耳道内,产生发炎反应。 患有过敏性或接触性皮肤炎:平时若因接触某些种类化妆品或耳环,因而患有过敏性或接触性皮肤炎,即有可能引发外耳炎。 罹患其他皮肤疾病:如干癣或异位性皮肤炎等皮肤疾病也容易导致外耳炎 外耳道发炎会自己好吗?何时该就医? 轻度外耳炎可能会自行痊愈,但若持续数天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快到耳鼻喉科求诊,避免症状恶化、损害听力。 外耳炎导致耳朵痛该怎么舒缓?诊断治疗说明 医生会先透过基本理学检查,包括推耳珠或拉耳壳,确认患者是否会感到疼痛,并观察外耳道有无红肿,再搭配耳镜检查,透过观察耳垢颜色,评估病患是否合并中耳炎或耳膜穿孔等状况;多数患有外耳炎者,耳屎颜色经常会呈现黄、褐、白或灰色。 医生经由上述方法诊断为外耳炎时,可能会为病患进行下列2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彻底清洁耳道:耳镜除了能够诊断是否为外耳炎,医哼也会藉此替患者确实清除耳道内的耳垢、脱落的皮肤及化脓物质,以促进伤口愈合。 药物治疗:若为症状轻微的外耳炎,可使用弱酸性的耳滴剂,抑制致病菌生长;如果是较为严重的外耳炎,则需使用含有妥布霉素、健大霉素等抗生素的耳滴剂,进行杀菌。另外,医生可能会再开立类固醇药膏,以缓解患部发炎、肿胀或搔痒的不适症状,并搭配口服止痛药,来帮助病患减轻疼痛感。 外耳炎如何预防?3个简单方法学起来! 平时不仅需要避免污水流进耳道内,并维持耳朵干燥,还需要注意以下3点,才可有效预防外耳炎: 由于耳垢在多数情况下,皆会透过耳道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排出外耳道,所以不建议特别使用掏耳棒或其它硬物挖耳朵,以免伤及耳道,引发外耳炎。 平时应保持外耳道干爽,若曾患有外耳炎者,在游泳、沐浴或洗头时,应使用防水耳塞,以避免污水进入耳内造成2次感染。 佩戴助听器者应于使用后,以干净的软布、面纸或擦拭布,将其擦拭干净,并定期2至3个月把助听器送回助听器公司保养;使用耳机后,则应定期消毒或更换,以避免长期使用造成外耳道细菌孳生,引发外耳炎。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喉咙症状

喉咙好像卡着东西不一定是感冒!搞懂喉咙异物感6大原因,及早对症下药

喉咙有异物感或感觉好像卡着东西,常让人觉得困扰。其实,不只有感冒或喉咙生痰才会有喉咙异物感,其他疾病如胃食道逆流或自律神经失调,也可能导致喉咙卡卡,甚至是吞咽困难。究竟喉咙有异物感是哪些原因所致?《Hello健康》为您解惑6大原因,并提醒您应及早对症下药,改善喉咙不适,迎向顺畅的呼吸人生! 喉咙有痰、有异物感,恐是6大原因所致 据奇台湾美医院耳鼻喉科部主治医师王俞钧透过卫教资讯表示,过敏性鼻炎与咽喉逆流为临床上最常出现喉咙异物感的原因。此外,自律性神经失调也可能使患者觉得喉咙卡卡,需要特别注意。 以下为各位介绍6种易引发喉咙异物感的常见情况: 情况1: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主要是因鼻子吸入尘埃、细菌、病毒或花粉等过敏原后,鼻黏膜产生过敏反应所致,患者容易出现流鼻涕、鼻涕倒流或鼻子痒等症状。 由于鼻腔与咽喉相互连通,一旦鼻涕倒流至咽喉,便易导致喉咙不舒服或卡卡等状况,特别是睡觉躺下时,特别容易咳嗽。 情况2:胃食道逆流、咽喉逆流 一般人在未进食时,下食道括约肌应是关闭状态,直到进食吞咽后,括约肌便会打开让食物通过,以顺利进入胃里。 若平时喜欢摄取高油脂食物或甜食,甚至暴饮暴食,再加上长期抽烟与饮酒,皆可能导致胃与食道之间的括约肌张力松弛,无法紧闭,促使胃酸与食物容易逆流而上,引发胃食道逆流或咽喉逆流。 无论是胃食道逆流,还是咽喉逆流,患者易出现喉咙有异物感、喉咙分泌物增多、喉咙刺痛、吞咽困难或胸口灼热等症状,严重还可能引发胸痛或呼吸困难。 情况3:扁桃腺发炎、扁桃腺结石 扁桃腺位于咽喉后部,一旦遭到细菌或病毒入侵,便会使扁桃腺出现发炎反应;扁桃腺发炎主要可分成急性扁桃腺炎与慢性扁桃腺炎。大部分患者皆为急性扁桃腺炎,但若病症反覆发生,1年发作4次以上,每次治疗超过7天都无效时,就称为慢性扁桃腺炎。 扁桃腺结石多发生于20至70岁的成年人,主要是卫生条件不佳或胃食道逆流等原因造成,两者可能使喉咙有持续异物感、吞咽疼痛或困难,出现口臭或甚至味觉出现异常等症状。 情况4:慢性咽喉炎 形成慢性咽喉炎的可能原因,包括长期压力、失眠或饮食不当,胃酸和食物残渣反复倒流至喉咙或上呼吸道,刺激咽喉黏膜,造成不适或咳嗽。 多数慢性咽喉炎患者都会出现喉咙异物感、喉咙感觉好像卡着东西、声音沙哑的症状,仅有少部分会产生喉咙分泌增加、胸口灼热感或喉咙刺痛等不适症状。 情况5:自律神经失调 自律神经系统主要可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者会依照身体状况相互调节,一旦其长期处于焦虑、忧郁或压力大等负面情绪,就会使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不受大脑控制,出现神经传导问题。 患者可能会出现喉咙有异物感、喉咙发痒、头痛、恶心想吐、眼睛疲劳、腹泻或肩膀酸痛等症状,有些人还会出现失眠、甚至食欲不振等全身性症状。 若发现自己长期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到·神经科或精神科就医检查,才能正确解决自律神经失调的问题。 情况6. 误食异物 误食异物多发发生于6个月大至3岁间的幼童,由于好奇心旺盛,常会随意抓起身旁的物品往嘴里塞,如钱币、电池、钮扣、小玩具、磁铁或鱼刺等都是常见的异物,家长务必要留意。 当吞入的异物卡住食道或呼吸道时,除了喉咙痛、吞咽困难或流口水外,还可能引发胸骨疼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异物过大,严重甚至会造成肠阻塞,出现腹胀、腹痛或恶心想吐等症状;吞入尖锐的异物也可能刮伤肠胃道,容易造成穿孔及出血,甚至引发肠胃道破裂等状况。孩童玩乐或进食时,家长务必要留意其动向,才能避免孩子“祸从口入”误吞异物。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耳朵症状

突然晕眩一下,是头晕还是眩晕症?眩晕症6大原因、症状及治疗

许多人分不清楚眩晕和头晕之间的差异,即使了解了解眩晕是什么,也不知如何判断自己是眩晕还是头晕;究竟眩晕症是什么?和头晕、晕眩之间的差异?为何会眩晕?《Hello健康》带您一次了解。 晕眩是什么?认识眩晕症 晕眩(Vertigo)指一个人突然出现天旋地转、身体无法平衡的感觉,有时会伴随着恶心、想吐及冷汗等症状;在医学上常用“眩晕”一词,正式名称则为“眩晕症”。 眩晕症是很常见的症状,依据研究调查,约20~30%的人曾出现晕眩,盛行率约5~10%;换言之,每20人中,就有1~2人患有眩晕症。 眩晕症的发病率会随着年纪上升而增加,40岁以上的盛行率为40%;若曾出现眩晕症,1年内的复发率为37.7%。 是头晕还眩晕症?两者症状差异一次看懂 由于头晕、眩晕的症状相似,两者词义相近,因此经常混淆;头晕和眩晕最大的差异在于天旋地转的感觉,觉得周遭环境或身体在旋转、前后摇晃,严重时可能无法站稳、走路失衡,甚至出现眼震(Nystagmus,眼睛产生规则性的跳动)。 头晕的原因很多,例如身体虚弱、低血压、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病、心理疾病、心血管或神经方面的问题等等,而这些疾病所产生的头晕,通常让人感觉: 头昏昏浮浮的、轻飘飘的 头重脚轻 头昏眼花 无法站立或走路 虽然头晕也可能无法正常站立或行走,但不会有旋转的感觉。眩晕一般都是掌管平衡能力的组织或器官出了问题,所以才会感觉摇晃、旋转。 突然晕眩想吐?认识眩晕症6大原因 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 又称耳石症,指内耳耳石异常脱落,并且因为身体变换姿势、头部活动,而掉入半规管中的淋巴液,影响平衡神经 前庭神经炎 内耳的前庭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而发炎,常合并恶心、呕吐及盗汗等症状;若病情严重,还会影响血压、心跳,需立即就医治疗。 梅尼尔氏症 病患以女性居多,常因内耳的淋巴分泌过多、内耳内淋巴囊的吸收功能异常,或内淋巴循环受阻等原因,使淋巴液压力增高,影响前庭系统作用。 前庭型偏头痛 多发生于年轻女性或有偏头痛病史者,常在生理期前后发作,或因天气变化、压力及特殊饮食等因素而诱发。 脑干及小脑问题 例如脊椎基底动脉循环不良,影响脑干及小脑的供血量,或是脑干、小脑因为血管阻塞,而出现的中风前兆。 其他原因 例如压力、糖尿病造成神经系统退化,或是服用特定抗生素、抗癌药物,影响前庭神经和听神经。 怎么舒缓晕眩症?治疗眩晕要先找出病因 综上所述,眩晕症通常都有一个明确病因,不像头晕可能是疾病所致,也可能是单纯身体状况不佳所造成,只要多休息、补充营养就能改善。 医生通常会依据眩晕发作的型态、频率、持续时间及原因,搭配下列检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电气眼振图 脑干听觉反应检查 耳蜗电图检查 耳声传射检查 前庭肌电位图 血液生化检查 针对急性的眩晕症,医生会依据严重程度,决定注射抗组织胺、Phenothiazine药剂,或开立相同成分的口服药物。 在眩晕急性发作时,建议立即在一个硬实的平面躺下,身体不要动,眼睛张开看着固定一点,或直接闭上休息,待眩晕消退后再慢慢起来;休息时避免喝水,以免呕吐。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耳朵症状

头晕、天旋地转是耳石脱落!靠1方法,9成耳石症患者能改善

一早醒来刚起身就感觉头晕目眩,有可能是耳石脱落所致的耳石症找上你! 耳石脱落通常会发生在头部姿势突然转换之时,让人瞬间有天旋地转的感受,还常伴随恶心、呕吐的不适症状。 耳石脱落原因为何?耳石症症状?耳石脱落能自愈吗?耳石症怎么治疗?《Hello健康》带您一起了解! 耳石症是什麽?耳石脱落解说 耳石症(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又称为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属于晕眩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耳石位于内耳的椭圆囊内,当它受到撞击、感染或老化等原因影响,就会从原来的位置脱落,掉进半规管内。 半规管内的淋巴液平时会随着头部转动而流动,所以当耳石落入半规管后,会于内淋巴里漂浮,并增强液体流动时平衡神经的冲动,使2侧内耳出现左右落差,让人出现短暂头晕目眩的症状。 耳石脱落原因?耳石症8大原因一次看 耳石症多发生于老年人,以下几种常见原因都可能造成耳石脱落: 头部外伤 年纪大 头部长时间保持在同一位置(例如躺在牙医椅、美容院或长期卧床休息) 噪音伤害 患有慢性中耳炎 曾接受耳科手术 前庭动脉阻塞 耳毒性药物:服用部分抗生素、抗癌药、利尿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灵)等耳毒性药物,除了可能导致听神经中毒,还会引发耳石症。 耳石脱落症状:突然头晕天旋地转 耳石症发作往往让人猝不及防,可能会在您低头、仰头、床上侧躺或翻身时突然出现,以下为耳石症6种典型的症状: 突然有头晕目眩的感觉(眩晕时间通常不会超过30秒) 头重脚轻 容易失去平衡 眼震(指眼球会不自主运动) 恶心想吐 冒冷汗 耳石脱落会自己好吗?何时该就医? 当您反覆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时,建议尽快至耳鼻喉科检查是否为耳石症。 耳石症若未及时治疗,耳石就有可能会于数月后被人体自行吸收,但在耳石尚未被吸收完毕的过程中,患者可能时不时会感到晕眩、恶心等不适症状。 耳石症如何诊断? 医生多半会先询问病患有无眩晕症的相关病史,并搭配简单的头部摆位测试或前庭功能检查,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耳石症或是其他晕眩症种类。 耳石脱落症多久会好?耳石复位术痊愈率高 经诊断为耳石症后,通常不需要接受药物治疗,除非患者有严重恶心或呕吐的症状,医生才会开立口服止吐药,替病患缓解症状。 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对病患施行耳石复位术,藉由转动病患头部,将耳石导回椭圆囊,约10分钟即可完成治疗,而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3~4次眩晕症状。 治疗结束后,病患需要进行5~10分钟的侧卧休息才能离开,之后应尽量将让头部保持直立姿势,且于睡觉时将头部垫高或半仰卧睡。此外,手术后1周内应避免往耳石脱落的那一侧睡觉,建议平时头部也不应突然过度往下或往上转动,也尽量避免弯腰,才可避免耳石症复发。 一般而言,超过9成的耳石症病患经治疗2~3周左右,症状就能有所改善,而完成治疗后2年内复发率则约为25%。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鼻子相关症状

为何晚上睡觉容易鼻塞?睡觉鼻塞6大原因解说

鼻塞是过敏族群常见的困扰,有些人在晚上睡觉时,经常塞得更加严重;其实,不知过敏族群,有些疾病、生活行为及环境变化,也会造成鼻塞,影响睡眠品质与白天精神状况。究竟为何晚上睡觉容易鼻塞?《Hello健康》为您解说睡觉鼻塞6大原因,帮助您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拯救经常鼻塞的困扰。 只要一躺下就鼻塞?睡觉鼻塞6大原因解说 睡觉鼻塞的原因众多,不同因素会互相影响,使症状加剧;例如夜晚气温较低,平常就鼻子过敏的人,更容易在睡觉时鼻塞;睡觉鼻塞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常见原因: 睡觉鼻塞原因1:过敏性鼻炎 鼻塞是鼻子过敏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原因众多,举凡尘螨、霉菌、动物皮屑、花粉及空污等,皆可能引起过敏。 鼻子过敏经常发生于夜晚,因为人体抑制过敏反应的天然类固醇—肾上腺皮质醇(又称可体松),到了夜晚时,分泌量会减低,直到天亮才又开始大量分泌;因此,过敏反应如鼻塞、流鼻水或气喘等,特别容易在晚上发作。 睡觉鼻塞原因2:鼻窦炎 鼻窦为鼻子周围的空腔,若因受外来刺激,例如细菌、病毒、霉菌或粉尘等,使得鼻窦长期充血肿胀,便会导致鼻塞,不仅无法发挥正常清洁作用,也会使刺激物和黏液不断滞留在鼻窦内;长期下来,病原就有机会在鼻窦内生长繁殖,进而引起鼻窦炎,使鼻涕变黄、变稠,鼻塞问题也会更加恶化。 睡觉鼻塞原因3:鼻中膈弯曲 鼻中膈由软骨与硬骨所构成,将鼻腔分为左右两侧,若鼻中膈弯曲不正,就会使一侧的鼻腔空间变得比较小。 鼻中膈弯曲患者两侧的鼻腔都有可能鼻塞,一侧是空间狭小所致,另一侧则因为长期鼻子发炎,使鼻黏膜肿胀增厚,被较宽的那一侧给塞住。 睡觉鼻塞原因4:鼻息肉或肥厚性鼻炎 鼻息肉和肥厚性鼻炎都会使鼻腔狭窄,加剧鼻塞症状;前者为鼻腔所长出的良性肉瘤,后者则是下鼻甲黏膜长期发炎、组织肥大增生所致。 睡觉鼻塞原因5:姿势问题 躺下会使鼻涕倒流,若鼻子自我清洁的功能正常、鼻黏膜没有肿胀,躺下不会有任何症状;然而,若鼻涕因过敏或鼻窦炎变又多又稠,躺下就容易引起鼻塞。 睡觉鼻塞原因6:温度变化 鼻子过敏的人对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只要入夜变冷或夏天晚上吹冷气,鼻子就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导致鼻塞。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喉咙症状

扁桃腺发炎:症状、原因、诊断、治疗

什么是扁桃腺发炎 扁桃腺是由淋巴组织组成,位于口咽的两侧;扁桃腺发炎(Tonsillitis)通常是因为扁桃腺受到感染,导致淋巴组织的肿胀或发炎。分为急性与慢性扁桃腺炎,如果反覆感染即可能成为慢性扁桃腺炎。有趣的是,一般民众常说的扁 “条” 线,其实是错误读音,由于扁桃腺形状像扁 “桃”,故得称。 扁桃腺发炎有多常见? 扁桃腺发炎的情形很普遍,每年影响数百万人。尽管会造成身体的不适,但对一般人而言,扁桃腺炎并不是特别严重的健康问题 。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扁桃腺炎,但最常见于学龄前的幼儿,一直到青少年中期的阶段。如果想获得进一步资讯,请谘询医生。 扁桃腺发炎症状 扁桃腺发炎常见的症状有: 严重的喉咙痛 吞咽困难或吞咽时会痛 发出沙沙声 咳嗽 口臭 发烧 缺乏食欲 头痛 脖子僵硬 因为淋巴结浮肿,导致下腭和脖子变得柔软 扁桃腺出现白色或黄色的点 张开嘴巴有困难 疲劳 什么时候该看医师? 如果您有下列症状时,请尽快找医师: 发烧超过39.5°C 肌肉无力 脖子僵硬 严重疼痛和吞咽困难 无法张开嘴巴 呼吸困难 扁桃腺炎一般又分做急性与慢性,详细内容可点击以下连结阅读更多资讯: 急性扁桃腺炎 慢性扁桃腺炎 另外,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尽相同,有上述症状或其他问题,建议实际谘询医生。 扁桃腺发炎的原因 扁桃腺炎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链球菌感染: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AAFP)指出,估计约有 15%~30% 的扁桃腺炎案例,是由细菌造成的。 病毒感染。如: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 EBV)、疱疹(Herpes)、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肠病毒(Enterovirus),病毒感染是造成扁桃腺炎最普遍的原因。 扁桃腺发炎的风险因素 造成扁桃腺炎的风险因子,可能包括下列几点:  年纪较轻:由细菌造成的扁桃腺炎,最常发生于 5~15 岁的孩子身上。  暴露在细菌环境里:学龄期的孩子因为与同侪有密切接触,经常暴露在有多种病毒和细菌的环境里。 扁桃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如何诊断患有扁桃腺炎? 为了要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扁桃腺发炎,医生可能会快速地进行链球菌属检测,或是在您的喉咙底部,用棉花棒轻刮取得检体后,进行细菌培养。抽血检验的结果,也可以作为感染的证据。 如何治疗扁桃腺炎? 较轻微的扁桃腺炎,并不需要医疗的介入。但如果情况严重,就需要下列的治疗: 抗生素:如果您的扁桃腺炎是因为细菌感染造成的,处方药是抗生素。在服用抗生素几天后,症状会获得改善。很重要的一点是,您必须服用完所有的抗生素药物,以完成整个疗程,以免扁桃腺炎复发,同时避免身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手术:如果您的扁桃腺炎是慢性、重复发生,对其他治疗方法没反应且造成并发症,就要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切除扁桃腺。 改善扁桃腺炎的生活调整 下列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有助改善扁桃腺发炎的状况: 喝大量的水 充分休息 每天多次用微温的咸水漱口 服用喉咙口含锭 使用增湿器让家里的空气更湿润 避免抽烟 改善扁桃腺炎的生活调整 下列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有助改善扁桃腺发炎的状况: 喝大量的水 充分休息 每天多次用微温的咸水漱口 服用喉咙口含锭 使用增湿器让家里的空气更湿润 避免抽烟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