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孩子发烧别慌!了解宝宝发烧原因与照护重点

孩子发烧别慌!了解宝宝发烧原因与照护重点

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许多长辈或父母常对发烧存在误解或担忧。《Hello健康》特地邀请台湾张博尧诊所主治医师林怡桦医师,针对常见的发烧迷思,为家长深入解说与澄清观念,帮助您更安心地照护发烧中的宝宝。

婴儿反覆发烧会烧坏脑袋吗?

许多长辈常提醒:“小孩发烧要赶快退烧,不然会烧坏脑袋。”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所谓“烧坏脑袋”的情况,多半是因为孩子本身罹患脑炎(Encephalitis)或脑膜炎(Meningitis)等疾病,
发烧只是这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并不是发烧本身造成脑部损伤。

一般而言,体温在41°C以下的发烧并不会直接伤害脑部神经。(推荐阅读:孩子发烧要不要马上吃药?8个常见误区家长必知!

反而,发烧代表免疫系统正在发挥作用,是身体在对抗病毒或细菌入侵时的自然反应。体温升高能帮助免疫细胞更有效地消灭病原体,加速康复。

婴儿发烧退了又烧,该怎么办?

宝宝发烧或感冒,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退烧药的作用主要是缓解不适症状,例如降低体温、减轻喉咙痛或鼻塞等,但并不能直接消灭病毒。

因此,当药效过后,若体内病毒尚未被完全清除,宝宝再次发烧是常见的现象,并不代表病情恶化。在这段时间,家长应确保宝宝持续摄取足够的液体与营养,以维持体力、帮助免疫系统抵抗感染,并避免脱水。

不过有一点可以特别注意的是,若宝宝退烧后食欲和精神恢复正常,代表身体正在康复中,家长可暂时放心。但林医师也提醒,若退烧后仍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或显得异常疲倦,则可能存在更严重感染或脱水风险,应尽快带宝宝看医生。

宝宝体温偏高就是发烧吗?

并非所有体温升高都代表宝宝在“发烧”。根据医学定义,体温超过38°C才算是发烧。不过,新加坡天气炎热潮湿,许多长辈为了防止宝宝“着凉”,常会把孩子包得太紧。若宝宝穿着过多、盖太厚的被子或待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体温也可能暂时升高,甚至让人用手一摸就觉得“很烫”。

当宝宝体温超过38°C时,先脱去多余衣物、保持空气流通,10至15分钟后再重新测量。若体温下降并恢复正常,就不必担心,这属于环境热引起的暂时性升温。但若体温仍持续偏高,伴随精神不佳、食欲下降或哭闹不安,则应视为真正的发烧建议带宝宝就医确认原因。

婴儿发烧看病吃药没用,换间诊所就会好?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吃了退烧药却又再度发烧,就以为药物“没效”,于是带去另一间诊所求医。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并不代表医生或药物无效。

发烧只是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症状,尤其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在2至3天内反覆发烧都是正常现象。关键不在退烧的速度,而在于孩子的整体状态是否稳定。家长应特别留意以下几点:

  • 观察孩子的精神、活动力与食欲是否仍然正常。
  • 若孩子出现嗜睡、持续高烧、抽筋、呼吸急促或拒绝进食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 3个月以下的婴儿若发烧,切勿自行给予退烧药,应立即带去儿科或急诊评估。

另外林怡桦医生提醒:退烧药的作用只是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并不能治愈感染本身。最重要的是遵照医师指示按时用药,并让孩子多休息、多补充水分,这样身体才能更快康复。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1. 儿童发烧处置建议(台湾儿童医学及健康研究中心)

https://chrc.nhri.org.tw/professionals/clinical_recommendation/2018/Rec10002.html

Accessed July 1, 2021.

2. 打破发烧的迷思(台湾卫福部)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17&pid=546

Accessed July 1, 2021.

3. 宝贝发烧了怎么办?(台湾马偕儿童医院)

https://www.mmh.org.tw/child/know_health_view.php?docid=125

Accessed July 1, 2021.

4. 父母的梦魇:小儿发烧(台湾马偕儿童医院)

https://www.mmh.org.tw/child/know_health_view.php?docid=129

Accessed July 1, 2021.

5. 小儿发烧怎么办(台湾三军总医院)

https://wwwv.tsgh.ndmctsgh.edu.tw/unit/10007/12386

Accessed July 1, 2021.

现行版本

2025/11/04

文: 于承宇

醫學審稿: 林怡樺醫師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宝宝发育正常吗?从行为模式看出健康成长迹象

椰子油能舒缓宝宝皮疹与乳痂?新手爸妈必知的护肤指南


由 林怡樺醫師 审核,兒科,張博堯診所。由 于承宇 撰写。更新于 2025/11/04。

ad icon广告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