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皮肤出现变化?这些都是常见现象
怀孕后,许多准妈妈都会发现自己的皮肤出现明显变化。有些人气色变好、肤质更水亮;也有人觉得皮肤暗沉、粗糙或更容易长痘。坊间常流传“皮肤变好是女孩、皮肤变差是男孩”的说法,但目前并没有医学证据支持,专业医生也普遍认为这类说法并不可靠。 事实上,皮肤变化主要源于怀孕期间荷尔蒙的大幅波动,使皮肤、头发及指甲外观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怀孕期间常见的6种皮肤状况及其成因: 1. 痘痘:雄性激素让油脂分泌变旺 怀孕期间,体内雄性激素(Androgen)会增加,皮脂腺受到刺激后会分泌更多油脂,因此容易形成黑头、粉刺或痘痘。虽然看起来困扰,但多数人在产后荷尔蒙恢复平衡后,肤况也会自然改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部分抗痘成分并不适合孕妇使用。例如含异维甲酸(Isotretinoin)或A酸(Tretinoin)的药物可能增加胎儿先天缺陷风险,孕期应避免,并在使用任何治疗前先咨询医生。 2. 妊娠纹:勤擦乳液+适度运动都能帮上忙 美国南海岸医学中心(South Shore Medical Center)皮肤科医生 George Kroumpouzos 指出,超过90%的孕妇会因腹部快速扩张而出现粉红或紫色的妊娠纹,胸部、臀部、大腿也可能受到影响。 为了让皮肤更有弹性、减少妊娠纹明显程度,孕期建议: 勤擦身体乳或润肤油,保持皮肤滋润 适度运动,如散步、伸展运动,有助提升皮肤延展性 虽然妊娠纹很常见,但多数人在产后颜色会逐渐变淡,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 3. 静脉曲张:血流量增加、静脉受压引起 怀孕期间,荷尔蒙变化加上子宫逐渐变大,都会影响血液循环。随着宝宝长大,子宫会压迫骨盆腔和下肢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腿部就容易出现紫蓝色、凸起的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不只会出现在腿部,也可能发生在外阴、阴道等部位;脸部、颈部、手臂还可能出现细小的红色血丝。大部分情况在生产后会慢慢淡化,通常不需过度担心。 4. 皮疹:妊娠荨麻疹最让人搔到睡不着 妊娠荨麻疹 Pruri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s of Pregnancy(PUPPP)是孕期最常见、也最让准妈妈困扰的皮肤问题之一。通常会从腹部开始,慢慢延伸到四肢,出现红疹、小水泡或大片红肿,并且会非常痒,严重时还会影响睡眠。 若症状明显,医生一般会根据情况开具止痒药膏、抗组胺药或类固醇外用药,帮助缓解不适。多数人在产后会自然改善,不会影响宝宝健康。 5. 黄褐斑/黑斑: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 怀孕期间,体内荷尔蒙变化会让黑色素更容易沉淀,因此脸部或身体部分区域可能出现黄褐斑或黑斑。建议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长时间曝晒,并在外出时记得戴帽子、撑伞或使用防晒乳保护肌肤。 这些色素沉淀通常会在产后随着荷尔蒙恢复而逐渐淡化,大多不需太担心。 6. 体毛变浓密:产后约6个月会逐渐恢复 怀孕期间的荷尔蒙变化,会让毛发生长变得更旺盛。有些孕妈咪会发现自己的头发变得更浓密、更健康;但同时,脸部、颈部甚至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突然出现较多毛发。 如果因此感到困扰,可以选择干净的刮毛刀或蜜蜡脱毛,这些方式在孕期一般都算安全。但不必太担心,这种毛发生长旺盛的情况,通常会在产后大约6个月左右逐渐恢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