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周期

怀孕周期从第0周至第42周大致分为怀孕初期、中期与后期,本区收录了整个怀胎十月期间的多项实用资讯,包括胎儿的发育状况、孕妈的身体变化,也涵盖妊娠相关疾病、孕期保养建议、怀孕日记等主题内容,陪伴您安心迎接宝宝的到来。

常识

怀孕周期

怀孕期间皮肤出现变化?这些都是常见现象

怀孕后,许多准妈妈都会发现自己的皮肤出现明显变化。有些人气色变好、肤质更水亮;也有人觉得皮肤暗沉、粗糙或更容易长痘。坊间常流传“皮肤变好是女孩、皮肤变差是男孩”的说法,但目前并没有医学证据支持,专业医生也普遍认为这类说法并不可靠。 事实上,皮肤变化主要源于怀孕期间荷尔蒙的大幅波动,使皮肤、头发及指甲外观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怀孕期间常见的6种皮肤状况及其成因: 1. 痘痘:雄性激素让油脂分泌变旺 怀孕期间,体内雄性激素(Androgen)会增加,皮脂腺受到刺激后会分泌更多油脂,因此容易形成黑头、粉刺或痘痘。虽然看起来困扰,但多数人在产后荷尔蒙恢复平衡后,肤况也会自然改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部分抗痘成分并不适合孕妇使用。例如含异维甲酸(Isotretinoin)或A酸(Tretinoin)的药物可能增加胎儿先天缺陷风险,孕期应避免,并在使用任何治疗前先咨询医生。 2. 妊娠纹:勤擦乳液+适度运动都能帮上忙 美国南海岸医学中心(South Shore Medical Center)皮肤科医生 George Kroumpouzos 指出,超过90%的孕妇会因腹部快速扩张而出现粉红或紫色的妊娠纹,胸部、臀部、大腿也可能受到影响。 为了让皮肤更有弹性、减少妊娠纹明显程度,孕期建议: 勤擦身体乳或润肤油,保持皮肤滋润 适度运动,如散步、伸展运动,有助提升皮肤延展性 虽然妊娠纹很常见,但多数人在产后颜色会逐渐变淡,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 3. 静脉曲张:血流量增加、静脉受压引起 怀孕期间,荷尔蒙变化加上子宫逐渐变大,都会影响血液循环。随着宝宝长大,子宫会压迫骨盆腔和下肢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腿部就容易出现紫蓝色、凸起的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不只会出现在腿部,也可能发生在外阴、阴道等部位;脸部、颈部、手臂还可能出现细小的红色血丝。大部分情况在生产后会慢慢淡化,通常不需过度担心。 4. 皮疹:妊娠荨麻疹最让人搔到睡不着 妊娠荨麻疹 Pruri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s of Pregnancy(PUPPP)是孕期最常见、也最让准妈妈困扰的皮肤问题之一。通常会从腹部开始,慢慢延伸到四肢,出现红疹、小水泡或大片红肿,并且会非常痒,严重时还会影响睡眠。 若症状明显,医生一般会根据情况开具止痒药膏、抗组胺药或类固醇外用药,帮助缓解不适。多数人在产后会自然改善,不会影响宝宝健康。 5. 黄褐斑/黑斑: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 怀孕期间,体内荷尔蒙变化会让黑色素更容易沉淀,因此脸部或身体部分区域可能出现黄褐斑或黑斑。建议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长时间曝晒,并在外出时记得戴帽子、撑伞或使用防晒乳保护肌肤。 这些色素沉淀通常会在产后随着荷尔蒙恢复而逐渐淡化,大多不需太担心。 6. 体毛变浓密:产后约6个月会逐渐恢复 怀孕期间的荷尔蒙变化,会让毛发生长变得更旺盛。有些孕妈咪会发现自己的头发变得更浓密、更健康;但同时,脸部、颈部甚至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突然出现较多毛发。 如果因此感到困扰,可以选择干净的刮毛刀或蜜蜡脱毛,这些方式在孕期一般都算安全。但不必太担心,这种毛发生长旺盛的情况,通常会在产后大约6个月左右逐渐恢复正常。

探索更多怀孕周期分类

更多 怀孕周期 相关文章

怀孕保养

怀孕期间使用精油须知:安全用法与推荐选择

怀孕是一段女性迈向当母亲的重要旅程。在期待宝宝到来的同时,准妈妈也会因荷尔蒙变化而出现孕吐、疲倦、失眠、腰酸背痛等不适,心理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局部按摩、泡澡或使用精油放松,是常见的舒压方式,这些方法不会让荷尔蒙产生过度波动,也能帮助妈妈身心放松。 坊间有许多需透过皮肤或呼吸道吸收的精油产品。但孕妇能否使用精油?该如何选择?不同孕期又适合哪些油品?这些都是准妈妈常见的疑问。《Hello健康》以下为您解答怀孕期间使用精油的常见问题! 怀孕能不能用精油? 孕期以精油结合按摩来舒缓压力、放松肌肉,是近年十分普及且方便的方式。研究指出,芳香疗法能帮助减轻产妇在待产时的焦虑、疼痛、恶心、孕吐及宫缩不适,并有助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待产过程中的药物使用。不过,不同精油萃取方式不同,不建议使用100%纯精油 直接涂抹或吸闻,以免造成刺激或灼伤。孕妈咪应选择经正确稀释、适量使用的精油,才能在不增加身体负担的前提下,安全放松度过孕期。 市面精油种类繁多,哪些能帮助缓解孕吐、失眠、水肿与压力?又有哪些成分可能对孕妇不适合、需避免?以下将为准妈咪进一步说明。 5种精油帮助孕妇缓解孕期不适、保持好心情 不同精油有不同香气与功效,适度使用能帮助孕妇放松、改善睡眠或情绪。以下是常见的5种精油与其作用: 甜橙精油(Sweet orange essential oil):有助放松紧绷情绪与压力,提升心情与精神,改善焦虑造成的失眠;同时具抗菌、控油、舒缓肌肉痠痛与预防感冒的效果。 薰衣草精油(Lavender essential oil):是芳香疗法中用途最广的精油之一,适用于湿疹、皮肤炎并加速修复;也能安抚情绪、减轻孕吐,让孕妇更放松、帮助好眠。 罗马洋甘菊精油(Roman chamomile essential oil):能改善失眠、降低孕产妇在生产前的焦虑感,帮助身心放松。 茉莉精油(Jasmine essential oil):可协助加强子宫收缩、促进分娩顺利,并有助缓解疼痛;同时能减轻产后忧郁、促进乳汁分泌。 玫瑰精油(Rose essential oil):能调理经前症候群,也能舒缓产妇待产时的焦虑感。 孕妇应避开的8种精油 以下8款精油可能具有神经毒性,或含有潜在致癌成分,对孕妇来说风险较高,因此建议在孕期避免使用: 洋茴香精油(Aniseed essential oil) 桦树精油(Birch essential oil) 樟树精油(Camphor essential oil) 牛膝草精油(Hyssop essential oil) 艾草精油(Mugwort essential oil) 鼠尾草精油(Sage essential oil) 龙艾精油(Tarragon essential oil) 苦艾精油(Wormwood essential oil) 孕妇按摩要注意!精油使用方式建议 精油除了能通过扩香方式让空气中的香气分子被嗅吸,帮助提振精神、放松身心,也有助改善呼吸与减轻压力。 部分高渗透性的精油,也可以配合手部或滚珠按摩使用,经皮肤吸收后,可让孕妇达到放松、滋润肌肤、促进淋巴循环、活络血液与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精油也能加入面膜、沐浴乳、乳液或喷雾中,以更轻松便利的形式让孕妇使用。但若在怀孕期间进行腹部按摩,必须特别注意力道,建议先向妇产科医生或合格的芳香疗法师咨询,避免按摩后出现不适。 “油”如神助!孕期3阶段疲倦焦虑,擦对就变美丽 在怀孕的不同阶段,准妈妈都会经历各种生理与心理变化。以下将依照孕期,说明孕妇如何善用精油来减轻压力,并舒缓各阶段常见的不适症状: 怀孕初期: 0~12周 怀孕初期,孕吐是许多准妈妈常见的症状。随着胎儿成长,子宫开始被撑大,也会增加膀胱压力,容易出现频尿;此阶段也可能因荷尔蒙变化而情绪起伏、容易疲倦。在身心大幅变化的阶段,建议可使用 甜橙精油 来帮助维持愉悦心情,并提振精神。 怀孕中期:13~26周 进入怀孕中期后,孕吐多半已逐渐缓解,胎儿也较为稳定。随着宝宝持续成长,子宫被拉扯可能牵动子宫阔韧带而引起疼痛,肚子和胸部周围的皮肤也可能因为被撑开,而出现轻微的痕痒感。 不少孕妇在这个阶段也会因担心生产或即将成为妈妈而感到焦虑,情绪较为紧绷。这时,准妈妈可以考虑使用如薰衣草或罗马洋甘菊等精油,帮助舒缓负面情绪。 怀孕后期:27~42周 接近预产期时,腹部周围皮肤被拉扯的情况会更加明显;随着子宫持续变大,孕妇也会感到更强的腹部压迫感,可能出现胃灼热、呼吸不顺等不适。 另外,这个阶段的准妈妈虽然容易疲倦,却常因临近分娩的紧张与焦虑而难以入睡。此时可适量使用甜橙精油或薰衣草精油,有助于安抚情绪并改善睡眠。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妊娠疾病

怀孕后眼睛干又肿?这样做帮您舒缓视力不适!

咦?怎么视线有点模糊?”——许多孕妈咪在怀孕期间都会发现,自己的视力似乎不如以往清晰,甚至偶尔会出现眼睛干涩、浮肿或轻微不适的情况。其实,这些变化多数与怀孕期间的荷尔蒙波动和体液变化有关,是身体为了适应孕期所产生的自然反应。本文将带您了解:怀孕期间眼睛和视力常见的变化,这些症状与身体变化或疾病之间的关,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舒缓与改善孕期眼睛不适。 眼睛视力的变化与身体反应 孕妇在怀孕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眼部变化,大多会在产后逐渐恢复;若生产后仍未改善,就需要寻求医省的协助。 眼睛干燥: 怀孕时荷尔蒙会影响泪液分泌,泪水减少会造成眼睛干涩。若孕妇有戴隐形眼镜,干燥感可能更明显。 眼皮浮肿: 荷尔蒙变化会让体内水分滞留,使眼皮看起来肿胀。 视线模糊: 体液增加会影响角膜形状与厚度,引起短暂性的视力模糊。 偏头痛(Migraine): 视力变化使眼睛对光比较敏感,可能导致头痛不适。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因视网膜下方出现液体堆积而导致视觉模糊或扭曲。若出现影像扭曲,应尽快咨询验光师或眼科医生。 眼睛变化与某些孕期疾病的关联 怀孕期间的一些疾病也会影响到眼睛状况: 子癫前症(Preeclampsia):此疾病对孕妇与胎儿都有风险,患者通常会出现高血压(Hypertension)及尿液蛋白偏高。可能导致看到闪光、斑点,视力模糊,或对光线敏感。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为孕期常见疾病之一。高血糖会损害供应视网膜的小血管,可能造成视力模糊,或引发更严重的眼部问题。 眼睛出现变化时的处理方式 怀孕期间若遇到视力或眼部变化,可以透过调整生活习惯来改善: 眼睛干燥:可使用人工泪液滋润眼睛,但若有配戴隐形眼镜,需注意部分人工泪液含防腐剂,可能损害镜片。建议先询问医生,确认成分是否适合隐形眼镜使用者。美国眼科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AAO)也指出,食用含Omega-3的食物,如坚果、鲑鱼、亚麻仁(Flaxseed),有助缓解干眼症状。 眼皮浮肿:尽量选择健康、低钠饮食,并多喝水,可帮助减少体内水分滞留,改善眼皮浮肿现象。 视线模糊:让眼睛充分休息,不要在看不清楚时硬要用力看。阅读时要有足够光线,也不要过度矫正视力,避免随意更换更高度数的镜片,以免日后更依赖较重度数。


怀孕保养

孕期掉发别慌!7个简单方法预防与改善落发问题

女性从怀孕到生产,身心都会经历巨大的变化。除了孕吐、频尿等不适,也可能出现失眠、掉发等情况,让准妈妈在身体不舒服的同时,还会担心外貌改变。不过别太忧虑,以下带您了解孕期掉发的原因,以及简单的保养小技巧,帮助准妈妈重新找回浓密秀发。 怀孕期间掉头发的原因 一般来说,孕妇掉发的机率并不高,因为怀孕时体内雌激素上升,会让头发停留在生长期与静止期,毛囊反而比较不容易脱落。 但若出现掉发,多半与荷尔蒙变化或身体状况改变有关。研究显示,约40%~50%的孕妇在怀孕后会有掉发情况,加上怀孕期间黄体酮大量分泌,让发质变得干燥、发根易断,也会加重掉发的情形。以下是其他可能导致孕妇掉发的原因: 荷尔蒙变化: 怀孕满3个月后,部分荷尔蒙会大量转移到胎儿身上,导致体内激素不平衡,孕妇容易感到压力,而压力会影响头发生长周期,使头发进入休止期而掉落(Telogen Effluvium)。 生病: 罹患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皮肤癣,或正在服用治疗高血压、忧郁症药物的孕妇,也可能出现掉发。 营养不足: 孕妇需要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与铁质等营养。怀孕初期若因孕吐导致营养流失,又未及时补充,就可能出现落发情况。 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素与代谢、消化及心理健康相关,也影响指甲与头发的生长;因此若甲状腺功能偏低,也会造成掉发。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此为荷尔蒙失衡的状况,孕妇体内会出现较多雄性激素,导致身体毛发变多,但头发反而会变得稀疏、容易掉落。 皮肤问题: 若孕妇本身有皮肤过敏或相关皮肤疾病,头皮也可能受到影响,使头发变细或掉落。 避免怀孕期间过度掉发 若担心孕期掉发严重,不确定如何保养,以下七个小技巧可以帮助减少落发,让准妈妈在孕期也能维持良好状态: 保持均衡饮食, 多摄取蛋白质、铁质及其他必要营养,也可请医师评估是否需要补充适合的产前维生素。 按摩头皮, 促进头皮血液循环。 洗头时动作放轻, 梳头建议使用齿距较宽的梳子,较不易拉扯头发。 洗完头不要立即梳, 因为湿发脆弱,毛囊容易被拉扯掉。 避免绑辫子、包头或马尾, 这些发型会拉扯头发;若一定要绑,也尽量不要扭紧或拉扯。 避免使用热造型工具, 如电发卷、卷发棒等。 减少使用含化学成分的护发品或染发剂, 以免影响孕妇的头皮与发质。


怀孕保养

怀孕就不能运动?破解8个孕期常见迷思

怀孕后,长辈常会提醒准妈妈许多禁忌,例如不能运动、不能吃冰、要多吃补品等,担心会影响胎儿健康。但这些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以下带您了解孕妇常见的8大怀孕迷思。 错误 1:一人吃两人补 若孕妇以“一人吃两人补”的方式摄取过多热量,反而会造成身体负担。怀孕期间仍需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医生建议,只要比平常多摄取约300大卡即可满足胎儿发育需求。饮食应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坚果、鸡蛋,并补充足够水分。 错误 2:自行买药服用 孕妇若出现轻微感冒,可能会自行到药房购买药物,但这样可能增加胎儿发生先天性异常(Congenital abnormalities)的风险。在购买任何营养品或药物前,一定要先请医生评估,再决定是否适合服用。 错误 3: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会让人感到疲倦,而怀孕期间荷尔蒙变化也会影响身体状况,准妈妈更需要保持充足睡眠,才有足够体力应付孕期与生产。请记得休息好、养精蓄锐,但也不建议睡得过多,否则身体在产后也可能延续这样的不良习惯。 错误 4:不与肚子里的宝宝说话 怀孕期间难免会感到疲累、身体沉重,但也不要因此忽略肚子里的宝宝。准妈妈和准爸爸可以轻轻抚摸肚子,与胎儿说说话,这有助于在宝宝出生前,就与父母建立良好的连结。 错误 5:完全禁止“疗愈系”食物 若孕妇平时喜欢吃甜食,怀孕后完全戒掉可能会造成焦虑与压力。其实不必把所有带来疗愈感的食物都拒之门外,在怀孕第4个月后少量吃点甜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份量,吃太多甜食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因此仍需适度控制。 错误 6:不能运动 许多人认为怀孕后不能运动,否则会有流产风险,但这其实是误解。孕期适度运动反而有助于维持健康,也能让生产过程更顺利。不过《Hello健康》也提醒,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不要突然挑战过于剧烈的动作,以免对准妈妈或宝宝造成负担。(延伸阅读:怀孕也要动!安全运动让孕期更轻松) 错误 7:草率决定待产医院 生产是非常私密且情绪性的过程,不应仓促决定在哪间医院或诊所生产。孕妇应规划清楚的生育计划,并将个人的特殊需求一并考虑。若目前定期产检的医疗院所无法满足需求,仍有时间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待产地点。 错误 8:不参加产前课程 若您是第一次怀孕的准妈妈,建议可以参加产前课程。这些课程能提供孕期必须了解的知识、日常照护方式,以及如何准备生产,帮助您更有信心迎接宝宝的到来。


怀孕保养

孕期吃肉须注意:未熟肉品恐含寄生虫风险

怀孕后,准妈妈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来支持自身与胎儿的成长发育。在这个阶段,均衡的饮食非常重要,不但能帮助维持母体健康,也能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肉类是蛋白质与多种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例如铁、锌、维生素B12等,对胎儿的组织形成与红血球生成都有关键作用。然而,孕妇在食用肉类时也需格外留意烹调方式与卫生,避免摄取未煮熟或受污染的肉品,以降低感染弓浆虫病、李斯特菌感染等可能影响母婴健康的风险。接下来,本文将带您一起了解:怀孕期间吃肉的好处,哪些肉类或烹调方式需避免以及如何安全摄取肉类,让孕妈吃得安心又营养! 怀孕的饮食须知 为了确保孕期饮食安全,准妈妈在储存、处理及烹煮肉类时必须特别注意卫生。无论是牛肉、猪肉、家禽、海鲜或鱼类,都不宜生食,并应确保完全煮熟后才食用。原因是生肉或未煮熟的肉类可能含有对孕妇与胎儿有害的病原体,例如:李斯特菌、弓浆虫以及沙门氏菌。 李斯特菌(Listeria):一般健康成人较少因李斯特菌而生病,但孕妇感染后风险显著提高,称为李斯特菌症。若在怀孕期间食用受污染食物,李斯特菌可经胎盘传给宝宝,可能导致:流产、死产、早产、新生儿体重过轻、新生儿严重感染,包括脑膜炎(Meningitis)等。因此,孕妇必须避免生冷肉类、未经巴氏杀菌的乳制品、加工即食冷切肉等高风险食物。 弓浆虫(Toxoplasma):这弓浆虫是一种能引起弓浆虫症(Toxoplasmosis)的微小寄生虫。孕妇感染后通常症状不明显,但对胎儿却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包括:死产、先天缺陷、视力、听力与神经系统损伤、长期发展迟缓等。未煮熟的肉、受污染的水源、生腌肉类及接触猫粪都是常见感染来源。 沙门氏菌(Salmonella):沙门氏菌感染对孕妇来说也相当危险,通常会引起:高烧、呕吐、腹泻、脱水,若严重时可能导致:早产、流产、胎儿感染风险提高等。为了自身与胎儿安全,孕妇应避免生鸡蛋、生鱼片、生肉塔塔等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的食品。 如何安全烹调肉类? 为了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孕妇在烹调肉类时必须确保彻底加热,以下是卫生机构普遍建议的安全温度: 猪肉、牛肉、羊肉:内部温度至少加热至摄氏70°C 家禽类(如鸡、鸭、火鸡):内部温度至少加热至摄氏74°C 建议在厨房准备一支食物温度计,插入肉品最厚的部位检测温度,以确认是否真正熟透。 孕妇可以吃腌肉和烟熏肉吗? 熟食肉品,如热狗、培根、干式香肠、肉酱或烟熏肉等,可能仍含有细菌;即使存放在冰箱里,也只能减缓细菌生长。因此,建议怀孕妇女尽量减少食用这类熟食肉品。 孕妇可以吃烤肉吗?   烤肉虽经高温处理,可降低细菌与寄生虫风险,但可能提高致癌机率。因为肉类在炉火上烤或煎时,动物蛋白会产生多环胺类(Heterocyclic Amines),而肉汁滴入火中时,则会产生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两者皆属致癌物质。若孕妇想吃烤肉,建议参考以下6点方式来降低风险。 烹调前先将肉品外层可见的脂肪去除。 可先用微波炉加热数分钟,缩短后续烤肉时间。 避免将肉品直接置于火焰上烤。 烤肉时保持适当、稳定的温度。 烤的过程中要频繁翻面。 食用前将烤焦的部分去除。


怀孕保养

孕期体重过重怎么办?安全控重不伤宝宝

怀孕后体重上升是正常的,但如果是本身已经过重的准妈妈,在孕期控制体重时,就要用对方法!体重偏高或肥胖的孕妇,要特别注意饮食均衡与适量运动,这样才能减少妈妈和宝宝可能出现的健康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早产、胎死腹中、胎儿心脏问题、妊娠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以及妈妈日后可能患上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子癫前症(Preeclampsia,一种妊娠高血压),或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等并发症。因此,做好体重管理,对母子双方都至关重要。 孕期的理想体重指南 怀孕期间体重的增长因人而异。通常,准妈妈在孕初期第一个月可能增加1至2公斤,之后每周约增加0.5公斤。目前评估体重标准,除了身体质量指数(BMI)之外,体脂率也越来越受重视。不过在孕期参考中,仍主要依据BMI来判断孕前的体重状况。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建议,怀单胞胎的孕妇,整个孕期的理想增重范围如下: 体重过轻(BMI < 18.5):建议增加 13 – 18 公斤 体重正常(BMI 18.5 – 24.9):建议增加 11 – 16 公斤 体重过重(BMI 25 – 29.9):建议增加 6.8 – 11 公斤 肥胖(BMI ≥ 30):建议增加 5 – 9 公斤 若是怀有双胞胎,建议的总增重范围则为16.5 – 24.5公斤。孕前体重正常的女性,孕期不建议刻意减重,过重的准妈妈如需控制体重,务必采取温和且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影响宝宝健康。稳健的方式不仅安全,效果也更能持久。 孕期体重管理:均衡饮食比节食更重要 怀孕期间体重上升是正常现象,但若增加过快,通常是因为摄取的热量多于身体实际消耗。一般而言,要减少1公斤的体重,需消耗约7,700大卡(kcal)。若每天减少约550大卡 的热量摄取,大约需两星期才能看到体重下降1公斤的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记录每日饮食,例如写“食物日记”,把一天三餐与零食都详细记下,这样能更清楚了解自己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不过,即使在孕期需要控制体重,每日摄取热量绝不能少于1,700大卡,否则可能导致能量与营养摄取不足,影响妈妈与胎儿的健康。建议孕妈咪可在每餐中适度减少饭量或菜量,避免吃得过多,同时保持饮食均衡。若需补充维生素或营养补剂,应遵照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并选择通过认证且适合孕期使用的产品。同时要注意摄取的剂量与频率,避免过量补充,以确保母体与宝宝的安全。 每天运动半小时,助孕期更健康 怀孕期间进行适度运动对孕妈咪与宝宝都有多种好处。不仅能帮助维持健康体重、改善血液循环,还可缓解孕期常见的不适,如腰酸背痛、浮肿与失眠。适合孕妇的安全运动包括:游泳、健走、慢跑、孕妇瑜伽等,不过,应避免从事需要平衡感或跌倒风险较高的运动,如骑自行车、滑雪或剧烈球类运动。若您难以每天连续运动30分钟,也可以将运动时间分段进行,例如分成3次、每次10分钟,同样能达到促进健康与放松身心的效果。 挑选健康食材 孕期饮食应以天然、新鲜、少加工为原则,选择富含营养且经过简单烹调的食物,有助于维持孕妇体重稳定,并促进宝宝健康成长。以下是孕妈咪在挑选食材时可参考的建议: 以天然糖分取代人工甜味剂:适量摄取天然蔗糖或水果中的天然糖分,避免人工甜味剂及含糖饮料。 使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脂:以橄榄油、芥花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烹调,减少摄取牛油、猪油等饱和脂肪。 选择低脂乳品:以低脂牛奶或优格取代全脂乳制品,既能摄取钙质,也能避免脂肪过量。 减少精制淀粉与高糖食品:少吃白饭、白面包、糕点与糖果,可改以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等高纤维主食。 避免油炸与高温烹调:选择蒸、煮、炖或低温烘烤(约摄氏120°C)的方式,比油煎、油炸更健康。 减少外食,鼓励在家自煮:自行烹调能更好掌握食材品质与调味,减少摄取过多盐分、糖分与油脂。 《Hello健康》贴心提醒:在调整日常饮食或选择运动项目之前,若有任何不确定之处,建议孕妈咪应先咨询医生、营养师或合格健身教练的专业意见,以确保所有调整都安全、适合孕期状态。


怀孕保养

孕期性行为安全指南:口交可行吗?8个关键事项要了解

许多准爸妈在怀孕期间都会对性行为感到疑惑与担心。不少人会联想到肚子里宝宝的安全,因此对孕期是否可以进行性行为、或会否影响胎儿感到不安。事实上,若孕妇身体健康、孕程稳定且无并发症,在医生没有特别禁止的情况下,孕期性行为通常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不过,在怀孕期间进行性行为(包括口交或其他形式的亲密接触)时,仍需了解正确的安全方式与注意事项,以避免感染、出血或早产等潜在风险。以下内容将为您说明:孕期性行为的安全性,医师建议下的注意事项以及怀孕期间进行口交时应留意的重点。 怀孕期间的性行为:身体与心理的自然反应 怀孕期间,由于下体(或私处)的血液供应会增加,因此很多准妈妈会感到性欲提高,比怀孕前更想行房。有趣的是,研究显示,在孕期有亲密房事,其实有助于降低宝宝早产的几率。所以,准妈妈们是否要进行房事,是一件值得考虑的事。 如果顾虑较多,可以考虑以口交作为替代 如果担心行房过于激烈而影响到宝宝,口交可以作为您和另一半保持亲密的一个选择。这个方式是通过口、唇或舌刺激对方的生殖器来带来愉悦,能让双方都享受其中,同时也无需担心会伤及胎儿。不过,口交也有一些注意事项,请准爸妈们务必留意。 孕期口交需留意的8件事 避免吹气:男方切记不要将空气吹入女方阴道。突然进入的空气可能导致血管栓塞(医学上称为“空气栓塞”),虽属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危及母婴安全,不可不慎。 使用防护措施:建议使用安全套或口交膜(Dental Dam),以降低细菌传播和感染性传染病的风险。 高风险早产者应避免:如果孕妇属于早产高风险群体,应完全避免性行为,包括口交,因为性高潮引起的宫缩可能诱发早产。 患病期间需暂停:若一方患有感冒、喉咙痛等不适,应避免为伴侣进行口交,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建议使用口交膜:为女性口交时,强烈建议使用口交膜进行隔离,这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 了解伴侣身体:在进行任何亲密行为前,双方都应熟悉彼此的生理结构,确保舒适与安全。 特殊病情先咨询:如果孕妇本身患有特定疾病,在进行任何性行为前,务必先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 留意身体反应:亲密过程中,请密切关注身体的感受和变化,确保一切反应正常,如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 精液可以吞吗? 吞下去一般来说没问题,身体会自己把它吸收掉,不会影响到宝宝。不过最要紧的是,一定要确定你的另一半没有任何性病。因为万一有的话,可能会通过口腔传染,导致流产或者早产这些并发症。 Hello Health Group 提醒您:本平台所有内容皆旨在提供资讯与教育,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如有任何健康疑问,请务必咨询合格的医护人员。


怀孕保养

孕期营养加分!腰果的4大好处与食用建议

对孕妇来说,除了对腰果过敏的少数情况外,适量食用腰果其实对孕期健康非常有益。怀孕期间是“一人吃,两人补”的阶段,均衡摄取多元营养对妈妈与宝宝都至关重要。腰果不仅口感香脆,更富含优质蛋白质、健康脂肪、铁质、锌与叶酸等营养素,能帮助补血、强健骨骼,并支持胎儿的大脑与神经发育。以下将带您了解腰果对孕妇的4大健康好处,让孕期饮食更丰富、均衡又安心。 腰果对孕妇的4大健康好处 腰果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素,是孕期极佳的能量来源。与其他坚果相比,腰果不仅含有优质碳水化合物与膳食纤维,还富含蛋白质、健康脂肪与多种微量元素,能帮助准妈妈在孕期维持体力与营养平衡。此外,腰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有益心血管健康,减少孕期高血压及循环问题的风险。以下是腰果为孕妇带来的4大营养好处: 1. 腰果富含铁质:一小把(约28公克)烘烤腰果,就含有约1.7毫克铁质,在众多坚果中属于铁含量相对较高的一种。铁质是孕期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可帮助身体制造红血球,维持正常的氧气运输。建议孕妇每日应摄取约27毫克铁质,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2.腰果含丰富维生素K:维生素K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血液正常凝结,可帮助身体在受伤或生产时更快止血。准妈妈每日建议摄取约90微克维生素K。孕期若能摄取足够的维生素K,不仅能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也能减少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发生机会。 3. 腰果是铜的优质来源:在怀孕期间,铜有助于胎儿血管、神经系统与心脏的形成,也是体内多种酵素运作所需的关键营养素之一。建议,孕妇每日应摄取约1毫克铜。而28公克腰果 含有约0.6 克铜,几乎能满足孕妇每日摄取量的一半,是均衡饮食中极佳的天然来源。铜虽为必需营养素,但过量摄取可能造成不适,如腹泻、头痛或心血管问题。建议通过天然食物摄取为主。 4. 腰果富含镁:镁能帮助强化骨骼与肌肉健康,同时也有助于稳定神经系统、缓解焦虑、肌肉抽搐、疲倦与偏头痛等不适症状。孕妇每日应摄取约350–360毫克镁。若饮食中能适量加入腰果,搭配其他富含镁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香蕉与绿叶蔬菜,能有效提升体内镁含量。 吃腰果前的2大注意事项 1. 漆酚(Urushiol)可能引起皮肤过敏:腰果外壳中含有少量漆酚,这是一种天然化合物,部分敏感体质的孕妇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起疹或搔痒等过敏反应,进而影响睡眠与情绪。建议选择经过烘烤或加工去壳的腰果,避免生腰果。每日食用量以约28公克(约一小把)为宜。 2. 草酸盐(Oxalates)与钠含量需留意:若摄取过多,可能会在体内堆积,增加肾结石或孕期代谢负担的风险。此外,加盐或调味腰果的钠含量较高,过量摄取可能导致水肿或血压升高,因此孕妇应优先选择 天然、无盐、无调味的腰果。若您有食物过敏、肾脏问题或高血压,建议在食用腰果前,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以确保安全与健康。


怀孕保养

孕期贫血要当心:补足4大营养素,降低早产风险

女性在怀孕期间,体内会因荷尔蒙变化与胎儿发育需求增加,而需要更多的营养素与血液来支持宝宝的成长。若铁质、叶酸等营养摄取不足,孕妇就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aemia)。孕期贫血是相当常见的状况,轻微时可能仅感到疲倦、头晕、心跳加快,但若持续严重贫血,不仅会增加孕妇分娩时的出血风险,也可能导致早产、低出生体重,甚至提高母婴并发症与死亡率。 那么,孕期贫血到底是什么?该吃哪些食物来补血?哪些营养素又最能帮助母婴维持健康?《Hello健康》为您整理出孕期必补的4大营养素,帮助准妈妈补足营养、养胎又养身,迎接一个健康、好“孕”的孕期旅程。 什么是孕期间贫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40%的孕妇 在怀孕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怀孕期间,准妈妈的身体为了满足胎儿成长与胎盘发育的需要,血液容量会明显增加——其中血浆量平均上升约50%(约1000ml),而红血球量仅增加约25%(约300ml)。由于血浆增加幅度大于红血球量,血液被稀释,血色素浓度相对降低,这就是所谓的“生理性贫血”。一般而言,若血红素介于10–10.9 g/dL,属于轻度生理性贫血,在孕期相当常见。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对母婴造成严重影响,多会在孕期36周后随身体调节而逐渐恢复。 然而,当孕妇因以下因素导致铁质吸收不良或血液流失过多时,便可能发展为缺铁性贫血:胃肠吸收功能差,无法有效吸收铁质、产前经血量多或怀孕间隔太短、饮食中铁质摄取不足以及分娩时大量出血。严重贫血会增加孕期风险,包括:胎儿低出生体重、早产、周产期死亡率升高,也可能让孕妇在生产时面临出血与感染风险。 根据国际临床指引,评估孕妇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除了检测血液中的血红素浓度与血容比之外,医生也会进一步检验以下铁质指标,以协助提供更完整的营养与补充建议: 血清铁(Serum Iron):反映血液中可利用的铁含量。 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储存体内铁质的主要指标,是判断缺铁最敏感的检验。 总铁结合能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TIBC):测量血液中与铁结合的蛋白质量,用于评估体内是否缺铁。 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 TSAT):显示运输蛋白上铁的占用比例。 4大必吃营养素:补血又养胎,准妈妈与宝宝都更健康 怀孕期间,妈妈的身体需要为胎儿提供更多血液与营养,以维持胎盘代谢与氧气运输的正常运作。因此,孕妇体内的铁质消耗量显著增加,若摄取不足,就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当孕妇贫血严重时,不仅容易感到疲倦、头晕、心悸,还可能提高感染、子癫前症及分娩时出血或心脏衰竭的风险。尤其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更须特别留意。以下为孕期最重要的营养素: 铁:铁是制造红血球的重要元素,有助于将氧气输送至全身及胎盘。根据新加坡卫生部建议,孕妇每日应摄取约27毫克铁质。富含铁的食物包括:牛肉、猪肉、鸡蛋、肝脏类、贝类、红苋菜、菠菜、豆腐、豆干、黑豆等。植物性铁的吸收率较低,建议搭配维生素C食物一起食用,提高吸收效率。 维生素C(Vitamin C):维生素C不仅能促进铁质吸收,也能增强免疫系统与皮肤组织修复力。孕妇每日建议摄取量为约85毫克。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奇异果、柳橙、柠檬、番石榴、花椰菜、芥蓝、白菜、灯笼椒等。避免长时间烹煮,以免维生素C流失。 叶酸(Folic Acid):除叶酸是形成宝宝神经管与大脑发育的关键营养素,可降低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风险。孕妇每日建议摄取量为600微克。叶酸的良好来源:木瓜、黑豆、眉豆、菠菜、花椰菜、强化谷物。多数医生会建议怀孕初期额外服用叶酸补充剂,以确保摄取足够。 维生素B12(Vitamin B12):维生素B12是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及红血球生成的重要营养素,对胎儿的脑部与神经发育尤其关键。根据卫生部的营养指南,孕妇每日建议摄取量为2.6微克。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包括鱼类、鸡蛋、牛奶、乳酪、瘦肉、贝类、紫菜、海带、糙米、菠菜、深绿色蔬菜、强化维生素B12的植物奶或谷物等。素食或全素孕妇较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建议定期与医生或营养师讨论是否需要补充剂。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妊娠疾病

妈咪要注意:妊娠糖尿病可能增加儿童自闭症风险

对于准妈妈而言,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怀孕期间较为常见的健康状况之一。妊娠糖尿病不仅会影响孕妇本身的健康,若未妥善控制,亦可能增加宝宝发育异常或代谢问题的风险。部分研究也指出,母体在孕期血糖控制不良,可能与孩子日后出现神经发育障碍(包括自闭症,Autism)的风险上升有关。因此,了解妊娠糖尿病的成因与预防方法,是每位准妈妈照顾自己与宝宝健康的重要一步。本文将带您深入认识此疾病的原因、症状、影响与管理方式,帮助您在孕期维持健康,迎接一个更安全、强壮的新生命。 怀孕期间的糖尿病与孩子自闭症风险有关 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指出,在受检孕妇中,约有63%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糖尿病(Diabetes)。研究发现,这些母亲所生下的孩子,相比于未患糖尿病的母亲所生孩子,其罹患自闭症、智能发展迟缓或自闭症类群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的风险明显较高。不过,研究也发现,若孕妇在怀孕初期就确诊并控制糖尿病,孩子罹患自闭症的风险并不会显著增加。这说明孕期血糖控制良好,能有效减少对胎儿神经发育的影响。 美国南加州凯萨医疗机构(Kaiser Permanente)研究部门主管安妮·夏(Anny Xiang)博士指出,孕妇体内血糖过高,是造成新生儿先天发育异常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研究显示,母体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宝宝在出生后出现以下问题:脑部发育异常、沟通与语言发展迟缓、行为控制困难、学习能力较弱、以及其他神经或代谢相关健康问题。这项研究是基于对320,000名儿童的期观察所得,虽然导致儿童出现这些发育问题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专家普遍认为,怀孕初期是胎儿大脑成长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 科学研究发现,孕妇若在怀孕期间患有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或妊娠糖尿病,其体内攻击胎儿大脑的自体抗体(Anti-fetal Brain Autoantibodies)数量,可能是健康孕妇的3倍以上。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神经发展障碍医学研究中心(MIND Institute)的研究也指出,在曾生下自闭症孩子的母亲中,约有23%的人血液内检测到自体抗体(Auto-antibody)。这些抗体会错误地攻击胎儿大脑中的特定蛋白质,可能干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专家认为,若孕妇血液中检测到这类抗体,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自闭症生物标记(Biomarker)。 给患有糖尿病的怀孕妈妈建议 研究显示,孕期若能维持稳定的血糖控制,不仅能降低妊娠糖尿病的风险,也能减少对胎儿发育的不良影响。因此,建议孕妇应透过营养均衡的饮食与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血糖稳定,并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接宝宝的到来。在孕中期,体重增加应以每周不超过约500公克为宜,避免因体重上升过快而增加糖尿病与妊娠并发症风险。以下是5项日常饮食重点,供孕妈咪参考: 避免暴饮暴食:每餐适量进食,防止血糖快速上升。 少量多餐:将每日餐点分为5至6小餐,稳定血糖波动。 定时定量:规律进餐时间,帮助身体维持代谢平衡。 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结合全谷类、蔬菜、水果与蛋白质。 限制高糖食物摄取:减少甜点、含糖饮料及精制碳水化合物。 除非医生特别建议多休息,怀孕并不代表必须完全停止活动。在孕期中,准妈妈仍可进行温和、舒适的运动,例如散步、孕妇瑜伽或游泳等,这些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稳定血糖,并减少妊娠并发症的风险。若您已经维持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但体重仍然持续快速上升,应尽快向医生或产科专科医师咨询,以评估是否需进一步调整饮食或运动计划。 此外,建议孕妇在怀孕第24至28周之间接受一次妊娠糖尿病筛检。若属于高风险群体,应更早进行检测,包括:体重过重或肥胖的孕妇、年龄超过25岁且具有糖尿病家族病史或曾患糖尿病者,应尽早筛检与控制血糖,不仅能保护母体健康,也能有效降低胎儿罹患代谢或发育疾病的风险。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ad icon广告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