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搔痒、发炎或起疹子等症状,几乎是每个人都曾遇到过的问题,但这些症状的成因众多,可能是皮肤炎(Dermatitis)、湿疹(Eczema),也可能是干癣(Psoriasis)。
瞭解症状成因,才能有效治疗疾病。《Hello健康》为您介绍皮肤炎、湿疹和干癣等3种疾病,说明它们的差异为何,分别有何症状及成因。
皮肤炎
皮肤炎泛指是皮肤局部发炎的情况,若这些症状是因为皮肤接触到某种刺激性物质所引起的,就可称作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简称ICD)。皮肤炎主要分2大类: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及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两种皮肤炎皆会出疹子、皮肤发红及发痒等症状。
1. 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
属于最常见的皮肤炎,多发生于当皮肤接触到化学物质、酸类、皂类及清洁剂等刺激性物质。
无论过去皮肤是否接触过该刺激性物质,皆有可能发生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常见症状包括手部形成大片红疹、搔痒难耐及肿痛交加。
了解何种物质引起皮肤炎,并加以避免是治疗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的重点。
2. 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
若您的皮肤对某种物质过敏,便会引发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如镍、特定香料或药物。
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的主要症状为搔痒,接触到该过敏原的皮肤部位,可能会于1~2天内出现皮疹。若您经常发生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来预防过敏原。
湿疹
导致湿疹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确,但诸多研究显示,其成因与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
常见的湿疹种类是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eczema),多发生于儿童,通常在2岁以后状况可能好转,但也可能一直持续至成人阶段。
出现湿疹时,皮肤会局部发痒、红肿,并因搔痒难耐而抓破皮。疹子可出现于各种部位,如脸部、手肘内部、膝盖后方及手脚。
发现并避免特定致病物质相当重要,常见的刺激物包括家用清洁剂、肥皂、氯气、羊毛和药品。另外,一些环境因素像是气温骤变或压力,都可能引发湿疹。要诊断湿疹并不容易,建议向医生或皮肤科医师做更深入的谘询及诊察。
干癣
干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也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出现干癣时,皮肤会变厚、红肿及银白色的脱屑。
干癣部位会发痒、发痛,甚至有灼烧感,通常发生在手肘和膝盖外部。然而,干癣也经常发生在头皮及指甲等部位。
干癣的成因不明,但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干癣,如压力、日晒、潮湿出汗、频繁摩擦、皮肤受伤和药物过敏等。和异位性皮肤炎不同,干癣鲜少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但常发生于成年人。
干癣和其他皮肤疾病的病征十分相似,但若详细检查患者的皮肤、指甲和头皮状况,便能辨别是否患上干癣。在医院,医生可能会进行皮肤切片检查,取下小部分皮肤样本,来判断干癣的种类,并提供最好的治疗。
(影像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