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肝硬化7前兆注意!“末期3大症状” 存活期、分期、治疗解析

长期慢性肝炎会导致肝硬化,肝硬化初、中期症状虽不明显,但末期会出现黄疸、腹水,甚至肝昏迷或吐血,若未即时治疗与控制,严重时,更恐演变为肝癌,或是导致休克、死亡。《Hello健康》为您解析肝硬化的原因、分期及存活率,介绍肝硬化的治疗与预防方法。

肝硬化7前兆注意!“末期3大症状” 存活期、分期、治疗解析

数千个失能调整生命年的损失!肝炎、肝硬化不可不慎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发布的《2021年疾病负担报告》,肝脏相关疾病(包括肝癌和肝硬化)在新加坡每年造成约2,984个失能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的损失肝病。虽然报告中未提供具体的死亡人数,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新加坡15岁以上人群因肝硬化导致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每10万人中4.4人。其高盛行率与慢性B型肝炎及C型肝炎有关,一旦感染B、C型肝炎病毒并演变成为慢性肝炎时,在未治疗与控制的情况下,肝脏会因反覆发炎,导致肝硬化及肝癌。

肝硬化原因

健康的肝脏平滑柔软,像菜市场的猪肝,这是因为正常的肝脏除了柔软的肝细胞外,少有纤维组织;但当肝脏因某些原因而发炎与坏死时,纤维组织即随之增生(称为肝纤维化),造成整颗肝脏被纤维组织分割成许多小结节;随着纤维组织增加,纤维化愈加严重,肝脏就会逐渐硬化。

以下为常见的肝硬化原因:

原因1.病毒性肝炎

包含B型肝炎C型肝炎。B型肝炎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攻击受感染的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坏死;C型肝炎病毒则会持续活化并攻击肝脏,引起慢性肝炎,感染后若不进行治疗,患者可能由慢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

原因2.酒精性肝病

酒精本身会直接或间接破坏肝细胞,导致肝脏的发炎及纤维化,严重时会造成肝脏肿大,此时若立即戒酒与治疗仍可恢复;相反地,若长时间不理会,恐恶化成肝硬化或并发肝癌。

原因3.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肝细胞中非酒精引起的脂肪堆积,肝脏本身即含有部分脂肪,但当肝脏重量有5~10%以上是脂肪,就称为脂肪肝。

原因4.自体免疫性肝炎

自体免疫系统攻击肝脏并导致发炎,这是种会持续多年的慢性疾病,如果不适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肝硬化和肝衰竭。

原因5.胆道闭锁

胆道不通时,肝外管腔会随之封闭,导致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运送至肠道,使粪便呈现灰白色,并累积在肝脏,进而提升肝硬化风险。

原因6.其他

肝硬化还包含一些少见的原因,包含遗传性肝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及慢性心衰竭等。

肝硬化症状:7前兆要注意

肝硬化初期可能会出现以下肝功能异常的症状:

  1. 似感冒全身不适
  2. 右上腹部疼痛
  3. 身体虚弱、疲倦无力
  4. 消化不良、厌食
  5. 便秘
  6. 腹泻、腹胀
  7. 恶心、呕吐

肝硬化末期症状

肝硬化初期及中期症状通常不明显,但到末期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少尿
  • 贫血
  • 脾脏肿大
  • 黄疸:眼白及皮肤变黄。
  • 肝掌:手掌的大小鱼际处,出现异常红点或泛红。
  • 蜘蛛状痣:胸前、四肢出现像小蜘蛛的红痣,中间有小红点,周围则布满往外扩散的血管。
  • 门静脉高压:食道或胃静脉曲张、痔疮、腹壁静脉曲张。
  • 男性胸部肿大:男性的乳房肿大,医学上称为男性女乳症
  • 腹水与水肿:肝脏制造的蛋白质不足,导致腹水及下肢水肿。
  • 出血倾向:牙龈出血,皮肤瘀青,或因并发食道静脉瘤破裂而造成血便或吐血。
  • 肝昏迷(肝性脑病变):肝硬化末期时,由于体内毒素无法透过肝脏解毒,毒素会经由血液送至脑部,抑制脑细胞的活性,引起肝昏迷,初期患者会意识不清及反应迟顿,接着逐渐嗜睡及精神混乱。

肝硬化的危险性:3大危险症状要注意

肝硬化严重时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出现以下3种状况须尽快就医治疗:

  • 肝昏迷:体内毒素无法排除,造成意识昏迷。
  • 大吐血:胃或食道静脉瘤破裂出血,引起血便或吐血,严重者恐休克。
  • 细菌感染:肝硬化常出现腹膜炎,甚至引发菌血症败血症,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或甚至死亡。

肝硬化分级

临床上最常使用Child氏分级法,来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依照病人肝功能的变化,分成A、B、C共3期,A期多为肝硬化初期,C期的肝硬化程度较严重,通常是肝硬化末期。

肝硬化的代偿性、非代偿性

临床上还有一种肝硬化分类法,分为代偿良好型肝硬化及代偿不良型肝硬化:
  • 代偿不良型肝硬化:已出现肝硬化的合并症,如腹水、肝昏迷、黄疸等。
  • 代偿良好型肝硬化:尚未出现以上症状。
一般Child氏A期多是代偿良好型肝硬化,而B、C期多已代偿不良;然而,A期肝硬化患者,虽无腹水等症状,却可能已有肝硬化并发症“食道静脉瘤”;当食道静脉瘤破裂出血,可能导致肝昏迷,严重恐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无论肝硬化分级为何,都应持续追踪,积极治疗。

肝硬化存活期、死亡率

一般来说,代偿良好的肝硬化患者有9成可存活10~15年以上;不过,不同性别与并发症,肝硬化的存活期也有差异:

  • 性别:一项发表于《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研究指出,肝癌是新加坡男性中第五常见的癌症,其年龄调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17.6人。
  • 腹水:代偿性肝硬化的患者在10年内出现腹水为47%,肝硬化出现腹水后1年内死亡率为15%,在5年内死亡率为44%。
  • 食道静脉曲张:当肝硬化的患者合并食道静脉曲张,平均存活7~10年,而每次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死亡率皆高达10~20%。

肝硬化怎么办?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的治疗目标为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治疗并发症,以延缓病情恶化:

针对肝硬化原因治疗

肝硬化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酒精性肝病患者应及早戒酒,对于有活性的病毒性肝炎,如B型肝炎与C型肝炎应施以抗病毒药物控制;若是血色素沉积症,则应进行放血治疗;至于次级性血色素沉积症、威尔森氏症,则会使用螯合剂治疗。

肝硬化并发症治疗

1.代偿良好的肝硬化患者

尚未出现肝硬化的并发症,只要配合医生的指示,定期追踪,必要时针对肝炎接受治疗,就有机会减缓肝脏纤维化的进展。

2.代偿不良的肝硬化患者

已出现肝硬化并发症,需要针对不同症状治疗:

  • 食道静脉瘤

请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接受预防性的静脉瘤结扎,防止静脉瘤破裂出血。

  • 腹水

通常须适时限制水分及盐分摄取,并配合服用利尿剂,排除水分;如果白蛋白值过低,还须补充白蛋白,必要时进行 “放水”,将腹水引流至体外,以减轻腹部不适。

  • 肝昏迷

控制蛋白质摄取,并配合药物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此外,须改善引发肝昏迷的因素,如食道静脉瘤出血、败血症及电解质不平衡等,控制以上诱发因素后,肝昏迷的情况即可能随之好转。

若以上方法都无法有效治疗肝硬化,改善并发症,病患最后只能接受肝脏移植。

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本身如果是肝病患者,一定要告知医师,包括目前正在服用的所有药品,以下为常见的肝毒性药物:

  • 止痛药:Acetaminophen、Diclofenac
  • 抗结核病药:Isoniazid、Rifampin、Pyrazinamide
  • 抗霉菌药:Ketoconazole、Griseofulvin、Terbinafine、Itraconazole
  • 抗生素:四环霉素、红霉素、磺胺药
  • 降血糖药:Acetohexamide、Glipizide、Chlorpropamide
  • 抗癫痫药:Phenytoin、Carbamazepine

肝硬化有救吗?肝硬化会好吗?

目前尚无完全治愈肝硬化的方法,但透过积极治疗,可减缓肝硬化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

肝硬化初期,患者可能因出现食道静脉瘤破裂等并发症,进展至肝硬化中期,甚至末期,但只要这些并发症获得良好控制,病情就有机会改善,肝硬化级数也可能逆转。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免责声明

Hello 健康不提供个人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1. 肝癌是沉默杀手!慢性B、C型肝炎患者务必接受治疗或追踪检查(台湾卫生福利部)https://www.mohw.gov.tw/cp-3160-24968-1.html Accessed July 24, 2023
  2. 疾病造成的负担 (新加坡卫生部)https://www.moh.gov.sg/others/resources-and-statistics/disease-burden Accessed June 05, 2025
  3. 肝硬化(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http://web.csh.org.tw/web/224020/index.php/123-2/d-2/ Accessed July 24, 2023
  4. 有柔软心也要有柔软肝~肝硬化知多少?(台湾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https://www.liver.org.tw/knowledgeView.php?cat=7&sid=33 Accessed July 24, 2023
  5. 肝硬化诊断与治疗(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https://www.cmuh.cmu.edu.tw/HealthEdus/Detail?no=4756 Accessed July 24, 2023
  6. 肝病知识(台湾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https://www.liver.org.tw/knowledgeView.php?cat=7&sid=34 Accessed July 24, 2023

现行版本

2025/06/05

文: 曹嘉儀

资料查核: Hello 健康

Jeff Ong 更新


相关文章

脂肪肝是什么?认识脂肪肝原因、症状、饮食改善、诊断


事实查核由 Hello 健康 完成。由 曹嘉儀 撰写。更新于 2025/06/05。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