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癌症。超过90%的病例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因病毒造成细胞异常增生,最终可能演变成癌症。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几乎所有年龄层的女性都有可能罹患。新加坡自1995年起已为30岁以上女性提供定期的子宫颈抹片检查(Pap Smear),以利早期发现。
在新加坡,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同时也是第十大常见癌症,每年约有300个新病例。尽管现已有HPV疫苗能有效预防大部分子宫颈癌,但女性仍需保持警觉,定期筛检,避免掉以轻心。
子宫颈简介
子宫颈位于子宫的下半部,连接子宫与阴道,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结构。由于形态狭窄,因此被称为“颈”。
子宫颈的主要功能包括:
- 通道作用:子宫颈的开口通往阴道,是月经血排出的通道。
- 屏障作用:子宫颈分泌的黏液能阻挡部分细菌、病毒及空气进入子宫,保护子宫内环境。
- 外观特征:从阴道内观察,子宫颈呈圆形突起,中央有一个小开口。
- 在性行为或炎症时的反应:子宫颈在受到刺激时,可能会出现发炎反应,并起到一定的抵挡作用。
子宫颈癌的常见症状
子宫颈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在病情进入侵袭性阶段时才会出现异常。因此,定期子宫颈抹片筛检(Pap Smear)与 HPV 检测是早期发现的关键。
子宫颈癌常见症状包括:
- 白带异常:分泌量增加,颜色变得较清稀,或伴随异味
- 阴道分泌物异常:带有异味或混杂血丝
- 不正常出血:性交后阴道出血、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或停经后的女性出现阴道出血。
当子宫颈癌进展到较晚期,癌细胞可能已扩散或压迫周边器官,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 性交后出现不适或疼痛
- 坐骨神经痛,下肢可能伴随放射性疼痛
- 下腹持续疼痛或压迫感
- 背部疼痛
- 肾盂积水,导致肾功能受损
- 大小便失禁
- 大小便带血
- 体重明显减轻、食欲不振
子宫颈癌成因、风险与预防
子宫颈癌的成因
子宫颈癌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 HPV多透过性行为传播。
- 病毒感染会导致子宫颈细胞异常增生,逐渐演变成癌细胞。
- 在真正发展为癌症前,通常会先出现子宫颈癌前病变,医学上称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这些病变若能及早发现并处理,大多数是可以避免进一步恶化为子宫颈癌的。
子宫颈癌的风险
虽然超过90%的子宫颈癌患者都有过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病史,但需注意的是,大多数感染者并不会发展成癌症。除了HPV感染之外,还有一些行为与情况会增加罹患子宫颈癌的风险:
- 过早发生性行为
- 拥有多重性伴侣
- 性伴侣本身有多重性伴侣
- 曾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
- 35至45岁为子宫颈癌好发年龄段
- 子宫颈长期损伤、破皮或慢性发炎
- 吸烟
子宫颈癌的预防
子宫颈癌若能在早期发现,五年存活率可超过90%。因此,预防与筛检是守护女性健康的关键。
预防子宫颈癌的三道防线:
- 安全性行为:减少HPV感染风险,避免多个性伴侣,并在性行为中采取保护措施。
- 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大部分与高危型HPV相关的子宫颈癌。
- 定期子宫颈筛检:包括子宫颈抹片检查(Pap Smear)或HPV检测,能在癌前病变阶段就被发现并处理。
子宫颈癌分期与分类
子宫颈癌的分期
目前临床上最常采用的分期方式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所制定的分期系统。这是女性生殖系统癌症最广泛使用的分期标准。
子宫颈癌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 第0期:原位癌,癌细胞局限在子宫颈表面细胞层,尚未侵入深层组织。
- 第1期:癌细胞已侵入子宫颈组织,但仍局限在子宫颈内。
- 第2期:癌细胞扩展超出子宫颈范围,但尚未蔓延到骨盆壁或阴道下三分之一。
- 第3期:癌细胞已扩散到骨盆壁或阴道下三分之一,可能阻塞输尿管,导致肾脏积水。
- 第4期:癌细胞已远端转移,扩散至膀胱、直肠,或更远处的器官(如肺、肝、骨)。
子宫颈癌的分类
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子宫颈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鳞状上皮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最常见的类型,源自覆盖子宫颈表面的鳞状细胞。
- 腺癌(Adenocarcinoma):发生于子宫颈腺体细胞,发病率次于鳞状上皮癌。
- 腺鳞状上皮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同时具备腺癌与鳞状上皮癌特征。
- 亮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相对少见,常见于曾暴露于己烯雌酚(DES)环境的患者。
- 类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组织学外观类似子宫内膜腺癌,属于较少见类型。
- 未分化细胞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癌细胞缺乏明确分化特征,通常恶性度较高。
-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ur, NET)(small cell carcinoma):包括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在内,属罕见且侵袭性强的类型。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
子宫颈癌的诊断
由于子宫颈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而且不同患者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及早筛检与诊断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临床情况,安排合适的检查。
常见的子宫颈癌诊断方式包括:
- 子宫颈抹片检查(Pap Smear):用于筛检子宫颈细胞是否出现异常变化,是最常见的初步检查。
- 骨盆腔检查(Pelvic Examination):医生透过触诊与观察,检查子宫颈、子宫及周边组织是否有异常。
- 阴道镜检查(Colposcopy):使用阴道镜放大观察子宫颈表面,并在需要时取样作进一步检测。
- 圆锥形切除术(Cone Biopsy):取出子宫颈的一部分组织,用于病理检查,帮助确认癌前病变或癌症分期。
- 扩张刮除术(Dilation & Curettage, D&C):通过刮取子宫内膜和子宫颈组织,以分析是否有癌细胞存在。
- 其他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X光或影像学检查,用于评估癌症是否已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
子宫颈癌的治疗方式
子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会因癌症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
- 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常见方式包括子宫颈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必要时可能合并切除部分淋巴结。
- 放射治疗(Radiotherapy):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常与化疗合并使用,特别适合局部晚期子宫颈癌。
-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通过药物全身性地抑制或杀死癌细胞,常用于与放疗结合,或在癌症晚期与转移时控制病情。
- 标靶药物治疗(Targeted Therapy):针对癌细胞特定分子机制的治疗,例如抑制血管新生或HER2基因相关通路,可与化疗或放疗搭配使用。
- 安宁缓和疗护(Palliative Care):针对无法治愈或已属晚期的患者,重点在于减轻症状、提升生活品质,并提供心理及社会支持。
子宫颈癌的复发与5年存活率
子宫颈癌的复发
子宫颈癌的五年存活率常作为医生评估病情与预后的参考,但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还需综合考量癌细胞基因特征及治疗方式的差异。
子宫颈癌可能的复发形式包括:
- 原位性肿瘤:癌细胞在原发位置再次出现。
- 局部转移肿瘤:癌细胞扩散至邻近组织或器官。
- 远处转移肿瘤:癌细胞经血液或淋巴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例如肺、肝或骨骼。
子宫颈癌除了局部侵犯与扩散外,也容易经由淋巴系统传播,导致骨盆腔淋巴结或主动脉旁淋巴结出现转移。一般而言,若癌症已累及这些淋巴结,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
子宫颈癌平均五年存活率
- 子宫颈癌第1期:100%
- 子宫颈癌第2期:60~90%
- 子宫颈癌第3期:20~60%
- 子宫颈癌第4期:<20%
(图片授权:达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