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炎?
肺炎(Pneumonia)是指肺部(可能是一侧肺叶或整个肺部)因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发炎。在发炎过程中,负责气体交换的肺泡(Alveoli)会被液体和发炎物质填满,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炎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 引起肺炎的 病原体 常见为细菌,也可能是病毒或真菌。
- 发炎的肺部会分泌液体,同时排出死亡细胞。
- 堵塞的肺泡影响氧气进入血液,使血氧供应不足。
- 当身体缺氧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疲倦,甚至器官功能受影响。
肺炎有多常见
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肺炎,其中以下群体风险更高:
- 老年人
- 儿童
- 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Asthma)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
虽然肺炎常见,但它是可以通过疫苗和良好生活习惯来预防的。如需更多资讯或个别化的健康建议,请向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咨询。
肺炎的症状
肺炎的症状因患者年龄、整体健康状况及感染的病原体类型而异,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常见症状包括:
- 剧烈咳嗽,常伴随大量痰液
- 发烧
- 发冷、颤抖或冒冷汗
-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 深呼吸或咳嗽时胸口疼痛
- 头痛
- 疲劳、食欲不振
- 恶心、呕吐或腹泻
- 意识混乱 (如 65 岁以上长者或免疫系统较弱者)
- 体温低于正常(如 65 岁以上长者或免疫系统较弱者)

什么时候该看医生?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或症状,应尽快就医。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医生能提供最适合的诊断与治疗:
- 持续发烧、发冷或寒颤。
- 胸口疼痛并伴随呼吸困难。
- 年龄低于5岁或超过65岁。
- 正在接受化疗,或使用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
- 出现咳血或脓性痰液。
肺炎的原因
根据致病原因,肺炎主要分为以下3类:
1.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因细菌性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发炎。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等,感染途径可能是直接接触病原体,也可能在感冒或流感之后并发,使病情加重并出现肺炎症状。
2.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病毒性肺炎通常症状较轻,病程也较短,常见的致病病毒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或新冠病毒所引起。虽然大多数病毒性肺炎属轻症,但在幼儿、长者或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中,仍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3. 肺炎霉浆菌感染(Mycaplasma pneumonia):肺炎霉浆菌并不是霉菌,而是一种缺乏细胞壁的微生物。由于缺乏细胞壁,许多常见的抗生素对它无效,因此它通常被归类为 “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其特点包括症状多属轻微,患者常能维持日常活动,因此又被俗称为 “会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
4. 真菌性肺炎(Fungal pneumonia):真菌性肺炎是因 吸入真菌孢子 而引发的肺部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及肺孢子虫 / 人类肺囊虫(Pneumocystis jirovecii)。这类肺炎较为罕见,通常出现在 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例如HIV感染者、癌症患者及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
非典型肺炎等于SARS吗?
“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 一词,原本是指由非常见细菌引起的肺炎,例如肺炎霉浆菌感染。然而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出现时,中国官方曾将其翻译为“非典型肺炎”,因此在华文媒体中,“非典”逐渐被视为SARS的代称。
在非典型肺炎的原始意涵上,非常见细菌感染所造成的肺炎,都可以称为非典型肺炎,不过在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以下简称SARS)出现后,中国官方曾用非典型肺炎作为SARS的中文翻译 ,这使得中国民众与媒体习惯以“非典”称呼SARS。
严格来说:
- SARS属于非典型肺炎的一种,但不等同于所有的非典型肺炎。
- 类似地,新冠肺炎(COVID-19)也可归类为非典型肺炎,但一般不会这样称呼。
肺炎的风险因素
导致肺炎的风险因素有许多,常见的包括:
- 吸烟者
- 住院病人,特别是使用呼吸器者
- 近期有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喉炎、流感
-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
- 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肝硬化(Liver cirrhosis)、糖尿病
- 免疫力较弱者:包括HIV感染者、癌症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群
- 高风险年龄层:幼童及长者

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肺炎的诊断方法
肺炎有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流感,但不同之处在于症状通常更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为了确认是否为肺炎,医生会先进行问诊,包括以下问题:
- 目目前的症状有哪些?发生的频率如何?
- 是否有吸烟习惯?
- 过去是否有相关疾病病史?
- 目前是否正在服用任何药物?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医生可能会安排以下检查:
- 临床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聆听肺部声音,评估是否有异常或浸润现象。
- 胸部 X 光或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观察肺部是否有感染或发炎迹象。
- 痰液化验(Sputum test):将患者咳出的痰液送检,透过显微镜或培养来确认病原体类型。
- 支气管镜检查(Bronchoscopy):利用内视镜直接检查肺部呼吸道情况。
- 抽血检查:分析血液,协助判断感染来源及严重程度。
- 抽血检查:了解病原体类型。
- 胸水培养(Pleural fluid test):以针从胸膜腔抽取液体,检测病原体类型。
治疗肺炎的方法
肺炎的治疗方式会依照致病原因而有所不同:
- 细菌性肺炎:通常以抗生素为主要治疗方法。
- 病毒性或其他类型肺炎:抗生素无效,医生可能会给予止咳药或退烧药,缓解症状、氧气治疗,改善呼吸困难或体位引流,帮助痰液排出。

接受肺炎治疗的患者应多喝水并充分休息,以帮助身体更快恢复,并改善病情。充足的水分可协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而休息则能让免疫系统更好地对抗感染。
肺炎的生活调整与居家疗法
在接受医生治疗的同时,患者也可以透过以下生活调整来帮助康复:
- 充足休息:让身体有足够时间恢复。
- 多摄取水分:预防脱水,并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 适度止咳:咳嗽有助于清除病原体,但若咳嗽已严重影响睡眠或引起呕吐,可依照医生指示使用止咳药。
- 缓解发烧与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或非类固醇抗炎止痛药(NSAIDs)来减轻症状。
若症状没有改善或持续恶化,请尽快向医生寻求进一步的专业建议。
如何预防肺炎?
以下方法可有效降低感染肺炎的风险:
- 接种疫苗:苗可帮助身体产生抗体,预防特定肺炎病原体。例如,新生儿应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病菌残留在手上,避免经由触摸口鼻而感染。
- 戴口罩:在人多或高风险环境中佩戴口罩,能减少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播。
- 戒烟:吸烟会损害肺部并降低免疫力,同时也与心血管疾病高度相关。
- 维持免疫力:规律运动、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降低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