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在这个类别之下包含了「健康症状」、「健康知识/常识」、「保险」、「新闻」、「健康检查」、「手术」等类别,你可以找到所有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与资讯。

常识

健康百科

腰围怎么量?胸围、臀围测量方法与尺寸换算表的一次整理说明!

腰围不仅在挑选和订制服装时十分重要,更是评估个人肥胖程度与健康风险的关键指标。过高的腰围可能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关,因此了解如何正确测量腰围、胸围和臀围,以及掌握各项换算标准,有助于维护健康。《Hello健康》为您整理以下资讯。 腰围怎么量?5步骤正确测量腰围 般来说,腰围是指腰部最窄的部位,通常位于肚脐上方。不过,若要更精确地测量,推荐的位置是在肋骨下缘与髂骨上缘(又称肠骨,为骨盆最上缘)之间的腹部中线。 测量腰围的步骤 准备柔软的皮尺(布尺) 掀开腰部衣物,轻松站立,双手自然下垂 用皮尺绕过腰间最细的地方(肋骨下缘、骨盆上缘的中间线) 让皮尺与地面保持水平,皮尺紧贴且不挤压皮肤 维持正常呼吸,在吐气结束时量取腰围 ”” 请避免在吃饱后测量腰围,以免影响精准度。 女生、男生正常腰围标准? 男性正常腰围标准:≥90公分,约35.5寸 女性正常腰围标准:≥80公分,约31.5寸 上为新加坡卫生部及健康促进局制定的健康腰围标准,若大于标准,则表示“腹部肥胖”,相较于一般人,有较高的风险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代谢症候群,建议需注意饮食、运动与体重控制,必要时谘询医疗照护人员。 腰围换算尺寸对照表 腰围英寸(inch) 腰围公分(cm) 22 寸 55.88 公分 23 寸 58.42 公分 24 寸 60.96 公分 25 寸 63.50 公分 26 寸 66.04 公分 27 寸 68.58 公分 28 寸 71.12 公分 29 寸 73.66 公分 30 寸 76.20 公分 31 寸 78.74 公分 32 寸 81.28 公分 33 寸 83.82 公分 34 寸 86.36 公分 35 寸 88.90 公分 36 寸 91.44 公分 37 寸 93.98 公分 38 寸 96.52 公分 39 寸 99.06 公分 40 寸 101.60 公分 41 寸 104.14 公分 42 寸 106.68 公分 43 寸 109.22 公分 44 寸 111.76 公分 45 寸 114.30 […]

探索更多健康百科分类

更多 健康百科 相关文章

健康症状

手脚冰冷原因:恐是5大疾病!改善方法、吃什么一篇搞懂

在新加坡,虽然气候常年炎热潮湿,但仍有不少人反映有手脚冰冷的现象,尤其是女性或年长者。现代人常见 5 大疾病也会造成手脚冰冷,《Hello健康》带您清楚瞭解手脚冰冷的7大原因,提供5种改善手脚冰冷的方法,并解析手脚冰冷吃什么、怎么补?帮您有效改善手脚冰冷的问题。 手脚冰冷原因:天气、习惯、疾病等七大因素 手脚冰冷通常是心脏血管循环发生问题所致;心脏好比一台发电机,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当血管阻塞或有贫血,血液无法正常流到身体末端,便可能造成手脚血液循环不佳,导致手脚冰冷。 女性手脚冰冷原因 有研究指出,雌激素会降低女性体温,造成多数女性有手脚冰冷的问题,另一项研究发现,同属静态活动下,男性燃烧的热量比女性高 23%;另外,较慢的新陈代谢也会导致女性产生较少的热量,因此她们往往会感觉更冷。 男性手脚冰冷原因 男性若有肥胖问题,无运动习惯,并且有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等疾病,也常会因为血液循环不佳,进而出现手脚冰冷问题。 原因1:冬天导致手脚冰冷 冬天寒流来袭,末梢血管会藉由收缩,优先维持重要器官(如心脏、脑袋、肾脏)的血液循环以保持温暖,进而造成手脚血液循环改变,产生手脚四肢冰冷的问题。 原因2:长期抽烟造成手脚冰冷 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研究显示吸菸者手指皮肤的血流量减少、血管变窄,进而导致手脚冰冷。 原因3:心血管疾病造成手脚冰冷 当心脏的微细血管长期不通顺,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轻则胸闷、胸痛、记忆力衰退,重则心肌梗塞、脑梗塞、脑萎缩、失智症,甚至猝死。因此有心血管疾病,如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又有以下症状的族群,请尽快就医,即时预防。 心血管疾病症状 胸闷 胸痛 心悸 心绞痛 呼吸困难 原因4:糖尿病导致手脚冰冷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形成脂肪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会使血管变窄变硬,从而减少血液流动。由于血液循环受损不容易察觉,因此若有以下情形,应及早觉察并就医,才能避免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截肢。 糖尿病症状 手脚冰冷 腿或脚脱毛 伤口愈合缓慢 手脚感到麻或刺痛 小腿出现淡棕色的斑 指甲变黄变脆(难剪断) 皮肤干燥或开裂,尤其是脚部 原因5:雷诺氏症导致手脚冰冷 雷诺氏症是一种会使手脚感到寒冷的常见疾病,通常在压力或情绪起伏大,以及突然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下,便容易发作,持续几分钟到一个小时;症状则从轻微到严重不等,频繁或长期发作会导致皮肤溃疡甚至手部畸形。 雷诺氏症症状 手脚冰凉 手脚刺痛、麻木、疼痛 肤色快速变化(通常在红色、蓝色和白色之间交替) 原因6:贫血造成手脚冰冷 如果饮食摄取的铁含量过低,患上贫血的风险也随之提高,贫血代表人体没有足够健康红血球,使氧气难以到达手脚,从而感到手脚寒冷。如果有严重的贫血症状,请立即就医。 贫血症状 头晕 心悸 昏厥 手脚冰冷 呼吸急促 疲倦或虚弱 使不上力(无力) 皮肤苍白或灰白 原因7:甲状腺低下造成手脚冰冷 甲状腺功能低下是甲状腺无法产生足够的激素,导致新陈代谢减慢,这会增加人体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因此手脚容易会感到比平常更冷。不要忽视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如果恶化可能会导致血压和体温极低,甚至危及生命的昏迷。 甲状腺低下症状 手脚冰冷 便秘问题 疲劳加剧 体重增加 情绪低落 难以集中注意力 使不上力(无力) 头发和皮肤的变化(如脱发量变多和皮肤干燥) 如何改善手脚冰冷?脚冰冷的解决方法 方法1:穴道按摩改善手脚冰冷 大椎穴 功效:按摩此穴位可通络散寒,并预防感冒。 位置:正坐低头时,后颈部下方最凸出的骨头的凹陷处 足三里穴 功效: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 位置:在小腿上,将腿部弯曲,可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处凹陷,便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便是足三里穴。 劳宫穴 功效:促进气血循环,保护心脏 位置: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对应的掌心处。 方法2:泡澡改善手脚冰冷 血液循环不良常是导致手脚冰冷的原因,可以透过泡澡或泡脚来改善,水温控制在手指轻触温热不烫为原则,浸泡15 ~ 20分钟,就能让血液流动更为顺畅。 方法3:早睡晚起 ​​作息方面,因为现代人常熬夜晚睡,导致阳气过度耗损,特别是冬天尽可能 “早睡晚起”,白天等日出后在外出活动以避免着凉。 方法4:握拳操 以一秒握拳、一秒张开的速度,每天重复做100次,有助于血液在手和手指中循环。 方法5:适当运动 每天运动 15 分钟可强化免疫系统,血液循环,散步、慢跑等低强度的运动,可将血液打回心脏,有助于打通阻塞部位;但应避免一下子健走,紧接着又跑步,避免流汗反而使身体受凉。 手脚冰冷吃什么?手脚冰冷怎么补 改善手脚冰冷可摄取辛香料、含铁、维生素E 的食物;辛香料可促进血液循环,又具有发汗、驱寒的效果。缺铁性贫血易造成手脚冰冷,补充铁质能改善手脚冰冷问题,维生素E 可预防血小板凝固,附着于血管壁,降低脑中风、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肉类:牛肉、猪血、羊肉、鸭肉、鸭血、猪肝等含铁丰富食物 辛香料:生姜、大蒜、韭、芫荽、肉桂、茴香、八角、辣椒、胡椒、葱白 蔬菜类:紫菜、红毛苔、发菜、红苋菜、空心菜、金针花、菠菜、南瓜 水果类:樱桃、桂圆、红枣、荔枝 坚果类:杏仁、松子、黑芝麻 小提醒,为了避免摄取过多肉类,反而提高胆固醇,造成身体负担,每餐建议摄取1掌心的蛋、豆及鱼肉类代替肉类。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肌肉酸痛/骨头疼痛

屁股痛恐是梨状肌症候群!发炎多久会好?要看哪一科?

梨状肌症候群为久坐办公族的常见问题之一,梨状肌发炎会导致屁股酸痛、麻木,严重时,疼痛还会转移至大腿和小腿,可能影响行走能力;到底梨状肌症候群是什么?有哪些症状?梨状肌发炎多久会好?要看哪一科?《Hello健康》为您一次解答! 梨状肌症候群是什么?屁股、臀部肌肉解说 梨状肌(Piriformis muscle)位于臀部深处,左右对称,属于中等大小的肌肉,因形似梨子而获得其名;实际位置在臀大肌(屁股最外围的肌肉)的下方,连接荐椎及大腿骨前端(又称大转子)。 梨状肌的主要功能为协助大腿做外旋的动作(例如翘脚动作),并负责外展(大腿往侧边抬)及稳定髋关节,举凡爬楼梯、坐下起身、蹲下或走路,其实都须藉由收缩梨状肌来完成。 当梨状肌因过度使用,例如久坐或运动过度,或因外伤撕裂时,就可能发炎肿胀,导致臀部深处疼痛;外加上坐骨神经就位在梨状肌下方,因此梨状肌只要肿胀或抽筋时,都容易压迫到坐骨神经,引起坐骨神经痛。 屁股痛、抽筋?梨状肌发炎症状有哪些? 梨状肌症候群的常见症状包括: 屁股深处酸痛:有一个明显痛点,在坐着或变换姿势时特别痛,但躺下时就容易好转。 屁股酸 臀部肌肉紧绷 髋关节紧绷 梨状肌发炎严重,引发坐骨神经痛时,可能产生以下症状: 大腿后侧疼痛:疼痛可能会传导至小腿和脚后部 腿麻、脚麻 下肢无力、行走不便 梨状肌症候群原因? 梨状肌症候群的常见原因如下: 长时间久坐、蹲坐:造成梨状肌紧绷发炎 座椅过硬:过度压迫梨状肌,引起发炎 习惯翘二郎腿:过度使用梨状肌 短时间内过度跑跳,或从事会扭转髋关节的运动:最常见于平日鲜少运动,但一到休假或参加路跑、登山等特定活动时,就突然激烈运动的人 臀部有挫伤、拉伤病史 梨状肌症候群多久会好?如何舒缓? 梨状肌症候群的治疗方法分成以下5种: 伸展运动:透过拉伸臀部肌肉,改善梨状肌紧绷发炎的状态。 徒手治疗/按摩:寻求物理治疗师协助做徒手治疗,或自行使用按摩球或按摩枪舒缓,然而,梨状肌属于较深层的肌肉,因此按摩较不易有效解除肌肉紧绷。 复健治疗:例如电疗、热疗(低能量雷射)、照射超音波等常见的健保给付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肌肉松弛剂或消炎止痛药,通常对于短暂的急性疼痛较有用,对于长期慢性发炎效果较差。 注射治疗:透过超音波导引,直接向梨状肌注射类固醇、高浓度葡萄糖水或自体血小板(又称PRP增生疗法),加速消炎与复原作用。 在一般状况下,梨状肌轻度发炎通常只要改善致病原因(例如减少久坐时间)、多休息、服药及接受复健治疗,约1~2周即可改善;然而,若梨状肌一带的软组织受伤、沾黏或神经压迫较为严重,则可能须6~12周以上才能痊愈。 梨状肌发炎要看哪一科? 建议可赴复健科或骨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与诊治,并适时搭配物理治疗,有效缓解症状。 屁股酸痛怎么办?4招舒缓运动 屁股酸痛时,可透过以下4个伸展动作,改善臀部肌肉紧绷,每个动作可重复3~5次。 屁股酸痛舒缓方法1.椅上翘脚 将伸展侧的脚(脚踝),放在另一侧脚的膝盖上,维持背部打直;身体前倾,直到抬起脚的臀部变得酸酸紧紧的;停留 10~30 秒,再慢慢放松。 屁股酸痛舒缓方法2.坐姿后腿伸展 屁股往前坐到椅子前 ⅓ 处,将伸展侧腿向前伸直,脚板勾起,另一脚的小腿微向往内收,维持背部打直;同样前倾身体,直到伸直脚的腿后到臀部酸酸紧紧的;停留 10~30 秒,再慢慢放松。 屁股酸痛舒缓方法3.躺姿翘脚 平躺在瑜珈垫上,双脚弯曲立起,将伸展侧的脚(脚踝),放在另一侧脚的膝盖上,双手抱住下脚,将下脚抱离地面,直到伸展腿的腿后部与臀部酸酸紧紧的;停留 10-30 秒,再慢慢放松。 屁股酸痛舒缓方法4.躺姿单膝扭转 平躺在瑜珈垫上,双脚伸直,将伸展侧的脚弯曲,侧放在另一只脚上,手轻压弯曲脚(上脚)的膝盖,往地面施力,另一手自然向侧面舒展,脸部朝上;停留 10~30 秒,再慢慢放松。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