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听过“卵磷脂”吗?许多人对它的印象可能来自其能帮助疏通乳腺、预防乳腺炎等功效,但其实卵磷脂也与心血管健康息息相关;目前关于卵磷脂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争议,《Hello医师》将为您介绍它的主要功效、常见食物来源,以及可能带来的好处与潜在风险。
什么是卵磷脂?
卵磷脂(Lecithin)又称为磷脂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简称 PC),是一种磷脂质(Phospholipid)。它最早于1846年从鸡蛋中被发现,因此得名“卵磷脂”。其主要成分包括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磷脂、糖脂及三酸甘油脂。
在严格定义下,卵磷脂仅指 PC,但在磷脂质的分类中,还包括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简称 PE)、磷脂酰丝胺酸(Phosphatidylserine,简称 PS)等不同种类的磷脂。一般在提及“卵磷脂”时,常会将包含 PC 以外的磷脂质统称为卵磷脂,但本文主要聚焦于PC(磷脂胆碱)的介绍与功效。
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有哪些?
卵磷脂广泛存在于多种天然食物中,以下是几类常见的高卵磷脂食物来源:
此外,营养补充品中的卵磷脂多半提取自大豆或向日葵,因此市面上常见的产品多标示为大豆卵磷脂。
[embed-health-tool-bmi]
卵磷脂的好处有哪些?
血管清道夫——帮助胆固醇代谢
众所周知,胆固醇(Cholesterol)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简称 LDL),也就是俗称的“坏胆固醇“,若在体内浓度过高,会造成血管硬化与狭窄,进而增加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延伸阅读:胆固醇过高不能吃肉?这4种肉这样吃就放心了)
卵磷脂能帮助胆固醇乳化与代谢,促进脂肪在血液中的运输与分解,从而减少胆固醇堆积于血管壁,被称为“血管清道夫”。适量摄取卵磷脂,有助维持血脂平衡,并提升整体心血管健康。

卵磷脂助通乳腺的说法尚待证实
卵磷脂本身也是母乳的天然成分之一。许多哺乳妈妈可能听说过,摄取卵磷脂可帮助畅通乳腺、预防乳腺炎。
这项观点最早来自加拿大母乳哺育专家杰克·纽曼医师(Dr. Jack Newman),他认为若妈妈有乳腺阻塞的情况,补充卵磷脂可增加乳汁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降低乳汁黏稠度,从而减少乳汁凝结成块的机会。
从理论上看,卵磷脂具有乳化作用,兼具亲水与亲油特性,确实有助于降低液体黏性;然而,目前尚无临床研究能够明确证实卵磷脂能有效疏通乳腺或预防乳腺炎。
根据加拿大母乳哺育协会(Canadian Breastfeeding Foundation)的建议,若哺乳妈妈有乳腺堵塞问题,可尝试每日分4次摄取总量约4,800毫克卵磷脂(每次约1,200毫克,相当于一粒卵磷脂补充胶囊)。
卵磷脂有助保护神经,或能预防精神疾病的发展
从胚胎时期开始,充足的营养摄取就是脑部发育的关键,而在2至4岁期间,更是脑细胞快速成长的重要阶段。除了营养的多寡外,营养吸收与传递的效率也至关重要。
营养素必须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而卵磷脂正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若细胞缺乏卵磷脂,不仅会影响其结构,也会妨碍脑部发育与功能。简单来说,卵磷脂就像“营养运输的宽管道”,让细胞更顺畅地吸收所需养分;缺乏它,就像用细吸管喝珍珠奶茶一样费力。
一项双盲对照研究发现,孕期补充高剂量磷脂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的母亲,其婴儿在 40 个月大时,出现社交退缩或注意力问题的比例明显低于服用安慰剂组。研究推测,孕期摄取卵磷脂能活化胎儿脑部中的α7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α7-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从而对孩子的行为与神经发育产生正面影响。
由于思觉失调症患者常在早期出现类似神经受体功能缺陷,因此科学家认为,卵磷脂可能有助于预防思觉失调等精神疾病的发生。不过,目前仍需更多大规模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此外,α7 受体也被认为与多种神经相关疾病有关,包括:思觉失调症(Schizophrenia)、自闭症(Autism)以及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因此,卵磷脂被视为一种具潜力的神经保护营养素,未来可能在脑部发育与心理健康预防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卵磷脂有助改善失智症症状,但预防效果仍待证实
卵磷脂中的胆碱(Choline)是合成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的重要原料,而乙酰胆碱正是大脑中负责记忆、学习与专注力的关键神经传导物质。当体内乙酰胆碱不足时,容易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等问题;而这种缺乏现象也是目前医学界认为导致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主要机制之一。
此外,研究也发现,大豆卵磷脂中的部分成分,如:磷脂酰丝胺酸(Phosphatidylserine,PS)和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可对长者的记忆力、情绪与认知功能产生正面影响。对于阿兹海默症患者而言,这些成分或能帮助维持日常生活机能与情绪稳定。不过,目前的科学证据仍不足以证明卵磷脂可有效预防失智症,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改善已出现的认知衰退症状。换言之,卵磷脂在辅助改善记忆与脑部功能方面具有潜力。
恐致胀气、腹泻!卵磷脂的潜在副作用与风险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项研究指出,卵磷脂在体内经肠道菌群代谢后,会产生一种名为三甲胺氧化物(Trimethylamine N-oxide,简称 TMAO)的代谢物。TMAO 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主要影响包括:抑制胆固醇回收机制,使血中胆固醇水平升高、促进血小板凝集,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以及促使巨噬细胞堆积于血管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研究亦发现,使用抗生素可暂时抑制 TMAO 的生成,但若长期使用,肠道菌群会逐渐产生抗药性,使抑制效果下降。
此外,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研究也指出,肉碱(L-carnitine)、胆碱(Choline)与卵磷脂(Lecithin)都会促进TMAO的生成。而若连续四周不吃红肉,血浆中的TMAO浓度则会明显下降。尽管如此,卵磷脂仍是脂质代谢与细胞膜结构的重要营养素,人体仍需适量摄取。但在饮食上应减少高饱和脂肪食物(如红肉、动物内脏),并以白肉、鱼类、豆制品及蔬菜取代,以帮助降低心血管风险。
若考虑服用卵磷脂营养补充品,应依照产品建议剂量服用,或事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以避免过量。摄取卵磷脂补充品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
- 腹泻
- 恶心
- 腹痛
- 胀气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