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还能运动吗?医生提醒孕妈咪运动须注意3大原则
在走出疫情阴影后的 2021 年,配合三月国际妇女节,《Hello健康》特别推出“产前、产后、保养”专题,一同向女性孕育生命的伟大付出致敬。 台湾妇产科医生郭安妮在接受《Hello健康》专访时,分享了孕期准妈妈如何进行保养的实用建议,其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在怀孕期间安全运动。 孕妇运动有助生产 在传统观念里,孕妇常被劝告应避免过多活动,以免“动了胎气”。然而,针对怀孕期间是否适合运动这一问题,郭医生表示,从统计数据来看,有进行适度运动的孕妇,分娩过程往往更顺利,生产所需时间也较短。 孕妇运动应选择熟悉且习惯的项目 准妈妈在孕期若想继续运动,应尽量维持与孕前相似的习惯。若孕前没有重量训练的经验,就不建议在怀孕后才开始尝试;而对于原本有慢跑或马拉松习惯的女性,则可以在医生同意下继续以较温和的方式进行。 怀孕期间并不适合贸然学习全新的运动项目,因为一旦发生意外受伤,可能会增加早产风险。对于孕前缺乏运动习惯的女性,也不必勉强进行激烈运动,以免因体能不足,加上怀孕带来的额外负担,反而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孕妇最安全的做法是延续孕前的运动习惯,选择自己熟悉与适应的活动,不仅更容易执行,也能确保妈妈与宝宝的安全。 孕妇运动注意事项 郭医生提醒,若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决定继续维持原有的运动习惯,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避免高风险运动:孕妇应避免拳击、骑马、高空弹跳、篮球、橄榄球等可能发生碰撞或剧烈冲击的运动,以免对腹中宝宝造成伤害。 控制心跳频率:运动时心跳不宜超过每分钟140下。准妈妈可以使用具备心跳监测功能的跑步机,或配戴运动手环,以随时掌握心跳情况,避免运动强度过高。 能边运动边说话:若没有心跳监测工具,可用“谈话测试”来判断运动强度。若运动时气喘过度,以致无法完整说完一句话,表示运动过量,应立即放缓节奏,改为较温和的活动。 怀孕期间运动过量的风险 郭医生提醒,孕妇若运动过量,容易引发子宫收缩。宫缩是身体准备将胎儿推出母体的自然反应,但在孕期提前发生,会导致腹部疼痛,让孕妈咪感到十分不适。因此,孕期运动量应适度降低,不能与怀孕前相同。 例如,若孕妇在怀孕前习惯参加马拉松,却在怀孕期间仍坚持跑“全马”,就可能大幅增加早产或流产的风险。为了母婴安全,准妈妈必须谨慎控制运动强度。 孕前没有运动习惯怎么办? 郭医生表示,其实若孕前缺乏运动习惯,孕期只需规律散步就已经很好了。孕妇应根据自己孕前的体能状况来评估能承受的运动量,每个人情况不同,不必因为别人是“运动达人”就盲目跟随,应量力而行。 此外,市面上也有开设孕妇瑜伽课程,由具备专业证照的师资指导,动作特别为孕妇设计,强度适中,不易造成呼吸急促,相对更为安全。 无论孕前是否有运动习惯,怀孕后依然有许多适合的运动选择。只要方式正确、量力而行,孕妈咪在孕期也能健康“动起来”,安心孕育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