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周期

怀孕周期从第0周至第42周大致分为怀孕初期、中期与后期,本区收录了整个怀胎十月期间的多项实用资讯,包括胎儿的发育状况、孕妈的身体变化,也涵盖妊娠相关疾病、孕期保养建议、怀孕日记等主题内容,陪伴您安心迎接宝宝的到来。

常识

怀孕周期

怀孕第42周:98% 的孕妇会在 42 周内分娩,否则通常会安排引产

宝宝的成长状况 到了第 42 周,您的怀孕会被视为“过期怀孕”(超过预产期)。不过,这并不代表宝宝有任何问题。事实上,大多数新生儿并不会刚好在预产期当天出生,而是会在预产期前后两周内报到。所以,您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大约 98% 的宝宝都会在第 42 周结束前出生,因此,您的宝宝很可能会比您想的更早和您见面。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大小可以比喻成一颗大波罗蜜,或是一粒西瓜。虽然看起来宝宝的尺寸相当大,但您依然和其他妈妈一样,有机会自然分娩,让宝宝顺利通过产道出生。 虽然超过预产期是很常见的情况,但宝宝可能会出现一些体征,例如头发或指甲较长,皮肤干燥、有裂纹、脱皮,或带有皱纹。这些皮肤状况主要是因为宝宝的保护层胎脂在预产期前就开始脱落所导致的,大多只是暂时性的,很快就会改善。 身体与生活的改变 进入怀孕第 42 周,您的症状大致会和前几周相似,例如腿部抽筋或痉挛、睡眠困难、背痛、骨盆压迫、痔疮、频尿和宫缩。可以理解,您在这个阶段可能会感到心理压力。此时,您能为自己和宝宝做的最好事情,就是尽量放松,让宝宝自己选择最适合的时机来到您的怀抱。 请记得,宝宝很可能会在这周结束前出生,因此您需要留意以下可能的临盆征兆: 分泌物(可能带有血丝) 破水 短时间内持续且强烈的宫缩 孕妈该注意些什么? 虽然超过预产期并不一定需要担心,但到了第 42 周,确实会增加一些并发症的风险,例如: 胎盘问题 羊水过少 脐带受到挤压 新生儿需要住进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生产时可能造成身体伤害 需要进行剖腹产(Cesarean section) 定期产检 在产前检查时,您应该和医生讨论这些在这个阶段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就像怀孕第三阶段时一样,您需要尽量留意并记录宝宝在肚子里的踢动次数。如果频率有明显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或联系医院产科。 其他需要注意的迹象包括异常分泌物、出血或腹痛。如果您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刻通知医生。 孕妈该进行哪些检查? 在这个阶段,医生会更密切地监测您的孕期情况,因为高孕周确实会让并发症的风险比一般孕妇稍高一些。不过,只要宝宝在严密的监测下,且没有出现令人担忧的迹象,一般来说就不需要过度担心。 在这段时间,医生可能会安排一些检查,以确保宝宝的健康状况良好。这些检查包括 42 周怀孕超声波、非压力测试(用来测量宝宝的心跳和子宫收缩情况)以及压力性测试。进行这些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宝宝活动正常、呼吸顺畅、羊水量充足,心脏也跳动良好。 由于相关风险增加,医生可能会考虑采用医疗方式来催生。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宝宝不适合继续待在子宫里,那么催生就会成为必要的选择。常见的催生方法包括: 羊膜剥离刺激:医生会用手指在子宫颈内的羊膜囊周围轻轻滑动,以刺激分娩激素的释放,从而在 48 小时内引发子宫收缩。 人工破水:医生会使用一种专门的羊膜钩,轻轻划破羊膜囊。这种方法通常会在几个小时内引发子宫收缩。 加速子宫颈成熟软化:医生会使用含有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的阴道塞剂,帮助子宫颈迅速软化和扩张。 催产素(Oxytocin)刺激性子宫收缩: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射催产素,来刺激子宫收缩。 孕期的健康须知 以下是一些贴心提醒: 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及时更新自己的状况 与医生充分讨论各种可行的选择 在接受检查时,请如实告知情况,不要隐瞒 尽量多走动,适度走远一些,有助于分娩准备 尽量放松自己,避免过度压力 坚持撑过骨盆压迫、睡眠困难、宫缩和其他比之前更不舒服的症状 Hello Health Group 并不提供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探索更多怀孕周期分类

更多 怀孕周期 相关文章

妊娠疾病

妊娠糖尿病的成因、症状与检测方式|怀孕期间血糖过高恐影响母婴健康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是指女性在怀孕前并没有糖尿病,但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高血糖的情况,是孕期常见的高风险妊娠之一,可能对母亲与胎儿健康带来影响。虽然新加坡目前尚无大规模的本地统计数据,但根据各国研究资料估计,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可能介于10%左右。随着新加坡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不少女性在怀孕前可能已处于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若加上怀孕期间的荷尔蒙变化,可能导致血糖更难控制,进而增加对母婴的健康风险。以下将进一步介绍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状、潜在风险与管理方式。 怀孕高血糖与妊娠糖尿病的原因 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暂时性的高血糖是正常现象,因为母体需要提供足够能量以支持胎儿的成长,怀孕期间胎盘会持续发育,同时分泌多种荷尔蒙,加上体重逐渐上升,这些变化都会促使血糖水平上升,并需要更多胰岛素来帮助调节。大多数孕妇的身体可以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生产后随着胎盘排出,血糖浓度也会自然恢复正常。 但为什么有些人会发展成妊娠糖尿病?这是因为部分孕妇可能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出现胰岛素阻抗,导致血糖持续偏高,从而引发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症状 妊娠性糖尿病的症状通常不明显,但若血糖浓度过高,可能会出现多吃、多喝、多尿等典型糖尿病症状,准妈妈就要特别留意是否有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建议注意以下几个可能的迹象: 频尿 口渴,即使喝水量增多还是口渴 总是感到疲倦 反覆感染,例如鹅口疮(Oral Thrush) 视线模糊或视力变差 妊娠糖尿病通常出现在怀孕中期,医生一般会在怀孕第 24 周至怀孕第 28 周进行妊娠糖尿病的检查,而妊娠糖尿病的症状可能会在妊娠后半期更加显著。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与高风险群 根据“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协会”的建议,孕妇在第一次产检时应进行空腹血糖与糖化血色素检测,以评估是否已有潜在的糖尿病风险;若在产检中发现血糖偏高,更应在首次产检时立即接受妊娠糖尿病筛检。此外,若孕妇符合以下任一情况,建议主动告知医生,以便安排进一步检查。 肥胖的孕妇(BMI>25)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孕妇 有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家族史的孕妇 上一胎的胎儿体重超过 4500 公克的孕妇 有荷尔蒙相关疾病的孕妇 一旦曾经罹患妊娠糖尿病,未来再次怀孕时将属于妊娠糖尿病的高风险族群,因此在孕期务必要严格控制血糖。如果有计划再次怀孕,也请务必主动告知医生您曾有妊娠糖尿病的病史,以便及早安排相关检查与管理。 妊娠糖尿病对妈妈及宝宝的影响 怀孕过程中一旦出现高血糖,将对母亲与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为母体的血糖可以自由穿过胎盘,但胰岛素却无法通过,导致胎儿暴露在高血糖环境中,使胎儿自身分泌过多胰岛素,进而影响正常发育,可能造成器官发育过大、脑部发育异常或先天性心脏病等问题;而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肥胖或发展为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孕期良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妊娠糖尿病的并发症 改善饮食习惯和运动可以控制好血糖,除了能避免上述对母婴健康的危害,也能避免妊娠糖尿病产生的并发症,有些孕妇则需要胰岛素等药物治疗,以下是妊娠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子痫前症(Pre-eclampsia):妊娠糖尿病容易导致孕妇高血压。 胎盘早期剥离(Placental abruption)。 新生儿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喂食困难、营养吸收不良及生长迟缓等问题,同时也可能出现皮肤发紫(发绀)和情绪烦躁不安等症状。 早产:宝宝在怀孕第 37 周之前出生。这时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或黄疸。 巨婴症:宝宝体重过重。 难产、死产:生产过程对母亲或胎儿造成伤害,可能需要使用药物引产,甚至出生即死亡。 其他并发症:羊水过多症、酮酸中毒、水肿、急性肾盂肾炎等。 妊娠糖尿病的糖水检查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通常是透过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来进行,一般而言,即使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只要透过良好的饮食控制与生活习惯调整,血糖多数可维持稳定,且大多数人在生产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不过,医生仍建议曾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妈妈应在产后6至12周前往新陈代谢科门诊接受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以确认是否已有糖尿病前期或第二型糖尿病,以便及早介入与追踪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产后检验结果恢复正常,曾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仍有较高风险在日后发展为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建议持续维持健康的饮食与生活型态,并每1至3年进行例行性血糖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管理潜在问题。 妊娠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若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孕妇应寻求新陈代谢专科医生、营养师及糖尿病护理教育员(Diabetes Nurse Educator)的专业协助。若为轻度高血糖,通常可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改善,建议与营养师合作制定个人化的饮食计划,并学习每日自我监测血糖。根据新加坡妊娠糖尿病管理指引,孕期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 ≤95 mg/dL、餐后一小时 ≤140 mg/dL、餐后两小时 ≤120 mg/dL。若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后血糖仍未达标,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注射或适合孕妇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定期回诊、密切追踪血糖与胎儿健康,是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关键。 体重的增加在合理范围以内 孕妇的体重控制也很重要,能预防妊娠糖尿病并减缓症状,并确保母婴健康。 怀孕前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者,怀孕期间体重以增加 10~14 公斤为宜。且须注意体重增加的速度。 怀孕 12 周后,每周体重增加 0.3~0.5 公斤为宜。 为避免孕妇酮酸血症发生,孕期中应禁止减重。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