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周期

怀孕周期从第0周至第42周大致分为怀孕初期、中期与后期,本区收录了整个怀胎十月期间的多项实用资讯,包括胎儿的发育状况、孕妈的身体变化,也涵盖妊娠相关疾病、孕期保养建议、怀孕日记等主题内容,陪伴您安心迎接宝宝的到来。

常识

怀孕周期

怀孕还能运动吗?医生提醒孕妈咪运动须注意3大原则

在走出疫情阴影后的 2021 年,配合三月国际妇女节,《Hello健康》特别推出“产前、产后、保养”专题,一同向女性孕育生命的伟大付出致敬。 台湾妇产科医生郭安妮在接受《Hello健康》专访时,分享了孕期准妈妈如何进行保养的实用建议,其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在怀孕期间安全运动。 孕妇运动有助生产 在传统观念里,孕妇常被劝告应避免过多活动,以免“动了胎气”。然而,针对怀孕期间是否适合运动这一问题,郭医生表示,从统计数据来看,有进行适度运动的孕妇,分娩过程往往更顺利,生产所需时间也较短。 孕妇运动应选择熟悉且习惯的项目 准妈妈在孕期若想继续运动,应尽量维持与孕前相似的习惯。若孕前没有重量训练的经验,就不建议在怀孕后才开始尝试;而对于原本有慢跑或马拉松习惯的女性,则可以在医生同意下继续以较温和的方式进行。 怀孕期间并不适合贸然学习全新的运动项目,因为一旦发生意外受伤,可能会增加早产风险。对于孕前缺乏运动习惯的女性,也不必勉强进行激烈运动,以免因体能不足,加上怀孕带来的额外负担,反而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孕妇最安全的做法是延续孕前的运动习惯,选择自己熟悉与适应的活动,不仅更容易执行,也能确保妈妈与宝宝的安全。 孕妇运动注意事项 郭医生提醒,若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决定继续维持原有的运动习惯,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避免高风险运动:孕妇应避免拳击、骑马、高空弹跳、篮球、橄榄球等可能发生碰撞或剧烈冲击的运动,以免对腹中宝宝造成伤害。 控制心跳频率:运动时心跳不宜超过每分钟140下。准妈妈可以使用具备心跳监测功能的跑步机,或配戴运动手环,以随时掌握心跳情况,避免运动强度过高。 能边运动边说话:若没有心跳监测工具,可用“谈话测试”来判断运动强度。若运动时气喘过度,以致无法完整说完一句话,表示运动过量,应立即放缓节奏,改为较温和的活动。 怀孕期间运动过量的风险 郭医生提醒,孕妇若运动过量,容易引发子宫收缩。宫缩是身体准备将胎儿推出母体的自然反应,但在孕期提前发生,会导致腹部疼痛,让孕妈咪感到十分不适。因此,孕期运动量应适度降低,不能与怀孕前相同。 例如,若孕妇在怀孕前习惯参加马拉松,却在怀孕期间仍坚持跑“全马”,就可能大幅增加早产或流产的风险。为了母婴安全,准妈妈必须谨慎控制运动强度。 孕前没有运动习惯怎么办? 郭医生表示,其实若孕前缺乏运动习惯,孕期只需规律散步就已经很好了。孕妇应根据自己孕前的体能状况来评估能承受的运动量,每个人情况不同,不必因为别人是“运动达人”就盲目跟随,应量力而行。 此外,市面上也有开设孕妇瑜伽课程,由具备专业证照的师资指导,动作特别为孕妇设计,强度适中,不易造成呼吸急促,相对更为安全。 无论孕前是否有运动习惯,怀孕后依然有许多适合的运动选择。只要方式正确、量力而行,孕妈咪在孕期也能健康“动起来”,安心孕育宝宝。

探索更多怀孕周期分类

更多 怀孕周期 相关文章

怀孕初期

怀孕第3周: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

宝宝第 3 周的成长状况 怀孕第三周,准妈妈的外在看似风平浪静,但在肚里的小世界中,胚胎(Embryo)正悄悄地成长茁壮。受精卵大约在受精后的 24 至 30 小时内开始第一次细胞分裂,接着不断以倍数方式增加成四个、八个细胞,逐步发展成桑葚胚,并一边分裂一边从输卵管缓缓朝子宫移动,准备着床。这一阶段虽然尚无明显怀孕症状,但却是宝宝生命起点的重要旅程。 到达子宫后,胚胎分裂为约 32 个细胞,这个细胞团因外型酷似桑椹,因此称为桑椹胚(Morula)。接下来,桑椹胚会继续发育并形成囊胚(Blastocyst),囊胚内部的细胞将分化为不同的部分,其中一部分将发展为胚胎的主要结构。 在即将进入怀孕第四周时,囊胚会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这个过程称为着床(Implantation)。随着时间推移,囊胚着床的位置会逐渐发展成为胎盘(Placenta),胎盘不仅提供胚胎所需的氧气和营养,也协助将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是连接妈妈与宝宝的重要生命通道。 怀孕第 3 周的身体变化 怀孕第三周,准妈妈可能仍无法感觉到身体上有什么剧烈的变化。 怀孕第 3 周的生活与注意事项 – 排卵试纸的使用 排卵日期基本上可由月经周期来推算,但由于受到许多外在因素影响,往往难以百分之百准确预测。实际上,女性排卵期主要受到黄体化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简称 LH)的调控,因此可以透过排卵试纸检测尿液中 LH 的浓度变化,来更精准地推测排卵时间。一旦确认排卵日期,准爸妈就可以积极“做人”,而是否成功受孕,通常可在性行为后的三周左右透过验孕测试来确认。 不过就算验孕结果呈现阴性反应,也不代表一定没有怀上孩子,可能是因为验孕时间过早、试纸使用方式不正确、尿液浓度不足等因素影响检测结果。若准妈妈发现月经有延迟的情况,建议隔几天再重新验孕,或直接向医生咨询,以获得更准确的判断和专业建议。 怀孕第 3 周的饮食原则 叶酸 准妈妈除了要均衡饮食,摄取足够营养之外,也要特别注意叶酸的摄取。怀孕的的女性每天应服用 600~800 微克的叶酸。摄入足够的叶酸可降低宝宝神经上缺陷的风险(也就是由大脑或脊髓发育不全所引起的先天缺陷),例如脊柱裂(Spinal bifida)。 有脊柱裂的儿童,其脊椎骨其中一节或多节有缺口,就像是破洞一般。导致宝宝的背部皮肤、肌肉、脊椎、脊髓膜及神经发展出现问题。脊柱裂于北美洲的发生率高达 5~10%。 叶酸的食物来源有: 深绿色蔬菜,如:菠菜、韭菜 水果,如:柑橘类水果 动物的肝脏 酵母 豆类 叶酸摄取应先由各种不同的天然食物中多样性地摄取。准妈妈每日应摄取: 3~4 份深绿色蔬菜(煮熟约 1.5~2 碗) 2~3 份水果(切块水果约 2~3 碗) 若在日常饮食中摄取不足,建议与妇产科医生讨论后,再依照处方签补充叶酸锭剂。 蛋白质 除了叶酸之外,准妈妈在孕期也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建构与修补身体组织,并提供胎儿生长发育及免疫系统运作所需的关键原料。蛋白质充足,宝宝的细胞、器官及肌肉才能健康发育,妈妈的身体也能更好地支持整个怀孕过程。简单来说,蛋白质够,宝宝才长得好。 钙质 钙质的摄取有助于宝宝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除了乳制品外,深绿色叶菜类和豆类也是钙质的良好来源。 铁质 铁质在人体内主要是制造血红素,血红素是构成红血球的重要物质。红血球负责把氧气运送到身体各个组织,所以准妈妈摄取铁质,能有助于宝宝的血容量。红肉,豆类,鸡蛋和深绿色叶菜类都是铁质的良好来源。 各式维生素 准妈妈对于维生素的补充也不可少,让我们来看看维生素有哪些好处以及该如何摄取: 维生素 A 可以促进细胞生长。食物来源:鱼肝油(建议先谘询医生再摄取)、深绿色或深黄色蔬菜和水果、奶、蛋。 维生素 B2 为准妈妈及宝宝组织形成所需。食物来源:牛奶、肉类、内脏类、蛋。 维生素 B6 帮助准妈妈蛋白质新陈代谢,促进红血球的形成。食物来源:谷类、猪肉、鸡肉、鱼肉。 维生素 B12 与细胞分裂及蛋白质制造有关。食物来源:动物肝脏、肾脏、肉、奶制品。 维生素 C 有助于宝宝免疫系统发展,也能帮助铁质的吸收。食物来源:番石榴、奇异果、黄梨、柳丁、柠檬、柚子、文旦。 维生素 D 能帮助宝宝吸收钙质与磷质,来生成建全的骨骼与牙齿。食物来源:鱼肝油(建议先谘询医生再摄取)、蛋黄、动物肝脏,不过晒太阳才是主要的维生素 D 获得管道。 【上一周:怀孕第2周】 【下一周:怀孕第4周】


怀孕初期

怀孕第2周:妈妈排卵、准备受孕

宝宝第 2 周的成长状况 到了第二周,准妈妈其实尚未真正怀孕,但母体已经开始为“造人”做准备。 怀孕第 2 周的身体变化 怀孕第二周是女性排卵的关键时期。在排卵前,体内雌激素的分泌会促使子宫内膜增厚,为胚胎着床做好准备;同时,卵巢内的卵泡在激素的刺激下逐渐增大,卵子也开始成熟。 到了这一周的周末,也就是经期的中间点,准妈妈将进入排卵期,卵巢会释放出一个成熟的卵子,进入输卵管等待与精子结合。 一般而言,在排卵后的 24 小时内,若准爸爸与准妈妈发生无避孕措施的性行为,卵子便有机会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但此时准妈妈的身体通常尚未有明显感觉或变化。 宝宝的性别由爸爸决定 宝宝的性别在卵子与精子的结合时就决定了。人类的基因组合都是由 23 对,也就是 46 条不同的染色体组成的。其中的 22 对都是“体染色体”,另一对则是取决性别的“性染色体”。 其中一条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条来自卵子。卵子只有一种性染色体,称为 X 染色体,但精子有 X 染色体或 Y 染色体,因此如果受精结果是 XX 染色体,宝宝就是女孩,若是 XY 染色体,就会是男孩。我们由此可知:决定孩子未来的性别的是准爸爸,而非准妈妈。 怀孕第 2 周的生活与注意事项 与医生讨论用药 若准妈妈此刻正服用药物,建议务必与开药的医生讨论。无论是处方药或非处方药,都有可能对未来宝宝的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切记不要因为计划怀孕就自行中断原本的用药疗程,应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与调整,确保妈妈与宝宝的健康都能获得最佳照顾。 避免清理猫砂盆,以降低感染弓形虫的风险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又称弓虫或弓浆虫,是一种会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猫咪常成为其主要宿主。人类若不慎接触到受感染的猫咪粪便,就可能被传染。准妈妈若在怀孕期间首次感染弓形虫,病原体可能经由胎盘传给宝宝,感染率可高达 40%,对胎儿的发育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怀孕期间应特别注意避免与猫粪直接接触,以降低感染风险。 若在怀孕初期感染弓形虫,风险更为严重,可能导致流产或死胎。即使宝宝顺利出生,也有可能罹患“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症”。这类感染的新生儿有约 70%~80% 的机率在出生时并无明显症状,而是在数月甚至数年后才出现症状,包括: 视力不良 失明 学习障碍 心智及发育迟缓 皮肤红斑丘疹 全身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黄疸(Jaundice) 血小板低下(Thrombocytopenia) 水脑症(Hydrocephalus) 小脑症(Microcephaly) 颅内钙化 神经病变 为了宝宝的健康,准妈妈应尽量让其他人代为清理猫砂,避免接触可能带有弓形虫的猫粪。同时也要彻底避免食用生食,包括生肉、生鱼片或未煮熟的蛋类等,以防弓形虫通过食物途径感染。 怀孕第 2 周的饮食原则 建议准妈妈要均衡饮食并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尤其是叶酸。怀孕的的女性每天应摄入 600~800 微克的叶酸。摄入足够的叶酸可降低宝宝神经上的缺陷的风险(也就是由大脑或脊髓发育不全所引起的先天缺陷),例如脊柱裂(Spinal bifida)。 有脊柱裂的儿童,其脊椎骨其中一节或多节有缺口,就像是破洞一般。导致宝宝的背部皮肤、肌肉、脊椎、脊髓膜及神经发展出现问题。脊柱裂于北美洲的发生率高达 5~10%。 叶酸的食物来源有: 深绿色蔬菜,如:菠菜、韭菜 水果,如:柑橘类水果 动物的肝脏 酵母 豆类 叶酸摄取应先由各种不同的天然食物中多样性地摄取。准妈妈每日应摄取: 3~4 份深绿色蔬菜(煮熟约 […]


怀孕初期

怀孕第1周:了解月经周期与排卵期

怀孕第1周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怀孕”的开始? 所谓的怀孕第一周,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怀孕期,因为医学上定义的怀孕周数(用于推算预产期),是从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这种算法的原因在于卵子受精的确切日期往往难以确定,但月经开始的时间较为明确。不过,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仅依赖最后一次月经来推算怀孕周数可能会有误差,此时便需透过超音波检查来更准确地评估实际的怀孕周数。 宝宝在孕期的成长状况 如上述,怀孕第一周实际上尚未受孕,甚至排卵都还未开始,因此宝宝也还没有形成。常见的情况是,月经规律的女性在发现月经迟来后前往就诊,医生可能会告知“已经怀孕四周”,这是因为排卵与受精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开始后约两周,所以虽然计算上是怀孕四周,但胚胎实际上只发育了两周。换句话说,医学上所说的“怀孕周数”通常会比胚胎的实际发育时间多出约两周。例如,医生若说怀孕七周,其实肚里的宝宝胎龄约为五周。这个计算方式有助于统一怀孕评估标准,方便安排检查与产检时间。 怀孕第 1 周的身体变化 怀孕的第一周并不会出现任何怀孕迹象。正如前述,医学上所谓的“怀孕第一周”其实是从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因此此时准妈妈尚未受孕。尽管宝宝还未成形,但这段时间是为未来怀孕做准备的重要阶段。准妈妈应更加注重健康生活,包括均衡饮食、规律作息、补充叶酸、避免烟酒与高压环境,让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为日后宝宝的着床与发育打下稳固基础。 怀孕第 1 周该进行哪些检查? 由于怀孕第一周尚未真正受孕,因此这阶段应将重点放在“孕前检查”上。孕前检查是指夫妻双方在计划怀孕前进行的全面身体评估,目的是及早发现并排除可能影响受孕或胎儿发育的健康问题。孕前检查建议夫妻双方都要参与,最佳时间是在计划怀孕的前三至六个月进行。因为若筛检出某些特定疾病或异常情况,可能需要3至6个月的治疗或观察期,才能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怀孕,有助于提升受孕率,并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准妈妈与准爸爸在孕前应进行以下检查: 准妈妈: 血液常规检验 尿液常规检验 爱滋病(AIDS)筛检 梅毒筛检 水痘抗体筛检 德国麻疹抗体筛检 若有家族病史可加做地中海型贫血筛检 口腔检查,无论是蛀牙、牙周病、假牙等等议题最好都重新再详细检查。 准爸爸: 血液常规检验 尿液常规检验 精虫分析 爱滋病筛检 怀孕第 1 周的生活与注意事项 为了让宝宝在子宫内健康成长,准妈妈应特别注意生活习惯,并远离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有害物质。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戒酒与戒烟 烟酒有可能会导致宝宝先天的缺陷,尤其是饮酒容易引发“胎儿酒精症候群”(Fetal alcohol syndrome),会让宝宝有下列症状: 外观异常 身材矮小 体重过轻 小头畸形 协调不佳 智力不足 行为异常 认知障碍 听觉或视觉受损 与医生讨论用药 若准妈妈目前正在服用药物,建议务必与开药的医生进行讨论,因为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有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切记,不应因为计划怀孕就自行中断原本的用药疗程,贸然停药可能会对自身健康造成更大风险。正确的做法是先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由专业人员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并视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能获得妥善照顾。 怀孕第 1 周的饮食原则 建议准妈妈应维持均衡饮食,并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尤其是叶酸(Folate)。准备怀孕的女性每天应摄取600至800微克的叶酸,足量的叶酸有助于降低胎儿出现神经管缺陷的风险,也就是因大脑或脊髓发育不全所造成的出生缺陷,例如脊柱裂(Spinal bifida)。这种情况是指脊椎骨的一节或多节出现裂缝,就像有一个破洞一样,可能影响宝宝背部的皮肤、肌肉、脊椎、脊髓膜及神经的正常发育。在北美洲,此疾病的发生率高达5%至10%。 叶酸的食物来源有: 深绿色蔬菜(如菠菜、韭菜) 水果(如柑橘类的水果) 动物的肝脏 酵母 豆类 叶酸摄取应先由各种不同的天然食物中多样性地摄取。准妈妈每日应摄取: 3~4 份深绿色蔬菜(煮熟约 1.5~2 碗) 2~3 份水果(切块水果约 2~3 碗) 日常饮食中的叶酸摄取不足,建议在与妇产科医生讨论后,按照医生的处方补充叶酸锭剂。


怀孕保养

怀孕时感冒…这样舒缓症状与预防方法一次看

哈啾!难道是感冒了?怀孕期间女性的免疫力较低,感冒的机率也比平时高。除了看医生、依指示用药之外,孕妇也可以尝试一些温和的方式来缓解不适,加速恢复,或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最理想的情况是平时就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感冒或流感上身,但若不小心染病,仍应遵从医生处方,按时服药,以保障妈妈和宝宝的健康。 怀孕时感冒的症状 感冒最常因鼻病毒(Rhinovirus)感染而造成,初期通常会喉咙痒或喉咙痛,接着会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如下: 流鼻涕、鼻水、鼻塞。 打喷嚏。 轻微疲劳。 干咳(特别是感冒快好,其他症状减缓之后,可能持续一个礼拜或更久)。 没发烧,或轻微发烧(通常在摄氏37或38度以下)。 分辨感冒及流感 感冒与流感虽然有部分相似症状,但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一般感冒的症状通常较轻,初期多为喉咙痛,接着可能出现流鼻涕、鼻塞、咳嗽、打喷嚏,有时伴随轻微发烧或头痛。而流感的症状则通常较重、来得更快,常见表现包括高烧(约38至40°C)、剧烈头痛、畏寒、全身肌肉酸痛、冒汗、严重喉咙痛、明显疲倦虚弱,有时也会伴随严重咳嗽或打喷嚏。正确辨别感冒与流感有助于孕妇及时就医并获得适当治疗。 怀孕时感冒的纾缓方式 除了寻求医生的协助之外,孕妇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透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缓解感冒或流感的不适症状,例如: 充分的休息。 补充足够液体对孕妇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发烧、打喷嚏、流鼻水等症状会加速身体水分流失,影响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建议可多饮用温热的饮品,如姜茶、热柠檬水,或营养丰富的热汤(如鸡肉蔬菜汤),同时也可以适量补充清水或冰果汁。 摄取维生素C,维生素C有助于强化免疫系统,例如柑橘类水果(橘子、葡萄)、草莓、哈密瓜、奇异果、芒果、番茄、木瓜、西兰花、紫色甘蓝、菠菜等。 若喉咙痛或咳嗽时,可以用温盐水漱口(约227~236毫升的水,加上1/4茶匙的盐)。 喝几茶匙蜂蜜,或将蜂蜜与柠檬加入温热水中饮用,有助于舒缓喉咙不适,缓解干咳的情况。 可使用滴鼻剂或鼻喷雾剂帮助稀释鼻腔中的黏液,缓解鼻塞不适,同时也能舒缓因发炎引起的鼻腔组织肿胀。 可使用蒸脸器、热喷雾器,或洗热水澡来吸入温热潮湿的空气,有助于缓解鼻塞、滋润鼻腔,并减轻呼吸道不适。 怀孕期间预防感冒 怀孕期间女性的免疫力较为低下,较容易感染感冒或流感,虽然无法百分之百避免生病,但可通过以下几项日常习惯来尽可能做好预防: 勤洗手(使用肥皂)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在接触过有感冒症状的人之后更应立即洗手,以减少病菌经由手部传染到口鼻或眼睛的机会。 门在外时,应尽量避免用手碰触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 尽可能远离感冒或有呼吸道症状的人。 打流感疫苗。 请提醒身边的人在咳嗽时要用手或手肘遮住口鼻,打喷嚏时使用卫生纸擤鼻涕后应将纸巾立即丢弃,并立刻洗手,才能有效防止感冒病毒的传播。 应避免与感冒患者共用餐具、杯子、毛巾等个人用品,以减少病毒经由唾液或飞沫附着在物品上的传播风险。 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多喝温水。


怀孕周期

怀孕多久会想吐?孕吐时间详解:何时开始、何时最严重、何时会缓解

孕吐是孕妇在怀孕初期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但到底怀孕多久会开始孕吐?孕吐最严重的时间又是何时?恶心感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才会缓解?《Hello健康》带您掌握怀孕后孕吐的三个关键时间点,帮助您为接下来的孕期做好身心准备! 孕吐是什么?为什么会孕吐? 孕吐,俗称“害喜”,是怀孕初期常见的不适反应,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孕妇可能仅出现轻微恶心、腹胀或食欲不振,并不会真正呕吐或干呕。 大约有70%的孕妇会在怀孕前3个月内经历孕吐,且可能在一天中的任何时段发生。虽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与怀孕前12周内荷尔蒙(尤其是hCG)浓度快速上升有关。 孕吐有时可能因频繁干呕而牵扯腹部肌肉,导致局部酸痛,但这种情况不会影响胎儿健康,因为羊水具备缓冲保护功能,可有效保护子宫内的宝宝。 怀孕1~3周就想吐?孕吐时间与年纪相关 一项2021年英国发表的研究指出,在调查256名孕妇后发现,67%女性在排卵后11~20天内(即约1周半~3周间)就出现孕吐症状;该研究也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孕吐出现的时间会相对延后,年龄每增加3岁,孕吐开始的时间平均会晚约1天。例如,18岁的女性平均在怀孕第14天就开始出现孕吐症状,而41岁的女性则大约在怀孕第21天才会开始出现。 孕吐何时开始?怀孕多久会想吐? 关于孕吐通常何时开始,新加坡临床观察与国际医学资料显示,大多数孕妇会在怀孕第6至第12周之间出现孕吐症状,尤其是在早晨时段较为明显,因此俗称“晨吐”。不过,每位孕妇的身体反应不同,孕吐发生的时间和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多数人在怀孕第9周之前就会开始感到恶心或不适。 孕吐高峰期:8~12周 通常在怀孕第8至第12周期间是孕吐最为严重的阶段,但孕吐的高峰期会因人而异,并非每位孕妇都会在这段时间经历最强烈的不适。有些人可能在更早或更晚的时间出现严重症状,也有少部分孕妇几乎不会孕吐,属于正常的个体差异。。 怀孕恶心感何时会消失?怀孕第13周以后逐渐减缓 对于大多数准妈妈来说,孕吐通常会在妊娠中期(即怀孕13周结束后)逐渐缓解;只有少数孕妇的孕吐症状会持续较久,延长至怀孕第14至27周之间;而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孕吐可能会持续整个孕期,直到分娩为止。


妊娠疾病

妊娠糖尿病的成因、症状与检测方式|怀孕期间血糖过高恐影响母婴健康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是指女性在怀孕前并没有糖尿病,但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高血糖的情况,是孕期常见的高风险妊娠之一,可能对母亲与胎儿健康带来影响。虽然新加坡目前尚无大规模的本地统计数据,但根据各国研究资料估计,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可能介于10%左右。随着新加坡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不少女性在怀孕前可能已处于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若加上怀孕期间的荷尔蒙变化,可能导致血糖更难控制,进而增加对母婴的健康风险。以下将进一步介绍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状、潜在风险与管理方式。 怀孕高血糖与妊娠糖尿病的原因 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暂时性的高血糖是正常现象,因为母体需要提供足够能量以支持胎儿的成长,怀孕期间胎盘会持续发育,同时分泌多种荷尔蒙,加上体重逐渐上升,这些变化都会促使血糖水平上升,并需要更多胰岛素来帮助调节。大多数孕妇的身体可以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生产后随着胎盘排出,血糖浓度也会自然恢复正常。 但为什么有些人会发展成妊娠糖尿病?这是因为部分孕妇可能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出现胰岛素阻抗,导致血糖持续偏高,从而引发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症状 妊娠性糖尿病的症状通常不明显,但若血糖浓度过高,可能会出现多吃、多喝、多尿等典型糖尿病症状,准妈妈就要特别留意是否有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建议注意以下几个可能的迹象: 频尿 口渴,即使喝水量增多还是口渴 总是感到疲倦 反覆感染,例如鹅口疮(Oral Thrush) 视线模糊或视力变差 妊娠糖尿病通常出现在怀孕中期,医生一般会在怀孕第 24 周至怀孕第 28 周进行妊娠糖尿病的检查,而妊娠糖尿病的症状可能会在妊娠后半期更加显著。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与高风险群 根据“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协会”的建议,孕妇在第一次产检时应进行空腹血糖与糖化血色素检测,以评估是否已有潜在的糖尿病风险;若在产检中发现血糖偏高,更应在首次产检时立即接受妊娠糖尿病筛检。此外,若孕妇符合以下任一情况,建议主动告知医生,以便安排进一步检查。 肥胖的孕妇(BMI>25)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孕妇 有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家族史的孕妇 上一胎的胎儿体重超过 4500 公克的孕妇 有荷尔蒙相关疾病的孕妇 一旦曾经罹患妊娠糖尿病,未来再次怀孕时将属于妊娠糖尿病的高风险族群,因此在孕期务必要严格控制血糖。如果有计划再次怀孕,也请务必主动告知医生您曾有妊娠糖尿病的病史,以便及早安排相关检查与管理。 妊娠糖尿病对妈妈及宝宝的影响 怀孕过程中一旦出现高血糖,将对母亲与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为母体的血糖可以自由穿过胎盘,但胰岛素却无法通过,导致胎儿暴露在高血糖环境中,使胎儿自身分泌过多胰岛素,进而影响正常发育,可能造成器官发育过大、脑部发育异常或先天性心脏病等问题;而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肥胖或发展为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孕期良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妊娠糖尿病的并发症 改善饮食习惯和运动可以控制好血糖,除了能避免上述对母婴健康的危害,也能避免妊娠糖尿病产生的并发症,有些孕妇则需要胰岛素等药物治疗,以下是妊娠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子痫前症(Pre-eclampsia):妊娠糖尿病容易导致孕妇高血压。 胎盘早期剥离(Placental abruption)。 新生儿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喂食困难、营养吸收不良及生长迟缓等问题,同时也可能出现皮肤发紫(发绀)和情绪烦躁不安等症状。 早产:宝宝在怀孕第 37 周之前出生。这时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或黄疸。 巨婴症:宝宝体重过重。 难产、死产:生产过程对母亲或胎儿造成伤害,可能需要使用药物引产,甚至出生即死亡。 其他并发症:羊水过多症、酮酸中毒、水肿、急性肾盂肾炎等。 妊娠糖尿病的糖水检查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通常是透过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来进行,一般而言,即使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只要透过良好的饮食控制与生活习惯调整,血糖多数可维持稳定,且大多数人在生产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不过,医生仍建议曾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妈妈应在产后6至12周前往新陈代谢科门诊接受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以确认是否已有糖尿病前期或第二型糖尿病,以便及早介入与追踪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产后检验结果恢复正常,曾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仍有较高风险在日后发展为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建议持续维持健康的饮食与生活型态,并每1至3年进行例行性血糖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管理潜在问题。 妊娠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若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孕妇应寻求新陈代谢专科医生、营养师及糖尿病护理教育员(Diabetes Nurse Educator)的专业协助。若为轻度高血糖,通常可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改善,建议与营养师合作制定个人化的饮食计划,并学习每日自我监测血糖。根据新加坡妊娠糖尿病管理指引,孕期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 ≤95 mg/dL、餐后一小时 ≤140 mg/dL、餐后两小时 ≤120 mg/dL。若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后血糖仍未达标,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注射或适合孕妇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定期回诊、密切追踪血糖与胎儿健康,是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关键。 体重的增加在合理范围以内 孕妇的体重控制也很重要,能预防妊娠糖尿病并减缓症状,并确保母婴健康。 怀孕前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者,怀孕期间体重以增加 10~14 公斤为宜。且须注意体重增加的速度。 怀孕 12 周后,每周体重增加 0.3~0.5 公斤为宜。 为避免孕妇酮酸血症发生,孕期中应禁止减重。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