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过高会怎样?如何改善?胆固醇过高原因、症状解说
现代人三餐不规律、活动量普遍不足,长期下来容易面对胆固醇过高,也就是俗称的“高血脂”问题。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或相关健康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18岁以上的国人有高血脂的情况,比例持续上升,表示大约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脂。而且这个趋势仍在攀升中。 高血脂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当体内的脂肪持续堆积在血管壁上,又没有适当控制,就可能导致动脉硬化,进一步引发血管阻塞、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等严重心血管疾病,风险不容忽视。 其实,胆固醇过高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Hello健康》将为您解说胆固醇过高的成因、所谓胆固醇的“正常值”又是多少,当发生胆固醇过高时有何症状,让您一次搞懂如何预防与管理高胆固醇,为自己的心血管健康把关! 胆固醇的作用 胆固醇其实对心血管健康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相反而言,胆固醇能协助建构细胞膜与荷尔蒙的产生,少了胆固醇,人体也无法正常运作。 我们常听到的“坏胆固醇”、“好胆固醇”其实是来自运载胆固醇的蛋白质——脂蛋白,它们透过包裹胆固醇的方式在血液中运行,但依据脂蛋白性质的不同,便会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将有所差异。 什么是胆固醇过高? 所谓的“胆固醇过高”通常被分为以下3大类: 总胆固醇过高 低密度脂蛋白(LDL)过高 高密度脂蛋白(HDL)过低 胆固醇过高也常称为“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或“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血液里有过多的胆固醇可能提高动脉粥状硬化(Atherosclerosis)的风险,若脂肪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则可能引发心肌梗塞,因此定期的胆固醇检测是预防胆固醇过高而引发心脏病的关键之一。 胆固醇过高无明显症状,却可能引发致命心血管疾病 可怕的是,多数胆固醇过高的患者往往没有任何征兆或不适,直到血管堵塞程度已相当严重,可能才会出现高血压、头晕等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又称缺血性心脏病)的常见病征。然而,少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或胆固醇过高病患可能会出现黄色瘤(Xanthomas)或黄斑瘤(Xanthelasma) 的症状,患者的皮肤底下(通常在眼皮周围)可见黄色的胆固醇沉淀物。 胆固醇过高?这6个原因最常见也最致命 导致胆固醇浓度升高的原因之多,即便部分非我们能掌控的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高脂血症(Familial hyperlipidaemia)、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不过,因不良生活习惯所引发的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以下6大类: 疾病:包括肝病、肾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Hypothyroidism)等。 抽烟:吸烟会降低HDL的浓度,提升坏胆固醇,还会伤害血管内壁,让脂肪斑块更易形成。 不健康的饮食:其实我们从食物中直接摄取的胆固醇(膳食胆固醇),对人体整体的胆固醇浓度影响不大。大部分的胆固醇仍由肝脏产生。然而,制造原料如饱和脂肪与反式脂肪若摄取过多,例如煎炸食物、甜品、面包、泡面等,就容易造成胆固醇浓度急遽上升。 缺乏运动:运动可增加好胆固醇,帮助运送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回肝脏代谢,并且提高LDL的颗粒体积(小颗粒的LDL对心血管的危害更大)。 高龄:肝脏代谢胆固醇的能力,会随着年纪增长而逐渐下降。 糖尿病: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未获得良好控制,过高的血糖可能抑制肝脏中的脂解酶活性,导致‘坏胆固醇’(LDL)上升、‘好胆固醇’(HDL)下降。此外,高血糖也可能引发血管长期慢性发炎,进一步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看懂胆固醇标准值,一图了解指标是否超标 胆固醇检测属血脂检测的一种,而多数人通常会一并检测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若您对胆固醇或其他血脂相关指标感到疑虑,或检测结果显示偏高,建议可咨询家庭医生、普通内科或内分泌科医生,以获得进一步评估与治疗。 总胆固醇过高该如何改善? 当胆固醇检查结果显示数值偏高时,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先从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整。不过,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或心脏病,或经过一段时间后胆固醇仍未改善、甚至严重超标,医生便可能考虑使用药物进行进一步治疗。 调整生活与饮食习惯,有效改善胆固醇! 正视高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重要的还是从日常饮食与生活方式着手改善。建议戒烟、维持规律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减少摄取饱和脂肪,并以白肉或鱼类替代红肉,避免油炸食物、甜品及含糖饮料。若是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控制血糖,以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 即使目前胆固醇指数尚属正常,也建议尽早养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从源头预防疾病,减少未来因健康问题所带来的身心负担。 胆固醇过高的药物治疗 治疗胆固醇过高的药物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史他汀(Statin):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速率。相关药物包含辛伐他汀(Simvastatin)、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等 。 胆酸结合树脂(Bile-acid-binding resins):胆固醇是胆酸成分之一,胆酸结合树脂的机转是透过与胆酸结合,阻止肠道内的胆酸被吸收,于是肝脏便须消耗更多胆固醇制造胆酸,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相关药物如Cholestyramine。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肠道可由吃进的食物中吸收胆固醇,此药物可抑制肠道的吸收作用。相关药物如依泽替米贝(Ezetimibe)。 PCSK9 抑制剂:可抑制人体内PCSK9分子,让肝细胞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无法与其结合,肝脏就可以代谢掉更多胆固醇。相关药物如alirocumab Lomitapide:直接和微粒三酸甘油脂传送蛋白结合并抑制其作用,以抑制乳糜微粒(Chylomicron)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达到间接减少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目的。主要用于治疗同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rolemia) Mipomerson:一种寡核苷酸的反译抑制剂。可抑制人体Apo-B的合成,间接降低LDL数量。主要用于治疗同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