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衰竭能治愈吗?了解分级、原因、症状与治疗
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又称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常会导致心脏肥大,并增加心脏衰竭(Heart Failure)的风险。 许多人一听到“心脏衰竭”,就以为心脏已经快要停止运作。事实上,心脏衰竭分为四个等级。若能及早诊断并接受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患者也能维持足够的心脏功能,继续进行日常活动,甚至享受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 在这篇文章里,《Hello健康》将为您介绍心脏衰竭的常见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心脏衰竭的恶化。 什么是心脏衰竭? 心脏衰竭,又称为郁血性心脏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简单来说就是“心脏无力”。在正常情况下,心脏每一次跳动都会把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确保身体正常运作。但如果血液流入心室时受阻,或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就可能引发心脏衰竭。 根据受影响的心室位置,以及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差异,心脏衰竭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左心衰竭(Left-sided heart failure):当左心室无法有效将血液泵入全身,血液就会回流并淤积在肺部静脉,导致肺部压力升高。结果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气促、夜间无法平躺呼吸、甚至咳嗽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肺水肿,病人会感到明显窒息感。 右心衰竭(Right-sided heart failure):右心室功能减弱时,血液无法顺利回流至肺部,而滞留在体循环中。患者常出现 下肢水肿、脚踝或小腿肿胀、腹部胀大(腹水)、颈静脉怒张。部分患者还会感到体重快速增加、疲倦。右心衰竭多数是由长期左心衰竭引起,也可能与肺动脉高压或慢性肺病有关。 收缩性心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这是指心脏收缩能力不足,心脏在收缩时无法有效将血液泵出,导致射血分率(Ejection Fraction, EF)下降。患者容易感到 体力下降、疲倦、运动耐力差,稍微活动就会气促。收缩性心衰竭常见于 心肌梗塞、扩张型心肌病变 等病因。 舒张性心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心脏在舒张时无法完全放松,导致血液无法顺利充满心室。虽然收缩功能可能仍正常,但因充盈不足,最终也会造成 心脏排血量下降。这类患者多见于高血压、心室肥厚、糖尿病、老年人。临床表现包括 呼吸困难、夜间气促、下肢水肿,症状往往与收缩性心衰竭相似,但治疗重点有所不同。 心脏衰竭分级 为了更清楚地区分心脏衰竭的严重程度,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与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分级方式。两者同样将心脏衰竭依照病程划分为4个阶段,能协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心脏衰竭的症状 心脏衰竭的症状很多,最常见的是水肿和呼吸困难。不过,这些症状也可能由其他心脏疾病造成,因此若出现相关情况,应尽快就医,让专业医生检查和诊断。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平躺时尤其明显,有些患者需要垫高枕头才能入睡。 下肢与腹部水肿:脚、脚踝、小腿、腹部甚至颈部静脉会出现肿胀。 运动耐力下降:爬楼梯、走路或轻微活动就容易感到喘或疲累。 持续性咳嗽 :痰液有时带血丝,呈粉红色或红色。 体重快速上升:水肿造成体重在数天内增加约 2.5 公斤或以上。 心律异常:心跳快速或不规则,部分患者会感觉心悸。 食欲不振或恶心:胃口下降,常伴随消化不良感。 夜间频尿:夜里需要多次起身小便。 心悸。 心绞痛:胸口压迫或疼痛感。 长期疲累:即使日常活动也感到无力。 心脏衰竭的诊断方法 医生在诊断心脏衰竭时,也会一并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心脏问题。例如,透过听诊器不仅能判断肺部是否有充血,还能辨别心脏是否出现杂音,而心脏杂音有时可能是 心脏瓣膜疾病 的征兆之一。 以下也提供一些常见的心脏衰竭诊断方法: 抽血检查 胸部X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