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气与腹胀疼痛:症状、成因与应对方法
胀气与胀气痛的定义 消化系统内出现气体是正常的消化过程之一。透过打嗝或排气把体内气体排出,是自然现象。一般人每天会排气10至20次。 若气体无法顺利排出而在肠胃累积,就可能引起不适甚至疼痛,也就是常见的“胀气”与“腹胀疼痛”。此外,某些消化系统疾病也会增加胀气或腹胀疼痛的情况。 胀气与腹胀痛的症状 对大多数人来说,胀气和腹胀疼痛的征兆与症状通常相当明显。有时腹胀疼痛会持续一段时间,让人感觉身体出现异常。以下是常见的症状: 打嗝 放屁 下腹出现剧烈刺痛或痉挛,疼痛位置可能在腹部不同部位,并会随时改变 腹部有“打结”般的不适感 腹部肿胀(腹胀)并伴随紧绷感 腹部明显鼓起 胀气有时也会被误以为是其他疾病: 心脏病(Heart disease) 胆结石(Gallstones) 阑尾炎(Appendicitis) 有些症状可能未在以上说明中列出。若您对自身症状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向医生咨询。 什么时候应该看医生? 若胃胀气伴随以下症状,应尽快就医: 长时间的腹痛 大便带血 排便次数或颜色出现变化 体重不明原因下降 胸腔疼痛 持续或反复出现恶心或呕吐 若胀气或腹胀疼痛持续时间过长,或症状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应尽早咨询医生。多数情况下,经过适当治疗能有效减轻或缓解这些问题。 胀气与腹胀痛的原因 胃内的气体通常来自饮食时吞入的空气;而肠道内的气体,多半是因为小肠未能完全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进入大肠后,经细菌分解与发酵所产生。 高纤维的食物虽然对健康有许多益处,例如帮助维持良好的消化功能、调节血糖与胆固醇,但同时也容易在分解过程中形成气体。以下是常见会引起胀气或腹胀疼痛的食物: 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和豌豆等 高脂食物 油炸或辛辣食物 碳酸饮料 乳制品:食用乳制品后发现胃胀气或腹胀,可能是因为身体无法分解乳制品中的糖分(乳糖lactose)。其他食物不耐症还包括:小麦和其他谷物等麸质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同样会引起过多气体、腹泻,甚至是体重下降。 人工添加物:如山梨糖醇(sorbitol)、甘露醇(mannitol)和木糖醇(xylitol)等人工甜味剂。这些物质常见于无糖食品、口香糖和糖果,部分健康人士在食用后也会出现胀气或腹泻。 市面上的纤维饮品或补充品: 例如含洋车前子(psyllium)的纤维补充品(如 Metamucil)。若过快增加摄取量,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可能造成胀气与胀气痛的其他状况: 肠胃炎(gastroenteritis) 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 乳糜泻(celiac disease) 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糖尿病(diabetes)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肠躁症后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憩室炎(diverticulitis) 发炎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便祕 胀气与腹胀痛的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胀气或腹胀疼痛的原因: 病史询问 饮食习惯回顾 身体检查 在身体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检查腹部是否有明显膨胀,并轻敲腹部以聆听是否出现空洞音。若听到空洞音,通常表示腹腔内气体较多。医生也会根据伴随的症状,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肠梗阻等较严重的情况。 胀气与腹胀痛的治疗 若胃胀气或腹胀疼痛是由其他健康问题引起,通常在治疗原发疾病后症状就会改善。若并非由疾病造成,一般会通过饮食调整、生活作息改善或使用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由于治疗方式因人而异,透过持续尝试与调整,多数人最终都能找到合适的缓解方法。 饮食 以下饮食调整有助于减少胀气,或促进体内气体更快排出: 找出并避免最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常见包括:豆类、洋葱、花椰菜(西兰花、白花椰菜)、抱子甘蓝、高丽菜、芦笋、梨子、桃子、李子、全麦面包、全谷麦片或松饼、无糖糖果、口香糖、牛奶、奶油、冰淇淋、啤酒及碳酸饮料。 减少油炸及高脂肪食物。油脂会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胀感,也容易引起腹胀。 暂时减少高纤食物,几周后再逐步恢复。多数人需要约三周时间来适应增加的纤维摄取量,但部分人可能无法完全适应。 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取。若出现不适,可尝试不同种类的纤维,并确保搭配足够的饮水。 减少乳制品的摄取。可选择低乳糖乳制品(如优格)取代牛奶,或使用帮助分解乳糖的产品,例如乳糖酶(Lactaid)或乳糖不耐缓解剂(Dairy Ease)。 一次只摄取少量乳制品,或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通常有助于肠胃消化。但在某些情况下,仍需完全避免乳制品。 非处方药品 部分产品可能有助于缓解,但效果因人而异。以下产品可作为参考: 食用酵素(Beano):添加在豆类或蔬菜中,可能有助减少体内气体。需在进食第一口时一同服用,效果较佳。 乳糖补充剂:适合乳糖不耐症患者,可补充乳糖酶(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