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健康

泌尿系统包括左右两颗肾脏、左右两条输尿管、膀胱、内外两道括约肌,以及尿道,主要功能为尿液的产生、运送、储存与排泄,借此将人体新陈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如果排尿量不足,便会将废物累积在体内无法排出而产生各种疾病。因此维护好这个人体下水道系统是保持身体健康很重要的工作。

常识

泌尿健康

认识膀胱炎:原因、症状、治疗、检查、预防

许多女性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问题,明明觉得尿急冲到厕所,但是却尿不太出来,可能只滴了几滴尿、有强烈的不舒服或痛感、甚至擦拭的时候还看到血丝或血尿,你很可能是得了膀胱炎(Cystitis)、尿道炎等其他泌尿道感染当细菌从尿道上行到膀胱,就可能导致膀胱炎。本文将介绍膀胱炎的症状、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 膀胱炎的原因、症状与病征 常见的膀胱炎有4种,以下介绍各类膀胱炎的原因与症状: 1. 单纯性膀胱炎 此为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90%为大肠杆菌感染,几乎每位妇女一生中都会经历至少1次单纯性膀胱炎。典型的症状即是频尿、尿急,尿量不多却一直跑厕所。排尿时会有烧灼感,甚至会痛。压迫下腹部膀胱的位置,会有不舒服或疼痛的感觉。有些人较严重会有血尿的状况。 2. 复发性膀胱炎 也就是膀胱癌的复发,大约80%的原因是新的1次细菌感染。复发性膀胱炎如果是原来的细菌,一般在药物治疗停止后4~7天,即会有频尿等症状出现。如果相隔达1个月以上才有症状发生,就可能是新的一次感染。 复发性膀胱炎经常需要长期治疗,一般为2~6周,最长可能会给予6个月低剂量的抗生素。如果仍无法痊愈,可能需要进一步做静脉肾脏摄影、膀胱镜检查或膀胱机能检查。 3. 蜜月型膀胱炎 蜜月膀胱炎指的是女性因性行为频繁,导致细菌经由尿道上行感染到膀胱而引起的急性膀胱炎。这是因为阴茎在阴道中进出时,会不断推挤到女性的尿道,将阴道及肛门附近本来就存在的细菌推挤到膀胱里。 因此,本质上和一般的膀胱炎一样,只要女性因为性行为而感染的膀胱炎,都可以这样称呼。蜜月膀胱炎的主要症状是在性行为后几个小时内,开始觉得小便有灼热感、尿道刺痛、尿液带血、下腹疼痛、尿量少且频尿;严重可能会觉得膀胱、尿道像刀子在割。 4. 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主因是细菌侵入膀胱里面,并且造成膀胱红肿热痛的一种急性发炎反应。除了会产生频尿、急尿、排尿疼痛外,腰酸、下腹疼痛、血尿、排尿有灼热感也都是常见的症状,有时发炎会导致患者有发冷、畏寒的状况发生。 膀胱炎6大高风险群体 急性膀胱发炎通常在妇女较常见,男性病人较少,老年人也是高风险群体,以下列出特别容易感染膀胱炎的群体: 女性:女生发生膀胱炎的机会比男生高很多。主要是因为女生尿道比男生短,尿道口离阴道口及肛门口也很接近,容易因性行为或卫生习惯不佳,导致细菌经由尿道口进入而感染泌尿道。另外,女生因生理构造的关系,如厕行为不如男生方便,所以比较容易有憋尿的行为,也容易造成感染。 摄护腺肥大的男性:摄护腺肥大会妨碍膀胱尿液的排空,因而增加膀胱炎发生的机会。 停经后的妇女:停经后,因雌激素分泌减少,尿道粘膜变薄,对细菌的抵抗力变差,膀胱发炎的机会因而增加。 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和泌尿道感染常相互为因果关系。有尿路结石的人因尿液排出不顺,容易导致尿路发炎;而经常泌尿道感染的人,也容易产生尿路结石。 长期使用导尿管的病患:导尿管是置于尿道和膀胱中的异物,因此会增加膀胱发炎的机会。 免疫功能降低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人是最常见的原因,但其他如爱滋病、癌症等病人也可能有免疫功能降低的状况。 膀胱炎的检查 膀胱炎除了靠症状判断,医生也可能要求病患做检查。 尿液分析:检查有无脓尿、菌尿或显微血尿征状。 尿液培养:确认细菌种类,最常见为大肠杆菌。 血液培养:在上泌尿道感染时才有可能是阳性,代表有菌血症。 血液血清:检查发炎指数。 肾脏超音波:评估肾结构有无先天性异常、阻塞、结石或肿瘤。 静脉注射肾盂摄影 / 电脑断层等高阶检查:检查肾脏、输尿管、膀胱有无异常,对泌尿道阻塞或反覆性感染时执行。 膀胱炎的治疗 急性膀胱发炎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大量的喝水,并且赶紧就医,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如果症状严重一些,医生也可能配合采取其他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一般使用广效性抗生素,依尿液及血液培养菌种结果调整药物。 手术治疗:重复性感染且对抗生素有抗药性,或其感染源为尿液逆流或阻塞时,则必须采外科手术治疗 ,如肾切除术、肾盂截石术、输尿管改道术、输尿管成形术等。 泌尿道感染分为下泌尿道感染及上泌尿道感染,下泌尿道感染包含膀胱炎或尿道炎;上泌尿道感染则是肾盂肾炎。单纯性下泌尿道感染的病患使用口服抗生素约3~7天即可,治疗时间长短依病人的症状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但上泌尿道感染且有全身症状的病人,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直到退烧后再改为口服抗生素治疗。 膀胱发炎吃什么?预防膀胱炎9个重点 除了治疗,平时也要保持均衡的饮食,和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每天至少喝2~3公升的水,增进泌尿系统的冲洗效果及尿液排出量。 憋尿会让入侵的感染源有机会繁衍滋生,进而刺激膀胱壁,所以请避免憋尿。 在治疗膀胱炎期间,建议和伴侣沟通,暂时避免性行为。女性在性行为后应尽快排尿,以帮助排出可能进入尿道的细菌。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女性在经期应勤加更换卫生棉,并穿着宽松舒爽的棉质裤,避免因为局部通风不良而滋生细菌。 均衡饮食,获取足够的热量与营养,并避免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酸化尿液,也就是让尿液变酸可以抑制细菌滋长,预防尿道感染,帮助尿液变酸的食物如肉类、蛋、葡萄或是蔓越莓等酸性食物。 适度休息、充分睡眠,以增加抵抗力。 就算症状减轻,不要自行增减或停用药,以预防再复发。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探索更多泌尿健康分类

更多 泌尿健康 相关文章

肾脏病

不洗肾可以活多久?洗肾多久会死?洗肾常见4大寿命问题一次答

截至2022年,新加坡约有 5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9%)患有某种程度的慢性肾病。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从2017年到2021年,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人数从 7,007人 增加到 8,668人。目前,新加坡每天约有 6人 被诊断为尿毒症并开始透析治疗。 不当饮食及不良生活习惯,加上错误的用药方式、医疗制度中的缺口或不足及社会高龄化,使慢性肾病盛行,洗肾人口逐年攀升。 洗肾盛行的情况下,不少人对洗肾及肾衰竭存有各种疑问,如洗肾多久会死、末期肾衰竭寿命、不洗肾可以活多久等,让《Hello健康》针对肾衰竭及洗肾对寿命的影响,为您解答4种常见问题。 罹患慢性肾脏病就要洗肾,否则寿命会缩短? 肾脏功能包括调节血压、水分、电解质及酸硷平衡,并排除体内代谢物及毒物。慢性肾脏病(又称慢性肾衰竭)意指肾功能受损及下降,但不代表肾脏已完全丧失机能。 事实上,慢性肾脏病依据年龄、性别、血清肌酸酐,综合计算出肾丝球过滤率(GFR)后,可分为5期,仅有第5期末期肾脏病变(GFR低于15%),且无法正常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和水分者,才建议接受透析治疗(洗肾)。前4期的治疗重点则会透过饮食、血糖及血压控制,维持肾脏机能,并延缓肾脏病恶化迈入末期。 另一种需要洗肾的情况为「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多由其他疾病所引起,只要找出病因进行治疗,并透过洗肾恢复肾功能后,患者通常毋需继续接受透析治疗。 末期肾衰竭即使接受洗肾,寿命也不长? 根据台湾2020肾病年报统计,末期肾衰竭存活率与寿命会因年龄、疾病及身体状况而有所差异,请见以下参考数据: 20~44岁:洗肾存活5年的机率高于80%,可延长15~20年寿命。 45~64岁:洗肾存活5年的机率约60%,可延长10~15年寿命。 65~74岁:洗肾存活5年的机率高于50%,可延长6~8年寿命。 75岁以上:洗肾存活5年的机率约30%,可延长2~5年寿命。 然而,若洗肾患者本身还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或年龄75岁以上的长者,接受洗肾治疗后的存活年数普遍较短。 洗肾很痛苦,若不洗肾可以活多久? 当病患迈入末期肾衰竭,肾脏便难以继续将代谢物、毒物及多余水分排出体外,并容易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身体虚弱及呼吸困难等尿毒症症状。 若未积极接受治疗,部分患者亦可能合并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肌梗塞、心脏衰竭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因此一旦经医生诊断为末期肾衰竭,便应依医师指示接受透析治疗或换肾手术。 接受透析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延长末期肾脏病患余命;若洗肾者中断治疗,存活天数平均为8~10天,最长则不超过30天。 亲友共病、年纪已大且洗肾已久,该继续洗肾吗? 不少洗肾患者年纪大于80岁,罹患多种慢性疾病、癌症或失智症,身体状况极差或意识不清,并且长期住院接受呼吸器及插管治疗,因此往往对于频繁住院、继续接受洗肾治疗感到排斥,并希望可以接受安宁治疗。 此时,适切考虑各种医疗可能、医生建议,以及病患本身的心情及意愿,便是家属需面对的一大课题。 若继续接受积极治疗,纵使病患余命获得延长,但离世时身心灵却可能极度痛苦;反之接受安宁治疗,缓和病患痛苦,让病患有更多时间交谈与陪伴,最后在平静状况下离去,是否会是最好的安排? 建议家属可多与医生及患者沟通,了解继续治疗可能带给病患的负担,并尊重病患意愿,安然善终。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肾脏病

尿毒症10大前兆、症状要注意!原因、治疗、诊断标准完整看

由于饮食习惯西化、人口老化及医疗照护改善等因素,台湾罹患尿毒症(Uremia)的人口不断上升;根据新加坡国家肾脏基金会(NKF)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新加坡共有超过9,000名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终末期肾病)患者。 究竟什么是尿毒症?出现哪些征兆应及早就医接受治疗?《Hello健康》邀请到长庚医院肾脏科陈俊宇医生为您解惑! 什麽是尿毒症(Uremia)? 当末期肾脏病患因其肾功能大幅衰退,以致肾功能不及正常肾功能15%时,患者代谢的废物因难以透过尿液充分排出,只能残存于体内,形成「尿毒症」并引起多种不适症状。 为什么会尿毒症?尿毒症7大高危险因子 在新加坡的尿毒症患者中,近60%是由糖尿病控制不良所致,而慢性肾丝球肾炎及高血压也都是台湾人洗肾主因,以下几种原因的控制不良皆会提高罹患尿毒症的风险: 高血压 痛风 慢性肾丝球肾炎,如全身性红斑性狼疮、膜性肾炎、局部节段性肾丝球硬化症等 不当使用非类固醇类消炎药、马兜苓酸类的草药及假酒 尿路结石及肿瘤 自体显性多囊肾病 如横纹肌溶解、低血容休克所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尿毒症10大前兆、症状要留意 尿毒症的早期症状较不明显,但仍可透过以下8种症状,观察自己是否罹患尿毒症: 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 肠胃异常出血 疲倦 频尿 呼吸急促 痉挛 泡泡尿 血压突然上升 短时间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何时应就医检查尿毒症? 如果您出现上述症状,请尽速就医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下列几种并发症: 代谢性酸中毒 贫血 高血钾症 副甲状腺亢进 甲状腺功能低下 不孕症 营养不良 此外,尿毒症患者病况若拖延过久仍未就医检查,还可能出现下列几种严重并发症: 急性肺水肿 急性心肌梗塞 心脏衰竭 心包膜炎 败血症 中风 猝死 尿毒症的诊断标准 医生会采取以下方式诊断患者是否罹患尿毒症,再做进一步的治疗: 尿液检查:可分为单次验尿或收集24小时内的尿液,藉由测试尿液中的肌酸酐廓清率,来换算肾丝球过滤率,得知病患之肾功能。 抽血检查:血液中的肌酸酐正常值为0.6~1.2mg/dl,当肾脏受损时,血液中的肌酸酐就会上升,因此医师常会透过抽血检查替病患诊断是否为尿毒症。 肾脏切片检查:又称作肾穿刺,医师会于超音波扫描下,从病患背后注入局部麻醉剂,再插入一支特殊设计的针管,切取一小片肾组织来确认病患肾功能的受损程度,以及判断病患的预后及拟定后续的治疗计划。 3方法治疗尿毒症 陈俊宇医生表示,目前最常用来治疗尿毒症的方法称为「肾脏替代疗法」(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肾脏移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血液透析:当体内的废物无法由肾脏排出时,它们就会不断堆积,而引发尿毒症,须透过血液透析,又称作洗肾。其运作逻辑是藉由机器抽出体内的血液,输送至一个人工肾脏,并透过人工肾脏的滤膜,将病患血液中的毒素及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一次治疗时间约4小时,一周需治疗3次。 腹膜透析:也称为洗肾,只是会用肚子来洗,医师会以患者的腹膜作为过滤网,再放置1条导管将透析液灌入腹腔内,以便将病患体内的尿毒素吸收至透析液中,重覆进行交换,一次需时3~4小时,一天需手动执行4次,但也可利用病人的睡眠时间,进行自动腹膜透析,如此一来省时也方便。 肾脏移植:意指将健康肾脏移植到尿毒症病患身上,代替原来衰败的肾脏,以利代谢体内废物,替病人免去洗肾的辛劳,且是目前肾脏替代疗法中存活率最高、生活品质最好的疗法。 尿毒症患者洗肾4大饮食原则 对于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病患而言,在日常饮食方面需注意以下4点原则: 1. 控制水分及盐份的摄取 由于罹患尿毒症后尿量会减少,经口饮用的液体会滞留在体内,造成身体浮肿、血压升高,甚至出现肺水肿。有鉴于此,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病患必须严格限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通常经口摄入的液体量原则上不应超过全日排尿量加500毫升,如果出汗多,可酌量增加,建议与您医生进一步讨论。 2. 宜采高蛋白饮食 接受透析治疗后会使人体流失蛋白质,所以患者对于蛋白质的需求量会比未透析时高,应多补充蛋白质,建议可多摄取鸡、鸭、鱼、猪肉、蛋等富含动物性蛋白质的食物,或从部分蔬果及米饭获取足够的蛋白质。 另外,接受洗肾的尿毒症病患应避免摄取低生物价蛋白质含量高的植物性食品,包括绿豆、红豆、面筋、花生、瓜子、核桃、腰果、杏仁等坚果类食物。 3. 高钾食物吃不得 由于尿毒症患者体内的钾不能藉由尿液排出,会累积于血液中造成高血钾,进而引发心律不整、肌肉无力麻痹等症状,因此应避免食用如香蕉、奇异果、龙眼、芹菜、番茄、牛蒡、冬笋、青江菜及南瓜等高钾食物,才可预防尿毒症病情加重。 4. 高磷食物要远离 由于肾功能衰退过多造成体内的磷无法排出,不断堆积的磷形成高血磷,就会产生副甲状腺亢进、血管钙化、肾性骨病变等并发症。故尿毒症病患应限制磷摄取量,避免高磷食物,如火腿、蛋黄、巧克力、糙米、牛奶及乳酪等。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肾脏病

尿素氮偏高偏低怎么办?BUN正常值是多少

尿素氮是很常见的血液检测,在肾功能检查的指数中,代表的是肾脏排除、代谢废物的功能。尿素氮指数过高可能代表肾脏功能有问题,但也可能有其他原因,以下让《Hello健康》为您介绍肾功能检查常见的指标-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 尿素氮的形成与排除 尿素(urea)是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生物为了生存会进行各种代谢作用,食物3大营养素:醣类、脂质与蛋白质在经过代谢之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废物,而蛋白质的代谢会产生毒性很高的含氮废物-氨,为将氨排除体外,人体会将其转换成毒性较低的尿素。以下是人体排除尿素氮的过程: 蛋白质经身体细胞使用后,会由肝脏代谢产生氨,当中含有氮的成分。 氮会和其他元素结合,与碳、氢、氧元素结合成为尿素-含氮的代谢废物。 尿素经由血液从肝脏输送至肾脏。 健康的肾脏能过滤尿素,并同时从血液中移除其他的代谢废物。 经由尿液排除这些代谢废物。 检查血中尿素氮的原因 医生怀疑患者肾功能受损或需要评估。 评估洗肾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 一般全身健康检查时,评估肝功能、尿路阻塞、心脏衰竭或消化道出血等情形,不过血中尿素氮过高并不代表有这些疾病。 BUN正常值是多少 血液尿素氮的检测会检查患者的数值是否高于正常值,如果尿素氮过高,代表肝肾功能可能有问题。健康的成人血中尿素氮的正常值约在7~20mg/dl间,也就是每100 c.c. 血液中含7~20毫克的尿素。如果BUN值超过20mg/dl或异常升高,可能表示肾脏功能有问题。但是有些状况会造成没有肾脏病的人BUN值异常: 尿素氮假性偏高:长期使用高蛋白治疗饮食、类固醇、脱水、或心脏衰竭等,使得血中尿素氮假性偏高。 尿素氮假性偏低:相反的,患者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取不足、营养不良、或慢性肝病变,则会使血中尿素氮假性偏低。 因此,尿素氮数值偏高或偏低都不一定表示患者有肾脏病,需要搭配其他的指数一起观察并诊断。 尿素氮与肌酸酐的关系 如果怀疑肾功能有问题,那就必须注意血中肌酸酐的浓度,肌酸酐是1种肾脏的代谢废物,肌酸酐过高可能代表肾脏功能受损。 尿素氮与肌酸酐比值 肌酸酐常与尿素氮一起检测,因此医师可能也会透过尿素氮和肌酸酐的比值来评估患者状况。一般来说,“尿素氮:肌酸酐”会在1:10至1:20之间,比值会落在 10~20。 如果过高可能是因为某些症状导致输往肾脏的血流减少,例如:心脏衰竭或脱水,其他可能原因包括蛋白质摄取增加、消化道出血等,如果过低则可能代表营养不良或有肝脏疾病。 肾丝球过滤率 医生可能会进一步检测患者肾脏移除废物的能力,也就是透过所谓的肾丝球过滤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但是这个检验方式较复杂,一般会利用血中肌酸酐来计算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算的肾丝球过滤率),医师能经由这些数据推估剩余肾脏功能之百分比,进而诊断慢性肾脏病并分期。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肾脏病

洗肾病患饮食怎么吃:低磷、低钠、低钾饮食是关键

洗肾病患在饮食上的确有诸多限制,不仅应限制钠、磷和钾的摄取量,还要避免低生物价值的蛋白质,连水也不可以喝太多,乍听之下常常让人怀疑「洗肾到底还可以吃什么?」事实上,只要适量或改变烹调方式,洗肾病患能吃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以下为您介绍洗肾病患的饮食重点及建议的烹调方法。 洗肾饮食重点1:低钾食物 钾离子普遍存于各种食物中。建议洗肾病患者:水果可以切成小块再吃,避免一次吃进过多的量。蔬菜经热水烫过后,内含的钾会流失于汤汁中,所以病患只要避免食用汤汁,并将煮熟的蔬菜捞起,再油拌或油炒,就可以减少钾的摄入量。另外,请尽量避免吃或喝到梅子汁、干燥水果干及药膳汤等钾含量高的食物。 蔬菜水果富含许多营养,洗肾病患可以选择:高丽菜、甘蓝、洋葱、白菜、芥蓝菜、甜椒、冬瓜、节瓜、葫芦瓜、丝瓜、黄豆芽、芦荟、葡萄、苹果、芒果、凤梨、莲雾、山竹、梨子、甘蔗、水蜜桃、西瓜、山竹、葡萄柚、柑橘等。 洗肾饮食重点2:低钠食物 请选用新鲜的食材,忌食任何腌制、加工、罐头食品,并以蒸、炖、烤等方式烹调。烹调时,食盐、酱油、味精、味噌、沙茶、辣椒酱、豆瓣酱、蕃茄酱等调味料须限量,不过还是可以利用白糖、白醋、酒、葱、姜、蒜、肉桂、五香、八角、花椒、柠檬汁等调味品增添风味。另外,洗肾病患请勿使用「低钠盐」产品,因为低钠盐钾离子含量极高,建议选择一般盐即可。 洗肾病患通常一天盐量限制于3到5公克之间,钠含量换算法:1公克盐= 1.2茶匙酱油= 1茶匙味精= 1茶匙乌醋= 2.5茶匙蕃茄。(肾脏病患者跟洗肾患者一样,都要减少磷钾钠的摄取) 洗肾饮食重点3:低磷食物 所有含蛋白质或营养的食物都含有磷,洗肾患者无法藉由尿液排除体内过多的磷,若是多余的磷滞留体内,造成血中磷偏高(大于 6.5mg/dl),或是相对的血中钙浓度减低(小于8.2mg/dl),长久钙磷无法平衡的状况之下,容易造成副甲状腺机能亢进、骨骼病变、肌肉软弱、关节疼痛、皮肤搔痒等症状。因此,洗肾病患必须靠磷结合剂与食物一起吃,将磷结合于粪便中排除,例如氢氧化铝药物就可帮助磷的代谢,不过须与饭一起服用,切记不要饭前或饭后服用,才能发挥作用。 除了服用磷结合剂和氢氧化铝药物之外,充足的透析治疗以及控制饮食中的磷离子含量也是必须的。 低磷食物表 在饮食上,适合洗肾病患的低磷食物依类别为: 食物种类 食物 五谷根茎类 白饭、粥、面、白面包、馒头、马铃薯、南瓜、玉米、蒟蒻 蔬菜类 深绿色蔬菜、丝瓜、冬瓜、包菜、蕃茄、白萝卜、黄瓜、苦瓜、南瓜、茄子 蛋鱼肉类 蛋白、海参、鳝鱼、虱目鱼、吴郭鱼、鳕鱼、猪血、海带等。如果想喝牛奶,建议喝低磷钾奶粉就好 豆类及其他 豆浆、黑豆浆、豆花、红花豆、甜豌豆、嫩豆腐、爱玉冻、无花果、冬粉 豆浆不仅是新加坡人喜爱的早餐饮品,肾脏病患者也可饮用,快来看看豆浆该怎么喝吧!肾脏病安心喝豆浆:注意量并摄取优良蛋白质 洗肾病患根据体重摄取热量 足够的热量摄取可以防止因热量供应不足,而使体内组织蛋白质分解,增加含氮废物产生。每日热量需求会依个人体重、活动量而定,透析病人则是根据「干体重」决定热量摄取量。所谓干体重是指经由血液透析治疗,移除体内多余水份后所达到的体重,又称血液透析病人的理想体重;每公斤干体重需要35至45大卡的热量。其中,55~60%的热量可以醣类,以复合醣的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面条为主要热量来源;20~25% 来自脂肪,以不饱合脂肪酸,如植物性油脂(黄豆油、橄榄油)为主,并尽量以油煎或炒的方式来增加脂肪热量摄取;10~15% 来自蛋白质,以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为主。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肾脏病

肌酸酐正常值?过高原因?4招改善肾脏肌酸酐指数过高

当谈及肾功能指标,最常用于判定好坏的数“肌酸酐”(Creatinine)数值就是观察项目之一。肌酸酐是肌酸的分解产物,属于肌肉代谢废物的一种。一般来说,肾功能若属正常,肾脏则会肩负重责,处理90%以上的肌酸酐代谢,也因此肌酸酐可说是判定肾功能好坏的初步指标;当肾功能变差,肌酸酐便会在体内累积。 肌酸酐的产生取决于肌肉质量和饮食。举凡年龄、性别、种族或居住地等变因,都会影响血清肌酸酐值。而肌酸酐跟肾功能究竟如何紧密相关连,《Hello健康》带您从头了解起。 肌酸酐指数(Creatinine)代表什么?过高的原因? 简单来说,血液中的肌酸酐指数越高,代表肌酸酐无法透过肾脏正常排出,肾功能出问题的机率也将大增。不过像是长辈或卧床患者因疾病、年龄增长而有肌肉萎缩的现象,此时反而会出现当肌肉量减少时,血中肌酸酐呈现正常值,也就是介于0.6~1.2mg/dl之间,而男性的上限值则可达1.4mg/dl。 在肾脏病变初期,肾脏过滤出肌酸酐的能力虽然受损,但是肾脏中的肾小管还有主动分泌排出肌酸酐的能力,所以在肾病变初期,血中肌酸酐并不会立即升高,因此当肌酸酐值超过正常范围时,多数时候肾功能已下降至一定程度,所以应避免仅单藉肌酸酐数值,就认定肾功能早期的变化结果以免错失治疗时机。 然而,真正能够即时反映肾功能好坏的,其实是肾丝球过滤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简写成GFR),因为肾丝球过滤率除了把肌酸酐纳入参考值,同时也综合了病患的年龄、身材、性别、种族等因素,此时医生才能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与治疗建议。 肌酸酐指数(Creatinine)正常值多少? 肌酸酐的正常值为“每100cc血液中约0.6~1.2毫克”,但每个医院的正常值可能稍有差异,且与个人肌肉质量有关,所以男性正常值会略高于女性,其男、女标准如下: 男性应小于1.4mg/dL 女性应小于1.3mg/dL 肌酸酐过高、过低恐致这些病 肌酸酐检验值过高时,身体可能出现: 急性肾脏发炎 慢性肾脏发炎 肾盂肾发炎 摄护腺肥大 肾结石 身体脱水 尿毒症 肌酸酐检验值过低时,身体可能出现: 肌肉损伤 肌肉萎缩 体重减轻 怀有身孕 尿崩症(体内水份的代谢不正常,所以尿量很大) 为了避免肌酸酐数值的异常,在检查前应该避免摄取大量肉类食品、维生素C,也要避免服用消炎止痛的药品。 如何降低肌酸酐?4招改善肌酸酐指数过高 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之后,体内会产生废物,像是尿酸、尿素氮等都要交由肾脏来代谢。所以吃得越多,需要被代谢的废物也就越多,间接地影响到肾脏的负荷程度。 不可自行乱服药物 如上所述,肾脏是我们过滤血液的重要器官,每日时时刻刻不停歇地替身体代谢废物,同时也助我们代谢药物。如果没有听医生指示就乱吃药,恐怕有伤肾的可能,甚至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尿毒症。 适量喝水勿憋尿 如果尿液在膀胱储存太久,很容易造成细菌繁殖,导致细菌可能经由输尿管往上感染肾脏。建议每天应补充足够水分,有尿意就去厕所避免憋尿,降低肾脏结石风险。 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因流向肾脏的血压升高,让肾脏的小血管变得狭窄、硬化,肾功能因此也跟着减弱,因此建议平时应多运动、避免久坐、熬夜或高油、高盐饮食,维持心血管健康。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肾脏病

肾功能指数怎么看?肾功能指数异常,是肾功能不好的警讯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和全国肾脏基金会(NKF)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新加坡约有 9,000 名肾衰竭患者正在接受洗肾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其中,NKF服务的洗肾病人超过5,500名,占全国洗肾患者总数的约60%。有鉴于此,我们是否应留意自己的肾功能指数是否符合正常值?但健检报告上的红字是否常让您看得「一头雾水」呢? 到底何谓肾功能指数,若肾功能指数不好,是不是代表逼近洗肾边缘?就让《Hello健康》带领您认识影响肾功能指数的关键指标,以及如何透过调整饮食或补充营养品来改善肾脏健康,让你由里到外充满元气。 肾功能指数是什么?4大指数帮您了解肾功能 所谓“肾功能指数”就包括了尿素氮、肌酸酐、蛋白尿指数、肾丝球过滤率,这4大指数可说是肾脏健康好坏的判别指标,每项都息息相关: 尿素氮 尿素氮(BUN)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正常值为7~20mg/dl,但若超标也不代表有肾脏病;蛋白质摄取过多、使用类固醇药物也可能导致数值不稳,因此通常需和其他肾功能指数综合判断。 肌酸酐 当肌肉组织因磨损而分解出代谢物,就生成所谓的肌酸酐(Creatinine),在健检报告大多以(Cr)呈现。肌酸酐正常值通常介于0.6~1.2之间,而男性则约落在1.4mg/dl,危险值比女性更高。 但肌酸酐常因肌肉量而有所差异,比如老年人的肌酸酐代谢量与健身者相比之下,老年人的肌酸酐值就明显偏低。此外,在肾病早期,肌酸酐的上升幅度也不明显,因此单以肌酸酐为指标判定肾脏病的情况并不多见。 蛋白尿指数 健康者血液中的蛋白质多数会先经肾脏过滤后再吸收,仅有少量残余蛋白会透过尿液排出。如果尿液中含有过多蛋白,也就是俗称的「蛋白尿」,极可能表示肾脏发生问题,导致大部分蛋白质无法被吸收而直接排出。若想确认蛋白尿情况,一般筛检通常会利用尿液试纸检测,正常值是阴性,若要进一步确认会用尿液生化分析,尿蛋白质正常值应<150mg/g。 肾丝球过滤率 代表肾脏制造尿液功能单位的肾元(Nephron),则是由肾丝球和肾小管组合而成。血液先经由肾丝球初步过滤后,再进入肾小管执行再吸收与分泌作用,最后在集尿管形成尿液。而用于判别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某些物质能力的肾丝球过滤率(GFR),则标示为每1.73平方公尺的肾丝球/每分钟过滤量,以 ml/min/1.73m2的单位形式呈现。 一般健康年轻人的肾丝球过滤率正常值约落在110~120间,并多由血中肌酸酐来估算肾丝球过滤率(eGFR)。由于慢性肾脏病的演变主要依肾丝球过滤率而定,而肌酸酐可帮助估算的情况下,肌酸酐比起尿蛋白与尿素氮也被视为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慢性肾脏病可分五期 慢性肾脏病依数值分期如下: 第1期:eGFR≥90 第2期:60~89 第3期:3a为45~59、3b为30~44 第4期:15~29 第5期:<15 其实有不少慢性肾脏病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直到进入第五期,肾脏功能已严重受损而导致本应藉尿液排出的代谢物滞留体内。若能于此时与医生好好配合,执行严格的饮食与水份控制,依然有可能延缓进入洗肾,但一旦产生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衰竭、肺水肿等症状,也就是所谓的“尿毒症”,此时就必须洗肾了。 肾功能不好该怎么改善? 想改善肾功能不好的情况,得先了解病情、透过肾功能检查才能安排进一步的治疗。根据以下要点,让不同阶段的慢性肾脏病患,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并确实执行。若工作或生活上不便遵行肾病饮食、或是胃口不佳时,也能适时选择合适的肾病专用营养补充品。 定期检查肾功能 建议从未安排过健康检查的民众应至少接受1次健检,检视自己的健康与潜在的危机,之后平均每1~3年检查1次即可。 除了定期健检之外,若怀疑自己有肾脏病,并出现疑似蛋白尿、多尿、食欲不振、水肿、高血压等征兆,应尽早就诊检查,降低洗肾的风险。 肾功能不好从饮食改善 肾功能不好的人在饮食上得特别注意,尤其是蛋白质及磷、钠、钾的摄取量更须小心。 当肾脏功能受损后,对磷和钾的代谢力会变差,若血磷过高,容易刺激副甲状腺增生,影响全身性血管钙化,肾性骨病变等;血钾过高则易造成心律不整(Arrhythmia),而血钠则常与高血压和水肿有关。 下列为肾脏病患饮食摄取的几大原则: 面筋、坚果、豆类(非黄豆)属高磷、低生物价值蛋白的食物,应尽量避免。而乳制品虽然是高生物价值蛋白,但仍属高磷食物。 肾脏病患应避免食用杨桃、菜汤,因这2者钾含量极高,其中杨桃还具有肾脏病患无法代谢之神经毒素,更要特别小心。 豆瓣酱、辣椒酱、沙茶酱等含钠量高的调味料也应避免,烹调时也不应选择低钠盐,以免导致血钾过高而诱发其他疾病因子的风险。 由于每位病患的病况不同,低钠磷钾的建议摄取量或正常值也不一定;例如钾通常要在尿量<1公升或有高血钾的时候才有特别限制,而钠虽然需限制摄取,但是过少也可能造成食欲不振、热量摄取不足,因此还是建议与医生和营养师会诊,讨论出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更加安心。 肾脏病营养补充品的挑选原则 对肾脏病中后期的病友而言,需长期保持低蛋白饮食、又不能摄取过多调味料,可以说是一大挑战,反而容易影响食欲,导致热量摄取不足,而总热量摄取不足容易造成肾功能加速恶化。 尤其没有自煮习惯的病友,外食隐藏的高油盐风险更常让人不小心误触地雷。若你也觉得控制饮食并需兼顾营养及热量很困难,也可选择适量补充针对肾脏病患量身打造的营养补充品,以更容易的方式维持安全数值。挑选营养品的基本原则只要记住2大重点: 购买经卫福部核准的商品,安全有保障。 提供浓缩高热量、适量蛋白、低钠磷钾。 而大多数肾脏营养品都能满足肾脏病友对浓缩高热量、适量蛋白、低钠磷钾的基本需求,但仍有部分营养品可提供额外的保健需求。 低GI、果寡醣、Omega-3脂肪酸 有糖尿病的肾脏病患,应选择低GI食物以降低血糖急速波动,但像常被视为健康食物的糙米、全麦面包等,虽然属于低GI饮食, 却含有高磷,反而不利于肾脏病患。 若怕吃错,低GI的肾脏营养品可说是相对简单的选择。对此也有研究发现,肾脏病友常有的便祕问题,因易导致大肠黏膜吸收毒素,加重肾脏代谢负担,因此病友亦可补充益生菌,或额外以添加果寡醣的营养品来帮助调节肠道机能。[9][10] 此外,研究指出,补充鱼油和芥花油可改善透析病患的皮肤搔痒问题,而Omega-3脂肪酸也是身体必需脂肪酸之一,不但有助预防心血管疾病及降低蛋白尿,更可达到病患需补充脂肪以达到浓缩高热量的需求。建议肾友烹饪可以芥花油、橄榄油为主,或者从额外添加Omega-3脂肪酸的营养品中获取。[11] 不过要注意的是,慢性肾脏病患要选择专用的营养品,若肾脏病患的胃口本来就很好,则需要跟正常的饮食做代换,因此选购营养品前建议先谘询营养师或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补充品。 总结 每1~3年健康检查 定期回诊追踪病情。 肾丝球过滤率是肾功能的主要指标。 低蛋白饮食、确保营养均衡、热量充足。 适时补充肾病专用营养品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


其他泌尿问题

突然血尿怎么办?会自己好吗?血尿5大原因小心是癌症!

尿液主要是由体内的水份、盐分、尿酸与尿素所构成,每次上厕所时都可以检查自己的尿液颜色是否呈正常的浅黄色,一旦排尿时出现「血尿」,就要小心罹癌或其他重大疾病;究竟造成血尿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尿尿会有血?突然血尿怎么办?《Hello医师》将于本文完整解惑! 尿尿有血和血块?血尿颜色说明 所谓的「血尿」(Hematuria)可依照肉眼能辨识的程度,分为显微性血尿与肉眼可见血尿。而显微性血尿是指尿液颜色看似正常,看不出有异状,需经显微镜检查或尿液检查才可确认;另一种类是肉眼可见的血尿,会明显呈现红色尿液,代表尿中带有血块或流血的情况。 突然血尿的5大原因 当泌尿道意外遭车祸或强烈撞击而产生外伤,就易直接引发血尿症状。但以下5种原因也是导致血尿最常见的情况,需特别注意: 1.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若长期有憋尿、饮水量过少、卫生习惯不良、频繁从事性行为等情形状况 ,便容易遭使病菌入侵泌尿系统,进而引发如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病菌将破坏黏膜或组织,导致微血管出血,出现血尿,同时还可能合并小便灼痛感、频尿,甚至是发烧等并发症。 2. 尿路结石(Urinary tract stones) 人体的泌尿系统中,包括了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皆可能因水喝太少、长期卧床、副甲状腺机能亢进、尿路感染或服用如利尿剂、阿斯匹林等药物过量,而产生结石。 当结石在泌尿器官中不断滚动与摩擦黏膜,即可能引发出血,并产生血尿。不过,尿路结石除了会血尿外,病患也常伴随频尿、排尿疼痛、腰痛,下腹痛、解尿困难、排尿疼痛等症状。 3. 摄护腺肥大(Prostatomegaly) 随着年纪增长,男性常会因男性荷尔蒙刺激,造成组织的增生,提高患有摄护腺肥大的风险。根据新加坡康医疗之研究资料 显示,50至60岁男性中约有50%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即俗称的前列腺肥大。这一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60岁以上男性中约有50%受到影响,而80岁以上男性中,这一比例可高达80%至90%。 一旦出现摄护腺肥大,初期可能会有夜尿症,但中后期开始患者会出现血尿、膀胱无力,尿滞留等症状,若未能及早治疗,恐因并发症危害健康。 4. 泌尿道肿瘤 在血尿的众多原因中,最为可怕的即为泌尿道癌症了。其中泌尿道癌包含肾脏细胞癌,摄护腺癌,膀胱癌及泌尿上皮癌。 上述癌症引发的症状不尽相同,但大多会有排出血尿的症状,而此种血尿通常不会令患者感到疼痛,所以容易忽略病况而延迟就医。当发生无痛性的血尿的状况时,建议应先至泌尿科做进一步检查,以确认泌尿道是否出现肿瘤。 5. 激烈运动 在剧烈运动后约1~2小时,可能会排出暂时性血尿,且无其他合并症状,一般都会称之为「运动性血尿」。主要是因运动过于剧烈,会使肾脏上下振动过度,受腰部挤压而导致外伤或出血。此外,激烈运动亦会造成肾脏的血流量骤减、肾血管急遽收缩,血液易自肾丝球体滤出,而引发血尿。 突然血尿怎么办? 由于根据血尿出现时间,又分为尿道溢血、初段血尿(刚排尿时有血、后续逐渐转清正常) 、末段血尿及全段血尿,并因泌尿系统不同部位的出血而引起不同症状。 当有血尿时,建议可先多观察几次并多饮水、少喝手摇饮,并避免憋尿与穿着过紧的衣物。若目测颜色已有逐渐转淡的迹象,就可毋需惊慌;然而,一旦上述方法已实行却持续血尿,建议尽快与医师谘询,并安排下列相关检查: 尿液检查 经静脉肾盂摄影术 膀胱镜 超音波或尿液细胞学检查 电脑断层摄影术 血管摄影或输尿管镜 肾脏镜检查 如果检验后还查不出原因,则每隔3至6个月应作1次尿液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并持续复诊,以早期发现异状,早期治疗。 「血尿」(Hematuria)可依照肉眼能辨识的程度,分为以下2种类型: 显微性血尿:尿液颜色看似正常,需安排显微镜或尿液检查发现异状 肉眼可见血尿:尿液明显呈红色,代表尿中带血块或流血 突然血尿的原因: 泌尿道感染 尿路结石 摄护腺肥大 泌尿道肿瘤 激烈运动 突然血尿怎么办: 多饮水、少喝手摇饮,并避免憋尿与穿着过紧的衣物。若目测颜色已有逐渐转淡的迹象,就可毋需惊慌;一旦上述方法已实行却持续血尿,建议尽快与医生谘询。 [/key-takeaways] (图片授权:Shuttterstock)


尿路结石

肾结石=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原因、症状!5招预防尿结石

尿路结石是指于泌尿系统形成之结石,泌尿系统包含了肾脏、输尿管、膀胱与尿道,在这些部位出现结石时,皆归类为尿路结石。本文除了会告诉您尿路结石的症状、原因与治疗方法外,《Hello健康》也将提供5项预防尿路结石的饮食建议,一起从日常生活中做好泌尿道保健。 肾脏、输尿管结石?认识尿路结石原因 尿液中除了水分之外,也会夹带体内的废弃物,如果尿液中水分太少(尿液浓度过高),废弃物便容易被留在泌尿系统内,当废弃物逐渐沉积,就可能产生结石。例如众所周知的肾结石,即是尿路结石的一种;其他结石种类还包含当结石跑到输尿管卡住时所产生的「输尿管结石」、结石卡在膀胱的「膀胱结石」以及「尿道结石」等。然而肾结石和膀胱结石成因因稍有不同,以下进一步介绍。 肾结石原因 血液中的废物有时会形成结晶体,聚集在肾脏内部。随着时间的流逝,晶体可能会堆积形成坚硬的石头。如果以下有这些状况,更容易罹患肾结石: 水分补充不足。 正在服用某些药物。 某些医疗方式导致尿液中某些物质含量增加。 肾结石形成后,身体会在可能的情况下排出结石。 膀胱结石原因 若膀胱的尿液长期未排清或含有异物,尿液可能会因浓缩与异物结合而形成结晶,最终变成膀胱结石。此外,反覆发生尿路感染可能伤及膀胱储存或排出尿液的能力,进而产生膀胱结石。 导致膀胱结石常见原因包括 摄护腺肥大:摄护腺又称前列腺,摄护腺肥大又称前列腺增大,简称BPH。摄护腺肥大容易导致男性膀胱结石,因为其阻碍尿液流动,妨碍膀胱的尿液排干净。 神经受损:当控制膀胱肌肉收紧或释放的神经受损受损(由于中风、脊髓损伤或其他健康问题),则膀胱可能无法完全排空,此种称为“神经性膀胱”的疾病将提高膀胱结石的风险。 膀胱发炎:有时由尿路感染或骨盆放射治疗引起的膀胱发炎可导致膀胱结石。 医疗设备:膀胱导管(穿过尿道插入以帮助尿液从膀胱排出)、避孕装置等物体可能会造成膀胱结石,而结石通常容易在这些设备的表面形成。 肾结石:体积较小的肾结石可能会从输尿管向下进入膀胱,若无法排出则会逐渐形成膀胱结石。 尿路结石的种类 尿液结石成分不尽相同,主要分为以下5种: 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Stones) 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Stones) 磷酸铵镁结石(Struvite Stones) 尿酸结石(Uric Acid Stones) 胱胺酸结石(Cystine Stones) 尿路结石症状 肾结石症状 小颗肾结石通常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但是较大的肾结石可能引发下列这些症状: 腰侧或后背(通常是单侧)疼痛(或反覆的闷痛) 感觉恶心或想吐 输尿管结石症状 可以顺利通过输尿管的小结石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是造成输尿管阻塞的较大结石,会导致下列症状: 腰侧或后背(下肋骨下方 )疼痛 反覆的疼痛可能扩散到下腹部、鼠蹊部甚至阴部 恶心、呕吐 膀胱结石症状 若膀胱结石的体积已大到阻碍排尿或刺激膀胱壁,患者可能有: 下腹痛 小便时疼痛 频尿 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 尿中有血 尿液混浊或异常深色 尿道结石症状 尿道结石是小颗的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卡在尿道中。症状可能如下: 频尿 血尿 解尿疼痛 尿失禁 尿路结石诊断与检查 检查尿路结石的方式包含: 血液检查 身体检查 尿液检查 超音波检查 电脑断层扫描(CT 检查) 腹部X光检查 尿路结石治疗与手术 如果结石引起血尿、任何不适症状或造成排尿困难,就需尽快处理。医生会依据检查发现结石的大小来决定治疗方式,当结石过大或是难以处理的话,就会透过外科手术将结石取出。方式如下: 体外震波碎石术:具侵犯性小、治疗简单方便等特性,碎石机将震波,经过水及身体组织传导,将震波能量聚焦到结石上,将结石粉碎变成细小的颗粒,将体内局部的结石打碎,并随着小便排出。所以术后需要喝大量的水。 膀胱镜碎石术: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之后,将有内视镜的细管插入膀胱,医师透过影像画面找到结石,利用雷射或超音波等方式击碎结石并冲洗掉。 输尿管镜碎石术:方式同膀胱镜碎石术,但使用更细小的内视镜以进入输尿管,不过若因角度或是结石大小而无法顺利进行时,可能会需要透过软式输尿管取石术。 经皮肾内视镜取石手术: 以肾脏镜从腰背侧一个小伤口进入肾脏,利用雷射或超音波等方式击碎结石并冲洗掉。 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以腹腔镜手术,进入体内输尿管切开并取出结石,之后再将输尿管缝合。 5招预防尿路结石,不怕肾结石、尿结石! 1. 喝大量的水 多喝水会稀释尿液中导致结石的物质,每天喝至少两公升的水,降低尿液浓度并且多排尿可预防尿路结石。 2. 吃富含钙的食物 多吃钙其实有助减少结石,因为食物中的钙质会与肠道中的草酸盐结合,进而减少草酸盐的含量。草酸盐会被吸收到血液中,经过肾脏排出后,尿液中草酸的浓度降低,与尿钙结合的机会较小,导致肾结石风险降低。 3. 减少钠摄取量 高钠饮食会触发肾结石,因为它会增加尿液中的钙含量。因此,对于容易结石的人,建议使用低钠饮食。依据卫生部建议,每日钠总摄取量不宜超过2,000毫克(即5公克盐),如果曾有过肾结石,请尝试将每日摄入量减少至1,500毫克,有益维持血压稳定与心脏健康。 4. 限量摄取动物性蛋白质 吃过多的动物性蛋白质,例如红肉、家禽、鸡蛋或海鲜,会增加尿酸水平,可能导致肾结石。高蛋白饮食还可以降低尿中的柠檬酸盐含量,尿中的化学物质也有助于防止结石的形成。 5. […]


泌尿道感染

女性容易泌尿道感染!做这些才能远离尿道炎

尿道炎(Urethritis)属于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简称 UTI)的一员。泌尿道感染包含肾脏、膀胱及尿道等器官感染发炎,通常是细菌进入泌尿道所导致。其中女性罹患泌尿道感染的机率远大于男性,有些学者估计女性泌尿道感染发病机率几乎是男性的两倍,而且女性泌尿道感染在数年内都可能再度复发。 《Hello健康》带您了解尿道炎症状、原因、诊断与治疗方式。 尿道炎症状与诊断检查 尿道炎症状 尿急 在膀胱或是下背部疼痛 排尿时有灼热感 排尿时常常会有刺刺的感觉 晚上会起来小便 血尿 尿液混浊或是有恶臭 严重的病人,细菌往往会逆行性往上感染肾脏,发烧、发冷在这样的患者常常会发生,同时有严重的背痛,特别是肋骨下会有严重的疼痛;但也有些病人是完全没有尿道炎症状。 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在 4~8 岁中很容易发生尿道炎,主要原因是先天性的尿道异常,特别以小女生较为常见。(延伸阅读:尿尿好痛!为什么会有尿道炎?) 那要如何判断小孩有尿道炎?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是不是有下列的情形来帮助判断: 发烧 注意力不集中 小便有恶臭 小便中有血或黏液 有时侯小孩会发生下腹痛,如果有就必须要进行尿道检查。 尿道炎诊断与检查 尿道炎的诊断非常简单,只要用一般的尿液检查以及尿道评量就可以诊断出是否患有尿道炎。不同的是,有一些状况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例如:小孩有尿道炎、女性一年有两次以上的尿道炎,或是男性有尿道发炎的情形,都会需要进一步检查,深层的尿道检查包括 X 光以及超音波检查,以便找寻尿道是否有异常。 尿道炎治疗方式 尿道炎可以利用抗生素有效的治疗,大部份的抗生素都可以治愈尿道炎。尿道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避免慢性尿道炎的发生。但因为有些细菌菌株已经对特定抗生素产生抗药性,所以如果在服用第一种处方药物后,症状仍持续,医师可能会开另一种抗生素。一般的治疗过程需要两星期到三个月不等。 感染尿道炎的人的所有性伴侣也应接受治疗,服用抗生素治疗尿道炎的人在治疗完成之前,也应尽量避免性行为。

医师阵容

Hello 健康的医生阵容由专业医师与各领域医学专家所组成,协助审阅网站内容并即时分享专业领域新知。

我们的专业团队除确保医学相关内容之正确性,并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资料来源参考,提供高度专业、内容丰富之健康讯息。

Hello 健康与合作之专业医生团队,将不断致力于提供实用可信赖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并守护您,一起迈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专业团队介绍
组题分类
健康体检
我的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