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很多其他的慢性疾病,糖尿病(Diabetes)也会对患者造成心理及生理上的影响,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他们可能会经历很多情绪上的变化,例如忧郁、压力、焦虑或其他因为生理状况转变所导致的情绪问题,而心理健康和生理上也会交互影响。因此,除了要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之外,学习如何控制情绪也一样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的情绪变化,让您帮助糖尿病患度过心理上的难关,一同学习如何与糖尿病共存。
糖尿病严重影响情绪
很多被诊断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或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患者都受情绪变化所苦,长期下来,无法控制的情绪也会影响着患者控制血糖的能力。研究指出血糖的剧烈起伏与情绪变化有明显关联,若血糖指数频繁大幅起伏,将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推荐阅读:糖尿病血糖控制靠饮食!5个控糖技巧远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忧郁
忧郁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情绪困扰之一,然而研究人员也仍在钻研忧郁是否是诱发糖尿病的原因,或还有其他诱发因素。最近的研究显示,很多科学家认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诱导一种造成忧郁倾向的荷尔蒙分泌,且会使患者身体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恶化;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则必须接受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阻抗的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无力感、易怒、受挫、悲伤,而且也特别容易感觉疲惫。
糖尿病患者的自责
与第一型糖尿病患相比,第二型糖尿病患更常出现自责的心态,原因可能来自于许多第二型糖尿病患有体重过重、缺乏运动等问题,当得知罹患糖尿病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后悔之前的生活型态不佳感到懊悔。
然而,单纯只是肥胖并不是罹患糖尿病的唯一原因;如第一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就非饮食习惯或缺乏运动所造成;另一方面,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则经常被责备过去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但其实基因遗传可能也是诱发糖尿病的主因。(推荐阅读:糖尿病风险多,不是吃甜才会得!第二型糖尿病容易家族遗传)
糖尿病患者的其他情绪问题
除了影响情绪外,糖尿病也会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不管是忧郁或焦虑都会使他们对于社交活动退缩,也会导致患者避免与其他人分享内心的想法。糖尿病是须终身控制,无法痊愈的慢性疾病,因此往往会使患者感到难以面对未来的人生,而糖尿病所带来的并发症,例如视网膜病变、心脏病或因血糖控制不佳而面临截肢,皆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沮丧和忧虑等负面情绪。因此糖尿病患十分需要亲友的支持与帮助,才能逐步学习与疾病共处,适当找人倾诉心中的不满与烦恼,可以避免压力累积过满而爆发,导致糖尿病患甚至照护者皆感身心俱疲。(推荐阅读:糖尿病照护者压力管理7招,轻松保持心理健康)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