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是什么?有跟HPV有关吗?症状、成因与治疗全解析
外阴癌指发生于女性外阴的癌症,发生率虽低,占所有妇科癌症中的1%,但正因为罕见,不只病患容易疏忽,医生也可能在第一时间没有察觉;到底外阴癌是什么?外阴癌多发生于哪些族群?致病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疗?《Hello健康》为您深入解说! 外阴癌是什么? 外阴指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有大/小阴唇、阴蒂、尿道口及阴道口等构造;外阴癌最常影响外阴唇;其中,大阴唇病变占病例的50%,小阴唇则占15~20%。 外阴癌会导致外阴搔痒、灼热、出血,并产生皮疹、肿块和疣;多发生于60~70岁年长女性。临床上,多数女性年长病患因为观念保守,经常会等到症状严重时才会就医,平均延迟诊断时间约1年。 外阴癌的原因?高达70%病例与HPV有关! 外阴癌如同其他癌症,难以归咎于单一的致病原因,但有高达70~80%病患,在癌前病变时,发现人类乳突瘤病毒(HPV)的感染迹象,而癌变后的发现率则为10~50%,所以HPV可视为外阴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 抽烟 外阴慢性发炎 外阴或子宫颈有上皮内瘤 有子宫颈癌病史 免疫机能不佳 曾患有梅毒、淋巴肉芽肿(披衣菌)或菜花等性病者 外阴癌的症状 外阴癌最主要症状是外阴搔痒,并可能持续多年以上,其他症状包括: 有肿块、斑块 外阴的异常病变有很多种,比如白色斑块、硬块、皮肤发红发痒、长菜花状的疣(HPV疣)、还有黑色的斑点或皮肤变硬。这些大多数长在大阴唇的位置,也可能出现在小阴唇、阴蒂和会阴周围。 外阴灼热、溃疡 出血 分泌物异常 排尿疼痛、困难 外阴癌的分期 外阴癌的病程分为5个阶段: 第零期:外阴原位癌,病变细胞尚未扩散或转移。 第一期:肿瘤小于或等于2公分,没有淋巴腺转移。 第二期:肿瘤大于2公分,没有淋巴腺转移。 第三期:肿瘤侵犯到尿道下部、阴道、会阴及肛门,或怀疑有淋巴腺转移。 第四期:肿瘤侵犯到尿道上部、膀胱、直肠或远处转移。 如何治疗外阴癌? 外阴癌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并依据分期、扩散程度,搭配不同的治疗选项: 外阴癌各阶段的治疗方法 外阴癌第零期 广泛局部切除术、雷射手术,或两者并行。 外阴皮肤切除术和移植 外阴癌第一期 根治性局部切除术 若癌细胞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再依据病灶位置,施行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 外阴癌第二期 改良根治性外阴切除术 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 若淋巴结发现转移的癌细胞,可考虑接受放射线治疗。 外阴癌第三期、第四期 彻底切除外阴、腹股沟与两侧大腿上的淋巴腺,以及其他已扩散之骨盆腔脏器 依据扩散范围,合并接受放疗或化疗。 (图片授权:Shutterstock)